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20个白果会死人吗,白果的吃法汇总?
白果的吃法与食用禁忌介绍
白果的吃法
1、简单的是用湿毛巾或信封将白果包住,放入微波炉小火二三分钟,听到啪啪响,将其爆开就可食用,清莹如玉,气味很香,口感软糯;
2、小吃中用来做甜菜,桂花白果,冰糖白果;
3、菜肴中常将它和香菇一同煮熟调味,冷下来后作冷菜用,或将它与鸡一同炖、烧。
白果食用禁忌:
白果营养非常丰富,含有银杏酸、银杏醇以及钙、钾、磷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而且味道香甜细软,滋味极佳,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但白果也有其副作用的。
白果有小毒,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外,还含有氢氰酸,一般以绿色的胚部毒性最强。据报道,曾有小儿吃5至10粒而中毒死亡的例子。做为干果食用,白果必须熟食或制成蜜饯。入药用,熟用收歙作用强;生用清毒杀虫的作用强。但生食不可过多。据现代医学研究,白果中有一种类似鹰硷的物质,将它的溶液注入实验动物内,动物可出现抽搐,最后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目前医药界认为,儿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后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过多。5岁以下的幼儿应禁吃白果。
吃坚果可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今天就来说说啥是坚果,多吃坚果有哪些好处吧。看完就知道它有哪些作用了,到底能不能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一、坚果又称壳果,多为植物种子的子叶或胚乳,营养价值很高。
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它为现代人的10大营养食品之一。坚果一般分两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银杏)、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从中国食物成分表可知,坚果中分别含有蛋白质36.0%、脂肪58.8%、碳水化合物72.6%,还含有维生素(维生素B、E等)、微量元素(磷、钙、锌、铁)、膳食纤维等。另外,其中还含有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的必需脂肪酸。
二、坚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除自由基自由基非常活泼,会与人体内的细胞组织以及DNA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毒性和损坏作用。研究表明,一些坚果类食物如葵花子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作用可与草莓、菠菜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比。
2、降低妇女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研究人员曾对11个国家的8.4万名34~59岁的妇女进行了16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多食坚果将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他们认为,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这些营养物质均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的平衡。
3、降低心脏性猝死率由于坚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因而,在控制了已知的心脏危险因素并做到合理饮食后,吃坚果与降低心源性猝死明显相关。与很少或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吃2次或2次以上坚果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和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均较低。
4、调节血脂。北京大学医学部肖颖教授等,于2002年以85名高脂血症患者为受试者,每天予其服用75克美国大杏仁,连续服用4周,对其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服用大杏仁后血清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明显升高。说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美国大杏仁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5、提高视力研究发现,咀嚼强度对提高视力起着一定的作用,多吃坚果可以提高视力。眼睛的睫状肌对眼球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而睫状肌的调节功能有赖于面部的肌力,面部肌力的增强则得益于咀嚼强度。现代人的食物日趋软化,进食时咀嚼很少或根本不需要咀嚼,致使面部肌肉力量变弱,睫状肌对眼球晶状体调节功能降低,视力也就容易随之下降。所以,要提高视力,就要多吃较硬的食物,并长期坚持对食物进行充分咀嚼。
6、补脑益智脑细胞由6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35%的蛋白质构成。因此,对于大脑的发育来说,需要的第一营养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坚果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15%~20%的优质蛋白质和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都是构成脑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坚果中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的维生素B1、B2、B6,维生素E及钙、磷、铁、锌等的含量也较高。因此,吃坚果对改善脑部营养很有益处,特别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
总体来说,坚果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可以常吃,但切记贪多哦。凡事都要适量。而且坚果的品种很多,防癌抗癌,还是得从日常做起。
最后,感谢头条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甲是什么意思?
甲jiǎ 基本字义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
花~(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
~兵。
~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
装~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
~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详细字义 〈动〉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诸第。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的样子) 〈形〉 1.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甲jiá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
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
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
从木,戴孚甲之象。
——《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
外壳裂开。
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
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
——《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
——《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
——《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
——《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
——宋·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
——《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库,取器械。
——《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shell]。
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nail]。
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
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sixty years]。
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
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
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白果营养价值高?
