清理病毒哪个最好,洗洁精和洗衣液能消灭新型冠状病毒吗?
谢邀!
洗洁精和洗衣液能消灭新型冠状病毒吗?明确说,不能!
因为,它们与肥皂一样,只是洗涤剂(detergent)或清洁剂(cleansing agent),,作用仅仅是去除污垢,帮助水进行清洁;而不是可以杀灭微生物的消毒剂(Disinfectant)。
由此也可见,它们虽然不能杀灭新冠病毒,却可以在没有肥皂可用(通常不会吧)时,替代肥皂用来洗手以预防新冠病毒。
而且,与肥皂相比,它们更强力,因而洗手效果更好;
但是,缺点是,更容易“伤手”,而且通常价格更高。
因此,在有肥皂的情况下,还是不需要劳动洗洁精和洗衣液的大驾吧。
肥皂与合成洗涤剂既然对洗洁精和洗衣液与肥皂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我们干脆比较个透彻,说说它们到底有哪些不同。
肥皂,洗洁精和洗衣液都具有清洁作用,是因为它们的化学结构中都分别具有一个疏水的非离子烃基团和亲水的羧基金属(钠或钾)基团,属于表面活性剂,因而可以祛除单纯靠水冲洗不能清洁的油脂污垢产生去污清洁效应。
从制备和来源上讲,肥皂,与洗洁精、洗衣液存在很大不同。
因而,虽然从机制上都属于清洁剂,但是肥皂与后两者类往往分开来说,分别称为肥皂和合成洗涤剂,通常直接称为洗涤剂。
肥皂肥皂是有动植物来源的脂肪或油脂(甘油三酯)加入苛性碱(氢氧化钠或钾)制备而来。
脂肪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其中脂肪酸与金属离子形成脂肪酸钠(钾)盐。
向其中再加入氯化钠,肥皂就会从上述混合液中释放出来(盐析)。
由于肥皂比重小,这些颗粒状粗肥皂会漂浮在上层表面;收集肥皂后,还可以从下层的碱性液体中回收甘油。
使用廉价的油脂加入氢氧化钠制成的肥皂称为硬皂,其中往往会残留强碱性氢氧化钠,因而,一般用于洗衣服,也称洗衣皂。
而使用相对优质的油脂加入氢氧化钾制成的肥皂称为软皂,由于制备工艺更讲究,氢氧化钾一般不会有残留,因而,往往会被加入其它一些添加剂制成洗手和洗澡香皂、剃须膏和洗发水。
也就是说,不管是硬皂还是软皂,本质上都是脂肪酸钠或钾盐,因而可以溶于水。
如果是脂肪酸钙或镁,则不能溶于水,而是形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出来,不能起到清洁作用。
这也是使用硬水(较高含量钙盐或镁盐)和肥皂进行洗涤时,水容易变成乳白色的原因,而且会浪费肥皂。
(合成)洗涤剂洗洁精、洗衣液(常称液体肥皂,其实没有皂)和洗衣粉都属于非皂类(合成)洗涤剂,主要原料是来自石油中碳氢化合物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
主要成分是长链苯磺酸钠盐或长链烷基硫酸氢钠盐。
比如,有的洗洁精说明书中的成分标注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当然,不同的产品还会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助剂或者“美颜装扮”的美容剂。
比如,色素,香精。
市场上的洗衣粉一般含约15至30%的洗涤剂,其余部分是各种添加剂,其中,比较重要的助剂是:
四氧代磷酸盐化合物,可以防止水中钙离子和脂肪酸形成不溶性化合物;
漂白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渍产生白色效果;
等。
合成洗涤剂的优劣势就目前来说,合成洗涤剂早已超越肥皂成为主力清洁剂。
与肥皂相比,合成洗涤剂具有以下优势:
即使在硬水中也可以使用合成洗涤剂,不会因为形成沉淀物而浪费或影响洗涤效果;
合成洗涤剂即使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使用;
合成洗涤剂的清洁效果显著强于肥皂;
合成洗涤剂比肥皂更易溶于水,可以制成各种液体产品就是很好的说明。
如果说合成洗涤剂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清洁效果太强,而我们的皮肤是需要有一定的油脂加以保护和滋润的。
合成洗涤剂强大的清洁效果会过分清除掉手部皮肤的油脂,因而相比于肥皂更伤手。
面对新冠疫情,没有了肥皂,再上洗洁精、洗衣液等合成洗涤剂吧可见,不管是肥皂还是洗洁精、洗衣液,都属于表面活性剂,属于清洁剂;而不是可以杀菌杀病毒的消毒剂。
对于新冠疫情的预防控制,戴口罩和洗手被推荐为一般公众最主要的防护措施。
而国际上,像WHO、CDC等机构的建议中,洗手更是被反复强调为首要的防护措施。
其中,使用肥皂和流水规范洗手被建议为手部卫生的首选方法;在没有肥皂和流水可用,或手部没有明显污物无染识,也建议使用75~80%酒精(杀菌杀病毒的消毒剂)为基础的擦手液搓手。
可见,肥皂即使不能杀菌杀病毒也可以“消灭”(清除)新冠病毒。
而洗洁精、洗衣液的清洁效果比肥皂更强,因而也可以用于新冠病毒的防疫。
但是,需要付出“伤手”的代价,因此,还是放在肥皂之后的“二线”比较合适。
草莓等水果怎么消毒?
