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解大全全图艾灸,艾灸什么穴位腰部会发热?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专业艾灸老师,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帮很多艾灸养生馆职业学校,做艾灸技术培训。也帮很多民间爱就爱好者,学习艾灸获得健康。
你是想通过艾灸这种理疗方法让你的腰部热起来。
那么你是否有腰部寒凉的问题?
腰部见风就冷,或者说不见风就冷。
或者是说腰部穿多少衣服都不能暖和。
想通过艾灸这种方法把腰部热起来。
艾灸哪些穴位?
这里我可以给你一些经验性的参考,穴位推荐。
第1个就是命门穴。
这就是肾俞穴。
第3个就是三焦俞。
第4个就是八髎穴!
艾灸8寥穴,它的热量能够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一直传达到脚上。
还可以艾灸神阙穴。热气能够达到命门穴。
艾灸关元穴。如果你经常艾灸经络通畅,热气一样,能透达到命门穴,甚至八寥穴腰阳关。
只要你技术达到的话,艾灸大椎穴也能顺着督脉热气传达到腰部。
那么人体的经络是一个。是个闭环的系统。从理论讲,艾灸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热气都能到达腰部。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上面说的那些经验穴位,它的热气传感度比较强。
回答完毕。我是老吴和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致力于艾灸文化公益传播!肠胃不好艾灸哪个部位图?
现在,由于工作繁忙而没条件按时吃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了,相应地,他们的肠胃功能也越来越差,不少人都有消化不 良、胃脘胀痛的症状。常言道“胃气生则活,胃气衰则死”,因 此中医保健中,胃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夏天炎热,细菌滋生快,加之人们比较贪凉,冬季又疏于保 暖,致使胃部寒湿较重,且伴有疼痛感,即所谓的胃寒。怎么判 断您是否得了胃寒呢?很简单,平躺在床上,使劲按压胃部,如 果感觉到有一个硬块突突直跳,就说明您存在胃寒的症状。与胃寒相对应的是胃热。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胃部燥热、疼 痛、口渴、爱吃凉食,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属于胃热。胃热 很多情况下是虚热,由于饮食存在大量热能,加之脾虚,能量未 能得到完全转化,外热内寒,就会导致胃痛、燥热。针对胃病的不同成因,我们可艾灸中脘穴、天枢穴和神阙。 另外,天枢穴可治疗拉肚子、便秘,也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穴位。
艾灸的核心元素至少应该包含什么?
自古“灸承天火”,“先有灸后有医”,而且艾火的应用远远早于艾灸。远古艾绒是作为引火物、火种储存物和灼龟问卜的神物而存在的,在相当时期内也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这些观点从灸字本身的源头即可窥一斑。《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说明灸疗就是以艾烧灼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更早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则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故在北方艾草亦别称为“冰台”。《黄帝内经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包括《千金方》超过千余条的艾灸记载,也都是用艾草烧灼,基本没有例外。这些记载或者论述大概说明了艾灸的基本概念,数千年艾灸传承的核心框架并无大的改变,“千年一艾,千厂一绒,万众一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也是当今艾灸行业十分客观的真实写照。
所谓的“灸疗”网络能查到的百科结果显示,通常多为蒙医所用,专指蒙古灸、白山蓟灸、西河柳灸、温针灸、火把灸等,能够进一步搜索到的非艾草类灸疗的历史记载大概还有: 采用火热类灸材的有灯火灸、桑枝灸、黄蜡灸、桑枝、桃枝、竹茹、麻叶、药锭灸(香硫饼灸、阳燧锭灸、阳燧灸、硫朱灸等)、药捻灸、电热灸等;还有采用非火热类灸材的包括:毛莨、斑蝥、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大名鼎鼎的“三伏灸”就属于后一类以能够腐蚀或者灼伤皮肤的中药,来产生刺激作用的所谓“天灸”。
总体来看这些非艾灸类的“灸疗”,基本上都是仅有文字记载,而甚少用于临床,颇有名存实亡的情形。这些所谓的“灸疗”与艾灸相比,其主要还是灸材的区别,其它灸法并无二致。其一,这并没有超出古人在《黄帝针灸 虾蟆经》中,记载最初曾用松、柏、竹、桃、榆、枳、桑、枣等“八木之火”施灸,后因其久则“伤血脉、肌肉、骨髓”,而独留了艾草,并不间断的传承至今,相信当年也曾有过长期的反复的筛选和比较过程。其二,足可见艾灸的根脉源流非常清晰,就是专指以艾绒为灸材的中医外治法。其它多数冠以“灸疗”之名者,多为借光蹭热点之举,大多名不符实,和传统的经典艾灸相去甚远,从灸材到原理,再到疗效,完全不是一回事。
