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判断自己患了肾病?
说起“肾病”,我对去年会诊过的一个疾病,还记忆犹新!我还记得,那是消化科的一个男性患者,这个患者有五十多岁,当时这个患者因为半年来一直没有胃口,而且体重还不断下降伴随疲劳乏力,所以在消化科做了胃镜,发现就是轻微“胃炎”。
于是这个患者,看到报告后,也就没把事情放在心上,只是简单买了一些改善胃肠动力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来吃。但是情况不但没改善,而且开始出现了恶心呕吐伴随腰痛的症状,这个时候消化科医生在了解了病史之后,赶紧叫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的医生会诊,我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参与了会诊。
在我排除泌尿系肿瘤和结石疾病的同时,经过肾内科医生的建议,赶紧给患者查了肝肾功能,结果显示这位患者的血肌酐已经达到了1500 umol/L(男性正常值不超过133umol/L),最后经过肾病科医生的检查诊断,患者已经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需要及时转入肾病科进行血液透析。
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告诉大家,肾脏病有时候发病隐匿,病情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和医生都容易忽略,所以说起肾脏病,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比较惧怕,如果一开始没有发现疾病的“端倪”,等到症状明显了,往往已经到了肾脏功能受损比较严重的时期了。就比如上面这个病例,一些患者发现自己患有肾病的时候,肾脏的结构和单元都受到严重破坏,已经是到了尿毒症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以,如何尽早的预判并发现肾脏病,然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和相应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我给大家阐述以下几个需要关注的症状:
如果反复出现“疲劳乏力”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就要考虑肾脏病的问题。这个症状和文章开头,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个病例类似。也就是说有一些肾脏病,会有反复疲劳乏力和恶心呕吐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以为是自己太累了或者肠胃出了问题,就跑到消化科看病。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给患者检查肾功能,就很容易漏诊。
那为什么肾病会出现疲劳乏力和恶心呕吐呢?这是因为当身体患有肾脏病的时候,肾脏的“过滤系统”出现损坏,不能及时的把身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又无法把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有益物质”留下,这种代谢失衡会造成“有害物质”积累在体内,“有益物质”过度流失,产生低蛋白血症和免疫球蛋白低下,进而出现疲劳乏力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而这些“有害物质”积累在体内,还会产生胃肠道症状,诸如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情况。
如果排除过多饮水和肥胖等因素,晨起眼睑水肿和双下肢水肿,就要考虑肾脏病的问题。水肿是一个大家比较了解的肾病信号。这是因为肾病出现后,肾脏的“滤过系统”功能损坏,“排水”功能已经失常,多余的水分会“蓄积”在体内、皮肤组织下,形成水肿。同时,血液内“有益物质”像蛋白质等会大量流失,这就会产生“低蛋白血症”,从而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液体就会在组织间隙积聚,造成水肿。
有部分肾病典型的就是晨起眼睑水肿和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严重的时候会产生阴部水肿、胸腔积液甚至是腹水。所以如果出现了水肿,排除一过性、过多饮水和肥胖等因素后,就要考虑肾病的信号。
如果发现尿液中持续性的泡沫尿,静置后泡沫不消失,就要考虑肾脏病的可能。上面给大家分析了,肾脏病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失,造成尿液中原本只含有尿酸、水分等小分子物质,却“混合”了蛋白质这种大分子物质。最终结果是尿液表面的张力增高,产生泡沫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是肾脏病,有些严重的糖尿病,尿液中会排出较多的糖分,尿液表面张力增高,也会有泡沫尿。还有一些严重的肝胆疾病,尿液中含有胆红素太多,也会出现泡沫尿。
如果发现血尿,也要警惕肾脏病的可能。上面给大家分析了,肾脏病导致肾脏的“滤过系统”发生损坏,原本血液中的大分子有益物质不能被“滤过系统”重吸收留在体内,会流失到尿液中。除了上面说到的蛋白质和糖等等,还有可能是血细胞,比如红细胞,它也属于大分子物质。
当然,如果尿中的红细胞少,就只能被显微镜发现。如果红细胞多就会形成肉眼可见得血尿。当然除了肾病外,泌尿系感染或者泌尿系结石也有可能出现血中带红细胞,所以一定要小心加以鉴别和排除。
如果发现尿量、排尿次数过多或者过少,并伴随恶心呕吐、水肿等情况,就要警惕肾病的可能。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日尿量为1500-2000毫升,白天排尿次数在4-6次左右,夜间排尿小于2次。但如果出现了排尿过少并伴随水肿等情况,很有可能已经是患上了肾病。上面也给大家分析过了,肾病导致肾脏不能正常滤过水分,导致多余的水分“蓄积”在皮肤组织下,这个时候尿就少了,皮肤也就水肿了。比如说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晚期就会出现少尿、无尿的情况。
但是也有些肾病,会导致尿液、排尿次数增多,这个也要警惕,比如说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这类是肾间质损伤的疾病。也属于肾病范畴,治疗也要及时的从肾病科入手。
如果发现有水肿、恶心呕吐,并伴有贫血,那么就要警惕肾脏病的可能。前面给大家分析了,肾脏的“滤过系统”能够排出血液中的垃圾。但其实,肾脏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肾脏本身能够分泌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如果肾脏出现问题,那么“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会相应的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从而出现贫血的情况。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因为贫血产生相应的症状后,就会到血液科进行就诊,但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肾病“作祟”,及时的配合尿检和肾病的排筛,既不要忽视血液病的可能,也不要忽略肾病的可能。
总结以上,我从亲身经历的“肾病”案例开始,向大家阐述肾病不但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还很容易和其他身体疾病产生混淆。同时,我也给大家分析了肾脏和各种疾病、症状之间的关联,以及出现各种症状、关联的原因。
这些内容告诉我们,如果认真观察,肾病的信号也是比较清晰的,还有一些症状可以让我们去判断,然后越早的干预治疗,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预后。所以在这边也要提醒大家,一旦日常生活中,发现上诉这些症状并排除了其他病理因素,那最好及时的到肾内科检查就诊,通过及时的治疗,大都有一个良好的预后和康复,祝大家健康!
