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海洋大亨,邵逸夫是什么人?
邵逸夫是香港影视富豪,资产超过120亿港元,名列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
但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饮誉海内外。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邵逸夫总是以超前的眼光,发现商机,捷足先登。
邵逸夫所处的时代和我们今天有些相同,那时的电影还是一片无声的世界。
邵逸夫居然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把有声技术从国外引进来。
1931年的时候,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邵逸夫幸亏抱着一块小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不久,邵逸夫亲任制片和导演拍摄出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后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进“有声时代”,从而邵逸夫也成为我国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当时,他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
李翰祥果然不负邵逸夫厚爱,其《江山美人》一炮打晌,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紧接着又倾巨资拍摄的《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他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中国影片的狂潮,从这之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进而使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电影市场。
2014年1月7日清晨,邵逸夫先生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消息公布之后,不仅引得很多明星在微博上发文悼念,表达不舍之情,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人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悼念这位百岁老人。
电影皇帝邵逸夫,为什么那么出名?
♦♦♦♦♦♦♦ 壹♦♦♦♦♦♦♦
邵逸夫不仅仅是一个大富豪,他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1977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头衔的第一人。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邵逸夫先生将著名爱国企业家和教育家陈嘉庚视为榜样,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祖国富强发展教育,国家要富强,一定要把教育搞好,一定要培养人才。
正是这种对财富、对教育的态度,才让一座座“大庇天下学子”的“逸夫楼”,拔地而起。
某次,有人问邵逸夫,你为什么要叫逸夫呢?
他答道:意在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但这不过是邵逸夫的随意回答,他名字的含义其实远比这要深邃,由来也别有一番趣话。
邵逸夫出生在宁波镇海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邵玉轩在上海经营颜料业务,财源茂盛,生意兴隆。
他是邵家的第六个孩子!
前面有哥哥、两个姐姐。几个男孩的名字都和“木”字有关,老大仁杰、老二仁棣、老三仁枚,按照这个次序,父亲为他取名仁楞。
这个仁楞,自幼天资聪明,深受家人喜爱,到了入学年龄,父亲把他送到上海。
后来,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而是全部投身到娱乐行业,老大是制片兼导演,老二擅长编剧,老三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精通摄影!
后来,邵逸夫成了电影电视生产的大实业家、著名的影视巨富,在影视行业称王称帝,叱咤风云。
在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校董会的晚宴上,常常可以见到邵逸夫。年复一年,每年随意交谈几句,过后又淡忘了。
事实上,他老精神奕奕,每次都面露笑容,说说中文,又夹两句英语。
截至2014年,他赠款金额已近47.5亿港元。
捐款与项目单位资金相配套,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涉及内地31个省份。
邵逸夫先生仙逝后,一幅在网络上被网友争相转发的“逸夫地图”,则更为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邵逸夫先生的慈善之心。
♦♦♦♦♦♦♦ 贰 ♦♦♦♦♦♦♦
邵逸夫的出名还与他的长寿和商业智慧有关,他也有很多长寿的生活方式被人效法邵逸夫,在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成就后,以107岁的高龄安详辞世。他首先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作为一个家大业大,常年置身于残酷商业竞争风口浪尖的人物,能拥有如此令人艳羡的高寿,其背后的生命哲学值得认真探究。
他的情感生活也广为世人称道。
他先后有两位红粉知己,第二任妻子方逸华在追随他近半个世纪后,才与他在1997年于拉斯韦加斯举办了婚礼,那时的新郎邵逸夫已经90岁了。
一生钟情于通过综艺传播中国文化的邵逸夫,终于完成了东方人生三段论:从富到贵再到雅。
先有钱,进而肩负社会责任,最后上升到拥有超越物质至上的信仰。对他的纪念充分说明,中国普通人不仇富,只是痛恨非法致富和为富不仁。
邵氏公司经营电影制作达60年之久,从1987年起停止电影制作,而地产、物业发展及投资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邵逸夫曾说:我的财产主要来自购入的地皮升值;我买戏院时,总连带买下附近的地皮,戏院带旺附近区域后,买入的地皮便会大幅升值,影视收入丰厚和地产价格飞升。
这些促使邵逸夫最终跃居香港十大富豪了!
