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神阙关元位置,男性艾灸哪里最好?
男性艾灸哪里最好?
男性患者艾灸最好根据其病症选择艾灸的部位。
艾灸是指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作为施灸的易燃材料,或配合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不同的病症艾灸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如咳嗽,其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肾等脏腑也相关,因此可取穴大椎、肺俞、身柱、风门、脾俞、尺泽、涌泉、定喘、足三里等。便秘的患者可以选择中脘、天枢、关元、神阙、足三里等进行艾灸。腹胀多选用不容、承满、梁门、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等穴。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王桂玲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不停的拍打腹部会有哪些影响?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现如今生活水平好了,吃的好了,运动反而少了,肥胖的人逐年增多,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我国成年人当中,肥胖人数已经超过20%,城市高于农村,女性多于男性,北方比南方多。肥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至少包括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等,尤其是腹型肥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肚腩、啤酒肚”。于是乎,减肥成了很多人的刚需。社会上流传的减肥的方法也五花八门,其中也包括您所提到的,不停的拍打腹部。到底有什么影响?能减肥吗?
1、先说说理论
(1)腹壁有哪些结构?由外到内分别由皮肤、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腹壁肌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等)、腹膜,当然这些组织中都含有丰富的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腹腔内有哪些器官?网膜(主要是脂肪)、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肾脏、输尿管、膀胱,卵巢、输卵管、子宫,腹腔大血管等,总的来说包括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3)不停的拍打有什么影响?不停的拍打腹部,算是一个物理刺激,如果是比较轻柔的拍打,没啥具体的好处,也没啥具体的坏处,这些物理的刺激可能对胃肠的蠕动有少许帮助。如果比较大力气的拍打,有可能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皮下瘀斑。
2、再说说实际情况
(1)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年前市面上有卖一种产品,类似于振荡器,绑在腹部不停的震荡腹部的脂肪,声称可以达到减脂的效果,当时相信的人可不少,后来这些产品逐渐的销声匿迹了,效果可想而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绝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反复拍打腹部这样的方法,能够达到减肥的效果,那街上还会有那么多肥胖的人吗?这方法多简单啊,多经济呀,多环保啊,国家主流媒体、医生、各种指南早就大力推广了,难道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总之,醒醒吧,肥胖的实质就是能量过度的堆积,吃得多,消耗的少,所以针对肥胖没有别的办法,饮食控制、增加运动永远错不了,再有就是配合药物治疗。
喝凉水就坏肚子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改善的吗?
是由于着凉等原因造成的急性胃肠炎,不排除有细菌的一些感染造成的,建议您可以局部热敷,中脘穴神阙穴和关元穴可以口服解除胃肠道痉挛的药物,如果出现细菌感染,需要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包括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饮食上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多喝温开水,温水泡脚。
气血不足和脾胃有关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气血不足”这个说法。生活中,但凡身体有点瘦,气力比较小,或者隔三差五有点小感冒之类的,身边的朋友就会提醒,有点“气血不足”,做好补补身子。
但是,“气血不足”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判别吗?显然不是。要知道,在中医的理论系统里,气血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它们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也绝不是“瘦弱”可以概括的。
