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拍论坛,什么样的男人一看就特别有钱?
坐标五线小城市,八零后,现如今父母拿着一万多的退休金,生为独生子女且如今在上市公司上班的我来告诉你,我身边的有钱人都是什么样的,我爱人身边的有钱人又是什么样子,完全就是二个极端!
我爱人是城中村的原居民,这座城市的大院选址就选在他们村建的,而且他爸八十年代就已经年收入几十万了,妥妥的全村首富,从小就在大院上幼儿园,接触的都是大院的孩子,虽然后面家道中落了,但瘦死的骆驼好歹比马大。
和爱人结婚之前,我认识的有钱人,最多也就是千万家产,儿时玩伴里有粮油代理商,农贸市场批发商,和一个包工头,后面转型做了开发商,然后就没然后了,就认识三个。
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如今网络上说的土暴发户的感觉,从小到大身边都是一群小弟,学生时代当我们还在穿班尼路这类品牌的时候他们就跑广州买耐克和阿迪达斯穿了,当我们拿着五十块一个星期的伙食费的时候,他们已经几百一千的花了。
那时候我觉得有钱人就是眼睛望天上,穿名牌,后面跟群小弟!当我大学毕业出社会以后,父亲全款给我买了车和房子,并且我也进了本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以后,我觉得有钱的男人应该最起码是我这个标准吧?
后面有跟初中和高中那几个曾经的富二代有联系过,感觉他们用钱比我还紧张,每个月就是不停的刷信用卡,虽然开着一百多万的车,很多时候加油都要借钱,那时候我觉得有钱的男人应该不是这样的,这不叫有钱人,这就是群小富二代而已!
言归正传,我和我爱人是同学介绍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穿了双烂拖鞋,一条短裤衩,一件纱衣,没睡醒的样子走到茶楼来见我,那时候我觉得这男人跟个穷屌丝一样。那天看到他穿成这样出门,我点了很多吃的,估计大概要七八百,我想看他怎么办?AA还是逃单,反正我也不差这点钱。
很意外,看东西吃的喝的差不多的时候,他说去上厕所,其实是去偷偷摸摸的把单给买了。
走的时候老板还发了支烟给他说:兄弟慢走,常来。
后面的约会越来越频繁,每次他总是看着我笑,不论是看电影还是吃东西,逛商场,酒吧……他从来都是原价买单。
根本就不知道还价和买折扣价,那时候我觉得他肯定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后面结婚了,我才知道他是真的不会也不懂这些生活小细节,他还怪我傻,说我不知道节约钱,我回了句:那时候你又不是我老公。
结婚后,我才知道,他在本市城中村有几栋自建房,省会还有很大一栋祖宅,妥妥的包租公。
他告诉我,他家以前很牛逼,现在他朋友里就他家最穷,开始我一直以为他在撒谎,后面跟他发小们接触吃饭和一起玩,我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第一次和他发小吃饭,都是一群穿着小裤衩和拖鞋的人,有开电动车的,有走路的,还有坐公交车的,就是没有开车的。
他们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手上不是带着亮闪闪的手表就是一串串的佛珠。
要不就是抽着廉价的烟,要不就是中华和和天下。
进包厢第一件事就是从手提袋里或者纸袋里拿老酒和高档烟出来,一人发二包烟先,然后叫服务员拿分酒器来,一群人跟孩子一样争吵不休,谁酒少了。
那餐饭吃了一万多,经理直接跟我爱人的一个发小说:李总,账单发你手机上了。
说实话,我第一次吃这么贵的菜,喝那么贵的酒!
吃完以后一群人集体散步半小时,把我给整懵了!
走着走着突然不知道谁说了句,等下继续喝?酒吧?爱人另外一个发小立马打电话叫人订台,然后一群人走路过去,饭店离酒吧差不多十公里,我也是无语了,这时候我爱人说:要不妳先打个车过去,先去泡个脚,我们慢慢走过去,很久没有一起玩了!
我点了点头先走了!
等我泡完脚去酒吧卡桌时,他们一群人跟群孩子一样,桌上放满了钱,服务员,保安一人一百的给,十多瓶洋酒摆在前面,屏幕上写着欢迎某某桌某某总光临,他们笑得很傻子一样,几个大男人一顿猛喝!
