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巴比伦汉化游戏安卓安装,七大世界文化遗产纪录?
1、万里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黄山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3、明清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200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5、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景区内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为主体,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6、拉萨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是中华民族古建
如何评价土耳其这个国家?
拿破仑曾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首都就会是伊斯坦布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行走在土耳其,最大的不同便是对当地人的印象。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一直存在“双城情结”。生活在土耳其的国人习惯把这两座城市叫做“坦布”和“安村”,光从昵称来看,两者似乎不像伦敦、巴黎那样处于同一个量级。下面,我通过对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见下文:
土耳其双城记:伊斯坦布尔与安卡拉的“双城情结”
土耳其位置图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说的是伦敦和巴黎,但如果要聊一聊土耳其的“双城记”,自然便是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生活在土耳其的国人习惯把这两座城市叫做“坦布”和“安村”,光从昵称来看,两者似乎不像伦敦、巴黎那样处于同一个量级。
土耳其共和国在欧洲的位置
作为土耳其最大的两座城市,安卡拉与伊斯坦布尔之于国家的政经与文化举足轻重,不过这两大城市,彼此之间却长期有着微妙的“双城情结”。
拿破仑曾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首都就会是伊斯坦布尔。”
虽然在上个世纪,伊斯坦布尔卸下一直以来的首都光环,但到现在它仍散发着大城魅力,吸引全世界的人前来探索。也因为如此,对土耳其不熟悉的人时常误以为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首都,但早在1923年建国之初,土耳其的首都就已迁到位于安纳托利亚的安卡拉。
图为安卡拉投票所内的阿塔图克像。
在土耳其历史上,伊斯坦布尔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文化与历史悠久。那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让凯末尔将新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定在安卡拉呢?
壹▌首都论战:安卡拉派VS 伊斯坦布尔派土耳其迁首都的故事,要从一次世界大战鄂图曼土耳其战败后说起。当时,西方势力入侵鄂图曼土耳其,许多国土遭到占领,伊斯坦布尔也落入协约国手中。凯末尔在一战结束后发起独立战争,并成功取得胜利。
蘇丹皇太后筵席,鄂圖曼水彩畫(布里奇曼藝術圖書館)
凯末尔计划建立一个新的土耳其共和国,摆脱过去奥斯曼土耳其的阴影。1920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成立;1922年11月时奥斯曼土耳其末代苏丹遭到驱逐出境,此时的土耳其的首都名义上虽然是伊斯坦布尔,但实际上的决策中心已经变成安卡拉。
1923年1月时,凯末尔在一场演讲提到,“环境条件会影响一个人的想法。”他表示:“一个住在安卡拉的人会是一种想法,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人会是另一种想法,住在巴黎的人又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想法。”
图为1923年,阿塔图克与妻子、幕僚在土耳其东南大城阿达纳。
凯末尔这番言论,为接下来迁移首都一事拉开序幕。
社会上对于首都应该维持伊斯坦布尔或是改成安卡拉,开始出现讨论的声音。同年3月,挺伊斯坦布尔派与挺安卡拉派两方人马开始藉由报纸发起“笔战”。到了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清楚界定土耳其领土范围的《洛桑条约》后,新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应该落座于哪?更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
托普卡珀和多尔玛巴赫切宫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主要居所
伊斯坦布尔派表示,也许安卡拉在战争时期是一个适合的首都地点,但在和平时期,已开发的伊斯坦布尔更适合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甚至在报纸专栏中表示:“脑袋一样的话,地点换去哪里都没有差。”批评凯末尔政权想要用换首都来改变国家的做法。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于6世纪为拜占庭帝国所建,原为教堂,后为清真寺,今为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派也从实际面分析,如果将首都迁至安卡拉,政府需要投资一笔为数不小的金额在建设城市上,这对于一个刚打完仗的国家来说,是一项不必要的开销;安卡拉派则认为,就地理位置来说,伊斯坦布尔已经不适合作为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它距离西方国家的位置太近,战略位置不佳。
除此之外,伊斯坦布尔早就丧失首都功能,如今是以安卡拉代表的凯末尔势力,将伊斯坦布尔从西方列强手中救回,伊斯坦布尔当然得隶属于安卡拉之下。有趣的是,在两方争论不休时,驻伊斯坦布尔的外国使节人员匿名向报纸表示,他们虽然无权干预首都的位置,但伊斯坦布尔是伊斯兰世界与商业的中心,应该有资格继续成为土耳其的首都。
