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修岁月,到底我们最该看什么书?
李成儒和郭敬明!谁能想到一个综艺节目,两人开打了,李成儒有才华的演员,但我因为他的感情生活,尤其是看过一期明星同乐会,里边太能表现了,对同学也不够尊重,所以一直不喜欢李成儒。郭敬明以前读书挺喜欢的,感觉人家写的那些孩子读书才叫读书,才叫人生!现在想想郭敬明其实真的是一个会营销的商人作家,说实话现在觉得他的作品很难登大雅之堂!这就是我的想法,言归正传吧说说看什么书。
书单这个词我也曾在网上搜了好多回,因为迷茫,书店里那么多书,网上商城也是那么多,打开看一下封面都是名人推荐拜读,似乎本本都是好书,本本都是非看不可,而且有时候介绍的好像你就只看这一本就能成才称霸!所以我们看书单结果大部分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越来越慌,到底那本?
我的建议很直接,还是你最近准备干嘛看什么方面的书,就像我最近研究这个财务自由,一搜直接财务自由之路就出来了,看别人评论,然后买,博多舍瓦儿的和李笑来的,都看了,老外的书看的不接地气,再看李笑来,感觉很有道理,里边也介绍了他看的几本书,比如动物庄园、围城,那我再去看这几本,看的看的书就多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国内国外的区别,也没说什么好不好,就是这么个现象,我看国外的畅销书卖座的工具书实用的比较多,你看看有断舍离、极简工作法、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等等,国内畅销大都是悲伤逆流成河之类的书,我就觉得国外读书大都是成年人而我们国内读书大都是学生!当然也不能一言以蔽之,例如我媳妇最近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解,就吵着要我给她卖几本樊登老师的书,我给了买了三本,自己也读了,感觉很好,有点工具实用高于心理鸡汤那种,我觉得读书的氛围是越来越好!
出自诗经楚辞里的唯美名字?
《诗经》是现实主义之源,而《楚辞》是浪漫主义之宗,这其中诸多的美词,不乏适合姓名中的用词。首先,按照“风、雅、颂”的顺序,为大家介绍适合诗经中的用词以供为女儿取名。
风1、蓁蓁(音:zhēn)。《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很适合女孩子用。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
《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8、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9、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
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0、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慎用。
11、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2、芃芃(音:péng)。《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3、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4、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15、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6、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7、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8、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19、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20、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
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小雅1、翕(xī)。单名一个“翕”字,取自《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翕:和顺。以读音xī为名的人很多,但该字却不常见。《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2、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3、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霏霏:雪花纷飞貌。
然而该词多用以形容连绵不断的雨雪天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所以凡事讲个度,名中若用“霏”字,一个足矣!4、令仪。《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仪:优雅的风度。区这个名字的有: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5、闻天。《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如:张闻天。
6、金玉。《鸿雁之什•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金玉:比喻珍贵和美好。这里用作动词,指珍惜。7、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音、意均很好。8、骏德。《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骏德:犹言美好的品德。9、翰飞。《节南山之什•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翰飞:高飞。10、溱溱(此处音zhēn,多音字,亦读做qín)。《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中“蓁蓁”是一样的意思,表众多。
五行缺水的话可以用“溱”。
11、嘉卉。《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丽的草木。是个带着青草气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儿。
12、雅南。《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高雅音乐。13、苾芬。《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风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14、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这里,思是助词,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温和。
15、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轻盈明亮貌。在其它语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大雅1、维桢。《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维:维系;桢:支柱,栋梁。后文《周颂•维清》中还有“维周之祯”,祯是吉祥的意思。2、缉熙。《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3、玉瓒。《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4、思齐。《文王之什•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
这里“齐”字其实读“zhāi”,通“斋”,端庄貌。《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衍生出成语“见贤思齐”,这里就读“qí”了。6、徽音。《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7、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8、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9、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柔嘉:柔和美善。
《荡之什•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10、柔惠。《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惠:柔和仁惠。
13、哲成。《荡之什•瞻卬》:“哲夫成城”。 更适用于男子。
