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哪个效果更好,止咳药何时恢复正常销售?
因为政府突然放开,之前制药企业没有提前预备原料,生产线也没有做好调整,制药企业也措手不及,再加上全国人民一起购买,再多的药也会没有,所以药缺很大程度是之前防疫三年,感冒发烧药被需求抑制了,现在放开估计很快恢复产能,不到一个月估计都会有了。
现在国家已经派出督导组去企业安排生产了,按照国家上百家企业的产能,相信国家工厂的实力,新华制药生产全球占1/3的布洛芬制剂。全国各地药厂加班加点,会很快得到供应。
国家肯定还要储备部门药品,优先给特殊行业及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及养老院等重点部门,保证社会部门正常运转。后面还会社区开始囤药,估计也会有类似防疫包给孤寡老人发放的。
第一波阳性来临大家估计对新冠有一定了解,后续买药和囤药也会理性消费,不会病急乱投医了。后续就像口罩一样,到处可以购买也就没有人囤了。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使用和适用人群上有什么区别?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我们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在药物分类上,它们也同属于一大类——非甾体抗炎药物。但这两个药物在结构上,药物作用效果和适用人群范围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这两个药物。
从上市历史来说,这两个药物都是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在上世纪50年代被开发,如果再往前追溯,它的前一代药物非那西丁则更早,算起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布洛芬于上世纪60年代被开发,70年代上市,应用也有4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对于这2个药物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关的临床数据是比较充分的。
从作用机理上来说,这2个药物都属于非选择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人之所以会发生发热、肌肉骨骼酸痛等症状,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某些“炎症”的存在,由于炎性因子的刺激,会是人体产生代谢出一种叫做“前列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细分又有很多小类,也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有的能够刺激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人体温升高,有的能够使人对于疼痛反应更加敏感,因此,这个物质是导致我们发热、疼痛等反应的重要物质。环氧化酶是生产前列腺素的催化酶,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就是通过抑制这个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前列腺素产生,达到解热镇痛的药理作用。
从药物结构上说,这两个药物属于不同的类型,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苯胺类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而布洛芬则属于芳基丙酸类,由于不同的结构,导致他们的药效也有所区别。通常苯胺类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不具备抗炎的作用,而布洛芬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缓解炎症的作用,因此在抗炎抗风湿方面,布洛芬的应用要更为广泛。
在儿童用药方面,这两个药物都是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幼儿,滴剂、混悬剂都是常见的剂型。从药物作用时间上来说,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时间稍短,通常服用后半小时左右起效,持续时间大约3~4小时左右,而布洛芬则作用时间稍长,解热镇痛持续时间在5~6小时左右。
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这两个药物在合理剂量范围内应用时,都是较为安全的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对于胃部的刺激性,这与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关,通常可以耐受。
比起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应该注意的是这两个药物的过量使用风险,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它的代谢产物需要消耗肝脏内的谷胱甘肽,如果因为过量服用这个药物,谷胱甘肽被耗光,就可能引起肝损伤,甚至肝坏死的问题,同时,过量用药对于肾脏也有一定的影响。而过量应用布洛芬,则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和肝损伤的问题,肝肾功能重度不全或心力衰竭的情况,都应该禁用布洛芬。
这两个药物在正常应用时,属于安全性很高的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过量应用问题,药物的过量应用,主要提醒大家两点——
1. 小儿用药,一定要严格遵守用药剂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提示的剂量和使用次数来使用,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滴剂的浓度通常较大,而混悬液的用药浓度较小,应用剂量也不相同,用药前都要看好说明书,除了用药剂量,用药次数也要注意,对于反复发热的儿童,通常对乙酰氨基酚每24小时用药不超过5次,布洛芬不超过4次,如果反复发热超过2天,应尽早就医诊察发热原因。
2. 不管小儿用药还是成人用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叠加使用问题,比如说有的儿童,吃了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退热,但有吃小儿氨酚黄那敏这样的药物治感冒,而这种复方的小儿感冒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就造成了药物叠加使用的问题;而有的成年人,更是有时在治疗感冒的时候,经常多种药物一起服用,造成药物叠加和过量的风险更大。因此,在服药时,一定要注意阅读说明书,看清药物成分和服用剂量,避免造成药物叠加使用而导致药物过量,而引起肝肾方面的毒性反应风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隔多长时间吃一次?