艾灸自古就已形成了有“有艾有烟有火为之灸”的公知常识,艾烟火三大元素缺一不可,至今传承不缀。根据国家973艾灸专项历经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结果表明:“艾灸主要由艾绒燃烧时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因子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人途径,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中枢整合后传出,引发机体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循环系统等机体内环境的多米诺骨牌样应激反应,至少涉及腧穴经络网络体系,新近发现的体内新器官-间质网络高速公路体系,体内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体系。
看似简单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瞧不上,至今主耗材依然为农产品的艾灸,因为其整个过程都建立在艾绒的阴燃物理过程上,借助现代物理学的相关前沿研究方法和技术,艾灸其实奠定有/或者可借用有比较深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基础,积累有丰富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数据。已经能够基本说清楚从太阳-地阳-到人阳的两次生物能量转换和天人合一的“三阳能量守恒”,艾绒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独特远-近红外族群光谱及其与机体之间的同频共振,以及其光热烟之间所具有的的粒子交换、波粒两象性、极其丰富的一二次化合物活性成分等的叠加复合作用,特别是这些“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还能够透过穴位经络,以及各类相关的感受器与信息高速通道与枢纽,引发机体深层次广泛的应激蝶变。多学科的新近系统研究也初步证明了艾灸对腧穴皮肤-脏器-脑岛轴分子机制乃至基因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有关红外指纹光谱、艾灸的燃点、温度等也都在在某种程度,直接或者间接证实了艾灸作用机理及其效果至今依然保持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由此可见,目前除传统的经典艾灸以外,其他蹭热点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灸疗”,其绝大多都属于鱼龙混杂的过度商业包装,既没有与艾草的红外指纹光谱数据,也没有自身灸疗产品相关的临床试验对比研究,冠以“灸疗”的门面,更多的是为了节约消费者教育以及广告传播的投入。“守正创新”是艾灸发展的唯一出路,目前也是中医药有史以来最为高光的时期,期盼行业联盟协力,下大力气在守正的基础上,聚焦创新,对艾灸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行更为系统的深入研究开发,旨在行稳致远,造就更大规模的艾灸健康产业,尽在实现国际化,服务全人类。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验,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原创分享健康干货,敬请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必回复!*本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所有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艾灸治失眠灸什么穴位?
失眠的艾灸取穴通常以背俞穴为主要的,也可以灸涌泉。艾灸是温经通络、宣通气血的作用。灸法不单可以补虚,也可以泄实。灸涌泉穴是以艾条点燃之后,放到足心,以温热舒适,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涌泉穴是足少阴之穴,具有益阴潜阳的作用。
风湿艾灸需灸哪些穴位?
我从事艾灸多年,喜欢研究,针对风湿与类风湿,穴位的选择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分别如下。
一、风湿病的配穴:
①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②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边缘)
③阴陵泉穴(胫骨内侧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④阿是穴(不同的疾病阿是穴不同,阿是穴是身体上的疼痛部位,按压会有疼痛感)
二、类风湿的配穴:
①大杼穴(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②曲池穴(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③血海穴(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④大椎至腰阳关(脊柱正中线上,脊椎与脊椎指之间的凹陷中,每个穴位都需要灸)
如还有不懂的可以留言。也可以在我主页里查看详细的穴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