影业皇帝、东南亚影业巨头、亚洲影业大亨。等等都是邵逸夫的头衔。
邵逸夫的电影院有200多家,遍布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西欧、据统计、每天光顾他的影院的观众就在100万人以上。
邵逸夫从事电影业已半个多世纪,他的公司摄制了多少影片已无法统计,仅以他设在香港的邵氏电影制片厂来看,20多年中共拍电影片1000余部。
邵逸夫名列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中,但他究竟拥有多少财产,却无法统计清楚。
邵逸夫的长寿秘诀邵逸夫是驰名中外的香港娱乐大王,多年来一直位居香港十大富豪之列。
虽然年逾百岁,但一直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曾有媒体询问其养生秘诀,他笑答: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
事实上,邵逸夫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工作、上班,的确,邵逸夫在90岁以前,还每天坚持上班。
他认为,晚年小劳是有益健康的,但应量力而行。
他看过的电影之多,堪称之最。
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逢片必看,他借此了解世界的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电影的拍摄计划。
据说,6小时就足以解除一天的疲劳,他的养生之道在于持久地坚持运动,除了早睡早起练养生功以外,邵逸夫平时生活非常规律,简单朴素,不讲究名牌。
同时,他也保持了对生活的热情。
此外,邵逸夫注重足部锻炼,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转64圈。他还坚持打太极拳、游泳、散步。
注重食补。
在食补方面,邵逸夫年轻时每日都要炖一根野山参犒劳自己。
到了50岁时,他在医生建议下改为每日只在舌下含一薄片顶级野生人参。
每顿晚饭一定要喝碗“蜜瓜海螺煲鸡汤”,据说该汤滋阴效果明显。
♦♦♦♦♦♦♦ 叁 ♦♦♦♦♦♦♦
邵逸夫的传奇创业经历,也是其名满天下的原因,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当时邵氏兄弟居然选择卖掉房子,以此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事实上,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当时邵氏兄弟选择卖掉房子,以此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并于1924年在上海出品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获得极大成功。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1929年,邵氏两兄弟收购了新加坡的“新世界游乐场。
不久,邵仁枚和邵逸夫商定“邵氏兄弟公司”正式开业,同年,又收购了“大世界游乐场”。
后来,邵逸夫到美国购买有声电影设备。同时到美国的好莱坞参观,动身乘船刚穿出马六甲海峡,轮船下沉,邵逸夫抱着一块小船板,在大海里漂了一天才被人救起。
总而言之,以“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医院、科研艺术中心以及灾后重建项目遍布中国和世界各地。
他一生捐赠总计已超过百亿元港币。
他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
他的长寿和商业智慧有关,他也有很多长寿的生活方式被人效法。由于这些原因,邵逸夫非常出名,可以说是名满天下了!
