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斗导航,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几个建立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1994年北斗正式立项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
2003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国家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第二步
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2012年左右
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第三步
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由什么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20年7月31日。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的国际应用空间将会不断扩展。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标志着什么?
2000年10月3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标志着中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导航是北斗信号吗?
我们现在的手机定位信号是北斗的吗?
8月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了有关情况。让我们对北斗卫星导航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作为普通老百姓,许多人关注手机定位是否只支持北斗,和GPRS有什么区别等等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手机定位信号只支持北斗?
应该说,目前我们手机所使用的定位信号既有北斗,也有GPS,手机在定位的时候,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定位系统做精确定位,换种说法就是,目前国产手机内设的芯片一般都兼容北斗和GPS。专家也说过,同一时间内,一台终端可接收更多导航卫星的信息,便于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系统来辅助提高导航精度 。
2、北斗和GPS有什么不一样呢?
GPS导航系统是由美国研发最早的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有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四大导航系统,加上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球就有四种导航系统。
从精度上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前与美国GPS导航在精确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GPS导航系统分为军用、民用两个部分,军用精度能够做到0.2至0.4米,民用精度在10米左右。北斗卫星导航军用精度上暂无法到达GPS同等水平,民用上亚太地区的精度为5米,全球的精度为10米。
从定位方式上看,GPS采用的是无源定位,也就是说用户不需要打开数据信号,就可以免费接收卫星的信号,实现定位。而北斗系统同时提供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两种服务。有源定位的话,你们下载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就是要打开数据信号才可以使用的,但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本身并不会帮助用户绘制地理位置的简易图,这是app运营商添加的。
从功能上看,北斗系统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利用系统终端,用户可以一次传送120个汉字以内的短报文信息。当人们在海洋、沙漠这些不具备网络通信条件的地方,通过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准确定位并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中国东海、南海的渔民们早就已经安装北斗接收装置,一旦遇到危险,渔民可以立刻与救援中心取得联系,这是为生命财产的安全多了一项保障,这个功能是GPS和格洛纳斯系统所不具备的。
3、国产手机的定位只能用北斗和GPS?
一般来说,普通用户就只需要这两个就够了,但其实,手机定位也不止导航系统可以完成,我们平时说的定位,其实是有两种方法的。一种是基于GPS或者北斗等卫星系统的定位,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网的基站的定位。
基于卫星系统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机上的定位模块其他把自己所在的位置的信号发送到定位系统的后台。基站定位则是利用基站测量与手机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手机位置的。基站定位不需要手机具有卫星系统定位能力,但是受限会大些,因为它的精准度是依据基站与手机的距离以及数量,覆盖大小而定的,也就是说,基站离手机越远,信号覆盖越弱,信号越不好,定位准确度越低,若是在地下室等信号接收量很少的地方,也是会出现定位不准或者无法定位的情况。由GPS或者北斗等是以卫星为定位网络的,其定位精度相对较高。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Wifi在小范围内定位。
多说一点,手机定位,不一定要将手机进行通话一段时间后才可定位成功,实际上,手机一开机,就可以开始定位了,但要注意,如果手机关机了,是无法定位成功的,再一个就是,所谓手机定位,准确的说是对手机卡进行定位,只要手机卡正常使用,就可以定位成功,不论手机卡放在哪个手机里面。
2020年,北斗系统将完成35颗卫星全球组网,这比美国GPS系统还要多出11颗。就单机导航精度而言,北斗系统与GPS性能相当,都能达到10米级。
据悉,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上,冉承其表示,打造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再续中国创造。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2035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量子导航、全源导航、微PNT等新质能力,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为什么中国导航常见是GPS而不是北斗?
北斗系统首先解决的重大国家战略所需,也就是国防安全的需要,然后才是民用。有了北斗系统,我国进行军事行动时所需的导航、定位就不再受制于人,国家安全就有了很大保障。
而在民用领域,主要是市场化起作用,这方面就不可能像军用领域那样急迫。美国的GPS系统发展最早,全球组网都很多年了,技术上也很成熟,各类GPS接收机产品丰富,功能强,价格低,而且GPS系统的民用导航定位精度也能够满足日常导航需求,所以其市场占有率很高。现在,人们已经用习惯GPS了,很多人脑子里甚至只有GPS。而北斗系统虽然打了41颗星,但是大部分星都是近几年打上去的,全球组网还没有完成,地面网络也还在建设和调试,相关的接收机在功能上、价格上与GPS接收机相比也不占优势。所以,要想让人们迅速转用北斗系统是不现实的。
要想让北斗在民用领域为人们广为接受,首先北斗系统要组网完成,并且表现出更出色的导航定位精度,而且要快捷方便;其次是导航定位接收机产品要丰富,可选性强,价格要低;三是大力宣传,让人们逐渐有心理上的接受,这就如同打广告一样。但是现在北斗系统在市场化运营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成熟、可靠、方便、快捷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特别是人们脑海里还没有多少对北斗系统的深切感受,也就是没有形成条件反射。大多数人一想到卫星导航,首先还是GPS,而不是北斗。所以,北斗系统还需要时间,才能逐步让人们接受和使用,最终取代GP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