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营养价值及副作用,怎么炒板栗才不黑?
炒栗子不开口的方法:
先用大火拌砂炒,栗子发烫了改用中火,在炒的过程中,放点麦芽糖,不但能有焦香味,更主要的能去除栗子壳外的脏东西,使栗子清洁又好看。到八九分熟时,火再小一点,让栗子里水汽多蒸发一点,这样味道更甜一点,剥起来栗子里的一层毛皮也不会贴在肉上,最后出锅,整个过程太约要45分钟左右。
专家提醒:经过特殊手段处理过的开口栗子不能吃。 栗子肉爆出壳外卖相好、口味甜,消费者都钟爱这种糖炒开口栗子。其实,这种栗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为了牟取利益,一些黑心商贩首先将生栗子放在糖精水里浸泡,然后再将其放进沸水里煮,捞出晾 干后,再放进锅里翻炒。1斤左右的栗子经过泡煮后,重量会增加三四两左右,炒后还会增加些分量,由于泡、煮熟后的栗子遇热都会爆开口子,所以,这种栗子很饱满,而且皮也好剥。 这种事先用糖精水泡过的栗子,除了摊贩自己加工翻炒外,还经常提供给其他商贩。更有一些黑心商贩为了栗子颜色好看,就在翻炒栗子时加放一种蜡,这种蜡在锅里受热熔化后,就附在了栗子皮上。如果再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炒制,它还会渗透到栗子肉上。顾客在挑选这种栗子时,就会觉得手感好,颜色好。而普通栗子放在锅里翻炒后色泽却不会那么鲜亮。 据介绍,栗子如果不开口,添加剂对栗子肉影响不大,而开了口的栗子超量添加了甜味剂对人体危害大。即便没有添加甜味剂,锅里的砂和糖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后,也会形成有害成分———焦糖。添加蜡后翻炒出来的栗子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消费者不要轻易被栗子的卖相所欺骗,购买糖炒栗子时,最好到正规的商场去购买。
板栗生虫子像蛆是怎么回事?
板栗果肉里面有虫,可能是一种害虫引起的,也可能是两种害虫的危害,这两种害虫分别是桃蛀螟和栗实象鼻虫,不同的地区和地块,两种害虫的危害程度差异较大,正确区分危害症状,可以找到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进而制定来年的防治方案,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增强品质。
桃蛀螟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预防方法桃蛀螟属于杂食性害虫,一年发生2-3代,危害不同的植物。每年的5月底到6月上旬,第1代幼虫主要危害李、杏和早熟桃子。7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危害玉米、蓖麻和中晚熟桃子。8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主要危害板栗。
桃蛀螟在开花期开始陆续产卵到板栗上面,以幼虫蛀入果内,危害幼果和成熟果,板栗栗苞逐渐变黄、干枯和脱落现象,收获板栗时会出现大量的虫眼,虫口有虫粪,果实内部也会有大量的幼虫。在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远距离传播。在贮藏过程中也会转移到其他果实上面危害,危害程度加重。板栗果实内部有孔道,有大量的虫粪和丝状物,不能食用。
想要减少危害程度,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因为桃蛀螟属于杂食性昆虫,第二代成虫对于向日葵有明显的趋性,就可以在板栗园周围种植一部分向日葵,在向日葵开花期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灭幼脲3号,连续用药2-3次即可消灭绝大多数害虫,降低了虫口基数。
在板栗开花期,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或者敌百虫等农药2-3次, 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等到果实完全成熟,板栗自动开裂以后,不用敲打就可以在树下每天采集板栗,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桃蛀螟在运输和贮藏期的危害。而用棍棒敲打的板栗需要堆沤才能完成后熟,加速桃蛀螟破壳而出,继续危害其他果实,显著降低产量和品质。
栗实象鼻虫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预防方法
栗实象鼻虫,简称栗实象,又叫栗实象甲,专门取食板栗、茅栗、榛树、橡树等各种栗属植物,每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内部越冬,次年继续滞育土中,第3年6月份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陆续出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咬破栗苞和种皮,将卵产于栗实内。幼虫孵化以后,蛀食果肉,有大量虫粪。板栗采收后,幼虫继续留在果实内取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老熟幼虫从果实中钻出来越冬。栗实象鼻虫危害的板栗,洞口没有虫粪。收获后的板栗冷藏,栗实象鼻虫也会继续危害,温度上升后也会爬出来。
想要减轻栗实象鼻虫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选择球苞大、苍刺稠密、坚硬,高产优质的抗虫品种。清除板栗以外的茅栗等栗属植物,及时清理落苞,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处理。冬季深翻,消灭越冬幼虫。 成虫出土时,在果园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或者辛硫磷粉剂在成虫发生期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消灭成虫,减少产卵机会。
脱粒场地需要提前喷辛硫磷颗粒剂,杀灭出壳幼虫药杀脱果入土幼虫。栗实脱粒场所进行土壤药剂处理,以消灭脱果入土越冬幼虫。
将买回来的板栗放在50-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或在90℃热水中浸10-30秒钟,晾干板栗以后进行沙藏,可杀死90%以上的幼虫,也不会影响发芽率。
也可以将板栗进行药剂熏蒸,常用的药剂有溴甲烷、磷化铝等。
苹果有哪些营养?
