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鹅不食草图片,老爱打喷嚏是鼻炎吗?
光打喷嚏不是鼻炎,可能受凉或者,闻到刺激性的东西了,鼻炎的话,会打喷嚏,流清鼻涕,嗅觉下降或者消失,头昏,头痛,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是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主要是你有过敏体质,首先要查明过敏原,然后避开过敏原可减少鼻炎发作。
平时少吃鸡蛋、海鲜,少喝纯牛奶(这些食物蛋白含量较高,容易诱发一些过敏性的疾病)可以喝酸奶,多做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来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当然鼻炎的治疗是关键,把中药鹅不食草放入纱布中卷好,用白酒浸透后,轮流塞入鼻孔中搭配纯草本的碧诺棠畅安液改善,这个对鼻炎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并且没有副作用。
日常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 的食物,鱼虾等腥味的食物要少吃,可以用盐水洗鼻可以有效地清洁鼻腔,能调节鼻的湿度和促进鼻腔的血液循环,注意保暖提防感冒,感冒也会容易引发鼻炎的。
广西是不是叫鹅不食?
这种草并不是只有广西叫做鹅不食草,而是它的中文学名就叫做鹅不食草,它是菊科胡天荽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我看有关资料上写广西一般把它叫做地茜,四川叫通天窍,浙江叫散星草,而福建叫白珠子草,当然还有许多名字,比如说疟疾草、地胡椒、珠子草等等。
鹅不食草茎纤细,多分枝,一般匍匐在地上,接近地面的部位很容易生根,叶片楔形状倒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它的花是头状花序,扁球形的,花朵颜色是黄绿色的的,这种植物在杂草中还是很好辨认的。
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是一种解表中药,主要功效是通鼻窍,止咳,主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等症。可用于治疗伤风头痛,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外用的话可治疗跌打肿痛和治鸡眼。
总之这种草还是很常见的,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从东北一直延伸到华南地区都有生长,只是叫法上有地域的差异。
鹅不食草长什么样?
俗话说“农村无杂草,用好都是宝”,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春天开始就跟着大人去田野里挖野菜,回家洗干净蘸酱吃、焯水后凉拌、包饺子或者蒸菜团吃,比如苦菜子(苦丁菜,主要是蘸甜酱吃)、猪毛菜(凉拌)、荠菜(包饺子)、白蒿芽(蒸菜团)等等。
还有一些“杂草”则被人拿来泡水喝做药用,比如婆婆丁,蛤蟆皮草,当然,这些名字只是地方俗称,与我们今天说的鹅不食草是一样的,其中婆婆丁说的其实是蒲公英,蛤蟆皮草说的是荔枝草,而鹅不食草的学名其实是石胡荽,这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属于一种常见的“野草”。
那么,鹅不食草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鹅不食草的特点关于鹅不食草的名字由来,在民间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在以前,有一户贫穷农家的孩子,由于家境贫寒,衣服褴褛,整日以放鹅为生,从小就落下了鼻炎流涕的毛病。
有一天小孩将一群鹅赶到了家附近的一个水塘附近吃食,结果发现大鹅总是会避开一片翠绿的草不吃,小孩就很奇怪,去采摘了一些,凑近鼻子一闻,有一股辛味钻进了鼻孔,之后男孩连续打了几个喷嚏,感觉鼻子通畅了很多,从那以后,他经常赶着鹅群来这里觅食,然后采摘这些草闻,久而久之,他的鼻炎竟然消失了。消息传开后,许多人效仿,发现这种草对治疗鼻塞流涕果然有效果,由于人们发现大鹅都不吃这种植物,所以才有了鹅不食草的叫法。
鹅不食草学名石胡荽(sui),它是一种菊科石胡荽属下的植物,它们广泛的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在我国除了西北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100-1900米的田野、河边、池塘边、路边以及阴湿的草地上,通常成片生长,茎大多数都匍匐在地面上。
