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的准确位置图,打到了腰的穴位怎么办?
这要看打在哪个穴位上了。腰附近的大穴,只要没打到章门穴、腰阳关,没有伤及周天气机,仅仅气滞血瘀也没什么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调理一下就可以了。
腰部没什么致命大穴。以背腰骶部来说,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章门、命门、志室、气海、尾闾,这些是第一类不能轻易受伤的穴,其次是腰阳关和八髎。
但是,实际上只要没有太大的损害,就算是腰阳关和次髎受些冲击,也无大碍。
只是说,腰阳关和八髎是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它们受到冲击,可能影响到身体的气血运行,短期内可能有不适感。
调理的话,如果没有明显的剧烈症状,仅仅是略有不适的话,可以在咨询医师后服些药,如丹鹿通督;也可喝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药茶,如红榔木、红景天、独一味、田七花、红花、云雾七、骨碎补等等。
人体虽然很脆弱,但还不至于是纸糊的,普通受些冲击,还是能承受得了的。至于产生的不适感,只要不是剧烈疼痛,多半都可以放心,但如果不适感较明显,疼痛持续不减,或伴见其他症状的话,就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酌情处理。
失眠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失眠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失眠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体质进行选择,不可一概而论,失眠的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艾灸治疗。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中医认为,不寐的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宜、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与肾、肝、脾、胆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的基本病机为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中医治疗失眠,除了内服药物,还可采用艾灸治疗的方法,可选择的穴位有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若平时身体虚弱,易头晕乏力、健忘可加心俞、脾俞、足三里;若平日可见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可加肾俞、心俞、太溪;若平时容易惊醒、易做噩梦,则灸心俞、胆俞。具体穴位的选择,请遵医嘱。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适合治疗阳虚失眠,如果失眠的患者平素表现为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口苦咽干等,则不适宜艾灸治疗。
本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何立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大家可以在十分钟内入睡吗?
大家可以在十分钟内入睡吗?
有什么入睡的好方法推荐?
看到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当前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睡眠占人的一生的1/3时间,没有好的休息就没有好的工作,就无精打彩,懒于工作。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能把自己休息安排好,如何能干好自己说要干的工作呢?
每一个人,对睡眠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在睡眠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每个人都要调整自己,适应自己的生物钟,更好的休息,全身心地完成工作。
我自己的睡眠经验,是睡觉之前,一定不要观看激烈的电视节目,以免情绪产生大的波动。
一定要心情平静,不要产生焦虑情绪,自然的睡眠是比较好的。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大,每天各种事情非常多,考虑的问题非常多。
所以,每个人睡眠质量各不相同,有很多人是靠药物才能入睡的。
如果总是依靠药物入睡,是非常不好的,但有的人没有办法,只能依靠药物来维持睡眠。
过去,说人心宽体魄好入睡,就是说,睡眠好的人。
入睡时入睡问题少,身体好,能调整好自己睡眠就是非常好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睡眠好,休息好,才能工作好,生活好。
宫寒的女性想自己在家做艾灸?
推荐几种准确找准穴位的方法,以及在家艾灸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想找穴位的朋友可以搜公众号【艾灸学习指南】,菜单栏有常用穴位详解。如果您还是不明白的话,那就往下看!
一、了解穴位集中的部位
穴位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预先了解穴位集中的位置,实际找起来就简单了。常见穴位集中的部位有:
(1)能摸到脉搏的地方,如喉结两侧、胭窝等处,用手触摸能感到脉搏跳动处的有人迎穴、委中穴。
(2)肌肉与肌肉之间、肌肉与骨骼之间、骨骼与骨骼之间,如肌肉与骨骼之间的三阴交穴,肌肉与肌肉之间的天柱穴。
(3)肌肉或骨骼凹陷处的正中间,如合谷穴。
(4)脊柱两侧,如心俞穴。
(5)椎骨与椎骨之间,如大椎穴。
(6)神经或血管离皮肤近的地方,如眼睛下面的四白穴。
(7)骨头突出的地方,如内踝骨高点的太溪穴。
(8)关节附近,如肘关节附近的曲池穴。
二、注意找到穴位时的表现
穴位是经络的敏感点和功能点,因此,当找到穴位时,可感觉和周边有所不同。主要表现有:
(1)当手指触压到穴位时会感觉特别柔软,仿佛里面有个凹洞。
(2)顺着手指,注力到穴位点,会产生轻微酸麻的反应,感觉较敏锐的人甚至会觉得指压处有轻微的温热。
三、注意身体异常时穴位的反应
当身体异常时,脏腑、络络就会有所反映,其中穴位的表现尤为明显。常见的异常反应有:
(1)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2)用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3)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4)出现黑痣、斑(色素沉淀)。
(5)和周围的皮肤存在温度差(温度变化)。
是否出现这些反应,是该处是否为穴位所在的重要标志!
