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吃什么食物最快通便,可以吃点什么食物来通便?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按病因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指患者排便功能还是正常,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等来解决便秘问题。但器质性便秘是疾病的伴随症状,要到医院针对疾病治疗才能解决问题。今天就便秘问题,和大家讨论以下五个问题:
器质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粪便的形成?
粪便是如何排出来的?
如何解决便秘?
这里先告诉大家哪些是器质性便秘,方便大家到医院就诊,避免误导大家,延误治疗。
器质性便秘常见原因如下: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腔积液、膈肌麻痹、系统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Crohn病,先天性巨结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与肠套叠等。腹腔和盆腔内肿瘤压迫。全身性疾病合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瘫痪、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此外,血卟啉疾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亦可导致便秘。上述器质性便秘中,均要到医院就诊,通过病因治疗解决问题。这里就不作介绍,下面给大家功能性便秘问题。
功能性便秘有以下常见原因:进食量少、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刺激减少。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药物副作用: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剂、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包含钙、铝的制酸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腹肌及盆腔肌张力差,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以将粪便排出体外。老年体弱,活动过少。粪便的形成及排便。粪便的形成与排便是否正常,从食物进口就开始了。进食不能消化的物质,比如植物粗纤维越多,大便量就越多。当然,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粪便量的多少,也取决于胃肠道对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关,自然也与人体的活动息息相关,活动量越大,能量需求越多,进食量就越大。活动量小,吃得多,大便自然就多。这就是俗话说的,懒人粪尿多的道理。正常情况下,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是有限度的,粪便的质地,与食物进食量与消化吸收能力有关。
食物进入口腔,在牙齿的作用下,食物被挤压、咀嚼碎,在口腔中食物咀嚼得越碎,未来消化吸收越有利,其中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还对食物中淀粉起消化作用。同时,口腔还会发出进食信号,食管做好准备,食物由口腔推向咽部,咽部立刻封闭气管并打开食管上括约肌,将食物送入食管内。经食管起输送作用来到了胃,食物才真正开始了它的消化吸收之旅。
食物来到胃后。胃壁肌肉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联合作用下,将食物进入磨碎、溶解、消化成更容易消化的食糜后,正常情况下,不同食物在胃的停留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液体食物仅停留5~10分钟,糖类食物如大米、面食停留约1小时,蛋白质停留约2~3小时,脂肪停留4~5小时,这就是“一日三餐”,防止产生饥饿感并需要及时补充能量的原因。
食糜经有抗反流作用的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内,在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及细菌等共同作用下,边随肠管蠕动一路从十二指肠消化到空肠管段,然后从回肠开始了人体真正的营养吸收之旅,
在小肠里历经7-9小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基本上被小肠吸收完毕。余留下来的食物残渣、小肠益生菌和大量的小肠液通过回盲部进入大肠。大肠里居住着以大肠杆菌为首的大量细菌,食物残渣在大量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经结肠吸收最后进入肝脏,无用的废弃物质及并产生一些无法吸收有气味的物质,比如硫化物等其他臭味剂和二氧化碳、甲烷、乳酸等无味物质,气体以屁的方式排出体外。而无用的食物残渣及大肠细菌等在结肠的边传输边吸收水分的情况下,经过24小时左右慢慢形成固体粪便进入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粪便积累的足够多时,就会被推进直肠,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让大脑这个司令感受到便意,指引我们去厕所排便。
粪便是如何排出来的?粪便进入直肠后,引起直肠扩张,并刺激位于耻骨直肠肌和盆底肌肉内的压力感受器,从而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如下图示↓↓↓
粪便继续向下运行至肛管并刺激肛管感受器,肛管感受到有粪便时,就增加腹压发动排便运动,自主收缩盆底肌、膈肌和腹壁肌肉;同时松弛耻骨直肠肌,减小直肠肛管的弯曲弧度,下降盆底水平;最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肛管内粪便排出,完成排便运动。
便秘的治疗。我的便秘治疗经验就是,发现便秘患者,尤其是长期便秘的患者,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则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到医院就医,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排除了器质性便秘因素,则针对功能性便秘的因素进行治疗:
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便秘,则换用不会引起便秘的药物治疗。建议多饮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苹果、番薯叶、芹菜等)及粗粮。对使用泻药导致的便秘,则先停用泻药。建议多饮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苹果、番薯叶、芹菜等)及粗粮+麻仁润肠丸,其中麻仁润肠丸的应用根据大便软硬情况慢慢调整,最后停用。除了这二种功能性便秘情况,其它功能性便秘,均可采用建议多饮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苹果、番薯叶、芹菜等)及粗粮治疗,必要时加用麻仁润肠丸。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 理想,还可加用清水灌肠治疗排便。总之,器质性便秘要到医院住院治疗,功能性便秘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与严密观察下,通过调整饮食来通便。麻仁润肠丸可代替其他通便药来调整排便,直到完全通过饮食调整正常排便后停用。
人体从吃入一种食物到大便排泄出去要用几天时间?
