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紫说唱,富孩子的插曲歌词是什么?
主题曲:《穷孩子富孩子》 作词 米粒 作曲 孟文豪 演唱 米粒 谢桐 女:我不抱怨 出生贫穷 也不要庆幸 生来富贵 男:太阳不会照耀一年四季 靠自己撑起一片天地 女:因为有阳光照耀 雨露滋润 哺育我们 茁壮成长 男:天真的少年已成为当代青年 乘风破浪远航从青春起点 合:穷孩子 富孩子 富而不骄 穷不失志 人若无志似平庸 成功要靠行动 努力拼搏 才能见彩虹 成功的喜悦 与父母分享
中国到底有没有嘻哈?
本人听嘻哈近二十年,国家注册嘻哈一级建造师职称(狗头表情),所发表的观点具有一定说服力。于是来回答这个问题。另外,原来我们管这种音乐形式叫说唱,但现在都直接叫嘻哈(其实嘻哈是很大的一个概念),于是我也就跟着叫嘻哈。
关于嘻哈想回答的不止这一个问题,这里借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一起说了。
Q:中国有真的嘻哈么?
A:当然有,而且非常多。《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之前,那帮玩嘻哈的年轻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
2000年之后漫长的2年、3年、5年、10年里,这帮年轻人,自己花钱买设备,自己做beat,写歌,然后发到网上去交流,民间也开始办battle比赛,这帮人自己利用休息时间,买火车票,千万里赶到现场,比赛完了又自己回。没有任何人给他们发工资,家人不理解,另一半不支持,但仍然坚持了下来,就凭着对这种音乐形式的爱。
如果这都不算真嘻哈,那世界就没有真嘻哈了。
Q:中国嘻哈和中国其他的音乐形式比,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A:属于最好的水平,因为中国嘻哈和世界嘻哈几乎是同步发展起来的。
嘻哈乐是一种很年轻的音乐形式,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此后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也就是所谓的嘻哈黄金年代(Golden Age),确立了鲜明的流派,也涌现了代表人物类似WuTang-Clan、Krs-One、Bigge、2Pac等等等等。之后又在90年代末期开始影响摇滚乐,并衍生出了一种音乐形式:新金属。类似科恩、暴力反抗机器、软饼干那种。但整个九十年代嘻哈仍然不是主流,欧美乐坛这时候的老大仍然是已经进入暮年的摇滚乐以及摇滚乐的各种衍生分支(类似朋克、车库、英式等等)。
进入2000年之后,嘻哈音乐开始了更迅猛的一波发展,并开始占据主流,而这个时候,中国的嘻哈赶上了这一趟快车,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文化市场开始催生壮大,并且有了网络。
中国从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各种流行音乐种类才逐步出现,彼时西方的流行音乐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就拿摇滚举例,中国摇滚乐从80年代开始萌芽,而西方的摇滚乐60年代就已经迅速发展,80年代更是已经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这中间相差了20年,并且那个时候中国还相对闭塞,也没有网络,摇滚爱好者想听到新的声音、看到新的现场太困难了,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打口碟这种亚文化。其次乐手之间互相的交流也很困难,尤其是小镇青年,完全没有同伴。这种闭塞严重限制了音乐的发展。而这些在网络时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说中国嘻哈是赶上了好时代,网络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大家的起点也相差不大,于是一起发展,同时发展。不分先后。
Q:都说嘻哈乐发源于美国的街头文化,而中国没有这种文化氛围,那我们的嘻哈正宗吗?
A:这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在其他泛艺术门类上经常遇到。这里正好借用嘻哈把这个问题回答了。
其实很简单,这里的提问者把嘻哈过度的“神圣化”了。说到底,嘻哈也就是一种音乐表达方式,通过旋律加鼓点做成的beat把自己的生活以及想法表达出来,仅此而已。它就是一种已成体系的音乐形式。
外国街头的匪帮可以通过嘻哈唱他开着Lowrider腰里别着点44口径手枪在街区卖大麻的生活,我们这里的小白领也可以通过嘻哈唱他在写字楼里吃盒饭打电话的生活,只要你具备这种才华,你的歌就会有人听,就会打动人,你的歌就会是一首嘻哈乐作品。简言之,只要你用这种形式创作出了真诚并且打动人的作品,你就是正宗的,不管你是从哪来的。
Q:《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办得怎么样,它对中国嘻哈有什么样的意义?
