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攻城掠地,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还没等到秦朝一统天下,最后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就已经被秦国幽禁而终,周朝在秦朝正式建立之前已经荡然无存。
周朝历经八百年,的确是古代中原王朝里存在最久的一个,但绝大多数时间里,周朝之君周天子都是名义上的,周朝历代天子,除了初期几位明君,还有周幽王、周厉王几个以“昏聩”出名的几个之外,大多数都不算出名,听都没听说过。
与形同隐形人的周天子截然不同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千古名人辈出,如同过江之鲫,周天子的存在感就显得更低了,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周朝到底何时灭的,最后一位周天子到底是谁。
周赧王,周朝最后一位周天子,战国未终,秦朝未建,他就与他的周王朝一起没了。
从东周建立之初,周朝就已经日薄西山,中期的时候已经基本虚有其表,到周赧王的父亲周慎靓王时代,周王室直辖的土地仅有几十个县,而且还被分给东周公与西周公分着管,周天子就像个吉祥物,花瓶摆设一样。
周赧王姬延,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5任君主,也是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周赧王在位长达58年,活了80岁,是周朝在位时间最久的君王,可周赧王时代的周王朝早就是强弩之末名存实亡,活得越久反而越是一种折磨。
原本,周赧王与其父亲周慎靓王居住在东周公的封地之中,不过人在屋檐下,日子过得非常憋屈,虽然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君,可周天子在东周公家里白吃白喝,东周公自然也不乐意。
周慎靓王刚驾崩,东周公就对周赧王下了逐客令,原本就寄人篱下的周赧王带着一众人,就这么灰溜溜离开了东周公的地方,西周公看他可怜,便收留了下来。
几百年前的周天子,到哪里都是威风凛凛,诸侯提前出迎,笑脸扫榻,把周天子当祖宗一样供起来,可到了眼下,却如若丧家之犬四处游荡孤苦无依,天子竟然沦落到这个份儿上也算是千古难得一见了。
之后的几十年里,周赧王谁也不敢得罪,做事说话谨小慎微,哪怕诸侯踩他脸上,他都只能笑脸相迎,战国七雄之间打来打去,他都不敢冒个头,毕竟当时的周赧王,谁也得罪不起,别说战国七雄,就算是西周公把他赶出去,他都不能反抗。
但随着秦国的迅速崛起,并吞六国横扫天下的心思愈发明显后,周赧王心里也干着急。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率军抵达洛阳,欲取九鼎归秦,樗里疾先行抵达进行了试探,结果周赧王严词拒绝,没想到樗里疾盛怒之下,差点直接就把周赧王给赶出了王宫。
秦武王洛阳举鼎虽然没有成功,还直接把自己给砸死了,但周赧王心里也很清楚,即便他这个周天子已经有名无实,秦国也已经容不下他了。
周赧王五十六年,秦国大军围攻赵国邯郸,强吞六国的心思昭然若揭,横竖都是一样的结果,这一回的周赧王觉得,干脆豁出去算了。恰好六国也对秦国的东进愈发害怕,就纷纷派人前往洛阳,让周赧王以天下共主的名义召集诸侯共同攻打秦国。
窝了一辈子的周赧王,决定赌一把,他在人生的末尾时刻,东凑西揍,拼凑出了一支五千人的老弱病残集合的杂军,由于周王室没钱,就只能到处借钱,许诺只要赢了就还钱。
然而,周赧王的军队出征抵达伊阙山后,等待诸侯前来,可最终来的只有燕国跟楚国稀稀拉拉的少数军队,其他几个诸侯国,竟然都放了周天子的鸽子,别说眼下的情况,就算是诸侯们都按照约定凑齐了也未必打得过秦国。
而这个时候,还有个更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周赧王的军已经没钱了,只能尴尬撤回,最终不仅没打成,还欠了一大笔钱,债主们得知周赧王回来,纷纷来要钱,而没钱还的周赧王只能跑到王宫高台上躲起来,留下了“债台高筑”的典故。
虽然周赧王伐秦之举没开始就结束了,但还是惹怒了秦国。
公元前256年,秦国大军出征攻伐韩国,接连攻城略地,而原本依附于秦国的西周国,惧怕之下竟然公然叛秦,与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一起聚合在伊阙山进攻秦国,秦昭襄王盛怒之下攻打西周国,西周公前往咸阳叩首请罪,将所有的土地与人口都献给秦国,秦昭襄王贬其为庶民,捆在柱子上游街示众,后将其放回西周。
同年,周赧王在惊恐畏惧中,被秦军俘获,幽禁在了梁城之内,忧愤之下身染重病,最终怀着满腔的不甘与悲愤,离开了人世。
此后,西周东周的王畿之地尽数归秦,九鼎与所有天子用具全都被秦国取走,也不再册立新的周天子,祭祀断绝,周王朝彻底终结,而这距离秦朝真正建立,尚且还有28年岁月。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是谁?