贰▌新都新气象?挥手告别古老的奥斯曼土耳其在各界高度的讨论声中,协约国于1923年10月6号撤出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军队进驻后,对于首都位置一事也需要尽快决定。然而,土耳其的新领导人凯末尔,一直以来都偏向选择安卡拉作为首都,尽管他的亲信劳费特反对迁都。
1923年,土耳其军队重返接管伊斯坦布尔,首都位置一事也需要尽快决定。而土耳其的新领导人凯末尔,一直
劳费特曾表示,伊斯坦布尔不论是在城市建设基础或是其他方面,都比安卡拉还适合当国家的首都。劳费特在提及首都一字时,使用了源自波斯语的古土耳其语“Payitaht”,而不是现代土耳其语的“Başkent”。对此,凯末尔表示,正是因为使用“Payitaht”与“Başkent”的两种人太不同了,使用“Payitaht”的人还停留在旧时代,所以才需要透过法律来宣布,让“Payitaht”一词不会在新土耳其共和国中被使用。
言下之意,清楚表达了安卡拉作为新首都不仅只是战略考量,更是要从老旧的鄂图曼土耳其中走出来,成立一个更新且更现代的土耳其共和国。1923年10月9号,当时的土耳其外交部长伊斯魅特将新首都的法案呈交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并在同年10月13号通过,安卡拉遂正式成为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
图为1923年,还不算上是个开发成熟的城市安卡拉。
综合当时的情势,安卡拉获选为首都有四大原因:首先,在战略位置上,伊斯坦布尔距离西方国家太近,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安卡拉,不但距离邻国都有缓冲距离,而且与土耳其的边疆省份都比较近,有利未来的平衡发展;第二,安卡拉有铁路经过,物资运送上较为方便;第三,在独立战争时,安卡拉地区的人民相当踊跃地支持凯末尔的行动,对凯末尔来说,安卡拉可以做为榜样,激起全国各地一致向外的决心;第四,安卡拉从未被外国势力占领过,某方面反映出土耳其的民族自尊心。
安卡拉被选为首都后,政府马上着手进行一连串的都市建设,从市内交通网、供水系统、照明系统到电信设备,各方面地打造安卡拉成为一个首都城市该有的样子。到二次大战结束时,土耳其政府在安卡拉投入相当多资金,所有政府部门都迁移至安卡拉,也吸引很多人民前来安卡拉寻找机会。
安卡拉城市人口成长迅速,从1923年的2万多人成长到现今的550万人,但还是不比伊斯坦布尔的2000
安卡拉城市人口成长迅速,从1923年的2万多人成长到现今的550万人。虽然在人口数上来说,伊斯坦布尔拥有2000万人口,比起安卡拉来说是一个更大的都会区;但安卡拉人口的成长速度,却是其他土耳其大城市的两倍。
叁▌安卡拉的城市与市民性格养成如今,安卡拉几乎只是作为政治中心,伊斯坦布尔仍是土耳其的经济中心,横跨欧亚的优越地理位置与密集的人口,是首都安卡拉所远远不及的。土耳其政府也因此更加投资这座城市,在许多对外宣传的场合上,土耳其外交大使也都会提及伊斯坦布尔在地理环境上的优势,希望借此吸引外资进驻。
在历史遗迹上,伊斯坦布尔也因为其悠久的城市历史而比安卡拉拥有更多古迹资源,例如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地下皇宫与鄂图曼王朝的托普卡帕宫与多瑪帕切宫等等,每天吸引上万名观光客,创造可观的观光收入。伊斯坦布尔的人口组成也相当多元,在土耳其人普遍的认知上,如果想去大城市寻找机会,首选并不是首都,而是经济重心的伊斯坦布尔。
城市性格与形象方面,与夜生活多采多姿、休闲娱乐活动众多的伊斯坦布尔相比,安卡拉就显得稍微呆板,甚至有点无趣,观光资源也不如伊斯坦布尔,甚至没有像靠爱琴海的伊兹米尔或是靠地中海的安塔莉亚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唯一为人所知的,就是凯末尔陵寝,以及每年国庆日时的庆祝活动。
伊斯坦布尔仍是土耳其的经济中心,横跨欧亚的优越地理位置与密集的人口,是首都安卡拉所远远不及的。图为伊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行走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最大的不同便是对当地人的印象。
因为设有许多政府机关,安卡拉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较为严肃。对其他城市的土耳其人来说,安卡拉人也与这座城市一样,给人距离感。土耳其人普遍认为,靠海城市的居民性格上较为热情,内陆或是气候寒冷的地区居民性格较为冷漠。这种观念其实与土耳其观光城市都在西南部靠海地区有关,观光业发达的城市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
安卡拉显得稍微呆板,甚至有点无趣,观光资源唯一为人所知的,就是凯末尔陵寝,以及每年国庆日时的庆祝活动
而虽然安卡拉内有许多大学,在人口组成上算是年轻城市,但许多外地年轻人在学业完成后,依然不会在安卡拉留下来,因为比起家乡,安卡拉的就业机会不见得比较多。但尽管安卡拉人看伊斯坦布尔人,觉得他们似乎生活更有趣一点,却也不觉得政府有把伊斯坦布尔经营好。交通问题、房租贵、城市壅挤还加上许多叙利亚移民……甚至有安卡拉人说过:“一想到下班要挤渡船从欧洲回亚洲的家就心很累。”安卡拉人还是颇为享受安卡拉无趣、冷静的小确幸。
而对于土耳其总统厄多安来说,安卡拉就像是一座“样品屋城市”。在这座意识形态相对保守传统的城市,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本人与人民站在一起的照片,展示着他执政至今的政绩,不但是为了打造土耳其政府的形象,更是为他个人打广告。
图为出席安卡拉「欧亚仙境」的埃尔多安。
安卡拉市民曾经也相当支持AKP,AKP党籍的哥克切克自1994年来,就担任安卡拉市长至2017年,在2017年自动请辞后才由同属AKP的土纳接棒。安卡拉一直以来都给予厄多安强力的支持。
一位在安卡拉土生土长的年轻计程车司机认为土耳其接下来将会愈来愈好。
过去几年来,政府对于安卡拉的建设不多,加上2016年时饱受恐攻威胁,整座城市给人原地踏步的感觉。现在,人民期待着新上任的安卡拉市长可以为安卡拉带来不同气象——不仅仅只是名义上的首都,更是成为土耳其实质的政治经济中心。
留下来见证土耳其的改变?“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的一生,不过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王朝兴衰,也仅为历史长河的短暂瞬间。繁华散尽,曲终人散,却也只有城市屹立其间,供后人品读。
哪些流行歌曲背后是有真实故事的?
《浮夸》,陈奕迅的一首经典粤语歌,至今耳熟能详,可以说是KTV必点曲目了。
这首歌是黄伟文作词,
C.Y.Kong
作曲,陈奕迅演唱。三位大神合体,自然不会毫无声息,当时这首歌获得2005年度CASH金帆音乐奖最佳旋律及最佳歌词奖。听《浮夸》的歌词,就知道刻画的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人物处处被忽视却又心有不甘的形象,描写入木三分,黄伟文的歌词加上陈奕迅的演绎,堪称绝配,一开口就令人感觉到那种被压抑的愤懑、无奈和压抑。
