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养荣丸适合哪些人,补脾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脾的中成药主要用于脾气虚,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汤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可酌情选用:
1、香砂六君丸:香砂六君丸组方为党参、白术(炒)、茯苓、陈皮、木香、砂仁、半夏(制)、炙甘草。方中党参味甘性平,益气健脾,补中养胃,为君药。白术甘温,补气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与白术相须为用,使君药益气补脾之力更著,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砂仁行气醒脾,合则行气健脾,调中止痛;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共为佐药。甘草味甘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健脾,行气和胃之功。
2、健脾丸:健脾丸组方为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方中党参健脾益气,为君药;白术健脾化湿,陈皮理气和胃,共为臣药;枳实理气消积散痞,山楂消内积,麦芽消谷积,三者消积化滞,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开胃之功。
3、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组方为黄芪(炙)、党参、白术(炒)、甘草(炙)、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方中重用黄芪(炙)甘温,能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臣药。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力。气虚日久,营血亏虚,故取当归养血和血,助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辅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药。炙甘草又可调和众品,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4、人参养荣丸:人参养荣丸组方为人参、熟地黄、白术(土炒)、茯笭、炙黄芪、五味子(酒蒸)、当归、白芍(麸炒)、肉桂、远志(制)、陈皮、炙甘草。方用人参补脾益气,熟地大补阴血,补精填髓,两药合用,气血双补而为君药。白术、茯苓、炙黄芪和五味子相合,健脾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白芍更添补血养血之力,以上六品补气养血,合为臣药。肉桂补火助阳,温暖脾肾,鼓舞气血生长;远志宁心安神,陈皮理气醒脾,均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为使。全方性偏温和,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5、归脾丸:归脾丸组方为炙黄芪、龙眼肉、党参、白术(炒)、当归、茯苓、酸枣仁(炒)、远志(制)、木香、炙甘草,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二者共为君药。党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强补血养心之效,为臣药。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效。
6、人参归脾丸:人参归脾丸组方为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炙黄芪健脾补中,二者共为君药,重在健脾益气,以气生血,气旺统血的功用特点。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之圣药;龙眼肉能补脾益气养血以安神,共为臣药;君臣相合,补益心脾,化生气血,切中病机;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助生血之源;远志能上开心气,下通肾气,交通心肾,安神益智;酸枣仁养心益肝,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防滋补太过,可使全方补而不滞,以上共为佐药;炙甘草能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效。
7、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组方为熟地黄、党参、白术(炒),茯苓、炙黄芪、当归、白芍(酒炒)、肉桂、川芎、炙甘草。方中熟地补血滋阴,填精生髓,党参补脾健中,益气生血,阳生阴长,共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黄芪健脾益气升阳,合以助君药开气血生化之源,黄芪补气健中;当归、白芍补养阴血,以阴配阳;肉桂补火助阳,鼓舞气血生长,共为臣药。以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为佐药。甘草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十药相合,共奏温补气血之功。
人参养荣丸治什么?
人参养荣丸组方为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炙黄芪、陈皮、远志(制)、肉桂、五味子(酒蒸)。
方中熟地黄大补阴血,补精填髓,人参补脾益气,两药合用,气血双补,共为君药。炙黄芪、五味子、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白芍、当归增强补血养血之效,六药补气养血,共为臣药。远志宁心安神,陈皮理气醒脾,肉桂补火助阳,温暖脾肾,鼓舞气血生长,三药均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性偏温和,共奏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养荣丸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能缩短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小鼠在水迷宫试验的平台潜伏期和减少错误次数,亦能延长跳台试验中小鼠的错误潜伏期和减少错误次数。此外,人参养荣丸还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缺氧等作用。
在临床上,人参养荣丸可用于虚劳,证属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倦怠,食少神疲,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四肢不温,或毛发脱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人参养荣丸可用于眩晕,证属气血不足,症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四肢不温,舌质淡,脉细弱。
人参养荣丸可用于心悸,证属气血两虚,症见心悸头晕,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四肢乏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人参养荣丸可用于不寐,证属心脾两虚,症见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少华,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舌质淡胖,苔薄,脉虚弱。
文献报道,人参养荣丸还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结核病恢复期、低血压、产后或病后虚弱等证属气虚血亏者,也可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骨结核、骨结核术后、疮疡破溃久不收口者。
至宝三鞭丸参养荣丸功效?
至宝三鞭丸(鹿鞭、海狗鞭、狗鞭,海马,鹿茸、蛤蚧、人参、肉桂等),是一种中成药,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的作用。用于肾精不足导致的身体虚弱,腰背酸痛,劳累,健忘,失眠,怕冷,出虚汗等。人参养荣丸,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治疗气血不足,导致四肢沉滞,呼吸少气,行动喘喝,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等
补气血补肾的中成药哪种好?