白果,又称银杏,是银杏干燥成熟的种子,主要有药用白果和食用白果两种,通常种在路边的都是食用的,药用白果稍带涩味,食用白果则口感清爽。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白果主要有以下营养:
1.养颜护肤:
白果中有很多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这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必须原料,人体补充足够的胶原蛋白能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泽有弹性。
2.丰富营养:
白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像蛋白质、脂肪、糖类还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成分;
3.缓解哮喘:
白果与黄芪、附子、紫菀以及黑胡椒等配伍,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4.防心血管疾病:
白果中所含的苦内脂等对脑血栓、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
注意事项:
1.食用白果切忌先去壳、去膜、去心、不能过量,过量易中毒,熟食每人一般7粒为宜;5岁以下的幼儿应禁吃;
2.白果中毒现象多出现在服用后1~12小时,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一旦中毒应洗胃或洗肠导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浆。若有面紫红者,要给与氧气并进行人工呼吸;
银杏叶为什么会灭绝?
银杏其实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它们从恐龙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银杏家族非常兴旺,但在现如今,银杏门-银杏纲-银杏科-银杏属家族中只有银杏这一个品种了,也就是说它们没有任何远亲存活于世上,一旦灭绝就代表着银杏门家族彻底灭绝。
虽然银杏因其特殊的叶子形状,以及美丽的姿态征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得它们重新在世界各地被栽种,但从遗传角度而言,全世界各地银杏的基因区别并不大。
科学家们从全球51个银杏种群中,采集到了545个银杏标本,按理来说这些银杏生活的国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从基因角度来看它们的差异性应该非常大。但科学家们却发现这些银杏树几乎都来自于我国浙江天目山种群,它们的基因相似度非常地高。也就是说,目前全世界各地的银杏都是我国天目山种群传播出去的。
全世界的银杏树基因之所以高度一致,是因为这些树木都是由人工栽培,而人工栽培时会使用扦插的方式获取个体,扦插属于无性繁殖的一种,以至于全世界的银杏树基因难以发生变化。
而这对于银杏的生存而言极为不利,这是因为基因相似度较高意味着它们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一旦外界环境做出小小的改变,它们就可能会全军覆没。比如:如果有一种传染病能够导致银杏个体染病,由于银杏的基因多样性高度相似,以至于它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也相似,最终使得它们灭绝。
人工栽培的银杏虽然数量多,但对于银杏是否能够延续下去的帮助并不大,在看银杏种群是否面临威胁时,最应该看的其实是银杏的野生种群,但很遗憾的是,银杏的野生种群生存的并不好。
野生银杏
银杏曾经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但在上一次大冰期时,因为气候突变,导致许多地方上的银杏树消失,只有我国的天目山地区;贵州务川、重庆金佛山地区;广东南雄、广西兴安充当避难所一样,为野生银杏提供了生存场所,以至于在大冰期之后,只有这些地方还存在着野生银杏。
在现如今,野生银杏的生存状况并不好,原因是因为和它们共生的动物们已经消失了,它们的果实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具有轻微的毒素,所以哺乳动物难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而鸟类又难以吞下银杏果,以至于它们的种子只能落到母株周围。
银杏果的发芽需要接受一定的光照,而母株在生长时枝叶会遮挡住阳光,以至于后代难以萌发。即使萌发,银杏幼苗也难以接受足够的光照而死亡。
科学家们对野生种群的银杏研究发现,银杏已经连续10年没有超过3年的幼苗存活了,这意味着银杏种群面临断崖式下跌,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所以银杏才是濒危生物,需要我们的保护(多说一句,大熊猫是易危生物,银杏树比大熊猫灭绝危险性更高)。当然这里指的是野生银杏,而不是人们栽培的银杏。
银杏的救赎
幸运的是,银杏遇到了人类。人类可以将它们的种子带离到母株周围,并且给予它们合适的光照和营养物质,使其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银杏自身也很努力,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银杏在遗传成分上展示出了丰富的差异,这意味着它们并没有走入演化的死胡同,仍旧具有较大的进化潜力。
只要我们能够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存空间,保护它们的植株不被人们砍伐,以及将它们的种子带到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大大延缓它们的灭绝时间,甚至可能帮助它们重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