我是@龚柳辉 朋友们!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
要学会知足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一件事情。
W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孩,表面看来,家庭环境一般,父母都是县城普通的公务员,也没有很高的职位。W大学在南京就读,毕业后留在了南京工作,没多久,家里就全额帮他买了套800多万的房子,在南京安居下来。
W的同学朋友都不知道他在南京的情况,还以为象一般大学生那样,住着出租屋,啃着面包馒头,挤着地铁,只为省下那么点钱。
直到W的老爸出事了,大家才知道了所有的事情。
W的老爸是县城一个单位的副职,官虽然不大,但是手上有权力。这些年W的老爸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收受了不少好处,用这些钱为儿子的求学和工作铺好了一条金光大道。
后来东窗事发,W的老爸被调查、逮捕,W的房子来源也被查了出来,现在还在等处理结果。
W老爸的一念之差,让自己的后半生在铁窗里渡过,也连累到了儿子,今后他的儿子要为他的行为来买单。
虽然说W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儿子的爱,但是无论怎样,现在的苦果已经酿成了,也回不了头了。
所以说,人到中年,真的要知足啊。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为了更好地生活,大家拼了命地去挣钱。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各人不一,普通人挣着微薄的薪水,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本来做普通人也是好的,虽然辛苦,却可以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过一生。
但是人毕竟是有欲望的,特别是做父母的,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让他住大房子,开好车,做轻松的工作,过高质量的生活,不用吃常人要吃的苦。
但是现在房价那么高,以一般人的工资,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就算买了房子,也是按揭买的,为了还每月的贷款,多少打工一族省吃俭用,拼命去挣钱。
也因为如此,很多人就想到了走捷径,象W的老爸一样,铤而走险,最终走到了这个地步。
其实,人到中年,要学会知足,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福报,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各自的任务。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做到心态平衡,知足常乐,平平安安过这一生,过好自已的生活,不要羡慕别人,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8090后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香港影坛人才辈出,不仅涌现出许多巨星,而且还有大量优秀导演,比如擅长文艺片的王家卫、许鞍华、陈可辛,擅长黑帮片的吴宇森、杜琪峰、麦当雄,擅长武侠片的徐克,还有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周星驰。以下下10部电影分别出自他们之手,大多数80/90后都看过。
1、周星驰:《功夫》
演而优则导用在星爷身上再合适不过,早在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中星爷就开始当导演,不过那个时期都是和李力持、谷德昭联合导演,真正意义上独立执导是从《少林足球》开始。当然了,虽说是联合执导,不过真正的导演还是星爷。
星爷的作品大家早就耳熟能详,许多人更是反复看过许多遍,每个人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大圣个人认为《功夫》是周星驰导演代表作,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向偶像李小龙先生致敬之作,同时也深刻传达了他不忘初心的本质。而且《功夫》还是2004年内地和香港双料票房冠军,口碑和票房齐飞。
2、徐克:《新龙门客栈》
徐克是一位风格多变的导演,喜剧、武侠、恐怖、科幻、爱情全都有涉猎。当然他最为人称道的自然是武侠电影,被誉为继胡金铨、张彻之后的武侠大师,开创了香港电影新式武侠时代。《黄飞鸿》《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全都是百看不厌的经典。
《新龙门客栈》虽然是新瓶装旧酒,可是它却是武侠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后来者想要超越它实在太难,在大漠的一个客栈里,朝廷、江湖侠客以及各方势力全都云集在此,共同构筑了这个江湖。虽然徐克只是监制,可是谁也不能否定这是一部带有徐克风格的电影。
