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准确位置图和作用,中医经络中井荥腧经合中的腧穴的含义是什么?
曾经介绍过经穴,也就是五俞穴,是根据它的经气流注特征来说的,经气由小到大,由少而多,由浅入深地出入、流注,分为井、荥、输、经、合穴五类。
这里的“输”,就是腧穴,也称俞穴。古医典中这个字所写不一,但都是同样的意思。
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井”为初出之意,像水的源头,比喻脉气运行起始的部位;
“荥”为小水流之意,像水流刚形成小流而未成大流,比喻脉气逐渐充盈的部位;
“输”为灌注、输送之意,像水流灌注由少向多变化,比喻脉气运行较盛的部位;
“经”同径,为直行道路之意,像水在河道中畅行流过,比喻脉气运行通畅的部位;
“合”为汇集之意,如江河水归入大海,比喻脉气运行汇集的部位。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治疗脏咳,取五脏之俞穴。每一俞穴均有其特定的功效,脏俞穴者,肺俞太渊,脾俞太白,心俞神门,肾俞太溪,肝俞太冲,因此《素问·咳论》里又说,“治脏者治其俞”。换句话说,脏咳必与其俞有关联。
且五脏咳症中多伴疼痛,俞穴对缓解疼痛症状也是有帮助的,故《难经》上说,“俞主体重节痛”。
怎样欣赏诗鬼李贺的经典名篇梦天?
(原创)一、作者简介
李贺,生于七百九十年,卒于八百一十六年,终年二十六周岁,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字长吉,福昌即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家住福昌昌谷,人称“李昌谷”。他的体形象貌细而瘦,鼻子较大,通眉,指爪较长,形象倒是有点怪异。他少年时就有孥云之志,才名早传。曾以诗歌拜谒韩愈,得到了韩愈的劝慰和勉励,参加考试以图入仕,但因竞争者以犯父讳为由加以阻止,因此终身未第。任奉礼郎,后来以病为由辞官闲居在家。因而失意郁闷而卒。
李贺由于不得志,他的诗感时伤逝居多,哀叹盛年易衰,悲叹零落不遇,常常寄情于天国,幻念于鬼境,特别长于古体歌行,以逸才奇思惨淡经营,作意求新,并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思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幽奇诡异的意境和魄丽新美的意象,也因此他的诗很难读懂。故人称“诗鬼”,也称“李长吉体”,在唐代中期诗坛中独悬一帜。
二、原诗再现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温团光,
鸾衢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三、词语赏析
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玉兔和蟾蜍。
云楼:云层幻裂成的楼阁。
壁斜白:月亮照在云楼壁上,映衬出一片淡白。
玉轮:月亮。
鸾衢:雕有鸾凤的王骊,在这里代指身系玉衢的仙女。
桂香陌:月宫里飘着桂香的小路。
黄尘清水:海水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水,也即是沧海桑田的意思。
三山:古传东海有蓬莱、方丈、赢州三座神山,山上有神仙居住。
走马:即跑马。
齐州:中州,也就是中国。
九点烟:大禹治水后,将古代中原地区划分为九州,周制有冀、兖、青、幽、扬、荆、豫、井、雍九州。诗中从九州生发想象。
泓:深水。“一泓”就是一汪水。
四、怎样欣赏
欣赏作者这首诗,首先要弄明白这首诗归属于古代诗人游仙诗一类。传说李贺临死时,绯衣人召他上天去作《白玉楼记》,并且说"天上差乐不苦也”。尽管是传说,从李贺短暂的身世来看,李贺的确是烦厌人世,因而常作天国之想。这首诗写梦中上天游月,描绘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调的幻境。
诗人上游天界,下俯人间。天上仙界洁静而永恒,地上人世纷杂而渺小,在这两相对比中,作者寄寓了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从中表达出诗人冷眼看人世的一种超脱态度,以及厌弃现实的孤高气质。
作者梦中见到一阵疏雨飘洒的老寒蟾哭泣着阴晦幽冷的天色。忽然间云楼半开,见到了一片淡白的月光,斜照在楼壁的幻裂,月亮象玉轮一般从雾层中辗过,朦胧着一团湿漉漉的光洁。月宫中的小路上,桂花正飘撒出一股清香,正好遇到一群美丽的仙女。那玉衢当地摇曳。
在那三座仙山之下,沧海变成了桑田,桑田又变成沧海,人世间的千年变更,犹如跑马一般倏然迅捷。我俯首遥看九州,象九点烟尘,渺渺小小缀在下界,那浩瀚的东海,也不过是一汪清水从杯中倾泻而已。
作者这游仙首诗,想象出奇的瑰丽,比喻十分薪颖,诗境难得的虚幻,体现出李贺诗奇幻怪谲的艺术特色,表现出与浪漫诗人李白一脉相承的痕迹。
李贺的诗的确费解,这篇游仙诗更难欣赏明白,不知各位朋友有何高赏,还望指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你知道的书法爱好者里面?
毛体字,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字体。字体苍劲有力,挥洒自如,疏密有致,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和迥劲有力的气概!