颂1、秉文。《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2、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德纯:品德纯正。
3、骏惠。《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之意。
4、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振鹭:振翅高飞的白鹭。
5、和铃。《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6、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馨:馨香;宁:安宁。
7、纯熙。《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纯:大。熙:光明。
8、其琛。《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如外交部原部长钱其琛。
离骚1、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2、正则、灵均。《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3、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4、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5、峻茂。《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峻茂:犹繁茂。6、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7、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8、曼路。《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9、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
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10、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
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11、珵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12、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九歌1、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2、玉锵、璆鸣。《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璆(音求):美玉。
3、安歌。《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4、浩倡。《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5、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6、齐光。《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
《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
8、扬灵(扬舲)。《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9、飞龙。《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易经·乾卦》中有“飞龙在天”。
10、杜若。《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在热播剧《芈月传》也有提及此为一种生长在楚国的植物。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11、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动乱。
12、既明。《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九章1、坚志。《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坚志:意志坚定,姓名中可用为“志坚”。2、宝璐。《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宝璐:美玉。3、承宇。《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4、怀信。《九章·涉江》:“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怀信:怀抱忠贞诚信之心。5、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6、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7、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嘉树:美好的树木。
譬如宋氏三姊妹的父亲,宋嘉树。8、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道德。9、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10、翼遥。《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翼:飞动;遥遥:摇摆。
七谏1、振理。《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振理:拯救,辨别。
2、慈仁。《七谏·沉江》:“尧舜圣而慈仁兮”。慈仁:善良仁爱。3、贤俊。《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贤俊:贤能杰出之人才。4、逾明。《七谏·沉江》:“叔齐久而逾明”。逾明:历久而名声日益显著。5、舒志。《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6、凌恒。《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
此名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只不过屈原写的是北岳恒山,杜甫写的是东岳泰山。7、诚贞。《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诚贞:忠诚正直。8、景云。《七谏·谬谏》:“龙举而景云往”。景云:浓厚而有光亮的云。9、依斐。《哀时命》:“云依斐而承宇”。依斐:形容云层堆垛的样子。10、淑清。《哀时命》:“中皎洁而淑清”。淑清:善良清正。
九怀1、嘉月。《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陶:喜乐;嘉:美好;嘉月:吉日良辰。2、庆云。《九怀·思忠》:“枉车登兮庆云”。庆云:祥瑞之气,这里比喻尊贵显赫的地位。3、奋翼。《九怀·陶壅》:“将奋翼兮高飞”。奋:振羽展翅。
九叹1、鸿永。《九叹·逢纷》:“鸿永路有嘉名”。鸿永路:前途远大。2、垂文、扬采。《九叹·逢纷》:“垂文扬采,遗将来兮”。垂文:流传文章;扬采:与“垂文”互文见义,张扬文采。3、素洁。《九叹·怨思》:“情素洁于纽帛”。素洁:高洁。4、妙仪。《九叹·远逝》:“承皇考之妙仪”。妙仪:美好的法则,高妙的法度。5、菀青。《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此处菀读作yù。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6、嘉志。《九叹·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嘉志:美好的志向。
九思
1、昭华、宝璋。《九思·疾世》:“抱昭华兮宝璋”。昭华:美玉名。宝璋:宝玉。2、硕明。《九思·悼乱》:“驻俟兮硕明”。硕明:天大亮。3、俊彦。《九思·伤时》:“览往昔兮俊彦”。俊彦:杰出之士,贤才。4、清和。《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清和:清美和谐。
隐藏着元始天尊怎样曲折的算计?
从《封神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很感兴趣,感觉很惋惜的,往往是截教和殷商一方的人,你比如闻太师闻仲,能文能武,赤胆忠肝,一腔热血都献给了朝歌这片淇水土地,光鉴日月,士子楷模,简直就是个无可挑剔的完人,圣人也不过如此吧!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结局惨淡,横死绝龙岭。英雄的注脚,往往脱离不了这样几个字眼:拔天盖世的气势,铁血丹心,和悲情的结局。亚相比干,也是如此——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情有所起而一往情深,呜呼!