肾病有什么现象?
肾病早期一般有泡沫尿,少许蛋白尿,血尿,部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眼睑水肿的症状,或者尿多或者尿少,腰膝酸软眼睑浮肿等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同时还可能现为血压增高,一般以身体乏力腰膝酸软,眼睑浮肿为主要表现。
肾病有什么特征表现?
肾病病人会出现以下症状,水肿,脸部、踝部、腿部水肿是肾病的常见情况。由肾病引起的水肿主要表现为晨起时面部,尤其是眼睑有明显的水肿,下午和晚上减轻。泡沫尿也是肾病病人的症状。
得了肾病通常有哪些症状表现?
不管是哪种肾病,都会有水肿、腿部水肿或眼睑水肿。其他人可能会疲劳、乏力、进食不良、恶心和呕吐,类似于消化道症状。像肾衰竭一样,胸闷和气结也可能发生,而其他人则有端坐呼吸,即坐起来呼吸会更好。如果平躺,就不能呼吸胸闷。这些症状将会出现,这取决于肾脏疾病是什么,而且症状会略有不同。
肾病不痛不痒一转眼就是晚期?
肾脏病:英文名称: Kidney diseases。肾脏病的种类繁多,较常见的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丝球肾炎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人也常并发肾脏病变,因此我们看到一个肾脏病人的同时,也都会细心检查看这个病人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疾病,了解病因以便给病人最适当的治疗。
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 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
水肿
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阴囊、阴唇)水肿。若皮肤破损,水肿液可溢流不止。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如平卧时以眼眶周围的软组织最明显,站立或久坐之后可以在内踝处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发生时均伴有尿少及体重增加,严重患者全身水肿液可高达20-30L,所以要识别有无水肿,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测体重,观察逐日的变化。
高血压
肾脏病人就医时应注意检查血压,若血压升高,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另一方面,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观察血压变化与尿蛋白增减的关系,以便医师鉴别是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
尿少或无尿
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如果没有饮水过多、没有使用利尿药物、没有患糖尿病、没有垂体系尿崩症等肾脏以外的因素,则多尿是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的表现。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若 夜尿增多,日夜尿量之比发生 改变,亦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的表现。若进行检查可发现尿比重及尿渗透浓度降低中医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肾气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 权所致。
尿频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多见于膀胱炎。
血尿
是血液经损伤的肾小球、肾小管或路混入尿液造成。如出血量多,不需辅助工具,肉眼便可察觉者称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见,需离心沉淀之后取沉渣涂片,经用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的称镜下血尿。一般认为肉眼血尿多见于结石、肿瘤等泌尿外科疾病,而镜下血尿多数为肾小球疾病引起。
尿中泡沫增多
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此时应做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腰痛
阵发性的剧烈腰痛,甚至沿侧腹部向会阴大腿内侧放射,或伴呕吐,称为"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此时要观察有无血尿.肾盂肾炎时,腰痛常伴发烧,肾区(背部二侧肋脊角处,即背腰处)有叩击痛,尿检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细菌生长。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不适、隐痛、或仅感腰酸。
其他
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
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面有很多的禁忌,肾对于身体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饮食的时候,要多吃一些有利于肾的食物,最好不要经常吃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于肾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那么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面要注意哪些呢?哪些食物是可以吃的,哪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吧。
1、甜食必须禁止(除非血糖低情况)
首先对于血糖高的患者,甜食时必须禁止的,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等。
2、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最好不要吃水果
如果可以控制很好,那么可以小量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柚子等。
3、腌制品必须禁止
腌制的食物里面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质,吃多的话不仅会致癌,而且对于肾部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腌制的食物里面含有很多的化学物质,对于身体的伤害也很大。如果你是肾病患者的话,平时最好多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这样对于肾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4、不宜食用以下食物
菠菜、竹笋、韭菜、茴香、芹菜、小红萝卜等,以及豆制品、动物内脏、浓鸡汤、肉汤等,禁食油炸食品。
5、不要食用刺激性食品
如酒、茶、咖啡等,各种辛辣调味品,如葱姜蒜、咖喱、芥末,胡椒等,各种香料。
6、应少盐饮食
在无浮肿、高血压的情况下,每日摄入盐量为4g左右,在有浮肿、高血压的情况,因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盐量为2-3g,或无盐饮食,每日摄入盐量小于0.5g,忌食含盐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蛋、腌肉、酱菜、皮蛋、豆腐乳等。不宜食用香蕉,因为香蕉中含有比较多的钠盐,而肾炎患者的浮肿、高血压都必须限制摄入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