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适合哪些人群,三伏贴搞笑文案?
夏日炎炎,三伏贴来袭!
贴上三伏贴,瞬间变身“烤肉大师”,肚子变成了烤炉,烤出来的是六块腹肌还是烤糊的肉串,就看你的运气了!
贴上三伏贴,瞬间变身“冰淇淋人”,身体冰凉凉,走到哪儿都是风景,只是别被小朋友当成冰棍儿舔了!
贴上三伏贴,瞬间变身“炫酷超人”,汗水变成了超能力,飞檐走壁、逆天而行,只是别被人当成怪物吓跑了!三伏贴,让你笑对酷暑,快来贴上吧!
三伏贴的效果怎么样?
不管三伏贴到底有用还是没用,我只想亲身体验一下疗效
2018年的三伏天就要到了,传统的三伏贴又要粉墨登场啦!三伏贴,到底有用还是没用,中医黑和中医粉争吵的不可开交。
大河看来,都是两个世界观的人,吵啥哪?比如,科学家说上帝是不存在的,可是美国人吃饭前还是要祈祷,你能以迷信的名义阻止吗?
中医是给人希望的医学。对于一些慢性病,诸如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类风湿、慢性腹泄等疾病,现代医学只能发病后见招拆招,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好办法。当三伏贴的疗法横空出世,让处于病痛折磨的人们猛然间看到了希望。毕竟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于是,许多人都想亲身体验一下疗效,加上现代商业资本的鼓动介入,风靡全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首先哪,大河给你梳理一下三伏贴的来龙去脉。三伏贴的历史并不长,最早的出处,见于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下.喘(短气、少气、逆气、哮)》。他借鉴了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治未病的理论,从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来说,对部分阳虚、湿寒体质,冬季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肯定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如果吹嘘三伏贴有几千年的历史,疗效如神,那就有点信口开河了。
想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你必须亲自尝尝。去医院太贵、太乱、太累,对于那些既怕去医院,又想体验一下的朋友,今天,您可来着了,大河带着你,现在就开始制作家庭实用的三伏贴。1. 药物准备:白芥子100g、延胡索100g,甘遂50g、细辛50g,就这四种基础药物。其他你看到花椒、麻黄、肉桂、小茴香、斑蝥、威灵仙、 徐长卿、 川芎、 骨碎补、 马钱子……或是什么奇怪的东东,都是现代各位中医高手加上去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私信大河。
2. 原料很好购买,可以去万能的*宝,也可以到当地中药店,价钱便宜。张璐在原方中有麝香,但是建议您就别买了,太贵不说,现在都是人工麝香。麝香闻多了,会流产的。还记得甄嬛里面的宫斗戏吗?可以肯定的说,市面上的一般三伏贴,都没有麝香的。
3. 用家用粉碎机把这些原料磨碎,过筛备用。
4. 用姜汁调和后,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药膏涂抹到穴位上。也可以从药店里买些医用胶布,将药膏粘贴在穴位上。保持60分钟,除去即可。
5. 孩子皮肤娇嫩,大河不建议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除非正规中医院已经确诊了孩子的疾病。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姜汁散寒止咳。
6. 哮喘,贴肺俞、风门。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其他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老胃病可以加至阳、胃俞、中脘、肾俞、脾俞。一般贴4个穴位就行了。
7. 初伏灸7月17日、中伏灸7月27日、末伏灸8月16日,如果想加强疗效,可以在8月6日,或8月26日都行。
8. 一般来说,三伏贴要求皮肤要起泡的,大河还是建议您稳妥为上,大人还可以,孩子就免了吧,大热天的,皮肤破损感染了就麻烦了。对于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的,也别贴。
大河还真想知道三伏贴的真实疗效,如果你有经验,不妨给大家说说。
大河妙手,把实用医学融入健康生活。有兴趣的多多交流。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
据介绍,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阳气正旺之时,是各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在此期间,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同时,“冬病夏治法”由来已久,疗效与安全均经得起考验,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治法。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肌体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所以说各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寒邪属于中医所说的阴邪,在阴气上升达到顶点的冬季,患者体质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所以见效缓慢。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此时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侵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可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雨星主任为记者详细介绍了冬病夏治的病理。
而常见的“冬病”主要是呼吸道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等。
简单来说,这个冬病夏治就是在阳气较盛的夏天,运用中医方法,增强自身抵抗力,治疗冬天易得的疾病(譬如咳嗽、哮喘、关节痛冻疮、感冒、气管炎等),防患于未然。
冬病夏治方法都有哪些?
冬病夏治的几个常见方法是:药物内服、药物外擦或外洗、艾灸、刮痧、拔罐等。这几种方法的理论支持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中的“春夏养阳”与《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等思想。
这几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夏天腠理开泻,身体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和推拿可透过皮肤起到作用。在夏天的时候靠疏通经络气血,把身体底子打好,把免疫力提高起来,以扶正祛邪。
中医把冬病夏治的精髓归为“排寒”。冬病患者本身体质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一片寒冷,这就让内寒遇上了外寒。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在雨天晾衣服,是很困难的。这必然导致“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若寒气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若寒气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
穴位敷贴也讲究个性化治疗
鉴于冬病导致的后果很不好,不少有治疗欲望和保健意识的人们在夏至时节就开始听从医嘱了,在医院排队买三伏贴。但三伏贴并不适合所有人贴,乱贴三伏贴的人会倒贴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这里的“冬病夏治”针对的是有呼吸系统疾病、有消化类疾病、有骨伤类疾病、有风湿有免疫性疾病、有耳鼻喉科疾病、有儿科疾病、有慢性皮肤病、有妇科疾病的人和虚寒体质者等。前面几种疾病还好理解,但是虚寒体质这个概念让很多人“懵圈”。
简单来说,虚寒体质者通常自身产热不足(没有火力),所以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神倦易困,即使在夏天也要穿着袜子盖被子。这种人在夏天都畏寒,冬天就更难以度过了(以老年人居多)。
现在从三甲医院到胡同诊所都在大搞三伏贴?
三伏贴真有那么好吗?三伏贴也是药,西药有头孢类药物,我想请问头孢类药物真的那么好吗?对于对症的患者头孢类药物应该很好吧,对于不对症的患者头孢类药物可能如同毒药吧,三伏贴也应该同样吧,对于对症的患者或者亚健康人群应该就是很好的选择吧!对于不对症的患者或者正常的健康人应该就没必要了吧!也许会产生副作用吧
三伏贴管理制度?
1、无论是公立、民营还是个体私营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核准的科目必须含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三者其中的一个。
2、开展“三伏贴”服务前,必须先经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
3、经营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其他非医疗机构如保健机构、美容院等不能开展“三伏贴”项目。
同时,严禁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三伏贴”的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任何宣称“三伏贴”包治百病的推广都是夸大其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