回去后,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像他们这种一看就像有钱人。
后面时常会和爱人的那群发小出去玩,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考虑这二个字!不是一起去骑摩托车,就是去射击俱乐部玩枪,要不就是一群人去野钓,就是去爬山,要不就是去射箭,玩弹弓,网球,壁球,高尔夫球,台球,篮球,乒乓球,保龄球………而且他们样样都很厉害!
接触久了,偶尔也会看他们穿正装,一身宝格丽,古驰,爱马仕,阿玛尼正装,开着路虎揽胜,卡宴,X6,大G,兰博基尼出席各种场合。
那时我才知道他们是真的有钱,虽然是富二代,但是真的是可以自由支配财富的富二代,和我认识的那几个完全是二码事。
什么样的男人一看就特别有钱,而不是装的?从气质上来看,钱是男人的胆!真正兜里有钱的男人,他们是真的不在乎消费高低,只要不是把他们当蠢货来宰,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从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有钱的男人,你仔细去看他们的车,只要不是随大流的豪车,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从手表和手串来看!有钱男人,不说绝对,大部分会有块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的表,或者各种材质的珠子!
从吃喝来看!吃饭从来只选好的,贵不贵无所谓,喝酒爱带老酒或者好酒的,舍得吃,并且感觉习以为常的,绝对是有钱人,毕竟一餐几千几万,普通人谁吃得起?不心疼死!
从爱好和娱乐来看!唱的一首好歌,跳的一首好舞,弹的一首好乐器,各种竞技活动,游戏粘手就上,感觉啥都会玩,而且还不怂的那种,一般家庭的孩子那玩得起?这些装备和培训都要花大价钱,随随便便一套高尔夫球杆都要十多万!
从谈吐行为举止来看!绝大多数有钱人,绝大多数,他们是彬彬有礼且有绅士风度的,他们懂的隐忍,善良,和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从朋友小圈子来看!你不是那个圈子的,你很难进那个圈,除非有人担保和引荐,至少这么多年,他们那群人里就多了几个朋友,还都是朋友带朋友并且做了详细介绍的,我爱人是因为从小长大的,要不估计他也和他们玩不到一起!
从征信来看!男人有钱没钱,征信报告一看,啥都清楚了!
还有很多很多细节和谈吐都能看得出一个男人是否有钱,教养,爱心……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因为我见识也不多,只认识这群小城市里的有钱人,时间和社会阅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容易看穿一个人的深浅!
最后说句:做好自己,有钱也好,没钱也罢,人生在世,无非就是一日三餐,钱多钱少,都是一天24小时,少去羡慕和追求那些物质上的奢求,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找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管他有钱没钱,伪装或者真的富有,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口袋里有好,没有负债,没有贷款,在我眼里就是有钱人!你玩单反败了多少钱?
从08年开始玩单反,入门最开始是半画幅佳能450D加套机头EF50 1.8,到13年升级到佳能6D,陆陆续续进了EF24-70 F4,EF50 1.2L,EF135 F2,EF16/35 F4,15年入了索尼a7ii,唯卓仕转接佳能镜头,到2017年出了6D,EF24-70F4,EF135 F2,入了佳能5D4,EF35 F1.4L II,直到今年,又灭门佳能,出掉了5D4、EF50 1.2L
、EF16-35F4和手中的a7ii,入了索尼a7r4+24gm、720G,适马85DG DN、尼康Z7II 14/30 F4。EF35 F1.4L II舍不得出,又进了个Metabones5代转接a7r4。没仔细算,进进出出加上滤镜、脚架、电脑升级等一大堆周边10W不到,7/8W应该差不多吧。
从一个合资汽车粉变成一个自主品牌的忠实粉?