在理解气血不足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气血”。“气”,是看不到的,它在我们体内运行不息,对所有的生理活动、心理思维起着推动和维护作用。“血不自行、随气而至”,形象地来说,“气”是血的“动力泵”,推动营养物质在体内输布,也保护着我们机体不受外邪干扰。它和“神”的关系是:气盛则神足,气虚则神亏;
“血”在经脉之中流动,是一种运精载气的有形液体。如果说“气”主要是起到能量的作用,那么“血”则主要是为脏腑经络、身体组织提供营养。它和“形”的关系是:血盛则形盛,血衰则形衰。
气血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谁也不能单独存在。“血”的化生与周流,依赖“气”的推动,气滞血亦滞;“气”的推动与充养,需要“血”的输布和维系。这就是气血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中医“阴阳”里最具形象的一对了。
了解了气血的概念,气血不足主要和哪些脏腑有关呢?1、脾:中医说“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又说“脾统血”。可见,气血不足有关的第一脏腑就在“脾”。我们吃进去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米饭还是鱼肉,都必须先由脾胃腐熟运化吸收,才能变成身体可以利用的“气血”。“血”在经脉里的流通,不会溢出来,那也是脾气的统摄作用。脾胃不好了,食物要不就直接出来了,就会拉肚子,要不就转化成痰湿,而成了一种“阴邪”。
因为“脾”引起的气血不足,调理的方法当然是健脾生血了。我们常见的“食疗”基本就属于这个范畴。健脾生血的食物,一类以健脾为主,侧重于“气”,比如黄芪山药之类,一类以生血为主,侧重于“血”,如大枣龙眼之类。总之,避免寒凉饮食和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即使喜欢吃的也不要硬撑,这些都是“健脾”的手段。
2、肝:“肝藏血”,气血在体内不停运转周流,它们是如何进行“休养”的呢?中医认为,它们进行休养的地方就是“肝”,这个休养场所还有一个特点,主要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开张,也就是“人卧则血归于肝”。所以,熬夜、睡眠不足的人,血不能归于肝,就会有肝血不足,其本质还是气血不得濡养;
这个方面的调理,主要就在养肝柔血上。从起居上来说,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律,避免用眼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血得到濡养,阴阳调和之下,不足的气血也是慢慢可以恢复的。食物补充上,如枸杞当归之类,都是养血柔肝比较合适的。
3、心:“心主血脉”,全身的气血流通,都由“心”来主宰。这个方面,主要由“心气”来主导,基本相当于血的“动力泵”。心气不足,气血的流通肯定会有不足的表现。因为心和神志活动密切相关,忧虑、紧张、压力等等,都是消耗心血的不良情绪。
这个方面的调理,我认为主要在情志疏泄上。不要简单地以为“肝主疏泄”,因为“心藏神”,保持情志舒畅其实对心神也是很好的养护。当然,食疗上也有很多可以做的。一般以“红色、滋润、味厚”的食物比较好,如枣仁龙眼之类。
以上是气血不足有关的三个主要脏腑,这其实还是身体的自己的方面。它们的问题,很大部分还是我们饮食、起居习惯的问题引起的。所以,气血不足的人,大多有如下几个不太好的习惯,需要注意一下:
1、喜欢胡思乱想:长期的思虑过度,对气血是很大的消耗,也对心肝脾三脏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是比较普遍的一个原因;
2、过度用眼: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很难做好的一个方面,长时间对着各种屏幕不动,中医说“久视伤肝”,其实也是对气血的消耗;
3、熬夜睡眠不够:如果是工作的原因,那也是迫不得已,姑且不说这个方面。如果是什么游戏娱乐之类的,本是想放松自己的心情,却顾此失彼伤到了肝,而且这也是现在很普遍的一个问题,需要尽早注意;
4、饮食偏嗜:暴饮暴食,喜欢寒凉冷饮,或者只吃一类食物,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时间久了,损及到脾胃的运化,生化之源不及,气血也就不足了。
5、消耗气血:消耗这个方面,和中医说的“五劳”基本类似,尤其年轻时的情欲克制问题、形体过劳、未能及时补充消耗,久而久之,精血暗耗,都是比较常见的原因。所以,适当地控制形体劳累,及时补充损耗的部分,都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气血不足其实并不神秘,也就和心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避免五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分别从心肝脾三脏进行调理,也就慢慢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
肠胃炎艾灸哪个位置?
出现胃肠炎的症状可以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和关元穴,艾灸足三里穴,对胃肠炎是有一定的帮助的,胃肠炎是由于饮食不洁或者着凉等因素造成的,病人会出现恶性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建议您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等,注意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