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军棋游戏,舰载机和普通战斗机有什么区别?
你这个问题很有灵性,舰载机和普通战斗机的区别当然是能不能在航母上起降了。我们拆开来看一看这两者之间,在结构、载弹量、航程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结构也谈不上结构,其实这里只能说说外观。怎样一眼看出来是不是舰载机,主要看这架战斗机是否有固定的尾钩。然而要注意,有些非舰载机也有较为简单的尾钩用于短距离降落。
弹射起飞的舰载机还必须是前双轮,因为中间要挂弹射器。
舰载机的起落架以及相关结构更皮实,因为下降率高,着舰冲击比在陆地着陆大的多。
载弹量与航程通常来说,舰载机的载弹量要稍微比陆基战斗机低一些。尤其是滑跃起飞的战斗机,载弹量和航程都有点吃亏。例如SU33和我们的歼15,如果在航母上起飞,载弹量和航程就要协调,不可能用最大起飞重量在航母上起飞。
F-35B虽然可以垂直起降,但是如果起飞要垂直,那注定不可以带很多弹药和燃油,战斗力基本上会打个三五折。所以垂直起降型也通常采用短距滑跑起飞的方式。打完弹药用完燃油回来再垂直降落秀一把。
机动通常来说,舰载机的动力更好一些,或者说推力比重量这个比值高一些。因为起降跑道短,无奈之举,否则可以带更多的载荷,有更大的起飞重量。
综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舰载机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构和起飞重量上。目前看来美国的F/A18系列依然是一款综合性比较优秀的舰载机,SU33和我们的歼15由于是滑跃式起飞,起飞重量限制的更多一些。F35虽然炫酷,深入敌后打地面目标帅你一脸,但是制空方面和F22和歼20来比依然有些疲软。
如何评价魔兽世界呢?
魔兽世界,2005年5月在中国上线的一款大型3D网络游戏,而更多的是85--95出生的玩家群体,据报道全世界有1000W+会员,拥有这么多玩家,足以说明这款游戏的火爆程度。
其它游戏不玩了,叫脱坑。而魔兽世界玩家没有不玩的,只有AFK(暂时离开),因为总有一天还会响应WOW的召唤。
现如今(到了召唤的时候了)8月14日上线的8.0更是再次引爆国服的几个大服(安苏、死亡之翼),天天晚上排队进游戏的画面,频频引起玩家们的吐槽。
从以下就不难看出,魔兽世界在中国的火爆程度:
贴吧:关注人数:1千多万,累积发帖5亿多
在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手机中有各类手游占领,PC端又有时时能玩的页游和竞技类游戏,而魔兽作为运行了13年的大型在线游戏(MMORPG),在多重夹击下,还能有接近200W玩家在玩,无疑证明魔兽的成功和在玩家心中的分量。
魔兽世界8.0上线一天,暴雪就卖出了340万份资料片,创造了革命性的历史记录。
在某宝上一搜,有关魔兽世界的周边商品、代练等级、坐骑收集卖家数量非常多。
无不说明了魔兽世界中有非常大的市场存在,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游戏的成功。
魔兽世界中有非常完善的成就机制,丰富的游戏内容,更是没有高额的充值消费,只不过多了每天都要肝的神器【艾泽拉斯之肝】。
其中的坐骑、玩具、幻化收集更是为休闲玩家提供了良好的体验选择。
有什么内存小又好玩的游戏推荐吗?
节奏大师,就几十兆,歌可以玩完就删。
特别喜欢玩节奏大师,进了个战队,但是战队人活跃度太少了,我想为战队招队友,只要想玩就好,不要求别的,希望战队能越来越好! 战队名 大白先生@ 欢迎爱玩节奏大师的朋友!