既然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在蔬菜水果上存活,那买回来后该做哪些措施?
①首先选购蔬菜、肉类、水果等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将超市的购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以避免与商品的直接接触,回到家后不要又是换衣服、又是撩头发、又是揉眼睛,因为病毒是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的,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勤洗手。
②像草莓这样的水果,可以用水冲洗的时间长一些,在流水下冲洗超过30秒,或者在冰箱里放置20小时后食用。如果再不放心,食用前用开水烫一遍再食用。
③新型冠状病毒是怕热的,我们炒菜时锅里温度是很高的,只要你把食物烧熟了病毒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大可放心食用。
④像蔬菜、水果中如黄瓜、萝卜、土豆、莴笋、苹果、梨子、橘子等有皮的那就麻烦一点,去皮食用即可。
⑤讲之后我还是需要先啰嗦几句,有些人由于害怕,往往会使用错误的方法,例如:你不是说紫外线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那就放紫外线灯下烤一烤;你不是说过氧乙酸、酒精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那就拿去泡一泡、抹一抹来消毒,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还有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综合总结
疫情虽在,我们虽然应该高度重视也不要太过紧张、害怕,很多的谣言总是危言耸听,所以也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这段时间我也会为大家持续分享健康资讯的。也希望在疫情期间,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瓜果蔬菜肉类均衡饮食,充足的睡眠,增加身体抵抗力才是最最正确的方法。
大家觉得给房间消毒杀菌用什么好呢?
1.物理消毒法。
(1)通风换气。经常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或消灭室内病原体。夏季通风时间可长些,冬天每天也要开窗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2)紫外线消毒法。将需消毒的物品在阳光下直接曝晒,日光越强,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曝晒时要经常将物品翻动,使物品的各面都能直接与阳光接触,4~6小时可达消毒目的。或用紫外线灯照射,对表面光滑的物体有较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前室内要清洁,照射时人必须离开,消毒时间30分钟以上。
(3)焚烧消毒法。将无保留价值、已带病菌又易燃。烧的物品用火烧掉。如便纸、棉球、擦嘴纸等焚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烧伤或火灾。
(4)煮沸消毒法。将不怕煮的物品如衣服、碗筷刷洗干净,用开水煮沸15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5)蒸气消毒法。将消毒物品放在蒸笼或蒸气锅内消毒,水沸腾后再煮15分钟即可。
2.化学消毒法。
(1)擦拭法。用化学药液擦拭被污染的物体,常用于地面、陈列物品等的消毒。可用0.5~3%漂白粉澄清液,2%新消净剂等。
(2)浸泡法。将被消毒物品浸泡于消毒液中,多用于不能或不便蒸煮的生活用具,浸泡时间的长短因物品及溶液的性质而定,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熏蒸法。利用消毒药品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消毒,常用于传染病人居住过的房间及室内表面消毒。
(4)喷雾法。将消毒药品装入普通喷雾器对空间喷洒,喷后关闭门窗1小时,人暂时离开。
金山毒霸和电脑管家哪个好?
这个两个软件是相互冲突的,因为他们不是一家公司的产品,但是他们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作用,属于相互竞争的对手,他们都想去主导控制你的电脑,所以会排斥相互,双方都是认为对方是敌人对手。他们相互排斥对方,相互掐架,比如你们小区请了2家物业公司都想管理你们的小区物业,取得利益,相互之间会敌视对方,个人建议使用腾讯的电脑管家.相对广告比较少,推荐你安装没用的软件也毕竟少,可能是因为公司财力大小吧!
病毒什么时候才能清除?
