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山药是祛湿还是助湿,经常吃山药芡实茯苓好不好?
经常吃山药芡实茯苓好,可以利水除湿,健脾止泻,经常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发生,缓解疲劳,对于人体预防感染都有很大的好处。还可以强身健体,经常吃对于腹泻的人也有好处,治疗效果很好。
可以天天给孩子吃些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出生的婴儿只能喝奶,后面慢慢才可以吃辅食,想要和大人一起吃饭,差不多得到2岁多。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那就是孩子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在一天天慢慢发育成长起来的。
在中医里,关于孩子的生理特点,有这样一个描述,那就是“脾常不足”,意思就是孩子本身就有脾胃虚弱的特点,需要后天慢慢培育才行。
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喂养格外重要,如果饮食不节,那么很容易损伤脾胃,像积食、呕吐、泄泻、没有胃口、长不高、肚子大、流口水都是常见的脾出现问题后的症状。
分清孩子是哪种脾虚?那么对于孩子脾气不足出现异常症状了,大人确实应该对孩子进行调理,但是调理之前,需要分清楚,孩子究竟是哪种脾虚。因为脾虚可以分为两类——脾阳虚、脾阴虚,它们对应的表现不同,调理方法自然也不相同。
脾阴虚?其实现在脾阴虚的孩子更多一些,所谓阴虚,就是吃进去的阳性(大多热性)东西过多,而阳伤阴,所以阴虚。
表现:
脾阴虚的孩子大多有这些表现,比如五心烦热(即手心、脚心、心),还有盗汗(夜里睡觉不自觉出汗)、舌头鲜红瘦小、特别好动。
那些不爱吃蔬菜,只吃肉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脾阴虚。
调理方法:
药补不如食补呀,这些孩子的饮食中可以增加一些能补脾阴的东西,比如题目中提到的山药,它白色滋润,可以滋阴润肺,对脾阴虚来说非常合适。还有莲子肉、麦冬等食材也都可以补脾阴。家长可以平时用这些食材煮水给孩子饮用,或者将这些食材磨粉,制作孩子可以接受的辅食进行调理。
脾阳虚?还有一部分孩子是脾阳不足,因为脾土为肺金之母,所以脾阳不足的孩子肺金也比较弱,所以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感冒。
表现:
阳主动,脾阳不足的孩子和脾阴不足的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更懒,不愿意动,一动就出汗,而且四肢力量不足,舌头是白胖的,而且身体也容易虚胖。
调理方法:
对于这些孩子的调理主要是补脾阳,比如可以选择白术、茯苓这些药食两用的东西,同时也要注意补脾阴,因为阳是由阴化生而来,所以前面提到的山药、莲子肉、麦冬也最好一起补进去。
山药作用分享既然今天主要是说山药,那么我们来一起仔细看看吧。
【山药】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中国药典》
可以长期吃山药吗,听听我的建议吧。读完上面的内容,很多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既然调养孩子的脾胃很重要,那我是否可以让孩子长期吃这些药食同源的好东西呢?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类似山药这些健脾补脾的药材,虽好但是也不能长期补。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处于蓬勃发育阶段,他虽然小时候“脾常不足”,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总有脾足的那一天。
我们人体的身体是非常聪明的,如果家长总是依靠外力来帮助孩子补脾,那身体就不愿意发展自己脾的功能了,总是依靠外力来运化食物,长期以往,孩子的脾胃功能就没法继续发展,甚至有可能过分依赖外界,出现停止发展或者退化也不一定。
所以我的建议是,当孩子脾胃虚弱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外力来给孩子调理的,但是当孩子恢复了,一定要停用,让孩子自身的力量发挥出来。
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药?
