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小说,穿越到鹿鼎记后宫的小说全集?
穿越到《鹿鼎记》后宫的小说有很多,比如鹿鼎记之扭转乾坤,穿梭鹿鼎记,梦回鹿鼎记,鹿鼎记之无人生还,穿越鹿鼎记之我是韦小宝。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
相对于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鹿鼎记》中“武”的比重较小,但是作为武侠小说,却也不乏武斗情节和武林高手。个人将书中的真正高手大致分为三个档次,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再看一看谁的武艺可以冠绝全书。
归二娘、桑结、吴六奇、胖头陀、许雪亭、施琅、无根道人、张淡月、归钟
人数虽然不少,但个顶个都是高手,放在江湖上每一个都称得上独霸一方的巨擘。
归二娘一个人谈笑间搞定青木堂众英雄,虽然实力不如陈近南,但是在试图自尽陈近南阻拦时,书中称陈近南算得上“以身犯险”,换言之以陈近南的武艺想要制止归二娘自尽并不容易,很可能需要以负伤甚至丧命为代价。
桑结算得上西藏第一高手,面对九难时自叹不如,但是不如九难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的硬实力毋庸置疑,是前十高手的有利竞争者。
吴六奇逊色于陈近南,在见识了胡逸之的武艺后也自叹不如,被归二娘和归钟联手速杀。
胖头陀原本的设定是身份低于五龙使,加上和瘦头陀是搭档,感觉二人应该差不多,但是在与少林罗汉大战时被给予极高评价,比瘦头陀要出彩得多。
许雪亭应该是神龙教洪安通之外武艺最高的,杀白衣少年时的表现比钟志灵好太多,最后虽然被洪安通所杀,但死前也给予洪教主重创。
施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手,出自武夷山,郑家五虎将之首,一度和陈近南打得有来有回,最终陈近南虽然取胜,但并不轻松。
无根道人和张淡月独自笔墨较少,不如许雪亭出彩,但是比殷锦和钟志灵应该强一些,其实按照书中的设定,五龙使应该大体处于同一水平,不过武评只看战绩和描写,这也是我将殷锦和钟志灵排除在一流高手之外的原因所在。
一流高手中的最后一位我选择了归钟。其实归钟的硬实力比母亲可能都不遑多让,从戏耍风际中看绝对是高手,但是他恶疾缠身,身体状态时好时坏,很难应付长时间持续性的战斗,故而位列一流高手之末。
超一流高手晦聪、陈近南、胡逸之、冯锡范、澄观、冯难敌
陈近南属于标杆性人物,抛开武功几乎是当世公认的武林第一英雄,所谓“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可见他在江湖同道心中的地位,连归辛树等人对他都极为佩服。
陈近南击败过实力不俗的施琅,秒杀过忽高忽低的李西华,个人觉得也略强于冯锡范一线,不然冯锡范何必杀陈近南总是搞小动作,不敢堂堂正正的决一死战,虽然这不能说明陈近南比他的手段高,但一定不会比冯锡范差,可以说是≥的关系。
胡逸之是陈圆圆的NC粉,刀法霸道凌厉,书中对他的武艺很推崇,曾与冯锡范苦斗,最终冯锡范因有伤在身不是最佳状态而落败。
冯锡范和陈近南、胡逸之实力仿上仿下,缺点是不知道是不是阴谋诡计搞多了,所以本事明明不差,却时常做一些不讲武德的事。
澄观比较特殊,他是理论大师,但是由于“闭门造成”,所以偌大年纪战斗经验却不是很足,感觉上明明有十成本事往往在作战时仅仅能发挥出六七成。
晦聪和冯难敌其实很难判断,如果单靠个人感觉,晦聪虽然未必是天下第一,但足以进入绝顶高手的行列,但因为缺少战绩,所以最终将他列入超一流高手的首位。至于冯难敌,一次也没出手过,但是作为黄真的徒弟,经历多年的沉淀与成长相信能够达到陈近南的水准。
绝顶高手归辛树、九难、洪安通、何惕守
四位绝顶高手,三个是《碧血剑》中的“老人”,只有洪教主一个“新人”。
归辛树是《碧血剑》主人公袁承志的二师兄,尽管袁承志光环加身,但是按照原著的描写归辛树与之相比不遑多让,参考孟博飞与归二娘伯仲之间看,归辛树胜这一级别的高手毫无压力。在《鹿鼎记》中虽然可能因年老身体状态有所下滑,但也不排除“越老越妖”的可能,毕竟武侠也属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终归家三人全部葬身皇宫,让人觉得有些名不符实,其实这场战斗含金量十足,大内侍卫的武艺虽然未必太高,但也绝对不是碌碌之辈,何况在保护皇上时他们会以死相搏,同时这些侍卫多少和军队的军人有些相似之处,加在一起的实力绝非1+1=2那么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归家三人天时、地利、人和全落下乘,在这种情况下杀三十余人,伤四十余人的成绩已经非常可观了。
九难在《碧血剑》结束时拜师木桑,书中交代她另有奇遇,武艺已经在木桑之上,可以说进步飞速(在《碧血剑》中阿九的武艺根本拿不出手)。同时她自己曾认为除了隐居的袁承志,自己在世上应该再无对手,从刺杀康熙压制少林众僧和秒杀澄观看,她确实是天下少有的绝顶高手。