中国武将十大排行榜,能够上榜之人无一不是当世猛将,但要说这第一位,除了西楚霸王项羽之外,谁都没有资格!
十、关羽关羽是东汉末期名满天下的名将,一部《三国演义》让关二爷的威名更上一层楼,经过《三国演义》小说的刻画,关二爷也被塑造成了一个战无不胜,忠肝义胆的大英雄,温酒斩华雄、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被誉为后世武将之楷模。而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比演义中也差不了多少。关羽出身贫苦,早年曾因杀人而被迫流亡江湖,遇到刘备之后跟随刘备镇压黄巾起义,崭露头角,后来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虽然无栖身之所,但关羽始终不离不弃。刘备于徐州战败后,关羽暂时投靠曹操,亲自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被曹操封汉寿亭侯。但是后来探听但刘备的消息就了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赤壁之战后,参与攻取荆州地区。刘备入川后,奉命镇守荆州,加号前将军。建安二十四年,水陆并进,围攻襄阳和樊城。襄樊之战,关羽灵活运用天时地利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想法。是名副其实的汉末第一良将!《三国志》中评价关羽:“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还有很多人都称关羽“万人敌”。但是毛主席也曾评价:“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所以关羽是个将才无疑,但却非帅才,所以排在第十位。九、徐达徐达是大明第一战将,小时候生活穷苦,在其22岁那年,被朱元璋招募参加了义军,于是就成了朱元璋的铁杆小弟,是朱元璋最忠诚的拥护者,郭子兴和孙德崖内斗时,朱元璋被孙德崖抓住,是徐达用自己换回了朱元璋,从某种意义上讲,徐达还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后来朱元璋自己统兵,徐达也成了他手下的第一先锋,每次冲锋陷阵徐达和常遇春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在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的战斗中,徐达生擒陈也先,收服蕲人康茂才义军,威震天下。后来朱元璋逐渐势力壮大,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为了防止张士诚背后偷袭,于是就让徐达防守应天,结果张士诚果然没有胆量进犯,朱元璋才可以一战定乾坤。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一路北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于次年攻克元大都,蒙古人仓皇北逃,从此收复中原,结束了蒙古人一百年的统治。《明史》中评价徐达:“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明史》对徐达的评价中一句“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就足以证明徐达的武将地位。八、李牧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的顶梁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注重骑兵作战,而李牧就是把骑兵和步兵结合,充分发挥兵种配合效能的第一人。李牧前期主要和匈奴人作战,他采用了避实就虚,诱敌深入的战略,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将匈奴逼得远远逃走,从此安定了赵国北方边境。匈奴被击退之后,李牧被安排对付秦国,李牧数次和秦国交手,胜多败少,尤其是宜安之战,围歼秦军十余万,秦国实力大损。李牧也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但是秦国不会纵容如此强大的对手存在的,秦将王翦再次施展反间计,又是收买了那个曾经诬陷廉颇的郭开,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勾结秦军意图谋反,于是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李牧死,赵国亡!可惜可叹!七、白起白起和李牧齐名,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是地位却比李牧还要高,因为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以白起居首。白起有多厉害,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肯定听说过白起“杀神”的威名,因为白起作战得胜之后总会坑杀俘虏,所以有了“杀神”之名。白起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有七十多场,从无败绩,尤其是五次大战影响了战国局势的走向。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白起击败魏韩联军,斩敌24万;公元前280年的三伐楚国,攻占楚都郢城,最少杀敌15万;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白起发动闪电战,8天行军一千多里,杀魏赵联军15万;公元前264年的陉城之战,白起连克韩国9城,杀敌5万;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白起击败赵国,杀敌45万。