A:《中国有嘻哈》其实搞得还行,而它对于中国说唱发展的意义————那是岂止还行,简直太行了。
整个节目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国内一批具备实力的所谓underground说唱歌手浮出水面,和大众见面,再加上这几年欧美韩国嘻哈音乐是主流,大众耳濡目染,对嘻哈这种音乐类型的接受度在提高,这两者一旦结合起来,中国说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除此之外,这个节目的策划也很内行,目前国内叫的上号的地下说唱歌手,除了年龄比较大或已经在主流小有名气的之外,基本上都来了。但是,还是有点遗憾,有三个非常牛逼的选手没能来参赛:贝贝,艾热,派克特,每个人从各方面看都有能冲击冠军的实力,非常遗憾。
Q:最后,推荐几个牛逼的中国华语嘻哈吧。
A:对嘻哈音乐的喜好上,我喜欢歌词大过于技巧。对于一首作品是否牛逼,我觉得真诚、内涵、有才华的文字表达比flow上的精心编排要重要得多。所以我选的歌都是比较注重这一点。
先推荐哈狗帮早期的作品,《Wake Up》之前的所有专辑(包括这张)。这里顺带多说一句,记得2000年左右,所有人都在讨论华语能否说唱,因为英文只有2个声调,也就是升降调,而普通话是4声调,于是很多人据此认为华语不适合这种音乐。要不然就是像周杰伦那样硬套英文的升降调来唱华语说唱,类似《忍者》,听起来特别别扭。然后,哈狗帮横空出世,彻底扭转了这个局面。那是我第一次领略到中文说唱的魅力。
哈狗帮之后,就得数阴三儿兄弟了。第一张专辑《未知艺术家》就让大家感受了北京话的博大精深,那种儿化音的押韵巧妙极了。第二张《本性难移》没第一张好,可能是少了孟国栋的原因,但仍然牛逼。
其他的就干脆一起笼统说了。西安的派克特和鱼头以及他们的厂牌Nous Underground,新疆的艾热,内蒙的Kigga,曾经的MetroClan,现在的Becareful小心,Odd艾迪,沙漠兄弟的那两个,重庆的Gai和Gosh,台湾的E-so,L.C,蛋煲,满人(只有那首十年),然后北京的冯笑,以及他和阴三的贾伟还有杰子组的龙胆紫,还有Ji Qi、Nasty Ray、P.O.E.......还有很多,一时想不全,大概这么多吧。对了,还有小老虎C.O.U时期那张《有机》,关于他再说两句。
小老虎的Battle很有风格,对Freestyle也有他自己的研究,但对于他后期的专辑,我实在欣赏不能。我觉得他的方向错了,他的那种碎片化词组加意识流的方式,想表达诗意,这太困难了。或者说你要真想表达诗意,那干脆民谣就好了。嘻哈来自街头,说的就是社区内外、家长里短、国计民生。所以说哪怕你的Beat做的像后摇氛围暗潮,词写的像普鲁斯特附身,但宋冬野一句“山前没相见,山后别相逢”就比过了你。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另外,再特别推荐两个年轻人,北京的九维和贵州的方仔。这两个人都是语言方面有天赋,作品不多(方仔要多一点),但大多数都牛逼。方仔推荐《神曲》和《我来自大方》,而九维的这首《我想要》则是我下面要特别介绍的,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差点都惊了,横冲直撞不管不顾,比朋克还朋克,青少年虚无主义的极致之作。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
以上是我去年中国有嘻哈期间写的,这里正好遇到这个问题,就再发一次。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多包涵,谢谢大家观看。
boomback说唱是什么风格?
boombap说唱是一种说唱风格。Boom Bap的历史几乎和嘻哈一样悠久,因为它追求的是用最少的乐器来创作最多的节奏。
Boom Bap尤其强调鼓点,它把鼓点放到了最主要的位置,一些时候的鼓点甚至被刻意夸大和扭曲。它追求大鼓和小鼓搭配所带来的那些简单却强烈的节奏感。Boom Bap是原始粗糙的、未加修饰的HipHop音乐。
20世纪90年代,Boom Bap作为东海岸的代表风格诞生了很多经典作品。说唱歌手们喜欢用Boom Bap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者抒发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
在中国说唱圈人们会把Boom Bap翻译成“蹦啪说唱”,中国喜欢玩Boom Bap的并非只有功夫胖一个,北京龙胆紫、西安的鱼头killa4nia、kigga和他们的Coast to Coast,在马思唯改玩Trap之前,Boom Bap也是他做Old School的常用风格。
你心目中的中国说唱专辑排名是怎样的?