四、掌握用手指找穴位的方法
找穴位,手指是最好的工具,通常采用触、捏、按3种方法。
(1)触法:用手指抚摸皮肤表面,有紧张感、刺痛感、麻胀感的位置就是穴位。
(2)捏法:用拇指和示指轻轻捏起皮肤,有痛感或麻胀感的位置就是穴位。
(3)按法:用拇指、示指和中指的指腹垂直按压皮肤,发硬、有压痛和紧张感的位置就是穴位。
至于网上说的“同身寸取穴法”太难了,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建议大家还是看图,然后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去判断是否取穴成功了。
最后说一下女性朋友在家艾灸时要注意的问题。
灸法禁忌证
(1)凡属热证、邪热内炽等证,如患高热、肺结核晚期者,或出现大量咯血、呕吐等现象者及皮肤痈疽疔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心功能不全及精神分裂症者皆不宜使用艾灸疗法,并且孕妇的腹部也不宜施灸。
(3)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宜施灸。
灸时的禁忌
不宜在过饥、过饱、酒醉、大恐、大怒,大渴时施灸,妇女经期时亦不宜施灸。
疾病的禁忌
灸疗虽然适用范围广泛,但对于一些热性病,阴虚阳亢(五心烦热、面红耳赤)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施灸。
防止晕灸
晕灸虽属罕见,但亦应注意。在施灸中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症
状,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
扑除艾灰
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艾灰积压过多时,则需离开人体吹去,避免因火灰掉落而灼伤皮肤或衣物。艾罐灸则只需每次施完灸后,把艾灰倒掉就可以。
灸后的调养
施灸一般无任何不适之感,但也有少数人会出现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感觉,一般不需处理,继续施灸多能消失。
艾灸是个功夫活,急不来的,要有耐心才会有效果。祝广大女性朋友早日摆脱宫寒的困扰~
公众号【艾灸学习指南】——来自众多艾友的真实病症经验分享!
长期艾灸睛明穴会上火牙痛吗?
首先第1个要说明的就是,晴明 穴在眼睛旁边。在内眼角0.1寸,这个地方用艾灸是非常的危险。因为一不小心艾灰掉到眼睛里去了,就可能造成,视力的问题。可能影响失明!
不管是古代采用直接灸麦粒灸,现代采用的温和灸。这个穴位都是严厉禁止艾灸的。眼睛这么脆弱的地方,艾灰温度控制不好,对视力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那么在古代医书记载。这些穴位是严厉,不能艾灸的。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很多禁止艾灸穴位都已经解除了。那么作为晴明穴,还是禁止艾灸!主要原因就是靠近眼睛部位,大血管部位。清代人作禁灸穴歌,介绍禁灸穴达45个之多,分别为:哑门穴、风府穴、天柱穴、承光穴、头临泣穴、头维穴、丝竹空穴、攒竹穴、睛明穴、素髎穴、禾髎穴、迎香穴、颧髎穴、下关穴、人迎穴、天牖穴、天府穴、周荣穴、渊腋穴、乳中穴、鸠尾穴、腹哀穴、肩贞穴、阳池穴、中冲穴、少商穴、鱼际穴、经渠穴、地五会穴、阳关穴、脊中穴、隐白穴、漏谷穴、阴陵泉穴、条口穴、犊鼻穴、阴市穴、伏兔穴、髀关穴、申脉、委中穴、殷门穴、承扶穴、白环俞穴、心俞穴。
所以你后面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容不容易引起上火?根本就不能艾灸。
当然现在人可能有一类的什么核桃灸啊。看起来很高大上。核桃壳它可能够滋补肝肾,这个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含义而已,文化意义而已。实际意义不大。
那么在中医文化里面,其明目的穴位常常用。光明穴,太冲穴,承光穴,臂俞穴,风池穴等!
晴明穴多用针灸,那也需要技术非常高明的医生或者到专业的医疗场所。
不能在没有资质的人员那里去做针灸。
回答完毕!我是老吴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艾灸文化公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