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
空中对抗是讲求条件对等的。
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比如单打独斗还是双机对抗,是否同样有预警机和干扰机等辅助飞机保障,有同样出色的飞行员等等;模拟现实的空战环境,是突然遭遇,还是一方执行拦截,是一方雷达不开机,还是双方雷达开机等。如此通过数次临阵空中搏弈,方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美国空军F-22出世不久,即对阵F-16,在其“红旗”军演中,首次空战的结果,F-22以144:1的大幅领先优势,宣示了隐身空战的到来。然而是次空战,没有描述更多的细节,比如空战条件是否对等,空战环境是否逼真,只是对外公布了结果。
有无故意夸张的成份在其中,也值得怀疑,毕竟当时只有美国一家装备了五代机。以后又经过了数次对抗,基本把F-22对阵三代机,锁定在44:1的最终定论中。
歼-20模拟空战1:10也好,1:20也罢,要看具体对阵的是何种机型,三代与四代当然是不一样的,比如升级到四代的歼-16,已经具备了半隐身的能力。如果歼-20可以1:10的结果胜出,就说明我们的五代机性能还是非常出错的。
要知道,做为三代王的歼-11,升级到四代以后,其性能在四代机中也属佼佼者。
致于1:20的结果,可能是歼-10基本型号,20的交换比对于“猛龙”来说是满意的,从而说明歼-10性能也是十分出色的。
军改后的空军,经常展开自由对抗,其激烈的程度,如飞行员所说,强度并不比实战轻松。并随着我军的开放,也经常与外军展开交流,空战思想与时俱进,对抗经验得到不断积累。在以创新为主导的训练模式下,训练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这样我军面临真实的战场,不管出动四代还是五代,定能战而胜之。因此魂舞大漠相信,我们所模拟的训练结论,是正确的。
python一般用来做什么?
Python是一门编程语言,应用非常广泛,我用来做金融数据分析,量化投资。
探讨问题与分析思路
本文以Python为量化工具,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指数定投的优势与劣势在哪?
(2)指数定投受哪些因素影响,是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3)指数定投策略如何优化?
编程软件:基于Python3.7的Jupyter Notebook,使用到的库包括numpy、pandas、matplotlib、pyecharts和tushare等。
数据来源:使用tushare pro开源包获取上证指数、深证指数、沪深300、上证50、中小板和创业板1991-2018年数据,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是2011年-2018年数据。
源代码: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废话少数,放码过来!),关注微信公众号:Python金融量化(id:tkfy920),回复"指数定投源码”免费获取下载地址。
01
国内指数价格走势
首先,对A股几个常用的指数历史走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直观反映不同期间股价涨跌情况,其次,计算各期间股指的累计收益率,为后面的指数定投对比分析做铺垫。
各指数自上市交易以来累计收益率情况:区间拉长,各有千秋。
牛市区间累计收益率情况:'2013-01-01':'2015-06-12':牛市来了,创业板身板轻,飞得更高(摔下来也疼)。
倒V形区间收益率情况:'2011-01-01':'2018-12-24':辛辛苦苦八九年,最后回到解放前。
2018年以来累计收益率:'2018-01-01':'2018-12-24'。怎一个“惨”字了得,中小板跌到妈都不认得。
各指数自上市以来累计收益率和年化平均收益率:上证综指自1990年12月以来累计收益率达到322.98%,但是几何年平均收益率也只有5.29%,低于中证500、沪深300和中小板指。
02 指数定投策略
指数定投策略:即每月于固定日期使用固定金额投资指数基金。如将每月月初发的工资3000元用于投资指数基金。
下面运用Python定义指数定投的回测函数,假定无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为4%(假设而已),每月月初(或者月末)定投3000元购买指数基金,计算各期间累计收益率和累计定投资金。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指数定投在什么情况下优于一次性投资以及无风险理财(银行定期存款)呢?