“我的心情犹像樽盖等被揭开,咀巴却在养青苔”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那年十八 母校舞会 站着如喽罗,那时候 我含泪 发誓各位 必须看到我”
“幸运儿并不多,若然未当过,就知我为何”
这首歌被陈奕迅唱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换一个人都唱不出那种味道,尤其是最后那声飚高尖叫,堪称神来一笔,绝望和不甘交织,真正唱出了这首歌的精髓。这首歌被无数歌手翻唱过,不乏有技巧很纯熟的,尤其是最后的高音,好像成了大家互相比较的重点。可是,会飙高音也没用,感觉只有技巧没有感情,很假很空洞,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志炫的版本,林志炫的声音属于比较圆润的那种,唱歌的时候又太注重技巧,整首歌感觉像是参加《我是歌手》似的,反正我是没听出什么卑微、压抑的感觉。
这首歌的小人物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但其实《浮夸》的曲名原来叫《Depression》,是香港作曲人江志仁(C.Y.Kong) 2003年4月1日在伦敦听到好友哥哥张国荣的死讯之后所作。江志仁和张国荣合作多年,骤然听到哥哥的死讯,震撼、悲痛又不解,遂作下此曲。
后来Eason出碟选中此曲,曾打算自己填词,表达对哥哥的思念,这也是陈奕迅唯一一次想亲自填词。但最后他还是没法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最终将其交给了黄伟文。而黄伟文则把词里的故事从悼念哥哥,变成了一个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
最后放几张哥哥的图,永远纪念。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名城是哪些?
恕我直言,单从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来说,所谓歪国人评的什么世界十大名城对比中国来都是渣渣,所以世界十大名城应为中国十大名城,如下:
NO10.| 苏州
古时称吴,简称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有近2500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NO9.| 广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3世纪起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
NO8.| 安阳
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皆在此出土问世。
代表中国乃至世界古文明的兴起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NO7.| 成都
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NO6.| 杭州
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和南宋的都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誊。
浙江省省会,同时也是浙江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杭州西湖以其美丽著称于世,在南宋时期曾长期作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近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一批如马云等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家,引导中国经济发展新潮流。
NO5.| 开封
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年的历史,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开封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素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的盛名,在北宋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遍布全城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都无不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
NO4.| 洛阳
河南省洛阳市,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文化名城。位于洛水之北,地处中原,境风山川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洛阳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被称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南方文化的源头,海外华人心中的圣地。
NO3.| 北京
北京,中国首都,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大都会。
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元、明、清至近现代一直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
NO2.| 南京
江苏省省会,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六大文化古都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拥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正朔,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
NO1.| 西安
自古帝王都,拥有着5000余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悠久,文化沉积厚重,也是我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古城,曾长期作为世界文明、经济、政治中心,引万国来朝,历史地位无城可比。
在人类出现之前是否还有更先进的文明?
