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游戏单机,哪些游戏让你流过泪?
感谢邀请,在我至今的游戏经历中,曾经有两款游戏曾让我落泪。其中一款是PSP上的《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另外一款是PS4上的《尼尔:机械纪元》(PC上也有)。下面细讲,会涉及部分剧透,请注意。
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自由的代价和生存的证明本作最感人的部分是在游戏的最后,但为了突出结尾,有必要介绍一下游戏的大致剧情,游戏讲述的是少年扎克斯的一生,因为憧憬神罗精英战士而加入神罗,所憧憬的战士在知道自己身体被改造的事实后暴走,而自己却必须亲自结束他的生命。之后扎克斯不免对自己生存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开始想要追求自由的生活,但自己和当时关系很好的正篇主角克劳德还是被抓回神罗进行改造放入魔滉炉中。几年后突然醒来的扎克斯带着昏迷的克劳德逃脱神罗,被大批神罗士兵追捕,游戏的结尾正是扎克斯安置好克劳德以后,一人面对众多神罗士兵。
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说,也是对克劳德说的这里无论怎么努力的清理杂兵,游戏都不会迎来扎克斯生还的结局,最终只能力竭倒下。而本作老虎机的战斗机制在最后这里也演出效果爆表,老虎机逐渐浮现出对扎克斯重要的人的面庞,最终定格在那个和扎克斯互生情愫的姑娘——爱丽丝的头像上。
惨烈的战斗之后,克劳德醒来,爬到扎克斯身边。扎克斯在把自己的荣誉和梦想托付给克劳德后,微笑着安详地闭上了眼镜。意识到扎克斯已经逝去的克劳德一时不知所措,只能发出一声彻心扉的哀鸣,这时画面开始闪回扎克斯生前的各种场景,伴随着绚香《WHY》的音乐响起,我的眼泪止不住喷涌而出。冷静下来的克劳德对扎克斯道谢,毅然接过扎克斯手中的大剑。对于克劳德来说,这也是他的新生,作为“扎克斯生存的证明“而活下去。扎克斯的意念,也在爱丽丝的迎接下,飞向了他一直向往的天空之中。安息吧,扎克斯,你是真正的英雄!
《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是第一款让我玩到落泪的游戏,虽然本作在战斗上并不算有趣,最初甚至会觉得老虎机机制有点傻。但就凭结尾的演出效果,我都得给这游戏一个满分,强烈建议没有玩过的朋友尝试一下。
尼尔:机械纪元——对素未相识的人伸出援手《尼尔:机械纪元》最感人的地方也是在E结局,但即使不知道前面的剧情,只看E结局也足以让人感动。但为了更好的理解,我还是稍微阐述一下结尾的剧情,简单说就是一个“全灭”的结局,主角团无人生还,作为人造人“记忆”和存在证明的数据也面临全部删除的危机。而这时,一直作为没有感情的第三方观察者而存在的机器人BOT却突然想要挽救主角们的数据,为了抢救这些数据,要通过一个弹幕射击的游戏(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敌人都是常规游戏结尾的制作人员表)。游戏一开始难度还好,可以轻松躲避子弹消灭敌人,但随着时间推进,难度越来越高,甚至到了子弹无处可躲的情况。当你的机体被击毁的时候,游戏会向你提一个问题:
要在此放弃吗?
开什么玩笑,区区一次失败怎么能击退我?当然是选择继续了。可敌人子弹实在太过于密集,躲都躲不掉,而当你的集体从第二次被击毁开始,在向你提问的同时,屏幕会出现其他玩家留下的鼓励话语。每失败一次,鼓励的话语就会变得越多。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跳出游戏本身,而更像是对玩家自身的提问,其他玩家的鼓励话语也多到铺满整个屏幕。直到不知道被击毁了多少次,屏幕上出现了某位玩家想要救援你的提示。
接受请求后,其他玩家的机体会飞向你机体的旁边围成一圈保护你并且与你一起发射子弹。他们的机体被击毁的同时,屏幕右边还会提示“xxx的数据丧失了”。有着前面那些鼓励话语的铺垫,当这些完全不认识的玩家的机体前来帮助你的时候,眼睛早已湿润。而当你在其他玩家的帮助下顺利通关以后,系统会问你是否愿意献出自己的存档来帮助其他还未通关的玩家。有了之前的体验,我相信绝大多数玩家会毫不犹豫的贡献出自己的存档。
《尼尔:机械纪元》游戏中有不少地方都在探讨人存在的意义,而在E结局更是将此升华,让你亲身体验到人心的温暖。横尾太郎(游戏制作人),真有你的啊!