24小时最理想了。超过48小时就算便秘现象了。
降尿酸最好的食物是什么?
你好,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昨日乔医生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接诊了6名痛风患者。老张是其中一名有代表性的患者,他家住成都温江,3天前就在网上预约好了号,昨日一早便早早打车来到大厅排队等候。
54岁的老张170左右的个头至少也有170斤,候诊区到我诊室大约10米左右的距离,单腿蹦进诊室后头上满是汗珠:“医生,你快给看看吧,你看,我的腿都肿成什么样子了。我快要难受死了!”
“你过年怎么过的,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一边询问他病情,一边记录着。
“年前和朋友聚餐喝啤酒喝醉了一次,后面几天在家、拜年时都喝的白酒,别人带回来的茅台酒确实喝起安逸,当然鸡鸭鱼肉那些也都没忌口;还有,我边打麻将边就不自觉吃了不少糖果、瓜子、坚果,渴了就喝饮料。到了初五早上脚就剧痛起来……”
“痛风”,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现代人都听说过它的名字。与过去相比,痛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且越来越年轻化。一方面与医生、患者认识提升有关,另一方面确实是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食品丰富有关。
节假日过后,各大医院接诊痛风患者的人数会明显增多。
食物与尿酸、痛风发作的关系血液中尿酸长期“居高不下”是痛风发作的前提,而非必然因果关系。尿酸水平越高,患痛风可能性相对也越高;但也有人一辈子高尿酸血症,但是并未痛风发作,所以说高尿酸是痛风发作的前提条件,而非说尿酸高了一定会痛风、必然会痛风。
人体尿酸来源主要来自这两个方面:
由体内氨基酸、核苷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为内源性,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来的属外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20%;虽说外源性嘌呤代谢(食物)所占尿酸池总量仅20%,并且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确实是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比外源性更重要,但外源性嘌呤代谢(食物)对尿酸升高、痛风发病率提升作用不可忽视。长期的高嘌呤、高脂、高糖、高蛋白饮食结构下,“量变引起质变”,饮食原因成为痛风发作主要诱发因素的患者不在少数。
低嘌呤、低脂、低糖的食物——降尿酸最佳食物从重要性来讲,你甚至可以把饮食控制当作一种疗法。
痛风患者如果能减少食物中所含嘌呤的摄入量,对痛风的缓解是有一定作用的。饮食控制是痛风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但不能作为痛风治疗的主要手段。内源性尿酸交给药物治疗去干预,外源性尿酸则通过饮食控制调控。饮食控制是痛风治疗的第一步,是其它治疗的基础,需要痛风患者一辈子执行的生活方式。
饮食控制中,首要关注食物嘌呤含量,嘌呤含量越低就能减少每日外源性尿酸的补充。其次关注食物脂肪含量,脂肪具有限制尿酸排出的作用,痛风患者要尽量减少食用油炸、油煎食物以及肥肉的次数,并尽量做到不食用。摄入的脂肪也最好以植物性脂肪油为主,像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可以适当食用,最好不要食用动物性脂肪油。最后关注含糖量,糖类分解后形成的果糖会促使体内尿酸合成,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这点在甄选水果时要考虑到。通过关注低嘌呤、低脂、低糖这三个要素,乔医生在荤腥、蔬菜、主食、水果中各选出3种降尿酸最佳选择。
一、荤腥类——猪血、桂鱼、猪皮
猪血:11.8mg/100g;
桂鱼:24mg/100g;
猪皮:29.8mg/100g;