临床上很多医生和家长将体温超过38.5℃以上时要尽快服用退热药降温,但是《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的观点是:退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若孩子体温已超过38.5℃,精神仍然非常好,没有不适表现时,可不需要用退热药的。我们要知道,发热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生理机制,对人体是有利的。
退热药物选择:1.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应用于小儿;
2.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小儿退热;
3.因尼美舒利用于小儿退热,引起中枢和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011-05-2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4.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应用最普遍也是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
布洛芬 &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林、百服宁
≥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布洛芬:美林、恬倩
≥6月龄儿童,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
推荐说明:该推荐来自WHO制定的儿童常见疾病管理指南关于发热儿童管理的推荐意见和美国FDA批准的儿童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药物说明书。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热与退热药物的应用(2011)
要点小结:1.对乙酰氨基酚(≥3月): 每次15mg/kg,一般间隔6小时给药,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但一日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
2.布洛芬(≥6月):每次10mg/kg,间隔6小时给药,一日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
3.单次剂量的布洛芬退热作用相对较强,降温维持时间相对较长,但对乙酰氨基酚在口服后半小时内体温下降比布洛芬明显。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尚未有统一的指南或共识,安全性及其缓解孩子不适的疗效信息较少,因此在交替给药的剂量和频次等问题上也就没有既安全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而且两药交替使用还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以及给药不准确的可能性。
2016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询证指南》明确指出“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1B~D)。推荐说明指出:Cochrane 系统评价显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或与布洛芬交替使用,降低体温比单用其中任一药物效果要好,但不能改善舒适度。
因此,建议患儿发热时选择一种退热药物即可,因为随着用药品种增多,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也会增加。退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
儿童退烧药开封多久不能用?
我们都知道,一般退烧药有两种,一种是固体,也就是颗粒剂,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常用的儿童口服液体退烧药,比如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那这种液体的儿童退烧药开封之后还能使用多长时间呢?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药品的有效期来推算的!
美国FDA对于液体制剂单剂量分装后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一般一种药品都是有一个有效期的,我们在药品说明书要求的储存条件下放置药品,如果是刚出厂生产的液体药品,开封后有效期是不超过6个月的!但是对于儿童退烧药开封后6个月不能用这个时间,很多人都不知道,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孩子!所以儿科医生建议,一般的儿童退烧药开封后一旦超过6个月的时间,那就要赶紧扔掉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当然这6个月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不是原厂生产的药品,美国FDA建议说,我们可以根据拿到手药品剩余的有效期时间来推算开封后药品可使用时长!一般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时间约等于拿到手剩余有效期时间的25%!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买这个退烧药回来,保质期两年,但是我买回来之后之后距离过期时间还剩下一年,按照说明书上的正确的储存方式放置保存,那么开封后的退烧药的有效期就不能超过3个月!当然,如果再保存药品的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对,就不能这么进行推算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辨别药品到底有没有过期或者变质呢?
一般我们判断药品是否过期最直观的就是看生产日期跟保质期,如果再有效期之内说明药品没有问题,反之变质!另外就是在使用前观察药品是否有发霉等变质的情况,如果有,这种开封后的药品也不建议使用!对于有沉淀物的药品,如果使用前摇一摇沉淀物依然不分散,这种也属于药品变质的情况,也不建议使用!
那么,我们都知道液体药品开封后的有效期时长跟保存方式密切相关,那液体退烧药在保存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上都要求液体退烧药应该遮光密封或放置在密闭干燥处,放置挥发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另外就是退烧药不能放置冰箱中冷藏保存!
很多家长认为这个原理跟我们平时买食物一样,放置在冰箱中可以保鲜,让食物不容易变质,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药物最好不要放置在冰箱中!另外,液体药品长时间放置容易出现沉淀物,然后再使用时药物含量不均匀,效果不好,因此,在使用这些液体退烧药之前,建议先摇一摇!
关于儿童退烧药开封多久不能用这个问题,相信你也有了答案,所以今后就别用自己的无知伤害到孩子的健康!
生产布洛芬上市公司有几家?
500余家
根据公开数据,国内已拿到布洛芬批文的企业多达500余家,其中包括仁和药业、悦康药业(688658.SH)、特一药业(002728.SZ)、太极集团(600129.SH)、润都股份(002923.SZ)等多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