从外观上看,一株鹅不食草有许多分枝,这些枝叶大都接近地面,一旦与地面接触就会生出根系来成为新的植株,所以通常我们看到的鹅不食草都是成片成片的。鹅不食草的叶片呈倒卵状椭圆形,叶片互生,表面无毛,背面有微小的蛛丝状细毛,叶脉凸起,叶片通常在1厘米长左右。
每年的5-6月份开始就是鹅不食草的花期了,此时它们会长出扁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有3-5毫米,边缘呈黄绿色,顶端有淡紫红色的深裂。
大鹅真的不吃鹅不食草吗?大鹅是由野生的鸿雁驯化而来的,虽然如今的大鹅飞行能力堪忧,但是在习性方面依然与野生鸿雁高度相似,它们都喜欢在水体附近活动,所以即使在如今规模化养殖的情况下,也必须要给大鹅提供可以嬉戏的水池。
在食性上,大鹅依然与祖先鸿雁一样属于杂食偏植食性,它们主要以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以及藻类为食,偶尔会吃少量的甲壳类和软体到动物,所以,鱼塘附近养鹅是对鱼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的。
按理说,鹅不食草是水体附近常见的一种植物,而且数量庞大,而作为一种喜欢在水体附近觅食的动物,大鹅不应该会拒绝鹅不食草,为何大鹅却很少吃鹅不食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鸟类的嗅觉都相当的灵敏,它们觅食时除了靠视觉外,嗅觉也非常关键,而鹅不食草最大的特点就是辛味较大,而这也是它与胡荽(香菜)是完全不同科的植物,但却有着相似的名字的原因。
对于这些气味特殊的植物,大多数的动物都是会刻意的避开不食的,而且鹅不食草的辛味不仅体现在气味上,在入口咀嚼后辛味会更大,这就是大鹅不吃石胡荽的原因。
其实鹅不食草并不是只有大鹅不吃,鸡也不吃,蚊子也不吃(雄性蚊子是吸植物汁液的)、甚至连不挑食的猪也很少吃,这才让石胡荽有了鸡肠草、蚊子草以及猪屎草等不同的俗称。
鹅不食草有什么用?鹅不食草虽然常见,但它是无法作为家养动物的植物性饲料使用的,这未免有些遗憾,但是它其实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药用。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南唐陈仕良创作的《食性本草》中就有了鹅不食草可以用来炖肉以达到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的作用,后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瘜肉。”
而现代研究表明用鹅不食草煎液制成糖浆可治百日咳。由此可见,鹅不食草确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过,可能由于鹅不食草太常见了,而且野生的数量也多,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工引种栽培,这可能与它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有很大的关系。
写在最后鹅不食草是一种比较好辨认的植物,它们经常出现在河边等潮湿的地方,而且通常是成片出现,由于它们本身的味道比较辛烈,所以许多植食性动物都会敬而远之,只是鹅经常出现了河边,所以才有了鹅不食草这个俗称。
虽然动物很少吃它,但鹅不食草全株均可入药,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金钱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本来想无视这个话题的。这个话题,对我这种植物控来说是一个折磨。
因为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金钱草,到底长什么样? 在题主发布的这个问题下的三张图片里 ,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植物:图1是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图2是伞形科南美天胡荽亚科植物铜钱草。图3是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 在整个网络上,关于金钱草的信息非常混乱。
一般的问题是:探讨的是金钱草的药用疗效,插入图片却是铜钱草、马蹄金、天胡荽等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因是金钱草及其"家族"成员的长相几近脸盲!!!就是说有一大波草类与金钱草沾亲带故,并且这个沾亲带故包含了名称、基因、外形……如果您有耐心的话,不妨看看俺这篇科普“金钱草及其脸盲亲戚分析报告”。
整个草氏钱类家族找您报道了!