截至2020年2月29日14:30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79394人、疑似病例1418人、死亡人数2838人、治愈人数39106人。目前每天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疑似病例大幅减少,这实际上是随着确诊标准调整后使“应收尽收”原则得以贯彻的结果;治愈人数已接近死亡人数的14倍,这也证明了前期治疗工作的成果。然而形势趋于好转不等于我们已赢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尽管目前的疫情形势在趋于稳定,但全国确诊病例数量不仅仍居高不下且每天都在增加。昨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30例,相比之前每天几千人的涨幅的确是在趋于平稳,然而430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这背后其实是430条人命。
当我们每天点开疫情数据时第一本能反应是关注今天又增加了多少确诊病例,然而每一个数字背后对应的其实是一条生命。79394例确诊病例是79394个有血有肉的病人,他们的身后有为他们担心的家人,有正在为救治他们而努力奋战的医护人员。同样昨天新增的这430例确诊病例对应的是430条人命。430作为一个数字也许并不大,可430条人命的分量难道不够重吗?尽管我们现在每天的涨幅的确比之前小,可只要确诊病例还在增加就说明病毒实际上仍在扩散蔓延,只不过在我们前期的努力下使它的蔓延速度被遏制而已。尽管形势在趋于好转,但谁能说我们面前的任务不是依然严峻呢?看似安全之时其实恰恰可能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看似安全之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容易怠惰。这场疫情阻击战并未结束,任何的麻痹大意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向湖北省紧急派出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这还不包括军队派出的医疗力量。可以说目前湖北正在经历的是全世界最近几十年最大的一次医疗人员和物资的瞬间汇集。除了这些国家政府层面调动的力量之外全国各地的同胞们也都在积极为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捐赠各种医疗物资。今天中国各地防控机制的瞬间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恐怕都是难以见到的:如今全中国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一个抵制感染风险的堡垒。我所在的城市从2020年2月10日零时起开始对各社区(村)、住宅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所有物业管理企业开始履行封闭式管理责任,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楼栋由所属地乡镇街道按网格化管理要求以社区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凡出现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楼栋要进行封控管理。未被封的楼栋限定每户家庭每3天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凭路条外出采购生活必须物资一次,其余家庭成员一律不得擅自外出。快递、外卖等实行无接触式配送。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区域除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疫情防控车等公务车辆和人员之外所有外来访客、车辆一律劝返。
在这样的严格管控形势下实际上已从物理空间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所以目前全国各地的疫情形势是在趋于稳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贵州省率先吹响了畅通省内交通、复工复产的号角,随后全国各地都根据本地的疫情形势采取了逐步放开的解封模式。可能大家也能从我们目前的日常生活状态中感受了一些变化:原来全封闭的小区楼盘现在解除全封状态,但仍需要凭借出入证明限定每几天才能出去一次。农村地区政治逐步有秩序地恢复春耕工作,城市地区各企业正在陆续复工。与此同时可能造成人流聚集的大型餐饮、酒店旅游、娱乐场所等目前仍不能开门营业。学校的开学日期也是一延再延。就连全国两会目前也需要视疫情形势而延迟。可以说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尽管疫情形势已逐渐趋于稳定,但还不能说我们已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国家政治生活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有秩序地恢复,但要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看起来似乎仍是任重道远。
我们很多人可能往往容易混淆两个概念:疫情过去并不等于病毒被消灭。事实上包括非典在内的人类历史上历次与传染病的战斗只能说是我们战胜了疫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战胜了病毒。事实上非典疫情是由于党和政府的统一调度协调及时到位,由于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战以及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使病毒的传播途径被切断,从而最终得以遏制疫情。如今的新冠肺炎同样如此:我们只是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我们本身并没能杀死病毒的特效药。当年SARS仿佛是突然之间就来了,在一番肆虐之后突然又走了,之后就彻底销声匿迹了。那么新冠病毒是否也会如此呢?关于这个问题央视记者白岩松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王辰表示: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尽管同属冠状病毒,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病毒。SARS这种致病性强的烈性病毒在杀死宿主后自己也难以存活传播,然而新冠病毒则有可能转成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慢性疾病。
只有哪天我们研制出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才可以说我们已战胜这种病毒,然而疫苗的研制需要相对漫长复杂的过程,目前我们并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疫苗的研发上,大家通过自我隔离观察的模式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仍是眼下控制疫情最现实最简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需要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努力: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展开防控排查工作,直到将任何可能导致疫情复发的隐患全部扼杀为止;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疫情严峻之时我们应当响应号召在家自我隔离观察。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的表现,也是在为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当然我们也需要平衡国民经济恢复与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毕竟人们还得工作还得吃饭。所以现在国家也在陆续推进各地复工复产,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采取的逐步恢复经济的措施。我们要自觉遵守家里和工作场所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尽量不要在上下班路上到处闲逛,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接触就是在减少感染的风险。
病毒可能长期存在的现实证明了人类与病毒之间博弈的复杂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病毒的长期研究。钟南山院士在24日接受采访时曾就他的专业层面总结本次疫情的经验教训:从SARS到MERS都是(疫情)过去了(研究)也就过去了。对于冠状病毒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没有进行长期研究。正因为这样,现在疫情突然来了,要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时手足无措。这次不能过去以后就放手,等下次来再说“。我们当然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大家的生活能一直平平安安。然而谁能保证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或是相对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定不会遭遇再次变异的新型病毒袭击呢?我们渴望永远不再受病魔的袭击,可我们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所防备,正如渴望和平的我们必须维持一支能捍卫祖国安宁的军队一样。疫情过去当然是可喜可贺,然而研究不该随着疫情过去也跟着过去。病毒存在变异性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不以我们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当然希望今后我们永远都不会再受疾病的困扰,然而这可能吗?如果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疾病的话,那么估计医生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吧。所以战胜疫情和战胜病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上我们并没战胜病毒,人类与病毒的持久战仍将继续进行下去,那么相关的研究当然不该随着疫情的过去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