圣人之下皆蝼蚁。在所谓的天道之下,天上的神仙面临红尘杀劫,地下的人间王朝相对应的则是商周交替。神仙打架,王者互博,双方的精英们也是摩拳擦掌,唇枪舌剑,兵祸相加。“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甭管怎么辩解,话说得有多漂亮,该来的终归躲不过。
殷商是被针对的对象,阐教加西岐,明确的目标就是"暴虐“的无道昏君商纣王帝辛,各路神圣想方设法要把他拉下马,改朝换代,姬周取而代之。
在这样的大格局之下,比干就比较悲催了,很难过。亚相比干,他是帝乙的亲弟弟,纣王帝辛的亲叔叔,是殷商的亚相,副丞相。家国天下,和合一体,对比干这样的王室贵胄来说,殷商王朝和他的家室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他没得选择,不像黄飞虎、李靖那样,可以说走就走,拍拍屁股闪人。倾巢之下无完卵,何况,他又怎么去面对商汤和子姓的列祖列宗们!
山雨欲来风满楼。眼看大厦将倾,商汤460年基业就要如此这般付之东流,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内外交困,国难显忠良,冰心玉壶,比干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舍我其谁。可怜一颗”七窍玲珑心“,就怎么被九尾狐妖苏妲己设计,被纣王给硬生生地剖了出来,然后挂掉了,死不瞑目,天可怜见。
比干之死,源于苏妲己构陷,这是一个阴谋,无非就是比干烧死了她的同类九头雉鸡精,兔死狐悲,再加上比干一味死谏,挡了她的道。尽管如此,比干愤怒之下亲手解衣剖胸,把一颗红心双手奉上,他面如枯槁,心如死灰,一般人就当场毙命了,一命呜呼。可是呢,姜子牙临走给他留了一道道符,说是可以挽救他的性命,关键时刻拿出来,保你小命,这样看来,似乎比干还真就有一线生机了。诡异的是,半道上遇到个卖菜的农妇,“无心菜”要了他的老命。
这是人命,还是天算?给比干致命一击的究竟又是谁呢?没错,恭喜你答对了,这个出手的人,正是元始天尊本人,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的玉虚门教尊,阐教掌门人,先天圣人。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元始天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亲,不要急,你且随本公子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往事随风。
第一、比干之死:七窍玲珑心与无心菜的真实寓意,人没心不能活,殷商不能保有主心骨——不要多管闲事。“心比比干多一窍”,这是曹雪芹《红楼梦》中一句对林黛玉的描述,说的就是林黛玉这样的女子想法多多,聪慧,内秀,思维缜密,做事周全。曹公这话也无疑是对比干的恭维,赞许。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干还真就栽在了他这样的“七窍玲珑心”上。
(一)比干七窍玲珑心与对商汤王朝的肝胆相照。
比干“七窍玲珑心”是个什么意思?
这句话应该就是当时朝歌城里所有文武臣民对比干的评价,一个大大的赞。这无不说明比干是个对殷商、对纣王、对天下黎民抱有极大责任感的怎么个人,作为股肱大臣,殷商的柱石,他心思缜密,处事公道,深得人心。
当九尾狐妖奉命降临朝歌城纣王的宫殿之中的时候,各种怪异的现象就开始层出不穷,纣王他变了。文攻武备,英明神武的纣王帝辛,这个时候开始被迷惑,被操纵,怪招频出,一招接一招,这是要断送他商汤400年祖宗基业的不祥之兆啊!