原本以这样的战绩,九难足以傲视群雄,但是面对六个喇嘛她的表现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让人大跌眼镜,毕竟前期的表现太过强悍,所以个人认为与归辛树相比,九难还差了一点稳定性。
洪安通是书中战绩最好的一位,轻松胜桑结,中毒伤许雪亭,面对神龙教四大高手的围攻最终虽然重伤却将四人尽数击毙,而且他还能自创武功,随便教了韦小宝几招就让韦小宝在后来屡次出奇制胜。
与归辛树和九难相比,个人觉得洪教主的武功缺少一份“精纯”,而且他既没有像九难那样秒败澄观和压制少林众僧的高光,也缺少归辛树在《碧血剑》中那样的超然定位,故而屈居第三。
最后来说说何惕守。她原名何铁手,与袁承志对战也能斗到百招之上,随意露一手就让见多识广的青木堂众英雄瞠目结舌。
很多人认为后来她拜师袁承志武艺应该会更进一步,但是个人严重怀疑袁承志有没有精力真的将何惕守当作徒弟来教导。当然了,如果算上用毒就另当别论了。
综上所述,原著中第一档次的高手共有四位,分别是归辛树、九难、洪安通和何惕守。论纯粹的武斗归辛树可以算作《鹿鼎记》中的第一高手,但如果无所不用其极的以结果论成败,那么何惕守必定冠绝全书。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96371187309796644&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96470252726961429\",\"product_id\":\"3496371187309796644\",\"title\":\"正版现货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共5册 朗声旧版三联版内容 金庸畅销\",\"cover\":\"https:\\/\\/lf3-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0f411993fec21c6c3bb538aadd986b1f1639e042www1000-1000\",\"price\":20680,\"market_price\":26883,\"cos_fee\":7445,\"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9637118730979664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0,\"item_type\":4,\"cos_ratio\":36,\"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9637118730979664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alkey=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鹿鼎记\"}","commodity_id":"3496470252726961429","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9637118730979664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268.83,\"price\":206.8,\"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9637118730979664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alkey=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shop_goods_id\":\"3496371187309796644\"}","img_url":"http://p9-item.ecombdimg.com/obj/temai/0f411993fec21c6c3bb538aadd986b1f1639e042www1000-10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206.8,"promotion_id":"3496470252726961429","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正版现货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共5册 朗声旧版三联版内容 金庸畅销"} --}
作者就像金庸等人写的小说?
《英雄志》,《昆仑》《沧海》《灵飞经》,《明将军》,《武道狂之诗》
求重生鹿鼎记的小说?