战国近250年的战争,死亡人数约200万,其中白起一人就杀了将近100万,“杀神”之名,名不虚传!六、韩信韩信被后世誉为“兵仙”,用兵打仗的能力那是不必说的,而且韩信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指韩信的指挥能力。韩信早期在项羽手下做事,但是项羽为人刚愎自用,韩信苦于一身的本事无处施展,所以就投靠了比较弱小的刘邦。刘邦这个人虽然打仗什么的不如项羽,但是他懂得用人,韩信的到来让刘邦如虎添翼。汉元年,刘邦拜韩信为将,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略,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使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有了一定的地位。真正奠定韩信“兵仙”地位的还是垓下之战,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于垓下大败西楚霸王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韩信居功至伟。萧何评价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对韩信的军事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五、岳飞岳飞是清朝之前的“武圣”,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也是许多人的人生楷模。公元1127年,初出茅庐的岳飞刚刚参军就击杀了民军首领张超,于是得到了宗泽的大力提拔。后来岳飞作战英勇,又深得军心,在平定变民之乱的同时,还抵抗了金人的入侵,收复了军事重镇盘城。于是岳飞岳鹏举的名字越来越响亮。公元1132年,岳飞终于升任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成为了实际上的义军统帅,开始组建名震天下的岳家军,开始了北伐收复中原之路。他先是收复了襄阳六郡,鼓舞了民心,让许多人看到了收复中原的希望,并且再此期间平定了国内农民起义,诛杀了农民起义首领杨幺。然后岳飞开始不断北伐,与伪齐政权和金国打了大大小小不下百余场战役,胜多败少,更是把岳家军打出了名头,金国军队里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的第三次北伐,更是打到了北宋都城开封附近,眼看就要收复中原,竟然被十二道金牌追了回来,被谗臣陷害,于风波亭中殒命。四、李存孝李存孝是五代时期最出名的将领,堪称唐末第一大将。在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更是被刻画的犹如是天神一般的人物,曾是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取长安,打遍天下无敌手。真实历史上的李存孝虽然没有小说演义中的那样夸张,但李存孝之勇猛也依旧是五代第一人。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的义子,被封为第十三太保,在剿灭黄巢叛军的战斗中,李存孝居功至伟,虽然没有小说演义的“三千铁骑破四十万精兵”那样夸张,但是却逼得黄巢自刎身亡。随后在与朱温交手的泽州之战中,李存孝率领五百精骑冲入数万敌军营寨,生擒了后梁的骁勇悍将邓季筠。在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话:“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最著名的是潞州之战,李存孝率领三百铁骑,突破了昭义节度使孙揆一万三千余人,生擒了孙揆并成功占据了潞州。正是因为有李存孝的存在,后唐李存勖才得以入主中原,成功称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但是李存孝功高盖主,又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所以导致被义兄李存信陷害,最终被五马分尸而死。三、吕布我们前面说道,关羽是名副其实的汉末第一名将,但那是在汉末末期,三国初期,而在关羽之前,吕布才是汉末第一名将,毕竟“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是白叫的。不管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刻画还是正史中,吕布第一武将的地位都无法撼动,吕布在汉末群雄中,实非豪杰,所依仗者不过是手中方天画戟,坐下赤兔马而已。但就是此二者匹夫之勇,却让他纵横于诸侯之间,令各诸侯无可奈何,实在是一员猛将。《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吕布:“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由此可见,吕布的勇武无人能及,但是目光短浅,胸中无韬略,不是干大事的人才。二、霍去病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可谓是年轻将领的典范,十八岁时第一次跟随舅舅卫青上战场,就立下了功勋,名满天下,《史记》记载:“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不仅大获全胜还斩杀了“单于大父”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可谓是一战成名。