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使命军用手游,你还愿意送你家的独生子女参军吗?
我家就一个女儿,女孩子参军的机会少,不然真的支持女儿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
我们的大家庭里有好几位军人,我非常崇拜军人,觉得他们有硬汉的形象和刚正不阿的性格,真的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像,说话做事都很有魄力,并且遇事冷静果敢,还很有正义的力量,遇弱扶弱遇强不惧。这都是部队这个大炼炉锤炼的结果,在没参军前他们也是让家人操心的少年,可是几年的部队磨练,完全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表妹的儿子90后,当兵前就是一问题少年,穿的衣服和鞋子都要品牌的,和朋友出去玩乐都是很高档的消费,每天都是吊儿郎当的,从来不知道关心父母心疼父母,父母都是工人,能力有限,为了满足他的欲求,父母经常会力不从心借钱维持。后来亲朋给表妹建议让孩子去参军,好在孩子也同意。入伍不久,在和父母通电话时就知道嘱咐父母别太累了,不用担心他之类,表妹说养儿子20年第一次被儿子关心挂念,激动的不行。而那才是刚刚开始的变化,后来,他把工资交给妈妈保管,要自己攒钱买房,在当兵前他根本就没有攒钱的意识。终于,在参军第四年在父母的帮助下首付买了房子。并且告诉父母他的未来规划,让父母放心他不会再让父母为他操劳的。
没有部队生活的淬炼,就没有这个孩子脱胎换骨的变化,他现在不管是外部形象和内在人格,都在变得美好,我们亲人都感叹,部队就是能把顽石打造成璞玉的大炼炉。
今年,家族里一个正在211大学念大二的孩子也参军了,勿容置疑,未来只会变得更优秀,德智体各方面都会变得很优秀。
我家女儿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就报的军校,无奈无缘。这是个遗憾了!
白宫高级顾问伊万卡算是伊朗对等复仇的合理目标吗?
伊万卡是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女儿。
报复伊万卡,当然非常不对等,伊朗对伊万卡进行刺杀类活动,基本没有可能。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东地区的伊朗重男轻女,大概率不把刺杀女性当做目标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显然是被苏莱曼尼的女儿的话影响了,苏莱曼尼女儿怎么说的呢?
苏莱曼尼的女儿在自己父亲死了后对外说:“美国人,等着为你们的孩子收尸吧!”这话说得很情绪化,充满了浓浓的“威胁”的味道。
另外,这个女孩问了总统鲁哈尼一个问题:“谁来给我父亲报仇?”鲁哈尼说道:“伊朗每一个人都会为苏莱曼尼报仇,每人出一美元,全国可以筹集8000万美元,用来买特朗普项上人头。”
(苏莱曼尼的女儿)
鲁哈尼这话回答得很聪明,既避免了自己作承诺,还把自己和民众放到了一起。
伊朗是个穆斯林国家,作为穆斯林,女性地位不高,但对于女性、孩子、老人,从来都不是中东地区穆斯林的目标,如果进行这样的行为,会让整个穆斯林看不起的,这不是好汉行为。
因此,把刺杀伊万卡当做目标,概率极小,当然更谈不上对等了。
伊朗的军队高官被杀,对等的,应该是伊朗报复美国军队高官苏莱曼尼是被美国人暗杀的,苏莱曼尼生前是伊朗的少将,三号权势人物。
伊朗报复对等的对象,应该是美国军中的高级军官,这样合情合理。
军人,本来随时都有可能为国家献身,选择职业时,大多有着各种心理准备。而袭击一个百姓,哪怕她是美国总统的女儿,也有点让人看不起。
对手的一个高级军官可能会对自己方有大的影响,但一个百姓,又会有什么影响呢?毕竟她决定不了军队的事情,决定不了军队的战略和战术。
所以,从职务情况来看,刺少伊万卡,不是一个合理的报复对象,非常不对等。
将伊万卡列为目标,也是非常不合理如果将伊万卡列为对等的攻击目标,那么此事就显得异常的荒唐,毕竟,伊万卡远在美国,如何能攻击成功?不说重重阻碍,光是那距离也够伊朗受的。
列伊万卡为攻击目标,那么伊朗军方的脑子是彻底坏了,因为这事没有结果,极难执行,何必如此?
对于伊朗来说,最合理的报复对象,当然是美国海外驻军的高级军官了,再缩小圈子,那就是中东地区美军基地的各级官员了。
一句话,选伊万卡当做报复的目标对象,不对等,不合适。
战争中军舰即将沉没时为什么有些舰长不弃舰逃生?