韦小宝的耽美人生
穿越后的另类韦小宝
重生鹿鼎做王爷
回到鹿鼎记中的张天宝,只求抱住康熙的大腿做个平安,富裕,有点小权势的纨绔之人,可惜康熙不让他如愿,用康熙的话说“你是我的哥们,我有事你就忍心不帮我”。因此,张天宝每次都败倒在康熙幽怨的目光中。
漫游鹿鼎记
«鹿鼎记»是金庸最好的小说吗?
金庸通过武侠小说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鹿鼎记》是集大成之作。
反清复明对于陈近南而言是人生崇高的奋斗目标,对于韦小宝而言却是一场儿戏。事实就是如此,陈近南为了反清复明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死在了自己主子的剑下;韦小宝儿戏一般地反清复明,却是风光无限,不但青木堂香主的位子越来越稳固,而且成为总舵主、甚至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都说从郭靖到韦小宝,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侠在逐渐地消失,事实上,江湖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没有了江湖,侠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事实却是英雄中的英雄没有一个普通的小混混吃香,因为江湖已经没有英雄容身之地,或者说,江湖已经面目全非,似是而非。
遥想当年,丘处机和江南七怪可以用十八年的生命固执地遵守一个彼此的约定,千金一诺,间关万里,云天高义,海内同钦,那时的江湖是一个道义的江湖,而襄阳城则是那个道义江湖的中心。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道义的江湖就会有道义的大侠,就会有道义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可以抵御摧枯拉朽的蒙古大军,挽狂澜于既倒,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间。江湖道义在消退,杀人如麻、一身血债的谢逊当然很难说是情有可原,但是,张三丰百岁寿宴之际云集武当山口口声声要向谢逊讨回公道的众多名门正派中人又有几个是正人君子?就算是情同手足的武当七侠,其中也是暗流涌动,否则怎么会有宋青书弑叔的惨剧?所谓“世上之事,难说得很。亲如父子兄弟,也有信不过的时候。”历经腥风血雨、世道沧桑的谢逊一语道破人在江湖的辛酸和苦涩。“北乔峰,南慕容”的江湖传奇又是什么东东?从乔峰到萧峰,仅仅是一字之差却是从堂堂汉人到契丹胡虏的人生剧变,而这场人生剧变的幕后推手竟然是一个人尽可夫的淫娃荡妇。其实,从契丹胡虏到堂堂汉人又何尝不是另一场人生剧变,一个孤苦伶仃的婴儿逐渐长大沦为误信人言、颜面无存的江湖首脑挽回面子的杀人工具,汪剑通等人留乔峰而不杀不可能是因为什么觉得愧对萧远山夫妇之类的冠冕堂皇的原因,而是想把身为契丹人的乔峰训练成屠杀契丹人的杀人工具,从而报萧远山雁门关血洗之仇。从胡到汉,再从汉到胡,就像是雁门关外临死之际北向狼嗥一般高声叫号的契丹老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萧峰感受到得也是彻骨的无助和悲凉,于是就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人生转折地雁门关外的漫漫黄沙之中。对于慕容复而言,因为世世代代传承的鲜卑血统和五胡残梦,烟雨朦胧的江南和风霜苦寒的塞北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连整个江湖都可以是纵横驰骋的沙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姑苏慕容的独门武功到底是优雅还是狠毒见仁见智,但是,自从姑苏慕容崛起江湖,原本就是充满刀光剑影的江湖又出现了诡异的政治气息。当这样的政治气息逐渐浓厚而且弥漫整个江湖的时候,江湖道义几乎荡然无存,于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左冷禅,深藏不露、深谋远虑的岳不群,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任我行,韬光养晦、谋定后动的东方不败,绵里藏针、上下周旋的向问天,等等等等的江湖枭雄一一粉墨登场,在争权夺利的江湖大秀场上使劲浑身解数,尽情地玩弄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厚黑权谋,披着仁义道德的光鲜外衣戕害生命、践踏尊严、扭曲人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害,怎么下流怎么来。五岳剑派并派与反并派,日月神教篡权与复辟,当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宏图霸业归于尘土,空旷的江湖上空飘荡的是《笑傲江湖》孤独的旋律。