具有补气血补肾的中成药不少,它们之间没有最好,只有对症用药才是最好的。下面仅介绍几种补气血补肾中成药,供大家参考。
一、补气血的中成药有:
1、气血康胶囊:益气养血,扶正固本。适用于贫血患者,气血两虚证。
2、培坤丸:补气血,滋肝肾。用于妇女血亏,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腹冷痛,气血衰弱,久不受孕。
3、八珍丸: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肢体乏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4、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漓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
5、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6、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7、阿胶三宝膏:补气血,健脾胃。用于气血两亏,脾胃虚弱所致的心悸,气短,崩漏,浮肿,食少。
8、再造生血片:补气养血,补肝补肾。用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所致的血虚虚劳。症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或伴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9、保胎丸:益气养血,补肾安胎。用于气血不足,肾气不固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症见小腹坠痛,或见阴道少量出血,或屡经流产,伴神疲乏力,腰膝酸软。
二、补肾的中成药有:
(一)、补肾阳:
1、龟鹿补肾丸:补肾壮阳,益气血,壮筋骨。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精冷,性欲减退,小便夜多,健忘、失眠。
2、添精补肾膏:温肾助阳,补益精血。用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所致腰膝痠软、精神萎靡、畏寒怕冷、阳痿遗精。
3、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4、蛤蚧补肾胶囊:壮阳益肾、填精补血。用于身体虚弱,真元不足,小便频数。
5、强阳保肾丸: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软,精神倦怠、阳痿遗精等症状。
6、蚕蛾公补片:补肾壮阳、养血、填精。用可肾阳虚损,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月经迟发等。
7、益肾灵颗粒:温阳补肾。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或弱精症。
8、腰痛片:补肾活血,强筋止痛。用于肾阳不足,瘀血阻络所致的腰痛及腰肌劳损。
(二)、肾阴虚:
1、补肾益脑片:补肾生精,益气养血。用于肾虚精亏,气血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遗精,盗汗,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2、骨疏康胶囊:补肾益气,活血壮骨。用于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酸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
3、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
4、天麻首乌丸:滋阴补肾、养血息风。用可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脱发、白发,脑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脂溢性脱发等症状。
5、左归丸:滋肾补阴。用可真阴不足,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滑泄、耳鸣等症状。
6、心元胶囊:滋肾养心,活血化瘀。用于胸痹心肾阴虚、心血瘀阻症,症见胸闷不适,胸部刺痛或绞痛,或胸痛彻背,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等,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症状者。
7、更年安片: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用于肾阴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证,症见烘热出汗,眩晕耳鸣、手足心热、烦躁不安;更年期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8、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9、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妇女绝经前后,肝肾阴虚引起的月经紊乱,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头晕耳鸣,咽干口渴,四肢酸楚,关节疼痛。
10、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11、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12、明目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注)任何药物都有针对性。故如需要用药,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莺儿是否有意说出了金玉良缘?
不是。(本文只探讨80回古本红楼梦,即石头记)
认为莺儿故意说的,是没有看仔细这一回故事发生的时间。
这是哪一回呢?是在第八回。
第八回是什么概念?《红楼梦》一书刚起了个头啊。
按照作者的交代,宝钗进京,乃是为了选秀,这才第八回,莺儿就故意说金锁配玉了?人家是为了选秀进京的,不是为了贾宝玉来进京的。
另外,很多人一直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金锁的来历。
金锁是癞头和尚送的,癞头和尚是神仙,代表着天意安排的金玉良缘,而作为人间的宝玉宝钗黛玉都是不知情的,说金锁配玉,是癞头和尚说的,薛家的人并不认为这个“玉”就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代男子佩玉非常常见,并不是说就贾宝玉一个人佩玉,任何一个像贾宝玉这样的大家公子都可能有玉,所以薛姨妈和王夫人姐妹闲聊,说金锁配玉绝对指的不是贾宝玉的通灵玉,也没几个人认为金锁配玉就是指贾宝玉,不信看看第八回宝玉说的话:
宝玉看了,也念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红楼梦》8回)贾宝玉要是真的认为这玉指的是自己的通灵玉,还会这么说吗?
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它不是真实的史书,不是《史记》,《三国志》之类的历史书,它只是曹雪芹创作的小说(什么叫小说?作者想怎么设定,就怎么设定),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理解金玉良缘的意思。
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他的意思是,木石前盟是前世早已注定好的,金玉良缘也是上天安排好的,这些都是命运,是天意,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宝钗黛)却非要逆天意,最后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
有些看法认为,薛家炮制了金玉良缘一说,请问仔细看了书里写的这段文字了吗?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红楼梦》8回)要是这段话是薛家编的 ,那么黛玉这段话里的癞头和尚也是编的?
黛玉笑道:「。。。那一年我纔三岁时,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红楼梦》3回)换个角度来想,宝钗在小时候,癞头和尚送给她金锁,说以后要配玉,天下男子佩玉的多如牛毛,薛家那个时候就想到是宝玉吗?薛家进京是为了宝钗选秀的,不是为了和宝玉结婚的,为什么要制造什么阴谋说金锁配玉呢?
另外,如今通行本这一回叫“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这是程高本(高鹗版本)有意突出金锁和通灵玉修改的回目,它最早的甲戌本回目是“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图片:甲戌本石头记和高鹗版本红楼梦的第八回回目)
再比如比较恶劣的25回,王熙凤调笑黛玉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做媳妇儿?原本石头记是【宫裁向宝钗笑道。。。】,程高本却改成了【宝钗笑道。。。】,这个恶劣的改动导致清代有评论家大骂宝钗,说她故意讽刺黛玉什么的,殊不知这句话是李纨说的,不是宝钗。
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红楼梦》甲戌本25回)宝钗笑道:「我们二嫂子的诙谐是好的。」(《红楼梦》程高本25回)(图片:到底是谁说王熙凤的诙谐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