无论是从江山社稷,还是从小我小家考虑,耿直的亚相比干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上蹿下跳,左摇右摆,卯足了劲儿地要“扶大厦于将倾”,忠谏,死谏纣王。
那这样的话,最不得劲的是谁呢?嗯,就是元始天尊无疑了。
昊天授命,鸿钧均旨,在碧游宫里,三教共签封神榜,要来怎么一出神仙打架的大戏,要剪商扶周。
这个主导者和背后的实际主持人就是元始天尊这个先天圣人。他的使命就两条:死保阐教十二金仙,除掉纣王,扶武王姬发上位,其他爱谁谁。
那么问题就来了,殷商气数已尽,纣王必须挂掉,本来封神大战这个模式已经够麻烦的了,还得顾及到人间王者纣王帝辛——他可是妥妥的最后的一位人皇,紫薇真气威力不容小觑。想想都头大,这会儿你比干一味地劝谏纣王做好事是个什么意思?就你行,就你能,你想的也太多了吧?管得也太宽了吧?——七窍玲珑心,这个意思。得看你用到什么地方了,站队很重要。
有时候太聪明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比干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二)空心菜与纣王鹿台自焚。
什么叫空心菜?就是没心的小白菜呀!“小白菜呀泪汪汪,从小没了爹和娘。”《杨乃武与小白菜》里的小白菜就很悲催,为什么呀?没爹没妈的孤儿,家里没有主心骨,可不就凄惨了嘛!
比干“七窍玲珑心”就是当时殷商王朝的主心骨,闻仲北伐北海,比干必须撑起来一片天。满朝文武,能够和纣王说上几句话真心话的,可就数亚相比干了,王叔嘛!一般的面子还是要有的。
闻太师闻仲当然行了,国之柱石,三朝元老,帝王师,纣王对他老人家是又惊又喜,又气又怕。除了闻仲,比干就再合适不过的了,说得上话,还都是劝好的主意。如此,比干这样干下去,纣王怎么被苏妲己迷惑,又怎么能“暴虐”呢?如日中天的殷商王朝什么时候才能倒塌?
嗯,空心菜来了,来得好,来得巧,来得真是呱呱叫。一问一答,比干挂了。
连来自玉虚宫门人的姜子牙的道符都不灵光了。亲,你说吧,这出手的是不是元始天尊?轻车熟路啊有没有?技术娴熟,非常到位,分秒不差,刚刚好。
元始天尊通过怎么一番操作,至少有怎么几个意思:
1、菜没心不能活,人没心就要挂,纣王已经是一颗被认定的“空心菜”了,你比干也是如此,朝歌城已经被“天道”无情地抛弃了。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乖乖认命。
2、别看截教势力那么大,什么万仙来朝,通天教主也要被围殴,什么?我能力不够?人数少?这都不叫事儿,我会邀请西方教呀,准提,接应,加上大师哥太上老君,四圣联手,再加上西昆仑各种散仙,你就说吧,通天教主算个什么?空心菜,迟早的事儿。多打他几个耳光,下面也就散了。
可不是嘛!比干这样的忠臣良将一个个地去了,死的死,叛逃的叛逃,有的就直接站到了纣王的对立面。最后一个人皇,怎么可能被别人侮辱,杀死?鹿台自焚了,带上代表曾经的王权和道统的各种精美的玉器,魂飞九天,去了封神台。——杀是杀不死的,饶是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也没有用,人皇面前,都是废铜烂铁。
圣人的算计:姜子牙的救命符与申公豹的空心菜——比干的老命。老师和学生也很有意思。有的学生一向乖巧,乖乖生,有时候一不小心迟个到,或者是懒床没上早操,正好就被班主任给抓个着,少不得被批评一番,这学生心里也窝着一股气,成年都循规蹈矩,遵守纪律,就这么一次,还被老师给抓了个典型;有的学生则不然,私下里各种小动作,顽皮一点,老师都没发觉,反而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错。
这姜子牙和申公豹就是元始天尊门下的这样两个学生。姜子牙做的不一定都是对的,申公豹也不一定都是错的,要看元始天尊的底牌是什么。
(一)姜子牙的“违师命”:主动出手帮纣王,救比干。
在整个《封神演义》里,虽然不能跟各种金仙级别的大佬们比,姜子牙还是有点真本事的,毕竟40年的玉虚宫修真生涯,就是干饭也吃了大半辈子。他下山能未卜先知,算命还真准,就是轩辕坟三妖,女娲娘娘钦点的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实际都载在了他的手里。
所以,这样看的话,姜子牙应该是有能力挽救比干这半条命的,姜子牙说的不是虚话,不是假大空,他当时是真心诚意地要帮比干的忙,而且有操作的可能性。
姜子牙是怎么说的呢?他说:”这点儿不能呆久了,我可能随时走人,你跟我不一样,你这脾气,又是殷商王室,不会走。这个苏妲己可不是什么好鸟,纣王耳根子软,迟早要遭殃。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苏妲己要设计取你的性命,挖你的心肝,不要怕,照做,然后拿上我给你的这个道符,谁也不要跟他说话,不要搭腔,一溜烟地跑出朝歌城,十里地之外,你就没事了。”
