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皮的作用,中药的毒性到底是什么?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简单地说:中药毒性有广义狭义之分,有别于现代药物毒性概念,同时,中药有严格的毒性分级和使用禁忌。“是药三分毒”,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是问题关键,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崇尚天然、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成为潮流。
随着现代医学医疗模式的转变,天然药物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有着悠久临床历史的中药逐渐被世界所接受,据报道,目前中药已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中医药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手段。
与此同时,有关中药的毒副作用报道也急剧增多,中药的肾毒性、肝毒性甚至神经毒性等不断见诸报道,这已经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化的严重障碍。
不仅在国外,国内民众由于缺乏对中医药理论的认知,加之媒体推波助澜的报道,中药的毒性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中药毒性有广义狭义之分,有别于现代药物毒性概念中药足指在中国传统医疗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产生与人体阴阳等平衡失调密切相关,中药治疗疾病历来就有“以偏纠偏”之说,古代常常把毒药看成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毒药即是中药,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
《周礼·天官冢宰下》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张景岳《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日毒药攻邪也”。
《药治通义》中张载人日:“凡药皆有毒也,非之大毒、小毒谓之毒。”广义的毒性为药物的偏性,而狭义的毒性则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我国历代本草专著都对有毒药物进行“大毒”“有毒”“小毒”“无毒”等类似的毒性分级。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以方便临床用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亦采用类似的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级法。现代药物毒性概念则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等的不同。
狭义的中药毒性与之相近,但仍有别于现代药物毒性概念。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停药自止。
中药的副作用与自身体质以及中药的煎煮、配伍、炮制等因素有关。此外,多数中药存在一药多效的特点,如常山既可治疗疟疾,又有催吐效果,治疗疟疾时则会出现呕吐的副作用。
因此,在服用中药时出现恶心、呕吐、泄泻、腹痛甚至过敏反应等不应归属为中药有毒性。
中药的毒性概念有别于现代药物毒性概念,这一点至关重要。从广义毒性理论而言,有毒是绝对的,无毒是相对的,任何药物都存在有毒的可能。
中医讲求以偏纠偏,临床应用中,若辨证准确,用法得当,剂量适宜,“毒性”可变为药性,治病驱邪,达到“药弗暝眩,厥疾弗瘳”的用药境界。相反,辨证失当,用法剂量错误则会使无毒的药物因偏性太过而产生毒性,损害健康。
中医广义的毒性理论具有辨证思维,更符合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去研究学习。
中药有严格的毒性分级和使用禁忌用药安全性不仅是今人关注的重点,古人对中药的毒性也非常重视,“人命无贵贱,古今人相同”,中国历代本草专著都对中药的毒性进行系统的分级。
我国现存最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按照药物的功效和毒性大小分上品药约120种,中品药120种,下品药125种。
上品药无毒或毒性很弱,功能滋补强壮,可以久服;中品药有毒或无毒,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当斟酌使用;下品药专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
这是中药毒性在本草专著中的首次记载,产生了中药毒性分级的萌芽、随后历代本专著都对药物进行有毒、无毒的记载,并对有毒药物进行夫毒、常毒、小毒、无毒的分级,如唐代的《新修术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中药毒性的分级目前亦沿用这种分类法。但需要指出,中药虽有严格的毒性分级,但分级缺乏客观定量标准,毒性分级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是药三分毒”,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是问题关键,加强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学习,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艾叶加什么可以止痒?
艾叶加什么可以止痒
艾叶加防风、当归、生地、川芎、苦参等有一定的止痒效果。
中医认为,痒大多是由风邪导致的,所以很多有祛风作用的中药都有止痒的效果,比如徐长卿、防风等。在用祛风止痒药的同时,可以配伍一些养血行血的药,来增强止痒效果,如当归、生地、川芎、白芍等。湿热内蕴也可以导致皮肤瘙痒,可以选用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止痒的中药来缓解症状。一些虫类也会导致皮肤瘙痒,所以像土荆皮、蛇床子等具有杀虫止痒的中药也可以治疗皮肤瘙痒。具体用药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郭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止痒有什么植物?