微笑曲线(V或W形态):不难理解,指数定投的优势在于规避择时,不怕踩坑,通过长期定额投资分摊成本,当股指呈微笑形走势的时候,一定是优于一次性投资的,但是否能获得较高回报,还得看右侧回升的幅度大小。如选取区间2007年10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该期间是股指自1990年以来的历史高点6124点开始下跌,然后反弹至5178点,即假设你运气碰巧那么差,在最高点当接盘侠,然后每个月继续傻乎乎的补仓,然后终于运气来了,在2015年高点全部清仓。如下图所示,如果你在高点一次性买入然后长期持有,期间累计收益率是-16.48%,而定投的累计收益率却高达101.03%(每月月初投入),无风险理财的期间累计收益率也只有16.28%。
小微曲线:上图选择的“微笑曲线”很优美,刚好是股指两头高(右侧高才是关键),中间低,因此通过每月定投不断分摊长期成本,获得超额收益率。那如果右侧不是很高呢?再来看另一个区间,2007年10月17日(6124高点)至2009年07月20日(3333低点),如下图所示,区间累计收益率为-62.31%(佛性),理财累计收益率3.62%,每月月初定投的累计收益率仍然有15.64%(每月月底定投是17.96%,其实统计分析二者并无显著差异)。可见,一次性买入长期持有策略对择时的要求非常高,一旦踩了坑(高点接盘),将很难翻身,而长期定投策略则规避了择时的困扰,在股指短期波动向下,中长期向上反弹的走势中优势凸显。
难过曲线(倒V或M形态):有微笑曲线,当然也有难过曲线。正所谓,有阴必有阳,有涨必有跌,有得必有失。什么情况下定投指数策略处于劣势呢?将回测区间拉长,考察指数从低点-高点-低点、经历两次大的牛熊转换时,指数定投策略的累计收益率情况。如下图所示,选取区间2006年10月01日(2000多点)至2018年12月24日(2000多点),相当于经过了12年多,股指差不多又回到起点。一次性买入期间累计收益率为36.6%,理财定投累计收益率为27.63%,但是指数定投累计收益率却为-7.39%(-7.46%),可见,指数定投并非时间越长越好,也并非一直比一次性买入持有策略好。
单边牛市:即起点为最低点,终点为最高点。选取区间2014年07月1日至2015年06月12日进行回测。如下图所示,一次性投入并持有的策略明显优于定投策略。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一次性买入并持有策略对择时要求非常高,即同时在买点和卖点精准把握才能获取超额收益率,而定投指数策略对买点并无要求,但要求卖点出现在右侧才能获取超额收益。换句话说,指数定投并非毫无目的的一直做长期定额投资,而是要结合一些择时指标判断拐点进行“止盈”,才能获取较高的累计收益率。
03
其他指数情况
股票指数是反映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一般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采取价格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的股票选取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只看单一股票指数可能难以反映总体情况。下面对照分析上证指数、深证指数、沪深300、上证50、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由于创业板是2010年才推出,因此下面的分析主要考察2011年-2018年区间。
单边牛市:考察期间2014年07月01日至2015年06月12日,创业板定投累计收益率最高,达到124.3%,并且定投累计收益率居然高于一次性投入的累计收益率;而上证50定投累计收益率最低,只有63.22%。
倒V形(右侧高于左侧):考察区间2011年08月01日至2016年12月24日,创业板累计收益率仍然是最高的,除了创业板外,指数定投策略的收益率均高于一次性投入持有策略。
难过曲线:考察期间2011年08月01日至2018年12月24日,该区间内,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证500和中小板指累计收益率均出现了负数,但定投策略亏损较少,其他几个指数仍有正的收益率,除创业板外,指数定投策略仍然优于一次性投入持有策略。
单边下行:考察期间2015年06月12日至2018年12月24日,毫无疑问,单边下行的时候,定投不断分摊了长期成本,累计亏损率要低于一次性投入。此外,单边下行的时候,期间内创业板累计跌幅是最大的,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山水有相逢。
2018年情况:2018年国内外形势云诡波谲,内外夹击,经济持续下行,股票市场首当其冲,各大指数均出现了大幅下跌,股民怨声载道。年初至今,中小板累计亏损高达45.12%(定投:-24.66%)。可见,起风的时候,身子轻的猪可以飞得更高,但摔下来的时候也更惨!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指数定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累计收益率。巴菲特建议个人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方式是指数定投,尤其是对于收入来源于每月固定薪酬的普通散户。为什么倡导指数定投?其实背后的逻辑是很清晰的,即股市受当前受各方因素叠加影响,短期波动较大,形势不明朗,但是对股市长期走势抱有很大希望,这时候做指数定投将是一个不错的投资策略,尽管短期内可能承受较大的亏损压力。最后引用基金观察网上的一张图片进行总结:“长期国运向好,中期估值合理,短期情绪恐慌,所以此时不定投,啥时再定投?”
(图片来源:基金观察网)
05 结语
本文使用Python对A股几个常见的指数历史行情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构建指数定投策略函数,对不同区间指数定投策略进行了历史回测,全面展示了指数定投策略的优劣势、适用性与局限性。华尔街曾流传着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可见择时是非常困难的,指数定投则规避了这一选择,通过采取分批买入法,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卖出的缺陷,不断分摊和均衡长期成本,因此指数定投在中长期看好、短期波动较大的行情中优势明显。股票市场短期内是噪音交易占主导,无论你使用的量化技术多么复杂高深,可以战胜市场的唯一方式依然是获取概率优势。大道至简,只有简单的策略,才能在长期投资中保持高度的稳定概率优势。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ython金融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