同事一场,姜子牙能帮到这样程度,比干算走了狗屎运。
道符真实有效,而且有详细的说明书,有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救的是敌人,姜子牙要打倒的队伍。也不知道姜子牙渭水垂钓的时候,他会作何感想?会不会有后悔的意思。
我们再往前看,姜子牙下山,又是捉玉石琵琶精,又是指路比干烧死九头雉鸡精,这可是妥妥的“资敌”的大过啊有没有?临走还不忘记劝谏纣王不要修建鹿台,还给殷商的主心骨亚相比干一道救命符。老兄,你大概是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了吧?封神,干截教;灭商,辅佐周武王姬发。
还是太年轻啊小伙子——不,72岁的老小子,老糊涂啦。
(二)申公豹的“一意孤行”:卖空心菜干掉比干,掏空朝歌城。
申公豹确实是《封神演义》里非常诡异的一个人。
他是阐教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他却跑去了殷商给纣王效命,同样离奇的是,姜子牙40年修道昆仑山,72岁下山,申公豹当时已经修道上千年了,论年龄,论法术修为,那都在姜子牙至上才对啊!可是呢,不好意思,申公豹居然是姜子牙的师弟,而且自命名门正派的阐教是不收各种披毛挂角的精怪的。得,申公豹一个千年老妖得叫72岁的“半仙儿”姜子牙师兄。奇怪吧?稀奇古怪,奇哉怪也!老师有意安排的。
更搞笑的是,申公豹怎么看都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一句“道友,你跟贫道我有缘”,不知道妄送了多少截教高人的性命。亲,你怎么看?
这申公豹就是元始天尊安插在敌营里的一个暗哨啊有没有?
你申公豹再牛也不敢忤逆老师元始天尊吧?何况还是对着干。倒行逆施,你就不怕老师的粉笔头和教鞭棍吗?能说通的,也只能是元始天尊同意的,或者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的——对老师元始天尊来说,申公豹这个学生的作用巨大,姜子牙和申公豹,一个正面,一个反面,黑白脸,怎么个意思。基本类同于轩辕坟三妖和女娲的关系。
申公豹也是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元始天尊的希望,跟老师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姜子牙不明就里地犯了错,一不小心站错了队,女娲娘娘叫九尾狐妖苏妲己来惑乱纣王的朝纲,设计取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你姜子牙居然要救他,这什么意思?乱套了嘛!你叫老师元始天尊的下一步棋怎么走?
替补上位,亡羊补牢。国足行不行咱不说,这申公豹确实干得漂亮。
姜子牙再三嘱咐,比干只要拿着救命符,谁也不跟他说话,捂着肚子跑出朝歌城十里地,那就安全了,性命保住了。
问题来了,惊人的巧合,元始天尊的备案,提前设计好的布局。
比干还真听话,献上他那颗赤胆忠心,火急火燎地一溜烟跑出朝歌城,朝堂上一大堆关系他生死的文武大臣一个也顾不上搭理,就是守城的老朋友黄飞虎,他也一声不吭,不搭腔,顾不上什么礼节,只管一路小跑,保命要紧。
卖菜的来了,空心菜。十里地,一个农妇正好就来卖菜了,卖的是空心菜,摆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好就是朝歌城外的五里地,这个中间地段上。
亲,你且来看,谁要说不是诚心的,不是有意搞的鬼,打死我都不信,没法儿信嘛!有这样偶遇的嘛,就怎么巧合?许仙偶遇白娘子,断桥是白素贞算计了1000年的好地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没错,你说对了,这个卖空心菜的老妇人,其实就是申公豹变的。鬼使神差,申公豹自己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他就这样身不由己地来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空心菜都给摆好了,就等他做掌柜了,每本的生意,稳赚不赔,这好事哪里去找?——天上掉不来一个林妹妹,但是,还真掉了一个馅饼,一张大大的肉饼,一筐空心菜。
申公豹有个特点,面相上自带一股邪气,一双眼珠子长在脑袋后面,重点是,他跟一般讲话不一样,他的声音是从口腔的底部给挤压出来的,很细,很长,准确地说,好像是“啸”,或是“嘶鸣”,声音尖利细长,有点勾魂摄魄的意思。
也是比干合该如此,也是申公豹的奇特的叫卖声,当然也有高高在上的高人元始天尊的先天圣人算计在里头,这比干到这里忍不住了,就跟被谁给勾了魂儿似的,没忍住,脱口而出,问了一句:“这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还能活吗?”