首先声明,我就是普天之下某些人口中的马路杀手——女司机一枚。要说我与车的缘分,也真是够勉强的——最开始学车,纯粹是因为老公应酬多、喝酒不能开车,自己只能赶鸭子上架,考了驾照,然后时刻准备做备胎;后来换了工作,离家远了,老公就提议再买辆车,起初我不同意,觉得浪费,但老公说10万块左右买个家轿代步,性价比很高,我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准备买车了,对于原本是汽车小白的自己,当然要补补课了。于是断断续续地逛逛论坛、看看新闻,前前后后,我也真记住了几款家用轿车,像丰田卡罗拉、大众朗逸和别克英朗……这些都是轿车市场的“大佬”车型,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合资车,对于一个钟情代购的人来说,合资的帽子对我相当有吸引力的。而且老公和朋友们都说合资的好,自己也就不知不觉成了合资脑残粉,铁了心要买合资车。要不是后来看到一条旧闻,我也不会与现在的新帝豪结缘了。
事情是这样。有一天我跟平时一样,闲下来就随便翻翻关于汽车的新闻,一条15年的新闻吸引了我,点进去一看,真是被吓到了——
就因为手刹没拉好,就被溜坡的车撞死了,简直看得我背脊发凉、一阵惊慌,心想:连一个二十多年的老司机都有失手的时候,我这个准司机、真菜鸟可怎么办?!我把这条新闻立马发给老公,他看过后一脸平淡地说:小意思,一键AUTOHOLD就能解决的事。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知AUTOHOLD为何物的我立马对AUTOHOLD这个功能展开全网式搜索,俨然把它当成了救命神器。
一番被科普之后,估计自己以后开车,无论是停车场、下高架还是其他情况,坡道停车肯定不会少,瞬间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自动驻车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去看那几个合资“大佬”轿车的配置表,结果——
心凉了半截!这不科学啊,合资的怎么连自动驻车功能都没有!合资粉的心遭到了深深的伤害!后来还是老公指点,说想要高配置,就选自主品牌,现在国产品牌的质量没差哪里去。老公还特意提到了吉利帝豪,说是目前国产品牌轿车卖的最好的。于是我就怀着忐忑的心去汽车之家网站查了下帝豪的配置——
还真有AUTOHOLD自动驻车功能啊!虽然不是标配,但只要是自动挡均配备了这个功能,价格基本保持在了10万以内,性价比确实比上面三款合资车高出不少,不由自主地又深入地了解了下帝豪——丰富的配置、超高的性价比,而且有130多人已经买了,不了解真是难以相信如今的国产品牌已经这么棒了!
后来自己也没再犹豫,没多久就提了新帝豪百万款1.5L的CVT向上版,到现在已经开了三个多月了,不多说,上图——
了这么长时间了,帝豪那些丰富的配置真是给自己省了不少心,带来太多便利。因为一个AUTOHOLD自动驻车功能而对国产车路转粉,我是不是第一个呢?可能大家日常选车都比较综合考虑,不像我这个小白这么随性!哈哈,不过我也是谨遵自己当初驾校教练的教诲——教练说,开车为了什么?安全!
说得多好啊!所以啊,安全开车,不但自己要时刻保持警惕,还要有个时刻能守护你安全的坐骑不是!
所以,我选择了新帝豪,大家呢?
自媒体不花钱怎么引流加精准粉丝?
其实一些看上去很火的自媒体,背后也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在做营销。当然,不管怎么样,高利润的背后一定是高付出,虽然自媒体发展至今已经过了最佳的红利期,但是未来肯定是知识付费时代。
自媒体的的平台其实很广,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百家号、腾讯企鹅号、知乎、豆瓣、小红书、抖音、快手、微视等等,范围更广,都可以拿来做自媒体。当然因为每个平台的属性不一样,使用人群也不一样,所以这就导致每个平台应该产生不一样风格、类型的文章。
首先当然是做好自媒体本身的垂直领域定位,分析受众人群的画像。比如同一个选题,针对的平台受众不同可能就需要不同的表达形式,图文类为主的自媒体平台,文案风格有时候也应该做一些调整。
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还是要做内容的原创,随着自媒体人越来越多,自媒体内容的同质化也是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自媒体人要往优质内容生产者方向发展。原创是最重要的,其实原创也分很多种,一种是纯粹原创,这个对个人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有充足的知识积累,这种是最难的,让你坚持几个月,每天出一篇原创内容估计还可以,但是要是坚持一年甚至几年,每天都做百分百原创,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另外一种就是针对已经存在的内容+分析+自己的观点来做原创,这种原创相比上一种要简单,也是现在很多自媒体人在做的。
做自媒体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多看书,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自媒体是一个不断产出的过程,这也就需要自媒体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持续不断的输出优质的内容。
有了优质的内容输出以后,要考虑的就是引流,引流有付费也有免费的,像个人做的自媒体当然也不会跟那些商家、企业的自媒体相比,有钱去做推广,个人的自媒体想要引流还是以社群营销为主,多去知乎,豆瓣等等社群冒个泡,多参加活动,增加个人自媒体的曝光率,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还可以寻找同类型的自媒体,相互做推广。
要想做好自媒体还是要靠坚持和学习。坚持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学习新的知识和大V的经验。
谢谢邀请!