然后霍去病就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冠军侯”,在汉代封侯有多难?名将李广终其一生都没能封侯,霍去病十八岁就封了侯,妥妥的少年英杰。然后霍去病四次北征,均以大获全胜而告终,别人的军功都是以斩杀士兵数量记的,而霍去病的军功是斩杀匈奴首脑来记录的,根据 《史记》记载:骠骑将军冀获单于子、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不是匈奴贵族大臣,霍去病都不稀得搭理,人家就是这么豪横!带着一股少年人的狂气。一、项羽项羽之勇猛绝对是历代武将之首,而且兵法韬略也是上乘。下面书生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何项羽是历代武将之首。1、武功项羽的武力是历代武将最高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从小接受的是贵族教育,学过剑法,习过兵书,但是都没有学下去,这并不是说他懈怠,而是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因为他十几岁就有扛鼎的神力,正所谓“一力降十会”,任何高超的剑术也敌不过他。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在垓下战败时,项羽的勇猛真可谓是天人下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起兵以来,还没有遇到过对手,即便是这次失败,也是因为刘邦的阴险,上天要亡他,而非他的实力不济。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后面,项羽的表现堪称历代武将冲杀之最,纵观中华历代武将的记载,无有出其右者。一个冲锋就斩杀汉军一个将军,随手斩将就跟玩似的,关羽于军中斩颜良,就足以威震天下,到了项羽这里,随手就是一个将领人头。然后项羽一个瞪眼,就把赤泉侯杨喜吓的人马惧惊,这可比张飞喝断当阳桥厉害多了。再然后项羽一个突围,杀士兵数百人,就算是一刀一个,刀也得砍劈刃了吧!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项羽在乌江边上,被汉军所围,将乌骓马送给了乌江亭长,然后下马步战,也是斩杀数百人,最后只是自刎而亡。如此战绩,历代武将无人能及。2、兵法项羽虽然学兵法没有学全,但是这“万人敌”的本领已经有了。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六万破章邯四十万秦军,一战就打残了秦军,从此威震天下。巨鹿之战只是项羽走上巅峰的第一步,随后项羽的八年时间里,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大大小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虽然项羽个人之勇有一部分因素,但是他用兵之精,也鲜有人敌。即便是最后一战,项羽败给了刘邦,实际上也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且政治上的失败,所以项羽的军事实力其实是无敌的。综上所述,项羽无论是武力还是兵法都是历代武将中顶尖的,但可惜,项羽是万年不世出的将才,却非贤明的君主之才。故而最终的失败在所难免。男女交往方式100种?
1、我现在不想恋爱:我也不想再谈恋爱了,只想同你结婚。
2、我有男朋友了:那一定是我,其他的人将来只不过是你的回忆。
3、我爸爸不同意:我有心理准备,也有勇气面对,让我自己去跟他谈。
4、我不喜欢你:我喜欢你,喜欢你的一切。
5、我不爱你:我爱你,只要你给我一个机会,你也会爱上我的。
6、我们不适合:可能我们不合适,只是有缘份而已。
7、我不喜欢你抽烟:我不抽烟。(否则只好戒烟。)
8、我不喜欢你熏酒:我不喝酒。(否则只好戒酒。)
9、你脾气不好:我在为你而烦恼,为你而哭泣。
10、你没有钱:没钱不代表我不能让你幸福。
11、你不够优秀:时间会证明一切。
12、我不喜欢你半月不洗的长发:我每周洗两次的,绝对是短发。(否则立刻去理发。)
13、你对我没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是磁铁,我不想吸引你,只想爱你。
14、你对我不诚实:善意的谎言会让你更幸福。
15、你没有时间来陪我:我的所有时间都任你支配。
16、你喜欢足球更多些:喔?足球是什么东西?(否则只好戒球了。 )
17、你喜欢电脑更多些:没发现下班时间我不再靠近电脑了吗?
18、你工作不努力:工作不光靠努力,还要靠脑子。
19、你太胖了:我只是强壮,身体健康。
20、你没有我高:如果你不穿高跟鞋就不会,而且根据遗传学这样下一代会更优秀。
21、你太小气了:结婚后你会说我太大方了。
22、你没有主见:在小姐生气的时候是的,但大事不糊涂。
23、你说话太冲了:在你不理我而对其他男孩笑的时候是的。
24、你不如我优秀:我们的目的不是选领导,而是过一辈子。
25、你太粗心:真的爱你,我会细心的。
26、你不孝顺:孝顺不是说出来的,到我家去看看。(否则死定了。 )
27、你太孝顺:孝顺归孝顺,毕竟将来是要在自己的家过。
28、你不关心我:我会关心你到永远。
29、你太有男人气概:所以我会保护你,让你不被伤害。
30、你太娘娘腔:只是对你太关心了。
31、你有老婆了:是过去有。(否则100%被甩了。)
32、你骗过我:目的只想骗到你的心。
33、你走路的姿势不好看:没关系,将来我们会在一起并排走,你不会看到的。
34、我不喜欢你的长指甲(真恶心):真恶心——那是另外一个失败者,不是我。
35、你没有幽默感:小姐可以告诉我昨天你似嗔实喜的原因?