金钱草:一般认为正品金钱草是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也称大金钱草。它的别名有,神仙对坐草,蜈蚣草,走游草。这个草的主产地是四川。 药书记载,金钱草的作用,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反胃噎膈,跌打损伤,访疮肿毒,癫狗咬伤,外敷治火烫伤。 与他同科形近的中草药有好几种:1.(大过路黄)聚叶珍珠菜、2.(小过路黄)聚花过路黄、3.点腺过路黄、4.金叶过路黄、5.紫脉过路黄。这些过路黄形态虽然和金钱草相似,但他们不能称为金钱草。
小金钱草:指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别名荷包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黄疸草。药书记载他有保肝降酶 镇痛、抗炎抗菌,解毒利胆、增强免疫、抗癌之作用。马蹄金,另外有园艺装饰作用。一是做草皮,圆圆小叶子匍匐在地面上,鲜翠欲滴。花卉市场也有售长长的垂吊系马蹄金吊兰。
铜钱草,伞形科,天胡荽亚科植物。别名南美天胡荽、香菇草、钱币草 、圆币草。铜钱草的叶子因形似铜钱而得名。这个草目前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园艺品种观赏。从它的名称来南美天胡荽,可以知道它是一种外来品种植物,引进国内的时间不长,所以他并不在中华中草药之列。很多人金钱草的配图使用它的图片是不对的。
天胡荽: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全草入药,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目翳喉肿,痛痈疔疮,跌打瘀伤。
天胡荽也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种的分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破铜钱,叶子呈破碎分裂状。
又名鹅不食草,是一个著名的中草药。全草入药,治砂淋、黄疸、肝炎、肾炎、肝火头痛、火眼、百日咳。
积雪草:伞形科天胡荽亚科积雪草属植物。也叫马蹄草、蚶壳草、钱齿草、崩大碗、雷公根、落得打。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抗菌消炎,利水和脾、止血,可以提高记忆力、降血压、治麻风病等的功效。
活血丹: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别名金钱艾,消:骨、过墙风、胡薄荷,连线草,江苏、上海金钱草,对叶金钱草,比铜钱、钻地风、功效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湿热黄疸,疮痛肿痛、跌扑损伤。
红马蹄草:伞形科红马蹄草植物的全草。“一茎托一叶,细茎盛铜钱”。别名又叫乞食碗,形似乞丐食用的破碗。八角金钱,水钱草,大,雷公根、红石胡荽、大雷公菜、大马蹄草。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利尿等等。 白毛天胡荽:江西金钱草。
广东金钱草: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主治胆囊结石,黄疽肝炎、小儿疳积,平肝火,清湿热。
旱金莲:是旱金莲科旱金莲属植物,是多年生半蔓生半倾卧植物。有中药的价值。它是一种优良的园艺观赏植物。
虎耳草虎耳草属植物。又名石荷叶,金钱吊芙蓉,老虎耳、金丝荷叶。有药用观赏作用。
以上植物共有一些基本特征,首先是叶子圆形,容易让人联想到,像圆圆的钱币一样。游走草、连线草这些俗名生动的说明了他们另一个特征:枝茎蔓生匍匐攀缘。它们大多数也喜欢栖息在柔软湿润的土地上。甚至药用价值,也有很大的相同性。 因为种种相似性,让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在形貌上不好分辨。
另外造成混乱比较多的名称就是金钱草和铜钱草。这和人的心理有关系,中国人一般都喜欢讨个好彩头,特别钟情金钱铜钱这些称呼。钟情的结果就是称呼泛滥,混乱,完全忘了日后可能会给自己造成麻烦不便。
历史上真正的科学家、医学家、中药草家态度都是极其谨慎认真的,今天我们在网络上传播信息不应该注意一下吗! 这些植物虽然高度脸盲,只要我们分清它的科系,不难辨识出。此文草类药用价值部分的文字来源于药书或网络,此文仅限于传播知识,药用请咨询医生。
任何动物都没有医生?
不是动物没有医生。有一些动物也有医生的,当然大多数是自己当医生的,比如受伤了会自己舔伤口,生病了有时候会自己找草药,比如猫吃错了东西会吃一些禾本科的青草,然后把吃进肚子里那些东西吐出来。比如大象生产时会有别的大象帮忙。很多动物被蛇咬了,会找蛇栖息地的某种草药来吃。
所以说其他动物没有医生是不准确的,当然动物的这些自我医疗行为,更多的应该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毕竟野生动物们的食物和生活比人类简单得多,而疾病的种类也相应地少很多,因此动物的医疗也比人类简单得多。
其实人类所用的草药,有一些是前人们观察一些动物的行为而发现的,比如有一种药草叫做鹅不食草,所以在选择草药方面有些动物也是人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