比干这话,多半真是无心的扪心自问,倒不大像是要问谁个究竟。他心里犯嘀咕,人没心能不能活?我比干就是能活,我商汤数百年基业还能保住吗?老亚相,想想都伤心落泪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诗经》多少年后,亡国的箕子从朝鲜半岛回来,看到草木丛生的殷商故地,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田地里的庄稼长的不错,可惜,这已经不是我子姓商汤后裔的了,愧对列祖列宗啊!
扮作卖菜妇人的申公豹可就没那么多想法了,他等的就是比干这句话,管你是自问自说的胡话,还是真问他。——“不好意思,人没心可真活不了。”
比干挂了,口吐鲜血,从马上摔下来,一命呜呼。
我们说,见招拆招,这申公豹就怎么拆了姜子牙的救命一招。申公豹虽然也是千年修行的大仙儿,就凭他自己,他也没那个能耐就怎么轻而易举地一句话就拆了姜子牙的台,直接把来自玉虚宫的道符给搞定了。我们只能推断,申公豹背后有高人指点,那个高人,就是他们共同的老师,阐教掌门人元始天尊。
所谓因果,元始天尊给申公豹最后的待遇其实也算不错的了——填了北海眼,做了海神,填北海眼很辛苦吗?也确实辛苦。不过,你不要忘了,女娲指派的轩辕坟三妖是什么结局?斩仙飞刀伺候,魂飞魄散,永贬九幽,成了完全的鬼魂野鬼,她们又找谁说理去?还有,这申公豹可是唯一一个活着被封神的人,这基本就等同于杨戬、雷震子、韦护、哪吒父子四人这样的肉身成圣的待遇了。没想倒啊没想到,这封神大战最大的功臣居然是申公豹。
一将功成万骨枯。
比干自古就被世人奉为士子楷模与忠贞爱国的典范,赤胆忠肝,神人共鉴。奈何,时也势也。成败难堪论英雄,悲情多恋比干诚。回首萧瑟秋风去,一寸丹心春又生。
杜鹃啼血,雪瀑三尺。比干死于他的七窍玲珑心,死于九尾狐妖苏妲己的陷害,也死于被人早就设计好的空心菜。他是商汤的后裔,他是纣王的王叔,他是朝歌城的亚相,无论成败与否,他都没得选择,和闻仲一样,他们都是极具人格魅力的悲情人物,对殷商的赤子之心也是日月可鉴,尽力了,足够了。反观某些人,微子,箕子,做法可笑得很,想要靠外部势力来帮助你殷商?想多了吧!毁家灭族,呜呼哀哉。姜子牙确实有心要帮比干一把的,奈何,师命难违,申公豹补刀,比干挂了,纣王自焚了,封神计划完成了。元始天尊完美收官。郭靖与杨过若是反目成仇?