36、你太小市民了: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只是一个浪漫书生,适当的圆润会让生活更好。
37、你太不浪漫了:如果小姐今晚肯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让你永远记得这个夜晚。
38、你太花心了:你知道的,我的心里只有你啊。
39、你不是有女朋友吗?:你不是也有过男朋友吗?
40、你太有钱了:钱多不代表什么,只是能让你更幸福的物质条件。
41、你不了解我的心思:给我一些机会,多谈谈你吧。
42、我们俩没有默契:默契是双方的,随着我们关系的发展默契会很自然的出现。
43、我们谈不来:请小姐坐下,我们静静的谈谈好吗?
44、我们没有共同爱好:但我会尊重你的爱好。
45、你说话的声音不好听:可我唱歌的声音好听。
46、你没有爱心:说出来的爱心是伪善,我在默默的奉献。
47、你有口臭:我每天会吃一包绿箭。
48、你太不修边幅:我在大公司,每天西装革履。
49、你不记得我的生日:是XX-XX-XX啊,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50、你太粗俗了:也许是我的错,我想对你更亲密一些。
51、你太老了:我还没到让人说老的年龄,只是老成而已。
52、你太小了:我不小了,不过是有童心罢了。
53、你太古板了:因为我怕你觉得我轻浮。
54、你的能量太强了:会让精力充沛的配你度过一生。
55、你只有在每次道歉的时候才会送花给我:我很害羞的,是在送花的时候先找了一个理由。
56、你总是迟到:因为我在路上总在想你,而且最近在为你准备一个惊喜。
57、你太不在乎我:每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在你面前出现的。
58、你心里没有我:我的心里没有别人,只有你啊。
59、你是爱我的钱吧:作为男人我有自己的尊严,但因为爱你我会继续追求你,毕竟现在有公证结婚可以证明我的心。
60、你没有房子:我还年青,房子会有的,没房子之前我不会娶你,让你受委屈的。
61、你说话太直:因为我爱你,不是想应付你,我不光想做你的丈夫,也想做你的铮友。
62、你心里还有她:她只是我过去生活的一部分,你才是我的将来,我生命的希望。
63、我们没有缘份:很多机会可以让我们永不相识的,但我们现在却在一起。
64、我们有缘无份:缘由天定,份由人求,让我尽人力吧。
65、你没有风度:在抢夺小姐的爱时,有风度就是没有真的爱你。
66、你没有礼貌:因为我太关心你,而忽略了其他的人。
67、你不够成熟:平时只是想逗小姐开心而已,不想同你在一起时太过。
68、你从来不带我出去玩:最近有些忙,无法陪小姐出去,但我可以保证今天开始每天都安排有节目。
69、你从不陪我逛商场:我可以陪小姐去商场了?太好了。(不想花钱的出局。)
70、你太悲观:是成熟,我对每件事的各种结果都有心理准备。
71、你不是认真对我:相信我,这段感情对我而言是我生活的唯一意义。
72、你爸爸和我爸爸有仇:上一 代的恩恩怨怨,让我们这一代来化解,不正是圆满的结局?(天哪!有这个理由?)
73、你出现得太晚:最好的往往在最后出现,只要不是无法挽回,就不算晚。
74、我配不上你:我爱你就足够了,我的爱会让你有信心的。
75、我不了解你:可我很了解你,作为男人我有点深沉,但别担心,我会把所有的一切告诉你,让我们坐下好吗?
76、我已经有心上人:只要小姐没有嫁作他人妇,我就有信心赢得小姐的心。
77、你从不对我说真心话:不必怀疑,你了解的已经是我的全部了。
78、我感受不到你的爱:当我在你身边的时候,爱就在你的周围;当我离开你的时候,爱就在我的心中,也许我不会表达,但爱就是爱。
79、你忘记在情人节送花给我: 哈哈,现在是11:59分,看这枝玫瑰是否能让小姐欢颜?(过了11:59分?那跪地求饶吧。)
80、你太 笨,不懂我的暗示:看看这个——戒指我已经悄悄戴在你的手上了。
81、你不给我自由:只是不给你爱上别人的自由。
82、你有同性恋倾向:那只是失败者的恶意中伤。(否则出局。)
83、你舍不得对我温柔:你太柔弱了,我希望你能坚强一些,不想过于溺爱你而毁了你。
84、你爱你妈更多一些:只是我更尊敬老人,孝顺和爱是有区别的。
85、你是爱我的外表,不是爱我的心吧:如果我现在是瞎子,你就不会有这个想法而同我快快乐乐的生 活,美好的现实是我没瞎,我们会过的更幸福。
86、你对我的要求太过份:我希望你能超越自我,同我一起发展,但我也不会强求的。
87、你不够勇敢:忘了告诉你,今天我要向你求婚,你能嫁给我吗?