苹果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价格合理并且营养丰富,并且苹果还有很多种吃法,比如直接吃或者煮熟食用,还可以做苹果醋或者其他的美食,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看一下苹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营养价值:苹果中含有较多的钾,能与人体过剩的钠盐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苹果中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
功效:1.降低胆固醇。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2.防癌抗癌。减少肺癌的危险,预防铅中毒,原花青素能预防结肠癌。
3.血管清理剂。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4.促进胃肠蠕动。协助人体顺利排出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危害。
5.维持酸碱平衡。苹果是碱性食品,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包括运动(运动食品)产生的酸及鱼、肉、蛋等酸性食物在体内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
6.减肥。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苹果的做法:
这个就不详细介绍了,只说一下有哪些关于苹果的美食吧。除了简单的生吃和煮熟吃(煮熟吃适合肠胃不好或者牙齿不好的人) 这些方法外,还可以做苹果醋、拔丝苹果、苹果蛋饼、苹果酒、苹果派、苹果酱、苹果粥、苹果奶昔等等。详细做法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可以搜一下,味道都是不错的哦,附几张美图。。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放小石子?
为什么栗子要跟石子一起炒?
糖炒栗子跟石子一起炒,如同盐锔、泥沙包裹等烹饪食物方法一样,是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传承的食物制备方式之一,是固态介质传热制熟工艺的实际应用。
这样做既能保持原料的本味,又能锁住原料的原有香气。也就是说糖炒栗子时加入的小石子因为受热快,传热也快作为传热介质,能够提供和保持使栗子质感脆嫩所需的温度,因而促使栗子的水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均匀散发,达到浓缩栗子鲜味的效果。
也可以说,糖炒栗子加入的小石块会让栗子更甜,更有风味,更加香气扑鼻。
糖炒栗子不能多吃?
网上有传闻说,6颗栗子=1碗米饭,糖炒栗子不能多吃,否则热量太高。真的是这样吗?
栗子,属于坚果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等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
但是,从《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中可知:100克熟栗子的热量高达214千卡、碳水化合物高达46克;而100克米饭热量也仅为116千卡,碳水化合物为25.9克。由此得出:民间传闻6颗栗子=1碗米饭真的不是凭空编造的。
但也并不是那么精准,是不是刚好“6颗栗子=1碗米饭”还要看栗子的品种和级别。
摘自《GH/T 1029-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板栗Chinese chestnut》
也许正是因为栗子是营养密度和能量密度都较高的食物,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认为栗子可以代粮,与枣、柿子可并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于是出现了我国很多地区不仅吃糖炒栗子,做一些菜也会放栗子。
正因为栗子的美味,很多人会在茶余饭后不知不觉中会吃多。而多吃栗子对控制体重和稳定血糖水平非常不利!吃太多了也不太好消化。
糖炒栗子加了石蜡吃多了致癌?
网上还有传言,说路边买到的油光发亮的“糖炒栗子”加了石蜡吃多会致癌,让部分人对糖炒栗子望而却步。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个别无良商贩用了石蜡、而且用了工业石蜡的话,确实其中的重金属会对健康造成损害、而且工业用石蜡因为含有多环芳烃类会致癌。
而实际上,应该想到石蜡仅仅会包裹在栗子皮上,在食用时都会剥皮。加上从营养特点考虑,控制每次摄入的量,那么被吃进去的石蜡是微乎其微的,不必过于担心。
栗子有什么营养?如何选?
栗子像核桃、腰果、巴达木等其他坚果一样,尽管总脂肪含量高,但一半以上是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坚果类还含有一定量的植物固醇。
栗子中钙镁钾的含量高而钠的含量低的特点对健康非常有益,维生素B1和B2也较高。因此,糖炒栗子非常适合作为两餐之间的健康零食选择 。
要注意,选择糖炒栗子时不要太过追求“颜值”,果肉颜色为洁白或者金黄的不一定就是健康的。
栗子在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会变褐色,这是因为栗子所含酶发生了褐变反应,只要口感和味道没有变化,对人体就没有危害。
而金黄色或洁白的栗子果肉很可能是经漂白剂熏蒸或浸泡等化学处理,这样的栗子会有硫化物残留而带来对粘膜和器官的损伤。
还有,霉变的、可能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栗子也不要选!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结果发现:常吃适量的各种坚果、包括栗子降低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高血压、女性结肠癌的风险,改善血脂异常,心脏健康,延年益寿。
糖炒栗子虽然营养丰富,
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能量并不低。
每天吃3-5个足以。
如果饭菜中加入了栗子,
记得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
怎样能从外表辨别栗子的好坏?
1、拿手摸一摸 买栗子时带上几张纸巾,先擦一擦栗子的外壳。要是发现上面有油渍,说明这栗子可能加了石蜡油(也有人在炒栗子时加放植物油,但加的量比较少),最好不要买。蜂糖板栗颜色暗、呈黄红色,装入纸袋后,纸袋上会有油印,而蜡炒板栗,色泽特别光亮,颜色很黄,皮薄,装入纸袋后,纸袋上无油印。
2、看果肉颜色 选购栗子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金黄。颜色太过金黄的果肉,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相反,如果炒熟或煮熟后发现果肉中间有些发褐,倒不需要担心。这是栗子所含的酶发生“褐变反应”所致,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就没有危害。
3、留意旁边的生栗子 注意观察商贩身边还没下锅的生栗子,如果生栗子色深、毛少、外表光亮,则说明这个栗子有点老,不建议购买。如果颜色浅、绒毛多,外表不怎么发亮,则说明是新鲜板栗。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一面圆一面平的栗子往往比两面都平的栗子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