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莲子心和生甘草和黑枸杞一起泡水喝行不行?
答案是可以的。具体有什么功效呢?
1.莲子心具有清热泻火,消暑除烦,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之功效,常用于心烦口渴,烦躁不安,梦遗滑精,失眠多梦,目赤肿痛及高血压等症。常搭配五味子、银耳、红枣等。
2.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肺燥咳嗽,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症。也常用于调和诸药之药性等。
3.黑枸杞具有补肾益精,清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及月经不调等症。常搭配红枣、菊花、黄芪等。
总之,以上诸药搭配泡水具有益肾固精,清心安神,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心火内积所致的烦躁不眠,梦遗滑精,两目干涩等症。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甘草该怎么炙?
甘草【处方用命】甘草、粉甘草、炙甘草、蜜甘草。
【炮制方法】 1.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成厚片,筛去碎骗。 2.蜜甘草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净甘草片钟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100kg甘草片,用炼蜜25kg.
【成品形状】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中间有明显的棕色形成层环及射线,传统称为“菊花心”,纤维明显,举粉性,周边棕红色,气微,味甜,蜜甘草表面老黄色,微有黏性,有光泽律,气焦香,味甜。
【质量要求】生甘草含甘草酸不得少于2.0%,含甘草苷不得少于1.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灰分不得过2.0%,炙甘草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灰分不得过1.0%,水分不得过10.0%.
【炮制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得功效。生品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多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食物中毒及药物中毒。 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常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脘腹疼痛,筋脉挛急,脉结代。如治脾胃虚弱,神疲食少的四君子丸,治气虚血弱,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治疗脘腹卵急疼痛或四肢拘挛的芍药甘草汤。
【炮制研究】甘草主要含有甘草酸,甘草苷及部分金属元素。 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甘草酸及甘草含量无明星变化,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有所下降。 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作用加强,免疫作用加强,止痛作用加强。
【贮存】炙甘草所用蜜为中蜜(炼蜜温度为116--118摄氏度),含水量控制在10%--13%,贮干燥容器内,蜜甘草蜜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贮。
麦冬甘草金银花和胖大海在一起泡水?
在说这四味中药材混合在一起泡水有什么功效之前,我们先分别看一下每味药的功效以及主治病症,这样有利于大家更清楚的理解综合起来的功效。
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明代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记载:“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此皆心肺肾脾元虚火郁之证也。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如前古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等疾,则属劳损明矣。”可见其主要治疗肺燥干咳、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等阴虚有热的病症。
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味甘,性平和,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生用清热解毒力强,炙用补脾益气力强。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记载:“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可见甘草生用与炙用的区别。
金银花,别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明代张介宾在《本草正》中记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可见金银花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等热毒内蕴病症。
胖大海,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清代赵学敏在《纲目拾遗》中记载胖大海:“治火闭痘,并治一切热症劳伤吐衄下血,消毒去暑,时行赤眼,风火牙疼,虫积下食,痔疮漏管,干咳无痰,骨蒸内热,三焦火症。”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所致干咳无痰;咽喉肿痛;音哑;牙痛;热结便秘等病症。
综上所述,麦冬、甘草、金银花、胖大海一起泡水,主要治疗上焦热毒炽盛、阴液亏虚所致咽喉肿痛、喑哑、咳嗽、咳黄痰、咽干、扁桃体肿大、牙痛、便秘等病症。
由于大多数药物偏于寒凉,对于无明显热毒内蕴、脾胃气虚、肾阳不足者禁服。
文:广西国际壮医院男科岳增宝医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王传航主任医师
甘草有哪些形态特征和功效?
中药甘草别名甜草根、国老,炙甘草又名炙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其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1、形体特征:其根呈圆柱形,长2 5〜2500px,直径0.6〜3. 5 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2、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之功。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其炮制品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常用于脾胄虚弱,倦怠乏力,心悸,脉结代等症。
3、用法用量:2-10g,水煎服或熬粥、煲汤皆宜。
4、生甘草与炙甘草比较:生甘草气平,补脾胃不足,泻火解毒;炙甘草气温,补元气而润肺,偏于润肺和中,可解附子毒。一般情况下,清火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5、注意事项: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等同用;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久服较大剂量的甘草,亦易引起浮肿,应当注意。
总之,甘草的临床应用和配伍方法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功效方面有区别的,尽管它们都是属于甘草类的。医生开的处方中写甘草,就是指生甘草。甘草原药材除掉杂质,把它洗干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的这个就是生甘草。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炙甘草偏于润肺和中。补脾和胃,益气复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