降龙十八掌和黯然销魂掌,谁更厉害,自从金老创作出《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之后,这个问题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大家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也没办法让杨过和郭靖真刀真枪打一场,所以只要理由够充分,怎么评论都没错。
在我看来,如果杨过和郭靖都状态巅峰、技能点满的情况下,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是略胜郭靖降龙十八掌的,但怎么可能有这种完美情况,所以多数时候,还是降龙十八掌更胜一筹,为什么呢,说说我的观点。
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是一门至刚至强的完美武学,从乔峰以来,到洪七公,再到郭靖,这三人都是外家功夫的代表,都是天生的武学奇才,别扯郭靖愚钝,如果真的愚钝,怎么会成为郭巨侠。
所以你看,降龙十八掌是一脉相承的,要炼至化境,不仅要求底子好,人也要刚强,《天龙八部》中乔峰死前把降龙十八掌传给虚竹,但他并没有叫虚竹练习,而是要找个合适的人传授,以免失传。
按理说,虚竹也是武学奇才,为什么不能练?很简单,虚竹不够刚强,他学的武功也是内家功夫。另外像什么史帮主等人,都学不满十八掌,这就是天生底子不好,没办法。
降龙十八掌到了郭靖手上,真正发挥出了十二分的力量,首先郭靖其人,刚正不屈,天生适合练习至刚至强的功夫,其次,他底子醇厚,足以驾驭这套掌法。
黯然销魂掌黯然销魂掌不是一门单纯的武学。
杨过创造黯然销魂掌,实在知道了龙儿早已不在人世,极端悲痛的情况下,突然悟出来的,同时,杨过所学的武功本来就杂,他有全真派的底子、会古墓派的武功、西毒欧阳锋是他义父、黄老邪是他的忘年交、郭靖黄蓉都指点过他等等等等,杨过本身又智商高,所以当他悟出这套掌法之后,又将所学的武功融会贯通,再加上杨过比较叛逆,创造武学的时候还专门“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
所以说,“黯然销魂掌”实际上是结合了天下最精妙最高深的武学,然后创造出的一套集大成之作。
降龙VS黯然郭杨二人虽没有直接打过,但都和金轮有过交手,所以金轮法王可以作为一条准绳,通过互相的战绩,我们可以间接比较出二者谁弱谁强。
郭靖VS金轮
书中郭靖与金轮是有过直接交手的,早期的郭靖就能与金轮过上几百招,这一战中,郭靖被得后退几步才能卸掉金轮的掌力,在旁人看来似乎落了下风,但实际上金轮被打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他不是不退,而是不能退,因为一退可能就吐血而亡了,所以整场争斗下来,还是郭靖胜了。
注意,这是他们交手了数百招的结果。
杨过VS金轮
杨过和金轮交手在襄阳大战救郭襄的时候。
前半场打斗,杨过被吊打,原因很简单,刚和小龙女相逢,心情太过美丽,放不出黯然销魂掌。直到快被打死的时候,杨过心想这才刚刚重逢,我却死了,又要和姑姑分离,不由得心里大痛,谁知道这一痛,反而触发了黯然销魂掌。
接下来,杨过用“拖泥带水”、“魂不守舍”、“倒行逆施”、“若有所失”、“行尸走肉”五招,打得金轮一口老血喷出来,跌落台下。
可见,无黯然销魂掌的杨过,被金轮吊打,有黯然销魂掌的杨过,秒杀金轮。
也许你会说郭靖打金轮是在前期,实战经验还不够,但是别忘了,打金轮的杨过,实际年龄和打金轮时期的郭靖,是差不多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对比没有大问题,这样看来,黯然销魂掌是胜过降龙十八掌的。
高手评价周伯通、黄药师、蓉儿都对黯然销魂掌有过评价。
首先周伯通,两人在百花谷过招的时候,杨过不想多做纠缠,直接认输,老顽童却说你不准走,除非把一十七路掌法使全了。
要知道老顽童一生可谓武痴,在他心中只有实打实的我输了、我赢了,决不允许杨过这种不打投降的情况,如果老顽童赢了,肯定得理不饶人,要叫对方跪下磕头。但这次他说的是:“你没输,我也没赢”。
虽然没有直接评价,但也能侧面证明黯然销魂掌的强势。
再说黄老邪,一生自负的黄药师,跟杨过过招之后,也只能甘拜下风,认为他的看家本领“落英神剑掌”也要输上一筹,能与黯然销魂掌媲美的,只有郭靖的降龙十八掌。
至于黄蓉,直接盛赞黯然销魂掌是“近来最好的武功”。
论实战,降龙更胜一筹说了黯然销魂掌千般万般好,只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触发条件太苛刻。只有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才能触发,就像王者荣耀张飞的大,虽然没有CD,但要怒气全满才能开,实际上比其他有CD的英雄更难放大。
杨过跟金轮打的时候,如果不是逼到绝境,想到要和龙儿生死分离,恐怕永远放不出黯然销魂掌,直接被打死了。
而对杨过来说,本来遇到小龙女,就是天底下最高兴最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在杨过今后的人生中,可能再也使不出黯然销魂掌这套武功了,你武功再强,用不出来,又有啥用呢?
