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头图片功效与作用,农村有哪些农民常采摘的草药?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生长的草药是大不一样的。
农民采摘草药,基本上是采摘当地的草药。不同地方的农民,经常采摘的草药也不同。
我是山东的,我以前生活的地方是潍坊昌乐北部。小时候,我经常采摘草药。
那时候我采摘的草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远志。
二,柴胡。
三,丹参。
四,半夏。
五,枸杞。
六,茜草。
七,翻白草。
八,薄荷。
九,夏枯草。
十 ,艾蒿。
那时候,采摘草药主要是晒干了卖钱,代销店收购草药,我列的前八种草药都收购。当然还有别的,这几种比较容易采摘,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小时候就主要采摘这几种。
夏枯草那时候是不收的。据说用夏菇草在端午节煮鸡蛋可以防止苦夏,因而,在端午节早晨也拔一些夏枯草煮鸡蛋。
而艾蒿主要是晒干了拧成艾绳,点燃了熏蚊子。在农村还有一个用途,破皮流血了,把艾叶烧成灰烬,敷在伤口上。
到了泰安肥城之后,我采摘的草药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何首乌。
二,防风。
三,蒲公英。
四,茵陈。
五,蛤蟆棵。
六,地黄。
七,瓜蒌。
八,沙参。
九,薤白。
十,泽漆。
我认识何首乌很是费了一些周折,从图片上知道,何首乌像山药。不过,到了山上,像山药似的藤状植物很多,根本分辨不出来。后来,在一个同事的带领下,亲眼目睹了何首乌,才算是真正认识了。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且,何首乌并不是随处可见的,而是在一些特定的地方。
刨何首乌主要是泡酒喝。
而刨蒲公英、茵陈、薤白等主要是为了吃。这些既是药材也是好吃的野菜。
沙参当地人刨来,有的人用来腌咸菜吃,有的人用来煲汤。我蒸过一次,不怎么好吃。
实际上,野外的草药很多,不过,现在采摘的人并不多。而且,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
我曾经碰到过好几个人,把艾叶当做茵陈。
春天人们总爱到田间地头挖野菜吃?
谢谢邀请,我是家庭美食汇的超子,我可以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下面就说说常见的野菜有哪些?以及个人对野菜的理解。
常见的野菜1.荠菜属于最常见的野菜之一,每年冬春季节,田野里就会长出很多的野生荠菜,小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挎着篮子一起到田边,一起玩儿一边挖,天黑回家的时候已经满满一篮子野菜了。
2.洋槐花,洋槐树开花的时候,大人们就会把花枝折下来,收集洋槐花。小的时候嘴馋,最喜欢爬树折洋槐花,应该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小零食了。
3.野葱花,这个做饺子馅或者拌辣椒吃特别的香,圆圆的葱头可以用来腌成泡菜。
4.魔芋,我们把魔芋的根部挖出来,切片打成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粘稠的膏体,这就是美味的魔芋豆腐。
对野菜的理解春天的野菜可以说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但是吃的时候有些地方需要注意。野菜一般都有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功效,但是食用前一定要处理好。
吃野菜要做到一注意二洗三泡再食用,遇到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不要采摘化工厂周围的野菜,防止被污染。野菜食用前需要完全的清洗,洗好的野菜还要放在清水中浸泡不小于2个小时,在烹饪之前尽量用热水焯一下。野菜的口感都比较苦,是因为菜里的草酸和生物碱。所以用水焯一下可以有效的去处,野菜毕竟是野菜,可以尝尝鲜,但不建议多吃。小的时候那个年代是没东西吃,如今不一样了,吃野菜更多的是一种回味!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又到了去农村挖野菜的季节?
灰灰菜也叫灰菜、灰条菜、盐灰菜,学名“藜”,这是我国食用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野菜,很多人诗词文章里都写过它,可以说灰灰菜是古代的“网红”野菜。
孔子“藜羹不糁”说得便是它,灰灰菜在农村乡野遍地都是。不过我却没吃过,受母亲影响,家里都不吃野菜,拔草喂羊或喂猪时拔过它。
常见灰灰菜的种类及生长特征农村常说的灰灰菜不是单指一种,有那种叶子稍宽一一点儿的,也有叶子细长些的,还有那种顶端红心的那种。
大致而言,灰灰菜指灰绿藜、小藜和藜等几种,样子差不多。通常灰绿藜和小藜的叶片要相对窄一些;藜的叶片相对宽圆一些,宽和长差不多的样子。
通常作为野菜吃的,是藜,就是那种叶片稍宽圆一些的,下图便是它,去年夏日在林下拍的,只不过它的叶子被潜叶蝇危害了,钻得都是一道道的白色条斑。
灰灰菜不能吃的原因探秘小时候家里喂养喂猪的,经常去地里拔草,灰灰菜是筐子里常见的杂草。不过饲喂牲畜的时候,母亲不让喂太多灰灰菜,说是吃多了拉肚子。
小时候曾问过母亲,人吃了咋样。母亲说,年轻时吃很多野菜,灰灰菜、曲曲菜、婆婆丁、苦菜啥的,通常会混在一起吃,那时候饿呀,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倒是近年来,灰灰菜成了比较受欢迎的野菜,据说它的营养价值还蛮高的。只是它属于光敏性蔬菜,也就是说吃了它晒太阳的话,有些特殊体质的,皮肤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凡是被太阳晒到的部位会发黑,网上这样的报道还是蛮吓人的。
灰灰菜在古代算是劣质食物了,人们不光吃它的嫩叶还会吃它的种子。尤其是它的种子,虽然味道不咋地,但是能够填饱肚子呀。
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吃灰灰菜的嫩苗的,不过提醒各位,特殊体质的,过敏性体质尽量别吃。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喜欢记得转发。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野菜好吃吗?
