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瘤的症状10大前兆,喉咙里长瘤怎么回事?
喉咙里面长瘤了,还有可能是因为声带发炎或者是声带肿瘤引起的,一般这种情况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可以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些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去除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的说话,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脑瘤早期耳朵会有什么样症状?
脑瘤又称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85%生长于颅内即脑瘤,还有15%生长于椎管内。颅内肿瘤以胶质瘤最多见,约占42%。颅内肿瘤又可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脑转移瘤两类。我们通常所说的颅内肿瘤一般指原发性。而颅内肿瘤的症状依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及性质不同可表现多样。一般其发病缓慢,但如果位于脑脊液通道附近的肿瘤,因易继发性脑积水可导致病程相对较短。其主要症状如下:
1.颅内压增高
症状的发展通常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的过程。典型表现为头痛、呕吐和眼底视乳头水肿。
2.精神症状
主要表现为人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如反应迟钝、生活懒散、判断能力变差。也可有脾气暴躁、易激动或兴奋等。
3.癫痫发作
包括全身性及局限性发作。发作多由一侧肢体开始的抽搐,有些表现为发作性感觉异常。
4.肢体症状
肿瘤对侧的半身或单一肢体乏力并逐渐瘫痪。如肿瘤向下发展,压迫小脑上蚓部,可引起步态、持物不稳。同时有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如指鼻不能。
4.眼部症状
可有视野改变,双眼上视障碍,眼球震颤,瞳孔对光反射及调节障碍等。
5、耳部症状
主要有耳鸣及耳聋,而耳聋为单侧性耳聋多见。
6.其他症状
眩晕、面部麻木、面肌抽搐、面肌麻痹、声音嘶哑、进食呛咳等。
所以,脑瘤早期耳朵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鸣和单侧耳聋,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
喉癌的早期的症状和前兆?
喉癌的早期的症状是咽喉部的疼痛不适,有时候肿瘤表面形成溃疡,会使吞咽时疼痛加剧。随着进展会出现喉喘鸣,以及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症状,也会出现间段性咳血的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会出现消瘦、乏力等恶液质的表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先兆表现。
脖子咽喉部的皮里肉外长了许多小米粒大小的疙瘩是怎么回事?
咽喉部长了很多的大小不等的小疙瘩,很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皮脂腺肿瘤,也有可能是扁平疣的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软膏进行涂抹,也可以服用干扰素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注意一定要保持患处的干燥,不要用手去抓挠和挤压。
得肺癌什么时候开始会痛?
癌之所以被称之为沉默杀手,就是因为它早期症状的不明显。主观感受不足,发现时间较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这也是为何临床上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的原因。那么肺癌何时开始疼痛?靠主观感受发现肺癌靠不靠谱?哪些人群是肺癌高发人群??如何预防避免晚期肺癌的发生呢?今天禚医生结合2020版最新肺癌筛查指南与大家一起聊一聊肺癌这个话题。
肺癌何时开始疼痛?以肺癌为例,肺癌按照细胞恶化的类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以及小细胞癌。
图: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虽然这些细胞的癌变的速度、癌变的程度、癌变的部位均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癌变的部位一点点的增长、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转移、定植。在原部位一点点的增长没有发生转移的我们叫做原位癌,也就是早期癌症,临床上一般称之为0期、Ⅰ期、Ⅱ期。而一旦长到一定程度突破了血管、淋巴发生转移的我们称之为浸润癌,也就是晚期癌症,临床上一般称之为Ⅲ期、Ⅳ期。
图:原位癌一步步发展为浸润癌的示意图肺癌何时开始疼痛?这和是否压迫、侵犯神经系统有关。
我们之所以可以感受到疼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神经受到了刺激、压迫,神经感受到刺激与压迫以后就会将这种感觉传递给大脑于是痛觉便会产生了。但是由于早期肺癌仅仅在组织局部区域增长几乎不会向下生长累及组织的肌肉层和粘膜肌层,因此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神经组织所以也就不会发生疼痛感;而晚期肺癌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向组织内的肌肉、粘膜层浸润、侵犯很容易刺激、压迫神经组织从而导致异常的疼痛。
这也是为何早期肺癌没有疼痛感,而中晚期肺癌却可以明显感受到异常的原因所在。
肺癌防治不能仅靠主观感受,能吃能喝并不代表就是健康!!在公共卫生领域摸爬滚打了一阵子,很多老百姓都有一个健康的误区:那就是凭借能吃能喝、不痛不痒去衡量身体是否一切正常!虽然主观感受是评价疾病的一种手段,但是它不科学、不全面,以肺癌为代表的疾病就很容易欺瞒大家的感受,暗地里却疯狂生长。那么肺癌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如何在早期及时发现呢?