再说郭靖降龙十八掌,轻松驾驭,不论对面是个人还是一棵树,想用就用,根本没有CD,这就太可怕了。
所以如果郭靖真的和杨过反目成仇,要么在杨过练成黯然销魂掌之前把他杀死,要么在遇到龙儿之后再想办法杀死,一定不能在遇到龙儿之前、神功练成之后去和杨过拼命,否则郭巨侠就不存在了。
综上,论纸面实力,黯然销魂掌略胜降龙十八掌一筹,论实用,降龙十八掌吊打黯然销魂掌。
为何所有人都不愿封神?
封神榜让人害怕的,是那些目前正处在修炼得道的道路上,有机会获得成功加入自由自在的仙人行列的那些得道高人。因为那是一个注定是一个无法逃脱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代表人物,比如赵公明、三仙岛的三宵兄妹等等。反而真正的世外高人或者得到成仙的仙人并没有被吸纳入封神榜中。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害怕,至少那些被最封神的多数凡人,他们对此抱有无限的向往。他们之中有殷商王朝一边势力,也有周朝一边势力。对于他们来说,以凡人之驱战死之后封神,在天庭位列仙班,直接服务于崇高的昊天上帝,不可谓不是一次改变自己的重大机会。
那些害怕的得道之人,原因有以下几点,我一一为大家道来。
首先,因为封神榜的由来是昊天上帝的要求,注意这次封神的起因就是昊天上帝的一次收割行动。《封神榜》第十五回讲到,昊天上帝要求元始天尊坐下十二金仙必须要认同他的领导地位,臣服与他,加上他们自己注定的劫数,所以他们不得不听从命运的安排。 昊天大帝觉得他们游离与自己的权利范围意外,无法控制,不稳定因素太多,必须让自己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
其次对于那些害怕的人来说这是劫数难逃。封神榜是人、截、禅三教的领导人共同商议完成,他们确定的名单肯定报备给了昊天上帝,因此这代表着天数命运。这个来头太大,所属三教的人、仙、士都无法逃脱,就是上天注定的劫数。就像我们如果知道自己的死期,尽管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都还是十分害怕。
然后就是封神榜上有太多的神位空缺,我们都知道需要365位正神的编制,需要补位人数太多,这样上榜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对于害怕的人来说自己的风险更大。就像我们平时参加活动是的抽奖环节。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些坑位是需要太多的人或神去填满。
封神榜名单内容这个随时会落下来的靴子,一旦武王伐纣开始,名单中的人或神仙就会出现。但是已经上榜的人是无法知道自己已经上榜,所以这才是恐怖之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落下。可是不知道会掉到谁的头上。
昊天上帝这次的安排,真的是不分人神鬼怪,没有例外。就连他自己的女儿,都逃脱不了。就是那位龙吉公主,只是因为自己犯了一点错误,不守规矩。最后也被安排到了封神榜上。
其实在《封神榜三十五回》说道,文书广法天尊告诉王魔,碧游宫门上要有“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这样一副对联,其实就是阐教老大通天教主告诉他的门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有封神榜等着他们。
综上所述,真正让那些害怕封神榜的人感到害怕,是对未知的恐惧。因为大家都知道有封神榜这回事,可没人知道上面的名单,那就是一股无形的压力,造成的恐惧,让所有人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正因为未知,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参与到封神大战中。等到自己被杀,灵魂进入到封神台的那个时刻,一切都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