但是无论怎样,就算是道义不存的江湖总还是江湖,江湖本身还是能够保持独立性,换句话说,江湖与朝廷之间还是有着明确的界限,所以刘正风如果退隐江湖就会成为朝廷参将,令狐冲只是穿上泉州参将的官服就让江湖中人不敢轻举妄动。江湖能够影响朝廷,丐帮几乎能够和杨家将并肩作战,抗击契丹。江湖甚至可以凌驾于朝廷之上,朱元璋出身明教,襄阳城关系大宋的安危,郭靖关系襄阳城的安危。
北风如刀,满地冰霜。江湖已经不是江湖,江湖成了一口烹煮麋鹿的政治鼎锅。遥想当年襄阳城的英雄大会,郭靖的镇定自若,黄蓉的运筹帷幄,杨过的举重若轻,甚至是郭襄的一往情深,黄药师的惊鸿乍现,当真是风云际会襄阳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反观河间府的什么“杀龟大会”,一大帮声嘶力竭地嚷嚷着要杀吴三桂的所谓江湖人士又有几个是真正配得上“忠义”二字的,操完吴三桂的十八代祖宗之后又把陈圆圆卖到妓院,喝着酒,嚼着肉,啃着面饼,满嘴酒气,唾沫横飞,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话说得一个比一个狠,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在一片乡人赶集、赛会、做社戏所在的平地,这帮人拿着反清复明的幌子大秀忠义无非是为了给自己捞点政治资本,加点政治分,从而在所谓的江湖上更混得开,仅此而已,舍此无他。粗犷的外表掩盖的是猥琐的内心,如果撕掉仁义道德的虚伪画皮,这帮人甚至还不如韦小宝可爱,充其量就是躲在阴暗角落放冷箭的可怜虫。顾炎武早就看清楚了这帮人的无聊嘴脸,所以能做的就是把“杀龟盟”改成“锄奸盟”,再象征性地推举所谓的各省“锄奸盟”盟主和总军师,从而让“杀龟大会”多少还像个样子。
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江湖。反清复明几乎成了江湖象征性存在的唯一理由,更可笑的是吴三桂竟然是这个理由能够延续的基础。徐天川与白寒松、白寒枫兄弟可以为了莫名其妙的唐王、桂王的正统而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可见反清复明本身也就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所谓的反清复明义士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反清复明之后的利益,哪怕这样的利益在当时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要命的是偏偏当时清朝的康熙比所谓的唐王、桂王等等更加的“鸟生鱼汤”,而所谓的国姓爷台湾延平郡王家里却是后院起火,由来已久的家族丑闻在权力的作用下逐渐发酵,在所谓的江湖上八面威风的陈近南实际扮演的却是频繁救火的消防队长的角色,甚至还会不时地引火烧身,于是,时间一长,反清复明的理由也逐渐地引人怀疑。“总舵主,咱们秦桧固然不做,却也不做岳飞。”玄贞道人之言与当年郭靖所言“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已经难以相提并论,但凭心而论也是话糙理不糙。当然其中的道理陈近南又何尝不知,从“大丈夫行事无愧于天地,旁人要说短长,也只好由他。”到“大业艰难,也不过做到如何便如何罢。”陈近南越来越意兴索然,英雄气短。如果说陈近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尚不失悲壮风骨的话,那么,茅十八固执地坚守已经逝去的江湖英雄情结就很滑稽了。实际上,茅十八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侠客,因为江湖已经不存在,所以,茅十八的身影总是那么狼狈、尴尬。
“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悲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千古南朝作话传,伤心血泪洒山川。”在狂风暴雨的柳江上吴六奇、陈近南纵情高唱的是江湖的挽歌,也是英雄的悲歌。
从郭靖到韦小宝,金庸走过的是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