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治疗膝盖疼的方法,湿疹怎么样才能不复发?
为什么湿疹不好治,主要是病因不好找,尤其是过敏原。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皮疹呈现多形性,对称分布伴皮肤瘙痒,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经常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并且在家族史上,也能发现类似的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这种疾病,不分发病年龄、性别和地域。
湿疹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考虑是与机体内环境、外因、社会及心理等因素有关。比如:1.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基础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2.食品或环境的过敏原刺激,生活环境的变化(温度、湿度等变化)、太阳照射等,都能诱发甚至加重湿疹。
另外,目前研究也发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也可诱发湿疹。
湿疹按照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耳部湿疹、手部湿疹、肛门湿疹等等。
湿疹应该如何治疗呢?
1.湿疹的生活预防
很多患者治疗周期长,病情反复,关键的原因就是未能避免诱发或加重疾病的致病因素。这要求患者尽可能避免一切可能的刺激。比如:避免用力搔抓和抹擦;避免过度清洗皮肤,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减少已知和可疑的过敏物刺激(如花粉、灰尘、毛发、食物等)。
2.湿疹的药物治疗
湿疹皮炎的基本治疗就是要恢复和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关键是皮肤护理(纠正皮肤的干燥等),保护皮肤的屏障功能以及止痒。这三点就是治疗湿疹的关键。其中口服止痒药,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是伴有渗出的顽固病例,可以酌情增加药物对症处理。
此外,湿疹的治疗还有局部治疗,如外用的激素、止痒剂、抗生素等,以及物理疗法(紫外线光疗)。
重点说说湿疹患者最需要注意的问题:1.湿疹的病因太多,不好找,犹如大海捞针。目前检测手段不能完全检查出病因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记录。详细记下每次病情发作前,自己接触了什么,吃了什么,从中分析可能的原因,给医师增加参考依据。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最容易发现诱因,这样才能避免。人体有很强的修复能力以及免疫能力,不能治疗过当或压制自身的免疫。
2.很多患者用药后缓解,停药后反复,关键是治疗不彻底,过早停药。肉眼看起来好了,实际上还需继续治疗。所以,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
类风湿是什么?
你好,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类风湿的定义、症状、自我判断、治疗,此贴下许多医生都讲得非常详细了。
我就来讲讲类风湿的“前世”,不讲“今生”了。
类风湿关节炎最久远的追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古老的疾病,古希腊首先提出这类疾病和症状,从古至今,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的人不计其数。如果不幸得了这种病,也不必过分垂头丧气,因为现代医学发展已经是今非昔比。公元前4000年的古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记载着:柳叶对于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埃及, 医学著作《埃伯斯纸草文稿》 记录了干的柳树叶子有止痛功效。
最早的关节炎病理记录可能来自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550年左右一份纸莎草纸上还引用了再往前1000年的埃及博学大师印和阗对关节炎的描述。可见,在更早期的古埃及王朝就把关节炎辨识为特定疾病。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已出现风湿(rheuma)一词,意为流动,反映了最初人们风湿病病因的推想,即著名的“体液论”。
公元前380年,希波克拉底建议使用苦艾酒治疗风湿病。不过那个时候的苦艾酒并不是今天高酒精度的蒸馏酒,而是粮食酿造低度酒里浸泡了一些植物成分形成的药酒。当时多数浸泡的是苦艾(Wormwood)、茴香等。现在回头看可能主要还是酒精、苦艾里的大麻成分等麻醉了病人。
西方国家对类风湿治疗的探索1570年,法国医师Cuillaume Baillou 首次使用”rheumatism”命名“风湿病” ,认为风湿病是一组独立的系统性肌肉骨骼疾病。1776年瑞典化学家Scheele从痛风病人的肾结石中分离出尿酸 ,尿酸的发现标志着“现代风湿病学”的开始。
公元1600年,欧州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鲁本斯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他的画作里就有关节炎患者变形的手指。法国印象派大师画家雷诺阿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双手关节严重变形,他需要把画笔绑在手臂上才能继续作画。