我觉得无论是谁写毛体字,都比不过毛主席的亲手笔迹,就以《沁园春 雪》为例:
再来看看当今的书法爱好者写的毛体《沁园春 雪》↓↑笔迹出于 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理事孙建伟 之手。(感谢图片右下角的机构或个人在网络上提供的图片,侵权必删!)
不单单只有现代的人写毛体字,就是当年的毛主席时代也有人模仿,比如主席的夫人↓
对于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是非常非常崇敬的,所以就多收集了一点毛主席的书法作品:
话不多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内涵相当深刻,大家可以仔细品味一下!形容感动的的流泪的成语是什么?
热泪盈眶、泪如雨下、泪流满面、潸然泪下、声泪俱下
一、热泪盈眶 [ rè lèi yíng kuàng ]
【解释】: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出自】:邹韬奋《我的母亲》:“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二、泪如雨下 [ lèi rú yǔ xià ]
【解释】: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自】: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译文】:有时登上高处望向鄂社所在的地方,唱起悲痛的歌抬头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
三、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解释】: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译文】:说完,把印交给他,眼泪流了一脸。
四、潸然泪下 [ shān rán lèi xià ]
【解释】: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出自】:周 孔子《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
【译文】:眼泪流下来。
五、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解释】: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自】:邹韬奋《经历·高等法院》: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
你写过哪些古诗?
说明:《竹香赋》,是本人2005年原创,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贴出来,希望能获得一个优质回答。同志们端看你们的品味了!觉得好就转发下!点赞个。
西川陈君,爱竹之人也。客居京城,从业餐饮,结庐保福寺,雅号“竹香村”。竹者,取阳春白雪之雅也;村者,取下里巴人之实也。主人好客:雅俗共赏,童叟无欺;庖厨艺高:非常美味,寻常价格。是以高朋满座,宾客盈门,生意兴隆,人气鼎盛。于斯村也:品尝竹食,领略江南风味;置身竹境,感受竹林文化。铭竹于心,不失青云之志;见竹思乡,常怀赤子之情;以竹会友,交志趣高雅之士;烹竹而食,养清新天然之气;其趣陶陶,其乐融融哉!
余尝贪杯于斯,于酒酣耳热之际,受命结咏竹之句;然则竹本仙风道骨,岂可凡心度量?诚以信口开河之拙论,姑为补壁抛砖之用耳: 余观竹之风骨也,正气浩然。 身披青素之衣,腹聚清白之气。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亦虚心。大风起时更见劲直,霜雪覆盖愈显翠色。拔节向上,虽土石不能所阻;刚直不阿,虽雷电不为所动。竿竿丛丛特立独树,毫无招摇攀附;枝枝叶叶秩序井然,绝不节外生枝。
竹之神韵也,超凡脱俗 。 清丽多俊逸,挺拔自潇洒。与兰菊为伍,乃花中君子;偕松梅傲雪,称岁寒三友。寻寻觅觅,君何以在?啸傲烟霞时,吟风弄月处;形出丹青画中,魂归诗人笔下。有竹林七贤,共君朝朝暮暮;有竹溪六逸,伴君卿卿我我。斑斑泪痕,美人为君悲情潇湘;萧萧风声,板桥为君梦惊府衙。宁可食之无肉,不可居之无竹,绿筠轩中,东坡为君形容憔悴;不恋胭脂粉黛,独爱百亩奇竹,望江楼畔,薛涛为君散尽芳华。
竹之为乐也,风情万种。 流水筝,花影笙,临风笛,对月箫,零落春雨梨花,感动儿女情怀。高山流水,伯牙鼓筝遇知音;凤凰台上,弄玉吹笙配仙侣。子胥吹箫,英雄落难之倾诉;湘子弄笛,仙人潇洒之风度。梅花三弄,无笛不成婉约之曲;阳关三叠,有箫可状悲凉之行。君不见,一曲《凤求凰》,成就相如文君之奇缘;君不闻,四面楚箫声,酿成霸王别姬之绝唱!
竹之于中华文明也,息息相关。 汗牛竹简,记录华夏千秋青史;生花竹笔,书写神州万古风流。竹筷进食,养育龙种生生不息;竹纸工艺,服务苍生代代相传。种竹取笋,烹调美味佳肴;伐竹为材,编制玲珑用品;以竹造景,点缀亭台楼阁;以竹造林,绿化山川大地。国人爱竹之情,窥成语可见一斑:新生事物,曰雨后春笋;既得之谋,曰成竹在胸。得胜之师,曰破竹之势;万恶之罪,曰罄竹难书;迎春接福,竹报平安家家喜;延年添寿,竹苞松茂岁月长。
嗟呼!竹之高仪,善莫大焉。三寸秃笔,岂能尽言! 观天下有德之人,或仁义,或清廉,或贤达,或诚信,或刚勇,或优雅,莫不如修竹万竿:清心以治本,直道以谋身,退则能养性,进则能泽人。愿天下爱竹之人皆得竹之道,使竹之德馨,飘香世间,感动凡俗,开化愚顽,则可谓善之善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