88、我爱你,可是你不爱我:也许我不勇敢,也许我曾经不在意,但现在,我对放在面前的这段感情无法放弃。
89、你对我只是玩玩而已:那证明你已经很在意这一段感情了,我可以告诉你,我也一样。
90、你有虐待狂倾向:没有的,只是男人的本性而已。(否则死定了。)
91、你不能给我我的梦想:我可以。(OR:但是我能给你幸福。)
92、你没有安全感:再靠近我一些,你会感觉到的。
93、你不吃情人节我送你的巧克力:我想留下来让它陪伴我,让我时时刻刻感到你的爱。
94、你不会哄我开心:小姐太开心了,脸上皱纹会多的。
95、你太会哄别的女人开心:也许我会有许多妹妹,但我只有一个爱 人。
96、你是工作狂:现在是我的事业最关键的时候,过了这一段时间我 会把所有损失的时间补回来给你。
97、你只陪我看过一次电影:只要你给我机会让我陪你去。
98、你太喜欢和我吵架;关心则乱,我太投入了,因为我爱你。
99、最爱的人不是你:可我是最爱你的人,作我的妻子会让你最幸福。
100、我们不会有结果:给我一些时间证明吧,明年的今天如果没有结果,那我会悄悄的离去。爱一个人,如果真的爱,就勇敢说出来吧!
编后语:恋爱就像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得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恋爱的逻辑。以上的100个深刻恋爱定律,你做到了多少呢?
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官职有多大?
刀叔导读: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个临时工的职位;跟杨志单挑,其实是林冲输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来解什么,今天刀叔来为大家解读林冲。
林冲是梁山好汉的一个分界线。其一,他代表了被朝廷逼反的战将一派,与杨志、花荣、呼延灼等一样,都是原先朝廷的将领;其二,他与柴进、卢俊义一样,身上没有宋江的狡猾,也没有李逵那样的草莽之气;其三,他是梁山的三朝元老(王伦、晁盖、宋江),林冲的命运将影响到对宋江的命运。
每次读到林冲,大家基本上都对以下三点感兴趣:
1、林冲与宋江的矛盾
2、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
3、林冲与杨志单挑的不分胜败
今天,刀叔将主要就这三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林冲与宋江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首先,林冲手刃王伦,扶晁盖上位。宋江来了以后,兄弟平等,以新旧区分,座次日后再议,待日后假天书排位次的时候,林冲已经被逐出核心领导层了。其次,林冲是最不愿意被招安的梁山好汉之一,与宋江有绝对的路线分歧。
无论是武力还是资历,亦或是主张的政治路线,这位林教头都让宋江忌惮三分。然而,林冲身上最大的标签“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宋江却一点没有在意,这是为何?
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宋朝时期,最强大的就是禁军。这是宋朝军队的精锐,一般的是要有八十万左右,这是最基本的,而在国都东京,大约有五万左右。禁军教头是什么官呢?教头,顾名思义就是教他们操练,负责操练的官,而不管你训练多少人,在当时统统称为八十万禁军教头。
宋朝有很多很多的教头,但是呢,平均下来,应该一个人训练一百人左右,全国各地的教头大约可以有五千人以上,和千夫长的官职很相似。林冲只负责棍棒的教学,其他不负责,至于这些官职的大小,说出来你们可能也不相信,就是没有品级,更次一点你说他是临时工一点都不为过。
不过,据了解在当时金军入侵的时候,就曾经只派了6万人的军队,而这6万人军队中有很多都是乌合之众,他们这一次派出的6万大军,主要就是为了探一探宋朝到底有多少军事力量的。不过这一次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6万大军竟然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进入到了宋朝,让直呼“禁军在哪里”。
所以,让宋江担惊受怕的,永远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而是林冲在梁山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在解释完上述,今天再解一个大家更为关心的话题:林冲的投名状,与青面兽杨志单挑不分胜败,那么谁的武力值更高一些?