止痒植物:垂盆草,薄荷,藿香,驱蚊草,八宝景天,芦苇,土黄莲,灰灰菜,龙葵果
驱蚊植物:驱蚊植物有夜来香、薰衣草、猪笼草等在其生长期中会通过叶片、花、等组织或器官散发出一些气味或者特殊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但能驱赶靠近自己的昆虫,来达到驱蚊的目的,另外艾叶、茉莉花都可以驱蚊,枝叶熏烟能驱蚊蝇
在农村有哪些树皮可以当药材用?
树皮,一般人认为没多大用处,其实不然。树木茂盛依赖于树干、树皮对营养的吸收与输送。可见树皮是维持树木生命的重要通道,也是抵御外邪侵袭的重要屏障。同时树皮还有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可以用来治病。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现简介其中几种树皮的药用价值。
1、椿白皮
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树皮,味苦涩,性凉。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之效。《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 、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为常用中药之一。
2、桑树皮
俗称桑白皮,为桑科小乔木桑树的根皮。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效。《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本草纲目》:“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药理研究表明,其有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有镇 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气肿、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心力衰竭、肾小球肾炎、妊娠水肿等症。
3、臭椿皮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茎部的内皮。味苦、涩,性寒。可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止带。《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本 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治湿热为病,泄泻久痢、崩带肠风 、梦遗便数,有断下之功。”
4、槐白皮
为豆科植物槐树的树皮。味苦,性平,无毒。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效。《日华子本草》:“治中风皮肤不仁,喉痹;浸洗五痔并一切恶 疮。”《本草图经》:“治下血。”《名医别录》:“主烂疮。”《嘉祜本草》说槐胶“主一切风,化涎 ”。《普济方》:槐皮治破伤风 。槐白皮适用于中风强直、肌肤不仁、口疮、牙痛、肠风下血。外用治烫火伤、痔疮。
5、榆白皮
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味甘,性平。有利水,通淋,消肿之效。可用于治疗便秘、腹胀、失眠、浮肿等疾病。
6、枣树皮
为鼠李科植物枣树的树皮。性温,无毒。有涩肠止痢、敛疮止血之效。民间把其作为止泻要药,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 血、痔疮出血、痢疾等。
7、柿木皮
本品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味苦涩,性寒凉,有小毒。有涩肠止泻、止血止痢之效。《中药大辞典》:“治下血及汤火伤。”《本草纲目》:“治汤火疮。”民间常用于肠炎、结肠炎、痔血、便血、痢疾。外用治疗水火烫伤。
8、樟树皮
为樟科植物樟树的茎皮。味微苦,性温。有行气止痛之效,同时还能除湿止泻、消肿。适用于治疗湿气脚肿、皮肤瘙痒、风湿性关节炎、腹 泻等疾病 。
9、梓白皮
为紫葳科植物梓树的树皮。其含对一香豆酸、阿魏酸。有清热、解毒、杀虫之效。《本经》:“味苦,寒。主热,去三虫。”《本经逢原》:“梓皮 ,能利太阳、阳明经湿热。”《别录》及《日华子本草》皆言本药煎汤外洗可治疗疮疥、皮肤瘙痒。适用于时病发热、黄疸、反胃。外用治皮肤瘙痒、疮肿。
10、棕榈皮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树的茎叶鞘纤维。味苦涩,有收敛止血之效。为止血要药,多煅成炭用。适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淋、子宫出 血、泻痢。也可治外伤、皮肤疥癣等,研末外撒患处。
11、李根皮
为蔷薇科植物李树的根皮。性寒,有清热下气之效。《别录》:“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可用于肝火上逆,胃热引起的呃逆、
恶心、心烦口渴等症。
12、杏树皮
为蔷薇科植物杏树的茎皮。《中药大辞典》:“治疗杏仁中毒。取杏树皮100克,削去外面表皮,仅留中间纤维部分,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过滤,候温灌服。”
13、白蜡树皮
为木犀科落叶乔木植物白蜡树或苦枥白蜡树的茎皮。有清热解毒、清胆明目之效。可用于治疗痢疾、血痢、目赤肿痛、小儿头疮等。
用蛇床籽泡水喝什么时间喝最好?