平常多吃猪血、猪皮嘌呤含量很低,而且廉价易得,不过吃猪皮时注意把连接处的肥肉剔除干净。而桂鱼,能很好的补充人体必要的优质蛋白。
二、蔬菜类——冬瓜、番茄、萝卜
冬瓜:2.8mg/100g;
番茄:4.2mg/100g;
萝卜:7.5mg/100g;
冬瓜、萝卜不仅嘌呤含量极低,并且水分含量高,能在吃饭的过程中补充一部分水分,有利于排尿酸;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最新的研究表示: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除了这三者,南瓜、洋葱、葫芦、胡瓜、苋菜等各种常见蔬菜都是降尿酸不错的选择,但以下几类蔬菜嘌呤含量较高,须注意:
1豌豆尖(豆苗菜):500mg/100g;
2芦笋:500mg/100g;
3黄豆芽:500mg/100g;
4紫菜:274mg/100g;
5香菇:214mg/100g;
6绿豆芽:166mg/100g;
7海带:96.6mg/100g;
三、主食——牛奶、蛋类、土豆
牛奶:1.4mg/100g;
蛋类(鸡蛋):约3mg/100g;
土豆:3.6mg/100g;
牛奶、鸡蛋嘌呤含量极低,却能补充人体日常必要的优质蛋白、钙等矿物质与维生素;而土豆所含碳水化合物,能够很好得提供能量,通俗得话说就是管饱。
四、水果——杏子、石榴、菠萝
杏子:0.1mg/100g;
石榴:0.8mg/100g;
菠萝:0.9mg/100g;
此外,常见的苹果、梨、西瓜、桃子、枇杷、橙子、橘子、李子、小番茄、大樱桃(车厘子)的嘌呤含量都比较低,可以放心食用。但甘蔗含糖量极高,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有些改良品种的水果含糖量提升很多、口感很好,但却不建议痛风患者过多食用。
五、水
要想血液中尿酸浓度变低,要么是让每天进入血液中尿酸变少(低嘌呤饮食),要么就是保持高速的尿酸排泄速度。要达到后者的效果,每天饮水足量必不可少。建议痛风患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明显水肿者除外)每日饮水量达3000ml,白开水、淡茶水、适量咖啡等都可以,碱性离子水如苏打水更佳。当尿液pH在6.5~7时,尿酸可变为可溶性尿酸盐,溶解度增加10倍,能够在排尿时带走更多量的尿酸。
喝水也有一些讲究: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不渴不饮,饮时暴饮,这对病情的控制是不利的。因为口渴是大脑对体内缺水状态的信息反馈,渴了才喝水,主要解决的是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因而对促进尿酸的排泄效果较差。饮水的最佳时间是在早餐、中餐以及晚餐后45分钟至睡觉前这段时间。不要在饭前半小时内,或饭后立即饮水,这样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般早晨起床后,刷牙后就可以喝500毫升水。白天每2~3小时注意饮用适量水。低嘌呤饮食不可“做得太绝”,建议根据血尿酸水平因时制宜调整饮食控制算是许多痛风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痛风患者对吃饭谨小慎微,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结果不但体质越来越弱,痛风症状也没见好转,究其根源,是饮食控制过于苛刻的缘故。
因为有些患者一味地强调饮食控制,只敢天天照着食物嘌呤含量表最低的几种食物翻来覆去地吃,造成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蛋白质摄入不平衡,并促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引起内源性尿酸大量产生,反而使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加重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检测血尿酸值,根据尿酸值的高低随时调整自己的饮食。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严格限制饮食,吃含嘌呤少的食物,每日摄入的嘌呤含量不宜超过100~150毫克;在痛风缓解期可适当放松一些(但绝不是无节制),这才是饮食治疗成功的关键。