两人斗在一起,斗到三十回合,不分胜败。两人又斗到十数合,正斗到紧要关头,王伦叫停比赛。我们看这一段描述,为什么不直接说两人斗四十多回合,不分胜负,有人叫停,而是分开两段说。我的理解是前三十回合,势均力敌,但后面十数回,就要分出胜负,一方已经开始撑不住了。
谁快输了呢?我认为是林冲快输了。
排除王伦的试探和柴进的举荐,但从手法上,作者已经表明了杨志更强一些。杨志当时用朴刀来战林冲,书上写的清楚,杨志腰上还挂一把腰刀,这把刀就是后面要卖的祖传宝刀(砍铜剁铁不卷刃、吹毛得过、杀人不沾血)。放着宝刀不用,说明杨志心中有数,拿下林冲根本用不着宝刀。这是一种自信,手中还有杀手锏没用。
结语
梁山上的大事小情,只要用得着林冲的地方,林冲必不推辞,竭力去做。
无论是做为主力先锋,还是替别人压场作援;无论是兵团大仗,还是小道设伏,林教头从来不挑不拣,不埋不怨。林冲这样既能干,又不讲条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干部,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领导最喜欢的干部。搁现在,林冲必是爱岗敬业标兵、技术能手、全勤奖,突出贡献奖等等一系列奖项的大满贯得主。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论林冲的身份、地位如何改变,踏实敬业精神却是始终如一,从不因个人的荣辱变迁而对山寨之事有丝毫怠慢。
即使林冲最后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仍旧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殊无半点倚老卖老、居功自傲的官僚作风。从上梁山伊始,至征方腊病逝,几乎梁山上的所有战事,无不有林教头横枪立马的身影,以其实际行动为梁山树立了扎实苦干之风,堪称梁山上的第一劳模!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您更希望刀叔为您解读“水浒”中的哪一段?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量最高的留言,刀叔将在下周重点为大家解读!
秦国任用了哪些六国人才?
导读:秦人本是为周王养马的部落,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诸侯赐故周之地。其实周平王开的都是空头支票,故周之地已经被犬戎占据。老秦人为求建国之地浴血奋战,几代先王都战死沙场。老秦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逐渐成为霸主。从春秋五霸的秦穆公到商鞅变法的秦孝公,终于到请始皇嬴政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国能够建立统一的王朝除了老秦人尚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一而终的对人才的重视。尤其是秦孝公时期的招贤令一出,六国不受重视的精英人才纷至沓来。虽然其他国家如燕、齐等国也曾经招贤纳士,但是始终处于一种不能持续的状态。而秦国对于人才的渴求是从一而终的,无数东方六国的精英在这里找到了发光发热的平台。俗话说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秦国在对待人才上始终如一,这就形成了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基于此再加上老秦人尚武、彪悍的个性,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秦国对人才的渴求助其成就霸业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虽然有八百里秦川作为基础但是毕竟不如中原富庶。况且不但是产出相对贫瘠,并且在秦国早期还被六国当做戎狄蛮夷来看待。所以秦国要想强大仅凭自己默默发展不行,吸引六国人才为己所用才是弯道超车、超常规发展之路。由于秦国对人才的渴求,很多在东方各国不受重用的人才纷纷来到秦国。无论是秦穆公称霸以及奠定秦国霸业基础的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都有六国人才在关键时刻鼎力相助的身影。
在秦国成就霸业的过程中,东方各国向秦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其中魏国从魏武侯以后,更是成为了为秦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尤其是秦孝公的求贤令出台后,在六国倍受压制的人才纷纷入秦。由于人才太多,我们就重点列举几位在秦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六国人才。
六国群英荟萃于秦,直接催生了秦国霸业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百帝王家。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人才鼎盛的轴心时代。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相对于少部分六国国君的有识之士对于人才的重视(例如燕昭王等),绝大部分国君格局都比较小只相信本国的人才。虽然各国都有所谓的招贤馆,但是大部分都是一种摆设。
所以很多没有被发掘或者被各国打压的人才,纷纷来到对人才求贤如渴的秦国一展所长。百里奚、商鞅、范睢、张仪、李斯、尉缭等等这些闪光的名字,如果放到后世王朝一定是能够入选大秦名人堂之类。得以配享太庙,享受国家香火祭祀。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的百里奚,帮助秦穆公称霸;秦孝公任用在魏国不受重用的商鞅变法,一举奠定秦国霸业的基础;秦惠王任用魏国人张仪,以“连横”而散六国之“合纵”让秦国转危为安;秦昭襄王拜魏国人范睢为丞相,利用远交近攻逐渐蚕食各国;秦始皇嬴政时期文有楚国人李斯、武有魏国人尉缭,得以纵横天下。一个内政人才、一个用兵如神的军事大家,助推秦始皇完成六王毕、四海一的宏图伟业。