变形金刚单机游戏怎么使用擎天柱?
《变形金刚》我玩过了,这个游戏是根据《变形金刚》电影版改编的,刚开始如果你选择汽车人阵营的话,就只能用大黄蜂,潜入主人公的家并和警车金刚和几个机器人作战,打到后面与人类警察玩街头追逐战的时候,玩家就可以用银色轿车和吉普车了(也就是用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跑几圈然后打机器人),接下来触发剧情,擎天柱来到了地球,这时候玩家就可以用擎天柱了。
一款单击游戏内容是一个机器人?
核心机甲是有可能。
还有一个名为“前线任务:进化”的游戏,变不变飞机不能确定,去年9月新出的机战游戏。别的话,类似高达的起动战士?XBOX360上ZEGAPAIN的PC移植?高达版CS?变形金刚? 可以的话最好说明一下游戏平台,“单机”也是可以用模拟器玩的。还有我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很好玩的机战游戏!不玩也看看吧。高达系列可变形机体和不可变形机体哪个更好?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可变形机体的相信无论对于何种年龄人群,只要你喜欢机器人,那么可以变形的机器人就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可称之为“浪漫”的存在。也正是如此,各种主打可变形机器人的IP,比如《超时空要塞》系列和《变形金刚》系列才可以如此的经久不衰。而对于此种热情,《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也曾经有过十分正面的回应——在1985年至1987年播出的《机动战士Z高达》以及《机动战士高达ZZ》中就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可变形机体,而《机动战士Z高达》中主角卡缪·比丹所驾驶的MSZ-006 Zeta高达更是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热门机体。
只不过在这两年之后,可变形机体似乎就逐渐淡出了《机动战士高达》的舞台。虽说在最后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可变形机体,但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如Z高达那样的辉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可变形机体的出现,又是什么使得它们只能在85到87这两年中昙花一现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稍微为大家分析一下好了。
首先,个人认为既然要讨论可变形机体的问题,那么在此之前不放先讨论一下单纯的载具和高达在战略意义上的差距。在小编看来,实际上比起人形战争机器载具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于地形的适应性,比方说在水中一架潜艇是绝对要比人形机械实用的。然而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机动战士高达》的世界中大家基本上都无法使用各种载具,于是乎机动战士这种泛用性作战兵器才会应运而生,也正是因此在0079中才基本上没有可以变形为载具的机动战士,或者说这种东西根本就没有必要出现。
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虽说《超时空要塞》(1982年)和《变形金刚G1》(1984年)的开播,机器人爱好者的圈子中逐渐出现了一股对于“变形”的痴迷,也正是因此在1985年开播的《机动战士Z高达》才会在后期为主角更新出一架可变性的机体。然而实际上在小编看来这种行为却是有点不合理。首先按照小编所掌握的知识,虽说Z高达在变形之后可以获得超高的巡航速度但如果是在大气层内的话如果是在高速的情况下变为人形基本就意味着直接解体,而如果材料的强度可以承受住这种胡搞的话其实有没有机翼差距也不会太大。而在大气层之外的话……说实话气动外形也没啥意义不是么?