受古西医放血治疗潮流,曾经也有时间流行用放血治疗风湿病。类似的忽悠人的方法也曾横行一时。比如,1795年,美国骗子医生elisha perkins鼓吹他的perkins牵引器能够排干风湿病人体内引起疼痛的有害带电液体而治疗疾病,病人只要用它摩擦皮肤20分钟就能见效。另外有些骗子制造类似的所谓电子项圈等等骗人。
1758 年英国Edward Stone 教士发现晒干的柳树皮对疟疾的发热、肌痛、头痛症状有效。
1768年,英国著名内科医生william heberden出版著作《医学汇编》,首次明确区分关节炎和痛风。
近代医学终找到有效治疗方式1828 年,法国药剂师亨利·勒鲁克斯( Henri Leroux) 和意大利化学家拉斐尔·皮里亚( Raffaele Piria) 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出了活性成分水杨苷( Salicin),并对它进行了提纯,验证了它的解热镇痛疗效。
1852 年, 蒙彼利埃大学化学教授 Charles Gerhart 发现了水杨酸分子结构, 并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水杨酸, 然而该化合物不纯且不稳定导致无人问津。
1876 年, 邓 迪 皇 家 医 院 医 生John Maclagan 在 《柳叶刀》 上发表了首个含有水杨酸盐类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发现水杨苷能缓解风湿患者的发热和关节炎症。
1897 年德国化学家 Felix Hoffman通过修饰水杨酸合成了高纯度的乙酰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很快通过了对疼痛、炎症及发热的临床疗效测试 。
1899 年 Felix Hoffman 合成的乙酰水杨酸化合物被注册为 “阿司匹林”(aspirin) 。 至此, 阿司匹林作为非处方止痛药问世。当时主要是由德国bayer公司生产。
越来越多的类风湿“特效药”被发现1904年,波士顿内科医生Joel Goldthwait借助X线检查首次成功地区分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此后医生们开始明确区分骨关节炎跟类风湿关节炎。
在古西医时代,人们一直认为服用金可以医治百病,甚至“金饮料”被称为万能药。1920年代,医生认为RA由结核杆菌引起,因此利用金制剂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来治疗RA。尽管后来明确了类风湿关节炎与结核杆菌无关,但金制剂确实能延缓患者关节损害和疾病进展,机理尚未明确。
阿司匹林作为消炎止痛药物,可以一定程度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等症状。但并未真正彻底控制住病情。而真正改变RA患者病情控制的是糖皮质激素。据说1855年以来人们就开始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但真正开端可能还得从1927年算起,当时Rogoff和stewart用肾上腺匀浆提取物为切除肾上腺的狗进行静脉注射使之存活,证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存在。根据这个实验推测,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是由某单个物质引起的,但后来人们从提取物中分离出来47种化合物,其中就包括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1935年,科学家取得了小牛的糖皮质激素结晶。
1940年代发现类风湿因子。20世纪40年代: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第一次被用于治疗RA。
1944年美国内科医生Philip S.Hench第一次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1948年7月,亨奇医生第一次将可的松注射到一名27岁患有严重RA的女性患者体内。治疗几天后,这名患者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可以正常地举起双臂、站立、走路,这个突破性的进展就像一颗炸弹瞬间传播开来。1949年4月20日,亨奇医生和肯德尔公开了14例应用可的松治疗的病例,这个报道再次在业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是如此的神奇,当时立即被医学界广泛传颂,并因此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很快医学界发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副反应(参考《糖皮质激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是与非》)。大家开始反思糖皮质激素治疗RA。
越来越多的类风湿“特效药”被发现20世纪50年代:抗疟药、甲氨蝶呤第一次被用于治疗RA。起初甲氨蝶呤被认为安全性不好、毒性很大,但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后验证了其安全性,如今已成为治疗RA的基础药物。
20世纪60年代:青霉胺第一次被用于治疗RA。青霉胺是青霉素的降解产物。早在1943年即由Abraham、Chain和Barker等牛津学者发现。
1966年,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深入了解,美国风湿病学会正式命名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和强直性脊柱关节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在此之前,它们被命名为类风湿关节炎外周型、类风湿关节炎中轴型。自此,这些经典风湿性疾病分类被识别出来。