3、杜琪峰:《枪火》
银河映像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影片充满了暗、黑、狠等风格,而杜琪峰又是灵魂人物,是一位最具个人风格化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有着杜氏美学,细腻且充满张力,暴力且充满哲学。
杜琪峰有《枪火》《放逐》《暗战》《黑社会》等经典,只能选一部的话,大圣选择《枪火》,各种摆拍拿枪姿势,犹如战场上的排兵布阵一般,体现了导演对氛围的把控能力。更难得的是,这部影片只用了250万港币和19天就拍摄完成。
4、吴宇森:《喋血街头》
吴宇森是暴力美学大师,深得张彻教导,一部《英雄本色》足以登上神坛。吴宇森曾经表示自己所有作品中,最满意的就是《喋血街头》,一个带有个人传记色彩,另一个就是呕心沥血之作。三个兄弟因一箱金子反目,有点《刺马》的味道在里面,表现最抢眼的不是梁朝伟、李子雄,而是歌神学友,奉献了精湛的演技。
可是有时候好作品却得不到票房的认可,《喋血街头》当年票房惨败,赔了不少钱,要不是后来周润发为吴宇森拉投资,自己低片酬出演的话,吴宇森估计又要经历一段失意的日子。
5、王家卫:《阿飞正传》
也许许多人不喜欢王家卫电影,可是却不能否认他在华语电影圈的地位,是香港殿堂级的导演之一,堪称电影届的诗人导演。
王家卫是一个低产导演,拍片时间长是出了名的,要是挑一部代表作的话,大圣选择《阿飞正传》,这是王家卫真正的成名作,虽然将投资人邓光荣气到住院,不过却影响不了它的价值。
6、王晶:《赌神》
王晶和王家卫两人经常被人拿来比较,一个擅长赚钱,一个擅长拿奖,各有专长。王晶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各种类型影片也都能驾驭,尤其擅长赌片,号称赌片之王。
香港赌片也正是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的,而《赌神》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正是因为他,才有了赌神高进,才有了后来的赌圣、赌侠等。只可惜近些年赌片被他玩烂掉了。
7、许鞍华:《女人四十》
许鞍华曾是香港新浪潮导演之一,又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获奖次数最多的导演,她的作品总是不经意间流露最真挚的感情,《女人四十》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片细腻且现实,也许会让你感动压抑,不过看过之后却又会会心一笑,因为生活的甘美和人生的温情永远存在。
8、陈可辛:《甜蜜蜜》
陈可辛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北上香港导演了,诸如《中国合伙人》《亲爱的》《投名状》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好成绩。当然这些作品不足以代表他,只有《甜蜜蜜》才可以,诠释了大时代下的爱情故事。
张曼玉不愧为华语电影最会演戏的女演员,演出可以说是精彩绝伦,最能体现演技的就是她看到豹哥尸体那段,悲喜交加。电影中李翘和黎小军最后相逢,可是现实生活中却不会相逢。
9、麦当雄:《跛豪》
麦当雄被誉为香港电影枭雄导演,拍片以大胆、追求真实感著称,当年差点把沈威烧死。《跛豪》中他虽然只是出品人和编剧,不过全片充满了他的风格,后来的《上海皇帝》《hei金》也都是一样。
《跛豪》作为一部史诗级黑帮片,为我们展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一个黑暗时代,同时本片也引发了一场传记类型电影的热潮,后来的《雷洛传》《赌城大亨》皆是如此,就连前一段时间《追龙》也是根据它改编的。
10、刘伟强:《无间道》
提到香港电影黑帮片导演,始终绕不开刘伟强,他的《古惑仔》系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当然有好也有坏,有的人看到威风、刺激,有的人看到兄弟义气。
不过能代表刘伟强的还是《无间道》,这部香港电影史上最好的警匪片,它不是单纯的英雄主义警匪片,处处充满了哲学,坏人一直想当好人,好人深受折磨,一直谨记自己是名警察,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除了以上10部电影,还有哪些电影你们觉得80/90后都看过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最近暴涨是什么原因?
一声叹息,只因世界变化太快,前三天我还分析了原油价格状况,当时触及20美元关口,准备开始入手抄底原油的时候,也分析到这是一次历史性做多的机会,之前分析到也必然会回到30美元左右,就在上周四周五原油直线拉升至 29关口,两天时间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仅差一美元准备18上方入手原油多,届时油价已经涨到令人无法下手的地步,却眼睁睁错过了这一趟多头车,19美元这是神仙做多的点位,没多少人会很精准的在这个位置抄底,事实证明该买就买,当机立断,哪怕加仓也要去买!