山药又叫薯蓣、淮山,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除了在中医里作为一种中药使用来治病之外,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食物来制作许多的美食,比如在我们广东就经常用山药来煲汤,还有一些人用山药来制作山药糕等。山药既然作为一种山药,自然有其适应症,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药,哪些人适合吃山药呢?下面,我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讲一下山药具有哪些作用与功效山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作为一种上品的中药,在里面记载:"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而在《中国药典》里面记载:“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山药不仅可以补中益气,而且还能够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甚至还能补肾涩精。而且因为药性平和,具有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性质平和的补脾、益胃、补肺、益肾的中药,正如《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的,可以长久服用。
二、哪些人适合吃山药?从上面对山药功效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因为山药的药性平和,不热不燥,不寒不凉,因此是适合正常的健康人群服用的。
但是由于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因此对于以下这几类人群特别适合吃用:
1、体质虚弱的人群:因为山药补而不滞,且不热不燥,可以补中益气。因此,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是可以经常吃用。
2、食欲不振的人:当一个人因为脾虚造成食欲不振,胃口不佳时,往往吃一点点就不想吃,甚至吃多了就会恶心呕吐时,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吃山药,从而起到补脾养胃的作用,改善食欲的效果。
3、久泻不止、经常拉肚子的人:当一个人出现久泻不止、经常拉肚子时,往往是由于脾虚造成的,这个时候多吃一点山药,就可以起到补脾止泻的作用。清代名医张锡纯对于那些久泻不止的患者,往往使用薯蓣粥或薯蓣鸡子黄,就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4、肺虚咳嗽、痰多喘咳的人:山药不仅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生津益肺、养肺阴的作用,因此对于肺虚引起的咳嗽以及痰多喘咳等不适症状,都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5、梦遗精滑,小便频数的人:山药益肾涩精的功效,对于尿频、小便频数、梦遗精滑等人群也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了,山药这个益肾涩精作用是比较较弱,一般只能作为辅助之品,往往还需要搭配其他中药一起使用。
另外,我们在吃用山药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知道的,那就是山药生用以及炒用的作用是有一点区别的。山药生用的话,主要是补虚退热;山药炒黄之后使用的话,主要是健脾益阴。
三、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药?虽然说山药的药性平和,健康人以及上面提到的这些人群都适合吃用山药。但是山药毕竟是一种中药,有其适应的人群,自然也就有其不适合吃用的人群。
而在《中医药典》里面记载,对于体内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是慎禁服山药的。
湿盛就是指我们体内的湿气太盛,中满就是指我们的脾胃这个地方出现了胀满,这个时候进食山药的话,不仅不能起到健脾去湿的作用,而且还不利于山药的消化吸收,到头来反而又加重了湿盛中满,使人更加不舒服。
而实邪、积滞指的是体内有实证的人,比如便秘、体内有肿块、腹痛或者是食积等人群,这些人吃了山药的话,就容易加重不适症状。
所以说,如果你是属于体内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的人群,那么就不适合进食山药,以免加重这些不适症状的发生。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山药胡萝卜汤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吗?
常喝一些,是可以的,并且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脾湿会给身体带来很多问题,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运化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为集体提供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也就是说,脾出现问题,身体随之就会出现问题,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就会容易生病,同时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消瘦等问题。
脾是最怕湿的,所以去脾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山药呢,性平,味甘,归脾经,肾经和肺经,常吃可以强健脾胃,脾气补足有助于排湿,可以经常吃,并且山药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素,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磷,钾,镁等等营养物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健康,可以常吃,山药的吃法有很多,炖汤,煮粥,甜品都可以。
而胡萝卜,性平,味甘,也具有健脾的作用,并且胡萝卜中富含的营养素更丰富,比如:胡萝卜素,脂肪油,多种挥发油,有机酸,胡萝卜碱等等,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很丰富,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清肝明目,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病的作用,而将山药和胡萝卜炖汤一起吃也是不错的选择,还能丰富饮食。
怎样才能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
常吃生薏仁能祛湿,这些大家都知道,平时饮食中也经常食用,怎样使用生薏仁才能有效的去除身体内的湿气?这就需要配伍才能充分发挥生薏仁的祛湿作用,使其增加祛湿的效果。
生薏仁即是一种粮食,也是一种药材,其功效非常多,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清热排脓,可以治疗湿痹,有美发护肤的作用,长期吃生薏仁能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和有抗癌作用,因为癌症大多是湿寒和湿热瘀阻造成的,它的味道略带酸味,也有增加食欲的功效,是一个比较好的的食物,适合于长期服用,但是体质虚弱和偏寒性的人要少用,或者配方使用。
人体中的湿气大多都和热相结合,形成湿热,湿的形成有气虚生湿、湿盛成湿、瘀阻生湿,形成的湿热可有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肺中湿热、肾中於热,要用生薏仁去除这些湿热,就需要配伍相应的中药材,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湿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形成湿热、湿寒,有湿热的人可以用生薏仁、蒲公英、麦冬、枳实、绿豆、等,泡水或者熬水喝,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治疗,脾胃湿寒的人可以用炒生薏仁、生姜、大枣、山药、茯苓、白术等,泡水或者熬水喝,用温阳健脾祛湿的方法治疗。
肝胆的湿热大多是情志郁滞化热和饮食五谷的水谷精微结合,形成湿热,用药有生薏仁、茵陈、贡菊、龙胆草等治疗,可以泡水或者熬水喝,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治疗。
肺中的湿热大都是外感引起,外感入里化热,影响了肺气的萧降,水道失调,使水湿停聚,祛湿的方法是开宣肺气、通调水道的方法治疗,用药有:生薏仁、麻黄、杏仁、百合、黄芩等,泡水或者熬水喝,就能有效的清除肺部的湿气。
下焦肾的湿热,主要是上部的湿热下注引起,可以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用药有生薏仁、车前草、黄柏、泽泻等,都能很好的清理下焦的湿气;生薏仁清热祛湿的作用非常广泛,是一个很好的清理体内湿气的药材,可以熬粥、也可以泡水,应用方便、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