所以说在小编看来,Z高达之所以可以做到变形主要还是从商业方面考虑的,毕竟当时那么多可变形机体不做一会时代的弄潮儿那还真不符合大光头的人设。而至于在《机动战士高达ZZ》之后系列中可变形机体数量锐减的理由在小编看来也是十分简单——那就是这种东西实在太吃成本了。
如果是对于玩具有一定了解的话,相信各位应该能知道当年的可变形玩具(主要是变形金刚)是个什么德行——简单来说就是要么人形看着别扭要么载具看着别扭,再不然就是两边看着都别扭。所以说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当年的财团B能把Z和ZZ的变形机构设计得有模有样也是十分不易的。然而在这段时期之后,变形热基本退潮而《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也可以说是彻底走出了一条自己独有的道路。所以说变形机构这种吃成本的设定自然就到了该被舍弃的时候了。
当然,从剧情的角度来说在《机动战士高达ZZ》之后联邦和吉翁及其“默契”地降低可变性机体的产量从作品本身的剧情上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解释。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虽说在战争之中普通士兵的数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一支可以得到优秀指挥的王牌部队往往也可以做到直接改变战局。就好像在《机动战士高达00》剧场版中格拉汉姆·艾卡率领的SOLAR BRAVE小队那样,虽然只有“区区”几台机体,但同样可以在地方(ELS)有着压倒性数量优势的战场中创造极其辉煌的战果。但从事实的角度来讲,这种辉煌也有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机师自身的实力。然后,我们将视角拉回UC时代——在格里普斯战役之后联邦方面的王牌大量战死,而且许多有着战斗经验以及协同默契的优秀小队也消失在了战斗之中。所以在小编看来,在0088年之后,联邦方面无论是指挥体系还是机师素质都已经无法支撑可变形机体的大量运用。毕竟从独角兽OVA中杰斯塔对阵Z-puls的某段剧情来看,可变形机体给新手开基本就等同于送菜。
而至于吉翁封面就更加容易解释了,相信熟知这支势力的大家都能清楚地理解到从某种角度来说新吉翁完全就可以说是所谓的“大舰巨炮”主义。而在I立场以及NT兵器等等设备得到技术支持之后,吉翁方面就开始更加偏向于一部“怪物机体”辅以众多杂兵的“压倒”性战术,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在之后的机体上看到葵曼沙、盖马克以及卡碧尼等等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震慑全场”的怪物,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相较于联邦吉翁更加没有继续开发可变形机体的必要了。虽说无论是什么武器打不中就没有丝毫的威胁,但是对于吉翁来说相比于“闪转腾挪的灵活”,“覆盖全场”的火力才是更加重要的。
最后总结一下吧。无论如何,虽说从某种角度来说变形可以说是“技术跟不上需求”的产物,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变形机器,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因为人类不可能想象出技术全面发展的未来。但就像是前面说的变形这种用机械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手段永远都是可以被称之为“浪漫”的存在。我想,也正是因此Z高达这种可以变形的机体才会经久不衰吧。
你如何评价空天猎?
李晨导演的处女作《空天猎》上映之后,成绩不太理想,虽然有女友范冰冰的加盟和支持,又是时下热门的主旋律军旅题材的大片,但《空天猎》不仅没有借到之前上映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战狼2》的热度和东风,反而“惹了一身骚”。口碑也好,票房也罢,真的是遭遇了一次结结实实的“滑铁卢”。为此,首次执导筒,并且还亲自上阵演出的李晨,在一次路演的过程中,因为得到粉丝的支持,而激动流泪。在局长看来,李晨当时的泪水,除了感动,更多还有一些委屈的意味。
局长真真正正看过这部《空天猎》,所以自认为还是有发言权的,至少有自我发言权吧。现在很多人,局长发现,都是键盘侠中的键盘侠,对很多事情,明明自己没有真实经历,也没有深入思考,反而喜欢人云亦云,尤其是那种跟着网络喷子,随口一喷的。对于这种人,局长是最看不起的。
《空天猎》是以我国空军为背景的主旋律电影,加上《战狼》以陆军特种部队为背景,《红海行动》以海军陆战队“蛟龙战队”为背景,这三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2017-2018年的海陆空三军三部曲了。
当然,在故事方面,《空天猎》不是强项,剧情上与《战狼》多少有些相似,国外战乱,空军战士冒死营救,期间还加入了李晨和范冰冰的感情戏。
在局长看来,这的情节设置客观评价,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无功无过,但在网络上,剧情稍显薄弱的缺点,被网友们给放大了。甚至把矛头指向了范冰冰的加盟,说是这对男女朋友在电影里秀恩爱,甚至说是有损我军形象。哎,局长认为,真还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在《空天猎》里,这段情感表现的还是挺克制,也挺正常的。如果要是这么说,那《战狼》中和《红海行动》中也有对情感的描写,为什么就没有这样那样的声音了呢?
中肯而言,局长认为《空天猎》的影片质量并没有那么不堪。首先,故事虽然没有突破,但故事还是完整并讲述清晰的,另外场面上,在《红海行动》上映之前,局长认为《空天猎》的特效和场面比起《战狼2》也不弱下风,尤其在表现战斗机的飞行和战斗场面上,是可圈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