野菜,焯水后,可炒可做包子,香得很哦文/芒果君爷爷
制作/芒果君奶奶
辣菜,一种野油菜
野油菜其实是古早的菜籽母本,因产籽极低早被弃之。由于年代久远不曾耕种,它的名字农民早已忘怀。此菜散棵混于草棘,具有浓烈的辛辣味,土鸡从不啄食。故被农民戏谑称为“鸡不kan”,久而久之,“鸡不kan”竟成了它专属的名字了。
“鸡不kan”嗅之微辣如芥菜,庙宇僧人视其为荤,是动物肉类以外的禁食物种,不可僭越。由此可见僧人清规戒律之严谨。
此菜另有辣菜别名,只是叫的人少了,鮮有人知而已。
辣菜多长于人迹罕至的坡坎草丛之中,叶脉紫红,茎叶酱褐,叶片貌似雪里红。于杂草弥漫之处争得土壤养分补给自己,荒野之中全无灌溉施肥之说,却依旧挺拔茁壮,恰似鹤立鸡群,可见其生命旺盛!
我在乡下的小工厂运营十多年,每日往返城乡之间,偶有发现辣菜旅生于农舍旁,总是上前取讨。乡亲质朴,细心叮嘱不能食用,有记得我采撷辣菜的邻人见之说,唉,他几年前就在我门前挖了几大棵“鸡不kan”。言下之意,甭担心我的生死,“鸡不kan”早被我食用过,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辣菜食用方法如同芥菜雪里红,洗净后入沸水焯烫清水漂凉,泹菜入水,清水立变蔚蓝,这是辣菜殊有的花青素染于水中后变化。尔后切成细小颗粒,拧干水分,始称“冲菜”。冲菜与辣椒蒜粒用菜油爆炒,断生后着盐颠炒几下出锅,色泽邮绿,清香带苦。
野油菜,辣菜,“鸡不kan”,我等只知其冲香扑鼻,却不知它的前世今生,它的大名姓氏名谁?管它呢!
其实,辣菜做包子也相当美味
这些规则的细长方体是不是有一些熟悉,对了,这是用芒果君爷爷家的五花腊肉切成的。怎么切了一对规则的长方体了,原因是——腊肉是冷藏过的,因为温度较低,自然就切成了这个样子
起油锅,放入一点点植物油,然后将腊肉丁放在锅中煸炒
逼出油脂
腊肉丁由透明状变成焦枯的金黄色即可
挤过水的辣菜倾入锅中
翻炒
可随口味加入干辣椒
适量下盐,再翻炒均匀
炒好,装盘
冷却,备用
接下来就是包包子喽~
烧水至沸腾,上笼屉旺火二十五分钟(注意计时),即成。
来个特写,看看这野菜包子,特别说明:馒头是给小孙女特制的~
夹起来
放到盘子里。看到这白胖的包子,我们是不是可以文艺一下:将春意盎然包在包子里,品尝这诗意的日子。
撕开看看,这馅还成吧~~如果喜欢芒果君爷爷的美食札记,请点个赞,谢谢喽
香椿为什么贵?
一是香椿芽本身产量就不高,再加上不像其他蔬菜那样大面积种植。二是香椿采摘下来之后不易保存。所以,早春的香椿芽就出现了这一高价现象。
推荐一道【香椿蛋卷】。谷雨时节的最美早餐,吃多少都不长胖,还有助消化。
将焯烫后香椿洗干净了,切碎后再跟蛋液拌在一起。
这样做出的蛋饼,就会颜色黄绿分明,不会被染的近乎黑色。
味道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依然浓郁。
【香椿蛋卷】
材料:香椿60克,鸡蛋3个,盐2克。
做法:1.将香椿稍老的枝剪掉,叶子和嫩枝全部留着,放入水中清洗干净后捞出。
2.锅中水开,放入香椿焯烫至全部变色即可关火。一分钟不到,千万别烫时间太长。
3.然后快速的捞到冷水中,淘洗两到三遍,至水漂清,再捞出。
4.将捞出的香椿挤干水分。
5.鸡蛋磕入碗中打散,加入切碎的香椿,再加入盐,拌匀。
6.蛋烧锅里刷一层薄油,小火,倒入一部分的香椿蛋液。
7.稍稍凝固后,就用铲子将蛋饼从一边卷起到另一边。
8.空出的部分再倒入一些蛋液,摇匀铺平。
9.凝固后再次卷起成个胖蛋卷,取出切段即可。
小贴士:焯烫后的香椿一定要洗干净,鸡蛋才不会被染色。香椿甭管怎么吃,都必须要先焯烫变成绿颜色才行,去除有害物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