《校园寓言故事》
《校园寓言故事》包含11个性格迥异的人物,11个发生在校园的故事,11种观察,11种自我。该专辑以“校园生活”为主题,以AR的视角回顾其中学时代,重新度过了最敏感、叛逆的初中校园时光。AR将自己在学校和社会中所经历的故事,以独特的说唱形式进行讲述,通过再次感受学生间发生的“小事”来展现这张“寓言故事”中所影射出的不同社会现象。
刘聪《KEY to L》
“黑色三部曲”是该专辑最精彩的部分,讲述了叛逆期的三个故事——《离家出走》里的家庭暴力、《黑色的梦》里的校园霸凌、《两个世界》的代际隔阂。这些故事在网易云引发众多听众的共鸣,令其将相同的经历倾诉出来。刘聪认为他的治疗模仿是揭开疮疤-找到问题-对症下药,“首先得直面那些血淋淋的事情,接受发生和做过的事情,思考分析那些难以触碰的阴暗面,把负面情绪找一个发泄口释放。”
Higher Brothers《Five Stars》
《Five Stars》跟《Black Cab》相比,有两个颇具争议的变化,一是英文部分增多,二是主题几乎是炫耀成功。增加英文,是提高海外听众接受度的手段,是worldwide的必经之路;炫耀成功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发《16 Hours》时,马思唯说,“黑车之后再无海尔,只有更高。”事实正是如此,Higher Brothers坐的已不是黑车,而是环游世界的飞机,巡演的航班把他们带至欧美21座城市。
热狗《废物》
老早就有人说热狗失去了批判力道,这是不存在的,那个当年的老夫子,从发《再见Hip-Hop》时,就已经回来了。回归老夫子的热狗在《Hip-Hop没有派对》里批判千篇一律的Trap,《改变》里抨击了社会的荒诞与不公。该专辑为其20年说唱生涯的自我解剖,挥拳击碎镜子里自己的假象,脱掉中文说唱教父的战袍,褪去所有光环,回归街头,做一只名为“废物”的猛兽,把对世界的不满,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重击现实的浮华荒诞。
派克特《A REAL MOTHER ******》
该专辑发布于父亲节,是派克特送给父亲的一份礼物。派克特将自己的成长故事灌注在了每一句歌词里,向外界袒露自己的“软肋”——聋哑父母和自己成长经历,并告诉各位,要学会爱与表达。对于该专辑,派克特认为,“是在现在这个娱乐时代影射很多当代人的状态或者遭遇的事情,想多带来一些可能性,是一张偏向思考性质的专辑,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些现象能够有多一些的思考。”
直火帮《第二个酒吧》
《第二个酒吧》是直火帮三人平时在酒桌上谈天说地的缩影,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借着“酒劲”说出了共同成长于这个时代的不同年轻群体的感受。除了继续专注于对自我的探索,直火帮也开始着眼于社会议题。这张专辑记录了直火帮在褪去“留学生”标签后的成长与思考,并结合这一年半以来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一个对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PO8《太空站》
和《惊堂木》,《太空站》少了些抨击,多了些反思和共鸣,“惊堂木的艺术性比较强,也带了很多我当时的情绪。而我做太空站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情了,是一张很走心的EP,没有想去证明什么,就是单纯的想要为了我们这代人发出声音,挺有意义的。”《太空站》探讨了很多当代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来自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压力,用词考究的PO8,在内容的传达上直击人心。
王以太《演.说.家》
专辑封面致敬乔托·迪·邦多纳的壁画《圣方济各向小鸟布道》,这与王以太基督徒的身份有关。该专辑耗时一年,是王以太参加节目后,这一路的心路历程。专辑制作人阵容及feat阵容非常豪华,兼具思想性、音乐性,如其歌名“戒骄戒躁”,王以太在成名后依然保持本心,踏实做音乐。在最后一首《Feel Alive》的结尾里,王以太用了2分20秒shout out to该专辑背后的团队及音乐上的伙伴,这段致谢令人十分感动。
艾热《AIR PLAN》
该专辑分为《On The Air》《Off The Air》《Clean The Air》三部分,将多变的节奏,时而忧伤或欢乐的情绪,动情的嗓⾳覆盖在简单粗粝的结构之上,在《Air Plan》这场音乐的飞行上,可以看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更多元化的艾热,囊括了Jazz、Hip-Hop、Synthwave、Funk、Boombap、Emo Trap、Pop、Trap、Soul、Urban等众多曲风,歌词写实不失真挚,疯狂而不煽情。
黄旭《太阳与铁》
《太阳与铁》前半段象征太阳,像太阳那样炙热,用力去爱,尽情表达情感;专辑后半段代表铁,把自己锤炼得像钢铁那样坚韧,以抵抗生活里的残酷。《太阳与铁》是黄旭对2017-2018年的总结,以顶尖的技巧、精雕细琢的歌词、完整的故事阐述了他对情感、生活、音乐的理解,让听众看到了一个更加多面、更加强大的黄旭。你可以通过该专辑黄旭搭建的“王国”,这里有阳光的一面,也有灰暗的一面,就像每个人的人生。
有一个唱嘻哈的朋友?
每天开开心心嘻嘻哈哈的体验肯定是高兴的阿,有一个没心没肺啥事也可以给你带来快乐,每天可以笑一笑总没什么坏事!不过也会弄出不少笑话!
这个故事是我一个每天嘻嘻哈哈的朋友的,他就一个整天开开心心的汉子,没心没肺的,又总想表现点什么。有天他请我一起去吃牛肉拉面,我们来到店外见一个牌子收老版钱币,我也没怎么留意就进去了,等我们吃完了,他就去付钱买单,
我朋友大气的打开钱包翻出一张老版的10块钱默默地递给老汉,老汉撇了他一眼,又默默的把钱还给了他,老汉说:不要拿玩具钱来敷衍你大爷,你大爷是见过世面的人。
我朋友说:你不是收老钱币的吗?大爷
老汉说:那是隔壁古董店,我这里是牛肉面店。不收这个钱!
我朋友听见又摸了摸已经空了的钱包。尴尬的看着我。
然后还是我去付了钱,他就这样有时想表现表现就搞出不少笑话。
喜欢的就点赞!
更喜欢的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