基本面解读:原油,一周的时间暴涨10美元,创下了近29美元的阶段性高点,俄罗斯表示愿意与美国以及欧佩克成员国一起来协调一致的计划,以确保未来 石油市场价格的长期稳定,这是利好消息,沙特开出条件,加拿大持开放态度,目前比较明确的是,沙特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其他大型石油生产国,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不属于OPEC+的一些大型石油生产国加入减产,沙特才会准备减产,若其他产油国加入合作,沙特考虑将石油产量降至900万桶/日以下。油之王其实在之前文章一直强调,提振油价必须是各国参与进来减产,目前美俄沙三国已经有了明显的配合和参与,据欧佩克消息人士称:欧佩克+紧急视频会议将不会在周一举行,可能推迟至4月8日或9日,推迟会议的目的是留有更多时间让产油国就削减原油供应进行谈判,所以我们还是得重点关注下周的会议!
技术面分析:原油从19.2涨到29.1,接近10美元涨幅,这是一次中线波动,此次波动仅用一周时间,最大的推动力则是消息面利好层出不穷,跟技术毫无关系,30美元是一个压制关口,本周收线28.6美元,想要突破30,还得看下周会议的内容,如果从技术面来看周一先回落,关注下方几个关键支撑点 27.3——26.27——25.5——23.6,原油下周会向下逐步测试点位,很多人会问了,原油开始反弹上涨了吗?以个人在市场实战交易经验来看,急涨必有回落,目前市场的大环境萧条,原油需求萎靡,光靠各国减产只解一时燃眉,但是如果不减产提振,原油只会更萎靡,到时候各国的产油公司只会接二连三倒闭,目前疫情还在持续发酵,人们恐慌情绪已经被市场所预知不在持续恐慌,原油需求提不上来,价格只会在20-30美元震荡,还是那句话原油上涨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你有着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完全可以抄底下去,真怀念以往的油价5-10美元波动需要一个月,二个月走完,那时候的抄底或抄顶也只需等待一二个月,而这次大家抄底只需要一周就能完成,我只能告诉你运气占了一部分,没有跌到15美元也是有幸!
送给大家一句话:不要羡慕猜顶抄底的人,历时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终究会被市场收割,顺应市场,跟随市场,跟随趋势才是唯一出路!
浙商和粤商闽商三个商帮?
显然浙商和粤商、闽商三个商帮比较的话呢,浙商的实力是最强的。浙商的势力范围并不局限于在浙江范围里面,因为上海其实有一大半的势力是浙商的天下。过去都有前店后厂的说法。也就是这时候把生产厂都开在本地或者周边地区,然后在上海设一个经营店,经销店打品牌的,或者说现在是把总部设在上海,把上海搞成总部经济,但是整个生产基地还是在浙江以及周边地区,由于现在环境保护以及各地的优惠政策不同,浙江商人已经把生产企业开到了全国各地,甚至也开到了全球各地。总体上而言,浙商的实力是最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浙江人抓三件事情。第一是注重技术,有机器设备的采购方面很舍得投入,长期以来江浙一带的人重视学习教育研究开发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技术上面比较拿得出手。其次是重视金融,在金融方面长期以来都是搞商帮,以及商会这些,企业家之间互相拆借在金融上面互相支持辅助,所以也有利于做大做强。第3个方面是浙江商人注重抱团。例如在浙江里面既有宁波帮也有温州帮,还有其他的商帮,商会组织非常强大,可以形成互相扶持的态势。
其次是粤商,粤商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创业,然后有一个很大的后台背景,可以发挥像类似上海作用的香港、澳门。粤商的特色是重点喜欢做生意,搞经营搞贸易,搞来钱快的轻资产的经营和运作。所以广东人他们在技术研发上面,并不是特别的深究。就像香港一样的,现在他是贸易非常的强,但是在科技研发方面还是有短板的。
闽商的话。现在闽商如果在自己福建地盘上面经营的话,由于福建山多地少,真正可以经营的地方不多,因此闽商往往跑到广东去,甚至跑到世界各地去经营。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形成一个类似于像上海或者是像香港这样的超级规模的代表性城市。虽然目前的厦门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但是厦门的很多投资者其实来自于台湾省。#2021生机大会##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策划##经济##正能量##千粉互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