饮食控制降低尿酸效果有限,这些五种情况该直接进行治疗低嘌呤饮食平均可以使血尿酸浓度降低60umol/L,加上低脂、低糖、低盐、低热量、多喝水、限制酒精、合理锻炼、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血尿酸水平平均可以降低60-120umol/L。但是以低嘌呤饮食为代表的健康生活方式,并不能替代降尿酸治疗。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药物降尿酸治疗:
1.有痛风急性发作病史。有痛风急性发作就证明关节及周围组织已经存在尿酸盐晶体沉积,有尿酸盐晶体沉积则存在缓慢进行的骨侵蚀现象。骨侵蚀虽然缓慢但不可逆,必须立马降低尿酸水平,以将其溶解。此外,沉积时间越久的尿酸盐结晶,死亡细胞包裹、纤维结缔组织覆盖、包裹层数越多,后期溶解越困难。
2.有痛风或尿路结石的家族史。别犹豫了,你就是易发、高风险人群。
3.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55mmol(1100.0mg)。这个指标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后判断。
4.经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饮食3-6个月、停用影响血尿酸的药物、多饮水等后,血尿酸仍高于540umol/L,远高于420umol/L的血尿酸最大溶解度,尿酸盐会持续沉积,痛风发作风险高。
5.血尿酸水平>480umol/L并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三高、糖尿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皆属于代谢综合症,容易互相影响,加剧病情进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恶性后果风险。
总结用最简答的话总结饮食与降尿酸就是:
吃对了可以降尿酸,低嘌呤食物是首选;调整饮食结构降尿酸很重要,是其它所有治疗的前提,必须长期、严格执行;调整饮食结构降尿酸效果有限,必要时须进行药物降尿酸治疗。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两岁小孩便秘吃什么最快通便?
两岁小孩有便秘情况的话
一、当前先让孩子通便。
1、吃些通便的水果/水果泥。包括白肉红肉的火龙果,半颗到一颗的量。或者是西梅果泥。西梅果泥相对湿和,效果也不错,半天后见效;火龙果见效快,15分钟就能有便意,效力大,类似轻微腹泻。根据孩子情况选择食用。
2、食疗效果不明显的话,可选用儿童开塞露。使用前用凡士林润滑管道外壁。要注意,使用开塞露并无副作用,但经常使用会造成依赖。必要情况才使用。
二、长远的解决要从饮食、运动、睡眠三方面入手。
1、饮食要多样和均衡,多摄入高纤粗纤维食物。1)孩子多吃粗粮,不要只吃白米饭白面条等精粮淀粉;2)孩子多进食含有粗纤维的绿叶蔬菜;3)孩子多进食新鲜水果,直接生吃或做成果泥均可;4)孩子养成每天喝足量的水分。
2、每天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
运动促进肠蠕动,有利排便。户外运动让孩子精神好,提升身体状态。
3、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休息。
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进食
,定时作息,规律排便。
水蔬菜水果都吃了不少?
这个前提是孩子因为喝奶粉上火的吗?
现在快两岁的宝宝其实可以吃主食了,你可以慢慢添加辅食和主食把奶减量,
另外一个就是喝水,不知道你是怎么喂宝宝水的,小孩子喝汤,喝奶,喝果汁,都不代表补充水分,身体不好吸收水分,小孩喝水就让他喝白开水,什么东西都不要加,不要加菊花晶喝白糖,你试试多喝白开水孩子的大便会变好些的,
再一个,水果大都是凉性的,尽量减少大量吃水果,你可以把苹果去皮去核,切成块煮煮,让孩子吃苹果肉,喝苹果水,这样也会改变大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