如何才能成为手机摄影达人?
1、成为高手的路上,从来没有轻松二字
据我所知,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人能够轻松成为摄影高手,一鸣惊人的背后,往往是数年数十年默默无闻的努力与坚持。
而且,即便是是数年数十年默默无闻的努力与坚持,也不一定能成为摄影高手,大部分人顶多只能算资深摄影爱好者或者摄影人。
如果轻松就能成为摄影高手,那么,人人都是摄影大师了!问题是,真正的摄影大师有几个?那些拼凑摄影高手速成文章的人,有几个能拿出高水平的原创摄影作品?
马克·吕布(Marc Riboud),法国著名摄影师,从1957年到2010年,五十多年的时间里,马克·吕布22次来到中国,可以说是来中国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对中国纪实摄影影响最大的外国摄影师,见证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转折,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现20世纪中国的变迁历程,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1957年,北大
1957年,北京
1957年,北京天桥的气功
1965年,北京,文革前夕的学生们
1965年,北京
1971年,北京八达岭长城
1983年,北京故宫
1995年,上海
2001年,上海
马克·吕布自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徘徊的次数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还要多。试问,五十多年坚持拍摄中国,有几个外国摄影师能够做到?有几个中国摄影师能够做到?
2、如何成为摄影高手(1)、要精通你的摄影器材,无论手机还是单反,都有不同的特点,知道器材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器材优势。
(2)、系统学习专业摄影知识,比如说摄影基本原理、曝光原理、光圈与快门的关系、景深的产生与作用、构图的基本方法、摄影发展史等等。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摄影专业书籍、摄影报纸杂志、观摩展览等等。
(3)、向高手学习,高手对于自己的成长过程都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你遇到的问题,也许高手早就遇到过了,所以,高手一句话,常常会让你茅塞顿开。
(4)、向经典摄影作品学习,先从模仿开始,逐渐加入自己的想法,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也是成为高手的捷径之一。
(5)、尝试新的题材,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期,作品千篇一律,拍不出新意。此时,不妨换个题材,换个思维。拍风景的可试试拍人像,拍人像的可试试拍纪实,拍纪实的可试试拍风景……换个思维,往往会有新的启发、新的创意,甚至会重新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摄影领域。
(6)、真正的高手,决定胜负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思想和格局。
美食拍得再好,美食还是美食,最多就是促进美食的营销推广。
如果你对社会某个问题有深刻分析,有长时间的摄影观察,能够用摄影揭示问题本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就可能就会因此而产生良好变革,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解海龙,从1990年初开始,用了十年的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走了中国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个学校的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他的照片,引起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孩子教育状况的广泛关注,他拍的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符号。
长大后的苏明娟和“大眼睛”
截至2016年底,希望工程总计接受捐款129.5亿元,资助学生553.6万名,盖起19388所希望小学,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失学救助项目,并最终推动了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希望工程的成功,解海龙功不可没。可以说,摄影不仅改变了无数农村孩子的命运,也改变了解海龙的命运。
总之,要想成为真正的摄影高手,除了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深刻的思想积淀,最重要的是,坚持,坚持,坚持!
以上内容,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收藏,有问题欢迎留言,更多摄影干货,请关注【老三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