地球的年龄有46亿岁,人类出现的时间约二十万至七十万年前,相对地球来说只是一瞬间而已,一些远古遗留下来的证据表明地球上在人类之前可能存在过其它文明,现在的人类只是上一代文明遗留下来的,虽然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悖,但人类身上有许多特征确实不像是陆地生物的,比如体表无毛和体液含盐根本就是海洋生物的特征,人们根据一些线索整理出地球上可能出现过的四次文明。
一、利莫里亚文明(Lemuria)
许多传说都有关于太平洋曾存在过一块超级陆地的故事,事实上在太平洋一些岛屿的海底确实也发现了未知的建筑遗迹,人们认为这些海底遗迹是曾经的"姆大陆"(MU)残留下来的,在姆大陆上就诞生出最早的利莫里亚文明,从流传下来的故事形容利莫里亚文明的人长得并不像现在的人类,他们个头不高却有着非常先进的冶炼技术和造船技术,并且能通过航海探索世界各个地方。
但利莫里亚文明是个好战的民族,他们与同时期存在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发生过多次战争,由于太平洋陆地突然下沉和海水的不断上升,姆大陆彻底沉没在了海底,所以在日本与那国岛的海底遗迹可能就是这个文明遗留下来的,通常认为利莫里亚文明并没有消失,有一部分人通过船只到达了现在的非洲和中东地区生存了下来。
二、亚特兰蒂斯文明(Atlantis)
亚特兰蒂斯文明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来自神秘大陆的上古文明,这个文明的陆地大约在目前的大西洋区域里,但科技水平可能比利莫里亚文明略低,但他们有发达的农业和建筑技术,从一些考古发现认为亚特兰蒂斯文明并非虚构,而且也是被一场规模巨大的水灾淹没,同时认为亚特兰蒂斯人都散布到了其它地区。
有一种说法认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之眼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遗址,这个沙漠中的奇怪地貌最早是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没人知道这片区域是怎么形成的,不过从当地明显的水流痕迹显示这里曾被河流淹没,看起来特别像亚特兰蒂斯城市的形状,看起来像地球的一只眼睛在望着天空。
三、巨人文明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都流传有关于巨人的传说,在古埃及的壁画中也能看到这些巨人的形象,而且他们似乎一直存活到数千年前才消失,最初认为壁画中的人物身高比例是一种艺术加工,直到现代才确认壁画中个子较小的人才是正常人类,似乎在古埃及时期一直就有巨人存在,而且还能从一些壁画中看到巨人参与建造金字塔的过程,这就能解释金字塔上一些数十吨重的巨石是如何搬运过来的。欧洲瑞士发现的因特拉肯巨人骸骨显示地球上曾有过数米高的巨人族,这些巨人族最高的可达到八九米,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古希腊的传说中都是关于巨人的故事,不过从挖掘出的巨人骸骨可以看到后来的巨人身高在逐渐变矮,直到慢慢融入到人类的文明中,这或许是因为气候变化和巨人文明程度较低的原因导致的。
四、苏美尔文明
而在两河流域诞生的苏美尔文明是公认的人类最早的文明,这个文明创造了许多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在如今看到的苏美尔国王吉尔伽美什居然是个巨人的形象,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养狮子当宠物,于是许多国王的雕像中都能看到抱着像猫一样大小的狮子,现在一些人认为远古时期的巨人族就是苏美尔文明带来的,苏美尔人的文化直接影响了包括古埃及和古印度在内的许多地区。
在出土的“苏美尔王表”中描述他们的国王来自一个叫"尼比鲁"的星球,而且每个国王的寿命都远超过人类,直到最后描述的吉尔伽美什国王也活了数千年,这让人很难相信苏美尔王表上描述是否是真实的事件,不过从他们在天文、数学、农业甚至艺术方面的成就来看,可能确实来自地球以外的地方,从后来产生的古巴比伦和亚述文明来看,我们了解到的苏美尔文明还远远不止这些。从苏美尔文明以后就出现了的四大文明古国,从这些古国的文化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苏美尔文明的影响,比如我国的广汉三星堆古文明,那些青铜面具的样貌看起来甚至更接近复活节岛雕像的样子。
你觉得在人类出现以前还存在过其它文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