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症状,埃博拉河?
埃博拉河长约1600公里。因为埃博拉河是西非几个国家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几内亚,流经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家,最终注入大西洋。据测量,埃博拉河的总长度约为1600公里左右,是西非当地人民的重要供水和交通路线之一。此外,埃博拉河也因埃博拉出血热的爆发而闻名,因为该病毒是源自于河流中的蝙蝠种群,所以在该河流周边也需要注意卫生和健康问题。
马知了猴会不会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
【奇乐动物园,问题我来答】
“趴在土里好几年,喝风吐沫十八天”,这是我们当地对“知了猴”的一生的总结。关于它会不会是宿主,我个人认为它不是!
野生动物禁食令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作为宿主的野生动物能不能吃的问题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但民间热议不断,就在2月24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规范。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这项《决定》中规定除常见家畜家禽、水生野生动物和列入畜牧法规定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之外,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均禁止食用,群众所关注的部分昆虫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因不属于规定中可食用范围,应停止食用。
那么根据这项决议中来看,“知了猴”也在禁止食用的范围内。那么到底“马知了猴”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呢?
关于“知了猴”本人不知道“马知了猴”是不是携带病毒,但是从我记事起,每年都会吃,因为我们那里种果树,这个东西很多,我们那里叫“知了龟”。
它是金蝉的幼虫,属于昆虫纲同翅目蝉科。雄性会鸣叫,又叫“鸣蝉”,雌性不会鸣叫,又叫“哑蝉”。它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而我们所吃的“知了猴”其实是它的若虫阶段的末期。若虫一般会在土里呆3-5年,有的种类最长能在土里呆17年,然后才会爬出土面羽化成虫!成虫餐风饮露20天左右,就会交配产卵死去。它们在土里好几年的黑暗岁月,只为了这短暂的20多天。
目前关于“知了猴”能不能吃,没有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答案。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已经食用了很多年,它应该不可能是携带者。并且目前研究所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是哺乳动物,暂时没有大小其他动物感染这个病毒,所以我本人认为“知了猴”不是病毒的宿主!
但是它属于野生动物,有着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只要没有确认真正的宿主之前,任何野生动物都有可能性,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就算是有一丝的可能我们也不应该大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认为我们还是能不吃尽量别吃,毕竟它不是生活必需品,就当是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关注奇乐动物园,带你看看动物界感觉我被感染了?
谢邀。
当自我感觉被感染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判断和防止传染他人。
1.仔细想想发病14天前是否去过武汉或者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或者疑似患者。
2.是否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疼痛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
3.如果符合上述情况,建议去当地医院发热门诊,做进一步检查。
为了避免传染其他人,小医建议采取一下措施:
1.自己和家庭成员都行佩戴口罩,且与无症状的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2.把自己安置在通分良好的单人房间,尽量减少与家人共处一室的机会。
3.给自己配备专用的洗漱、餐具等,做好这些东西的消毒措施。
4.去医院就诊时应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旅行居住史,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虽然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但新冠肺炎的治愈率在不断上升。随着新药的使用,疗效将进一步显著。所以,就算确诊新冠肺炎也不要慌张,就当做一次重感冒,相信医生,遵医嘱,一定会痊愈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阅读!
关注河州小医,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
艾博拉病毒介绍?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说,自1976年发现这一病毒以来,全世界的感染者已达1500多例,其中已有1000多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这种病毒最早是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除了通过血液和人体分泌液传染外,接触被病人血液污染的医疗用具也有可能被传染。而且这种病传染极快,所有病人一旦被发现就必须立即被隔离,与病人接触过的人也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目前,全球医学界还没有找到预防这种病的疫苗和可以治愈这种疾病的药物。但只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严格隔离病发区,病毒的传染就能得到迅速遏制。(
埃博拉(Ebola)病毒名,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这与艾滋病相似。但艾滋病患者一般尚可活上相当长的一段日子,而一旦染上埃博拉病,在经过病毒潜伏期后,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病人在备受几天腹泻和眼睛、耳朵、鼻子出血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前后往往不到一星期。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河附近一个名叫扬博科的小村庄首次发现的,并由此得名。那一年,“埃博拉”病在扎伊尔的55个村庄及其邻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的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煞费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储主,目前认为果蝠是储存宿主的可能候选。因为埃博拉病毒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剂,也同时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这是一种致命的流血热(hemorrhagic fever)传染病,目前无法医治,会感染包括人类、猴子及黑猩猩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爱滋病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传染病专家除了进行检疫,也集中力量寻找首个病患者(index case),一方面便于追查可能被传染者,另一方面希望能找出病原体到底来自何处。
指导意见:
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
埃博拉病毒会让人把内脏吐出来么?
埃博拉病毒是不会让人把内脏吐出来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10分罕见的病毒,传染率很高,死亡率很高,主要攻击人体的中风,心肌梗塞滴血容量,休克,多发性器官衰竭等等症状,感染埃博拉病毒分为三个阶段,最严重的阶段会出现吐血,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