蛇床子的服用方法以及泡水喝的养生禁忌
蛇床子泡水喝的禁忌
蛇床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温肾壮阳,同时也可以祛风杀虫,对于多种肾脏方面的疾病具有非常不错的疗效。虽然蛇床子对于多种疾病都有防治效果,但如果不合适的人群服用它之后对身体的损害也不小。具体的蛇床子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1、肾阴不足、相火亦动以及精关不固等体质患者,最好不要服用蛇床子,避免这类型症状更加严重。
2、下焦有湿热等患者,也不应该服用蛇床子,对体质的危害是比较大的。
3、平时生活中使用蛇床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食物、药材搭配上的禁忌,例如蛇床子不可以和贝母、恶牡丹以及巴豆等一起服用,避免药效以及身体病情受到影响。
4、平时生活中如果是比较容易发火的人,那么说明肝火比较旺盛,则类型的患者也不适合服用蛇床子。
5、蛇床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毒性,科学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蛇床子虽然对身体的保健效果很不错,但是也含有一定的毒性。虽然说毒性比较小,但生活中服用仍旧需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大量使用。
6、肠胃不舒服的人群不适合服用蛇床子,这是因为蛇床子中含有一定的挥发油,这种挥发油进入肠胃中会轻微的刺激胃肠道,问题严重则会导致腹泻以及胃肠道方面疾病。
7、若没有科学的使用蛇床子,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蛇床子泡水喝的禁忌。具体的不适反应如:口干舌燥、肠胃不适、皮肤出现瘙痒以及发红、嗜睡等,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服用蛇床子。
蛇床子的服用方法
蛇床子在生活中的适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除了本文介绍的泡水喝之外,也可以煎汤进行熏洗,除此之外制作成坐药以及栓剂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一:蛇床子汤
材料:蛇床子、当归尾、土大黄、苦参、威灵仙以及老葱等适量。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上清水,水开三次之后就可以取出来,趁热进行熏洗,效果会更好。
功效:这种方法使用后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燥湿,对于一些干燥发痒、皮肤起疙瘩以及瘙痒等情况都有很不错的疗效。
第二:蛇床子苦参酒
材料:蛇床子、苦参、防风、明矾、川椒以及白酒。
做法:将所有的中药材研磨成粉末之后用棉布袋包裹好,然后和白酒一起浸泡。每天都要进行摇晃,一个月之后就可以揭盖了,建议在使用之前能够过滤一下。
功效:这道药酒的主要功效就是解毒以及祛湿,适合一些关节炎、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的患者服用,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注意:这种药酒并不是内服的,而是外用,每天三四次涂抹在不舒服的情况。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加入一些土荆皮以及木鳖子等。
第三:蛇床子苦参散
材料:蛇床子、苦参、黄连、黄柏、冰片、枯矾。
做法:将所有的药物煎汤后用浓度为百分之三的小苏打液清洁阴道,然后再上药,最后一定要换上干净的内裤,一天使用一两次就足够了。
功效:这道药方的主要作用就是杀虫止痒以及清热燥湿,适合女性使用,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蛇床子泡水喝的禁忌已经具有一定了解了。蛇床子性温味苦,服用后具有促进肾经以及肝经健康的作用。平时生活中科学使用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肾虚阳痿、尿频尿急、宫寒不孕不育、腰膝酸软、白带异常等情况。
不过在生活中使用蛇床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蛇床子泡水喝的禁忌相关知识。这种中药材本身是带有一定毒性的,所以生活中千万不要乱吃以及大量服用药材,避免身体出现中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