20世纪80年代:环孢素A第一次被用于治疗RA。1973年,环孢素A从一种真菌提取物中分离出来,并在1976年被发现拥有独特高效的免疫细胞抑制作用。
我们可以参考在今天称为风湿病学圣经级的参考书《Textbook of Rheumatology》(简称 TOR)。第一版的TOR是1981年出版的。RA治疗章节的作者是Ruddy博士,当时提出肌肉注射金制剂和口服青霉胺是主要药物选择,而羟氯喹是备选方案。考虑副反应等,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仅作为试验性方案。尽管当时甲氨蝶呤已经开始在皮肤科崭露头角。
1985年的第二版TOR面世,硫唑嘌呤已经批准用来治疗RA,而环孢素、甲氨蝶呤和全身淋巴结照射作为试验方案。不过必须提醒的是,当时RA治疗首先考虑用对症药物的非甾体消炎药,而上述提到的金制剂、硫唑嘌呤等等只是症状控制不佳时再使用。
1987年美国多个风湿病专家挑选了他们自己认为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共262个人,同时选择他们认为的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262个「非类风湿关节炎」的「风湿科其他病人」。然后他们做对比。然后选择出了7个标准。尽管「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简称「1987标准」)存在众多缺陷,但当年还是被大家广泛认可。但随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理念的进步,我们已有更好的阻遏RA骨破坏的药物,例如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等。但是「1987标准」让医生们诊断偏晚延迟。
20世纪90年代:来氟米特第一次被用于治疗RA。1995年《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发表了来氟米特治疗RA的Ⅱ期临床研究,证实来氟米特可有效治疗RA。
1993年第4版的TOR,作为当时领军人物Ted Harris前瞻性的指出,对于RA应该及早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病药物,而不是沿用过去方案的先对症处理。不过当时考虑副反应而首选羟氯喹、柳氮磺吡啶。其次有金制剂、青霉胺,最后才轮到甲氨蝶呤。最早开始把甲氨蝶呤提到RA治疗首选地位要迟到1997年第5版的TOR。此时,源于中国遗传学及生物统计学专家李景均先生提出并推广的临床试验两原则「随机、双盲」已经吹遍整个医学界。而RA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已很多很多。正是因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肯定了甲氨蝶呤无可动摇的RA治疗基石地位。
1996年,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筛选在40万种化合物中发现了JAK激酶的先导分子,随后于1997年初开始了药物化学研发项目。3年后,托法替布柠檬酸盐(CP-690,550-10)被发现,其稳定的晶体结构、良好的溶解性及口服给药性能使其被确定作为新药的有效成分,开始进行研发。
20世纪90年代末:对靶向细胞外单一炎症因子作用的大分子生物制剂开始用于治疗RA。
新型生物制剂崭露头角2001年的第6版TOR的作者是Mark Genovese。这时进一步肯定了甲氨蝶呤跟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价值、来氟米特也被学界认可;而最关键的是生物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的惊艳登场。
在此后的第7版、8版本的TOR是进一步肯定生物制剂的价值,并且新的生物制剂药物涌现。同时由于生物制剂跟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极为优异的疗效,医生们开始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极早期诊断。并希望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来阻遏类风湿关节炎进展。由此诞生了新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参考《类风湿关节炎的历史与今天》)
自1993年起,在历经长达20年的临床研发研究后,终于在2012年底,托法替布(尚杰)5mg每日2次的给药方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用于治疗RA。2017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正式批准托法替布在中国上市。
而到今天,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基本要点包括:
不管使用什么方案,首要目标是让病情缓解或处于低疾病活动度;多个改善病情的抗风湿病药物联合使用是常见选择,一般联合方案里应包含甲氨蝶呤;生物制剂性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是强有力的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起效迅速且肯定,但由于副反应,不建议长期使用。可以作为疾病诱导缓解的桥梁作用,直到其他改善病情的抗风湿病药物见效而减量、停用;关注类风湿关节炎的心脑血管风险。能看到这个地方,不知道您是否有收获?
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苍子河南话什么意思?