培养一名合格的舰长非常不容易,首先是要经过水面舰艇学院等军校的专业培养,舰艇上涉及到的所有课目包括航海、观通、枪炮、导弹、鱼雷等通科都得学习,再选择专业进行专科训练。
待军校毕业后,分到水面舰艇上,从连级基层军官干起,要经过部门长的岗位合格考核,全训合格后的部门长才具备转为副舰长的条件。
在副舰长岗位,除了所有实操内容,还包含理论考核,有专门的训练大纲需要学习,在考核合格后,才能转为实习舰长。
而实习舰长同样要参加岗位合格考核和全训考核,完成这些指标后,才具备担任舰长的可能。
所以,国家培育培养一名合格的舰长,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以上是和平年代的舰长晋升之路,已是非常艰难,可能战争年代,破格提拔舰长要方便些,但也必须严格考核,国内外海军概莫如此。
海军是国力的象征,尤其是一些大型水面作战舰艇,譬如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重型巡洋舰等,都是海上的庞然大物,是非常昂贵的作战装备。
海战时,不管何种原因,导致战舰战损,最终沉没海底,舰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二战一些大型战舰沉没时,有不少舰长宁可选择随舰沉没,也不愿跳海逃生。
这些舰长,既有对本国政府的忠诚,同时又有军人的职业荣誉感,舰在,人在,舰沉,人亡,绝不苟且偷生跳海逃命,保持住了职业军人的气节。
不管是何方阵营的舰长,这份视死如归的精神,都值得尊重,但其选择在职业岗位上殉职,却并不一定明智。
事实上,其所在国家军方,也并不希望舰长殉职,毕竟国家培育培养一名合格的有战斗经验的舰长非常不容易,选择跳海逃生,还有生还的可能,还有总结战舰战损的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所以舰长选择随舰沉没,应该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大凡舰长,都有职业荣誉感,舰的生命,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宁愿选择随舰沉没失去生命,也不愿选择跳海逃生,因为这样的话,对他而言,就是耻辱,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
能不能帮助其在真实战场上提高生存几率?
随着电脑和手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射击游戏的画面越来越逼真,特别是《绝地求生》(吃鸡)等射击游戏的火爆,使得FPS游戏玩家数量暴涨,很多有着丰富射击游戏经验的人可能有个想法:在游戏中练就的技能经验,是否就提供了军事技能。
轻武器射击对比现代军队的步兵通常使用突击步枪,射击目标使用机械瞄具,或者各种瞄准镜,许多种类的瞄准镜没有放大倍率。步兵携带的弹匣数目有限,且一般种类的弹匣仅有大致的余弹指示(比如剩余10发,20发之类),或者根本没有余弹指示,全部靠士兵本人自己的记忆。
《绝地求生》(吃鸡)、使命召唤系列、战地系列等等人气最火爆的射击游戏里,屏幕上有准星,近距离也可不用轻武器本身的瞄具。换弹匣的设定是默认换上的弹匣都是装满的。这一类游戏的知名度高,玩家人数众多,画面写实且华丽。很明显这一类游戏对轻武器射击的拟真度是极其有限的。
而一些拟真度较高的射击游戏,比如《战术小队》、《红色管弦乐队》等,拟真对战模式下,仅能通过枪支本身的瞄具瞄准。如果连续更换没用完的弹匣,那么消耗完装满子弹的弹匣后,必定会换上不满的弹匣。这一类游戏除了极个别特例之外,玩家人数要少得多。画面参差不齐,但是贴近真实的轻武器射击情况。
某射击游戏截图,没有余弹数量指示,右下角的6的意思是还剩6个弹匣,屏幕上没有准星,没有敌我标识,全靠玩家自己观察辨认。
步兵战术对比由于现代战争中普及了手雷、枪榴弹和迫击炮等装备,步兵为了避免损失,单兵之间的间距通常为几十米。机枪,精确射手步枪,枪榴弹按照指挥员的部署行动。
《绝地求生》等高人气射击游戏通常地图被地形建筑物分割为较狭窄的一个个区域,玩家之间的行进距离较小,游戏中的队长通常是从游戏规则角度而不是真实军事知识角度指挥游戏对战。
拟真度较高的射击游戏中,对战地图有些参照真实交战地区的地形制作。当军事素养较高的玩家占主流,且得到符合实际军事知识的指挥时,则战斗较为符合真实的作战。反之则成为散兵游勇各自为战,接近第一种游戏中发生的情形。
《真正男子汉》中实兵演习的画面,贴近真实作战条件,可以看到各部队之间的间距较大
某游戏中斯大林格勒作战地图,完全按照真实历史照片制作
鞭长莫及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有些拟真度较高的游戏,确实对玩家理解真实的作战有一定帮助,但是这类游戏对普通玩家的吸引力非常有限,进入游戏后进场会发现找不到敌人,分不清敌我,感到单兵之间的间距过大,地图太大而没有乐趣,从而对游戏丧失兴趣。
而且,有些方面的拟真也做得并不完美。
比如,这类游戏为了游戏性,通常设定按下闭住呼吸快捷键,则同时实现放大目标的功能,这是不符合现实的。
再比如战地急救,虽然拟真度较高的游戏没有“补血包”的设定,有些枪伤可以通过读秒使用急救包或者绷带来救护,但还是和真正的战地救护相差甚远。
用电脑设备进行模拟训练的外军
真相如何?
现代军队有时也使用电脑设备来模拟步兵分队训练,但是根本不会使用电脑或者手机游戏,一般使用专用的军用训练软件比如虚拟作战空间(VBS)等软件,配合穿戴式虚拟现实(VR)设备来进行。但是因为对嗅觉、触觉和体能消耗方面模拟不足,只能算作实兵演习的补充。
而在民用消费市场上流行的游戏,为了上手容易,招揽尽可能多的玩家,在真实性方面打得折扣更大。
使用专用训练软件和设备训练的外军
所以,普通玩家经常玩射击游戏,也许能学习一些武器的名称、外观和特点,但这只是真实步兵作战技能的一小部分而已,对提高军事技能方面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注 近卫步兵师,阅读更多军事文章,军事/军事游戏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