识别肺癌的危险因素,判定高危人群。在国家2020 版肺癌筛查指南中就明确指出以下危险因素是导致肺癌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是吸烟以及被迫吸烟的人群;其次是由于职业性原因接触致癌物质的暴露例如(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柴油废气、煤油烟等),其中石棉、砷时直接的致癌物质,二氧化硅时引发矽肺的主要成分。第三就是以前患过某些恶性肿瘤,这些恶性肿瘤很容易再次引发肺癌的发生,例如以前患过的肺癌、淋巴瘤、吸烟相关恶性肿瘤。最后就是家族中存在肺癌的患者,同时目前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的人群。如果你是以上的4类人群,你就需要时刻警惕肺癌的发生,基因遗传的因素、吸烟致癌物环境的侵害、慢性纤维化威胁的背景下使得你患肺癌的几率要远大于其他普通健康人士。
筛查人群的危险度分组国家2020年肺癌筛查指南又将占有上述4类危险因素的多少,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筛查前对目标人群进行评估和危险程度分级,将目标人群分为高、中、低危险组。
高危组1的标准:55~77 岁;30 包/年或以上吸烟史;具有吸烟史,而戒烟时间短于 15年。高危组2的标准:50 岁或者以上;20包/年或以上吸烟史;有至少一条高危因素(二手烟除外)。中危险组的入组标准:50 岁或者以上;20 包/年或以上吸烟史(包括二手烟暴露);无其他高危因素。低危险组的入组标准:50 岁以下;20 包/年以下吸烟史。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所处的危险情况,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病情的筛查。而根据我国专家共识,要想最好的对肺癌早期进行诊断,低剂量CT是我们首选的手段。
1、如果你处于高危险组,指南推荐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且即使首次检查为阴性或者结节大小未达到进一步检查标准,仍然推荐每年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
如果我们的患者在早期检查时候发现存在实性结节性病灶,那么我们就要根据结节大小,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如果实性病灶的大小在8~14 mm的实性结节,此时由于病灶过大除了低剂量CT以外还需要借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筛查,如果对于 PET-CT 高度怀疑恶性者,就需要考虑活检或者手术切除。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因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而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为良性的,此类人群仍然需要每年低剂量 CT 筛查,直至筛查对象不再为肺癌潜在患者
图:PET-CT 与低剂量CT配合对与早期肺癌的筛查有很大的诊断参考价值2、而如果你处于中或者低危险组,指南则不推荐对此类患者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
目前指南中的筛查与随访策略正在各大医院正在学习和普及的理念,有效的筛查可以更早地发现肺癌,使患者在无相关症状时,及时发现病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总结肺癌只会在癌组织侵犯神经组织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疼痛感,而在原位癌阶段并不表现出任何的不适和主观感受。因此仅靠主观感受是无法早期识别出肺癌的。所以我们必须因人而异,按照个人的遗传因素、环境接触因素进行危险度的划分,如果你处于55~77 岁;30 包/年或以上吸烟史;具有吸烟史,而戒烟时间短于15年的就必须科学的利用低剂量CT进行正确的筛查以尽早的发现早期肺癌。
参考文献:
1、Yip R, Henschke CI, Xu DM, et al. Lung cancers manifesting aspart-solid nodules in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AJR Am JRoentgenol, 2017, 208(5): 1011
2、Detterbeck FC. Overdiagnosis during lung cancer screening: is itan overemphasised, underappreciated, or tangential issue? Thorax,2014, 69(5): 407-408.
3、宁晔,谢冬.2020 版 NCCN 肺癌筛查指南解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