侍秦的东方各国人才,以魏国的比例最高。魏国毗邻秦国,基本上上来就是鼎盛王者。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称霸一时,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位称雄的国家。而魏国得以称霸的基础就是重视人才,李悝、翟璜、乐羊、吴起等都是著名的人才。这不都是魏国人才,其中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创建者吴起就不是魏国人。所以魏国称霸中原,版图达到鼎盛。
但是魏国没有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结果在魏国两代以后国力逐渐衰弱。根本原因就是不但不能吸收别国人才,就是本国的很多大才都都不能发掘和任用。比如:商鞅、张仪、范睢、尉缭等都是魏国人或者在魏国不受重用,失商鞅没能再次巩固国家基础;失张仪未能合纵六国消灭秦国于襁褓;失范睢未能安邦定国。这些人才都在秦国发光发热成就了秦国的霸业。魏国纯粹充当了秦国人才的培养基地的作用,可悲可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魏国是损失最大的国家。
东方各国侍秦人才做出的重大贡献简介百里奚:
由于在秦国数百年历史上,东方各国侍秦人才群英荟萃。所以我们挑选几个做一下重点介绍。第一位就是人称五羊大夫的秦国丞相百里奚,为何称他为五羊大夫呢?因为他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以奴隶的价格买来的。百里奚是虞国大夫,晋献公灭了虞国后俘虏百里奚。但是他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于是在秦晋结亲的时候把他作为陪嫁的奴隶送到了秦国。但是百里奚逃跑到了楚国,鸡贼的秦穆公为了不让楚国知道百里奚是个大才只肯出五张羊皮奴隶的价钱换百里奚。百里奚被迎回秦国立为丞相,这就是五羊大夫的由来。
百里奚是著名的内政人才,他辅佐秦穆公兴教化、修国政、图霸业。使秦穆公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在稳固了秦国大后方的同时,也让秦穆公完成多年称霸天下的愿望。秦穆公顺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商鞅:
提到强溱称霸天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商鞅。正是在魏国不受重用的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才让秦国再次复国强兵。商鞅协助秦孝公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制度上改革户籍、军功爵位、土地、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等等,并制定严格法律来保证变法的执行和实施;在经济方面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粮食生产和战功为标准奖励耕战,促使秦国向战时体制转变。
经过商鞅的变法,本来就尚武的老秦人更是悍不畏死、渴求战斗。可以说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在制度上形成了战斗力最大化的结果。这为霸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范睢:
范雎也是魏国人,被怀疑通齐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打时。后逃到秦国向秦昭王兜售远交近攻的策略,受到秦王的重用。范睢主要贡献就是协助秦国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远交并不接壤的齐国称两国世代友好,这在客观上破坏了六国联盟;对于接壤的韩赵魏逐渐蚕食。范睢的政策成功的瓦解了六国联盟,蚕食了韩、魏不少的领土。让韩、魏两国真正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为将来灭韩魏两国奠定了基础。
张仪:
张仪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时刻他和挂六国相印的师兄弟苏秦采用不同的外交方式,在当时闻名于诸侯。当时秦国已经表现出虎狼之心,东方六国单挑的话基本已经没有能力胜过秦国。于是鬼谷子门下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攻秦。苏秦最终获得了成功挂六国相印主持合纵,这让秦国倍感压力。
而张仪作为苏秦的师兄弟入秦向秦惠王推销自己首创的“连横”术,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张仪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结果非常喜人各国合纵被破,张仪因功受封为武信君。
张仪的表现就连苏秦都叹为观止,《史记 张仪列传》记载苏秦赞语“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小结:
秦国百余年如一日持续的对各国人才的重视,是秦国称霸的基础。秦国敢于把本国国政交付国外的人才,这样的广阔的心胸让秦国成功复制并超越了魏国称霸的过程。最终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