苍子河南话是不好惹的意思。
不知道你说的这两个字具体话语中的用途。在河南苍子一般指苍耳的果实。
苍子河南话就是比喻这个人说话不柔和,说话很冲,慰人的意思。
河南话方言,有很多,比如不老盖就是膝盖的意思,敌脑,就是头的意思,墙hela就是墙角的意思,谷堆,就是蹲下的意思,九分裤就是有的冻jue bo子的感觉,有些方言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说不能写的。
雨天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滑膜炎已经成为骨科疾病中的“黑暗杀手”,并且,现在的滑膜炎已经不在仅限于中老年年龄段的人了,现在已经开始转向年轻人,完全的打破了年龄和职业的限制,人们患滑膜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膝盖疼痛或者是肿胀。
那么,引起滑膜炎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1、受冷受潮
尤其是现在,虽然今天是立秋,但是温度还是居高不下,上班不开空调,依旧寸步难行,一整个夏天加上秋天都在空调下边,膝盖长时间在这种受冷受潮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出现膝关节损伤的,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滑膜炎。
2、运动过度
适量的运动是对滑膜炎有帮助的,但是过度的运动量无疑加重了膝关节疼痛,因为运动强度过大,很可能会造成化膜组织充血,从而导致关节积液的出现,发展成滑膜炎。
3、身材肥胖
体重过重的话,就会导致身体的脂肪不断堆积,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的各个关节就会不断的磨损,时间久了的话,就会随我们的膝盖造成损伤,产生滑膜炎。
如何治疗滑膜炎:
苍耳外敷
1、抓一把嫩苍耳,洗干净晾干。
2、像捣蒜一样,把苍耳捣成泥。
3、把苍耳泥均匀的涂抹在一块纱布上,把纱布贴在膝关节疼痛处。
4、最后用胶带粘一下就可以了。
用苍耳外敷,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用几次之后,就会感觉有明显的疼痛缓解,但是,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有部分人用此法会出现过敏,如果要用这个方法,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外敷
上述疗法对滑膜炎的调理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会需要比较久的时间,并且不适合所有人,临床证明,中药外敷会更加高效而且方便,畅合堂贴,由20余种透骨活血纯植物成分提炼成贴,温和安全无刺激,在调节半月板受损、关节退变、化膜积液等骨科问题效,一般2.3周期可以恢复正常,并且此方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性很有保障。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之外,滑膜炎患者平时还可以通过下面方式锻炼,也可以帮助调理滑膜炎:
1、指推小腿
首先我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双膝弯曲,用我们双手虎口的地方放在没侧膝盖的外侧,然后结合者拇指同时发力,沿着小腿内到脚跟的位置,来回推动。
2、直腿向上
先平躺下背部贴近地面,一条腿高高抬起,然后停留15~20秒,换另一只脚方法一样,也可以在足部加点物件来增加压力但是不能太重。
盐水洗鼻是怎么回事?
鼻炎患病率高达70%,用盐水洗鼻虽好用,踩中这3个误区,只怕会因小失大
在现在的生活当中鼻炎出现的次数是非常多的,而且有非常多的人都患有鼻炎,据调查了解十个人里面大概有七个人都会患有鼻炎。
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有了鼻炎之后,鼻子是非常难受的,特别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鼻子经常会有各种流鼻涕不通畅的情况。现在有许多的人都知道,治疗鼻炎可以用盐水洗鼻的方法,这个方法也非常有效,不过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也有许多的误区。
误区一:随便调配盐水有许多人在制作盐水的时候都是看着网上面的一些视频做的,但是这一些视频并没有明确的表明,应该用哪些盐,水含量是多大。这就导致了用盐水洗鼻的这个方法受到明显的制约作用,因为如果盐水没有调整好的话,这种方法就行不通,而且还会对鼻子造成不好的损害。
一般来说,洗鼻子的水尽量要用生理盐水,也可以用0.9%的氯化钠,这样才不会造成鼻炎加重,因为有一些水如果没有进行加工,里面会含有一些细菌,而这些细菌还会加重鼻粘膜的感染,造成鼻炎加重。
误区二:不憋气在冲洗的时候不憋气也是一种误区,如果再冲洗鼻子的时候憋气了,那么就会让盐水从鼻腔里面流进去,而如果没有憋气的话,这样就会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人体的中耳,还会引发中耳方面的疾病。所以再冲洗的鼻子的时候也要憋气,这样才不会损害身体别的器官。
误区三:长期依赖虽然用盐水洗鼻的好处有许多,可以让鼻炎的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如果长期用盐水进行洗鼻的话,也会出现鼻干等症状,所以用鼻炎洗鼻的方法并不能长期使用,只能短期使用,大家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应该停止了,否则还会让自己的鼻子变得更加不好。
用盐水洗鼻的方法确实好,但是在生活当中自己这样做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误区,只有将这些误区的避免了,才可以对鼻炎造成好的影响,否则还会加重鼻炎的负担,让鼻炎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有鼻炎的人,平时在生活当中应该好好保护鼻子,不要让鼻子受到更多的损害,在天气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有些人的鼻炎就是在自己比较冷的时候发作的,而且发作的非常难受。外出的话可以带上口罩,这样鼻炎的症状也会减轻一些。
我是武汉耳鼻喉科张主任 专业解答鼻炎等鼻科知识,专注治疗鼻炎20年临床经验。
大家如果还有更多的鼻炎症状可以关注我的主页并私信我,我将一一给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