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能一眼看出抑郁症,医生得抑郁症是什么体验?
被抑郁症折磨的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英国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每10人中就有2人患抑郁症,比率高达26%。
“身处喧哗闹市,却感觉身边空空荡荡;即使高朋满座,也找不到人倾诉心声;纵使满面笑颜,心中也不断默默流泪……”平常人或许很难以理解这些状态,但这就是抑郁症患者每天的感受。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究竟怎样,为什么称它为被死神召唤的疾病?看完下面几条你会明白一些。
1.抑郁症患者自我价值感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他们普遍自责、内疚感比较沉重,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自我价值感比较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无论是内心深处,还是行为,他们想要脱离这个世界,想要去死神那里寻求解脱。
2.他们绝望,无助
患者会觉得自己软弱,孤立无援,一切已无法挽回。更可怕的是他根本无心突围,因为他认为那都是徒劳,不可能成功。所有的安慰怜悯都无法穿透那堵把他与世人隔开的墙壁,任何热情关怀都不能打动他的心。
3.不想说话,不想社交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社交活动会有压力,比如与不熟悉的人的聚会,他人的过度关注会有压力,比如家人对婚姻状况的关切,生活的突然变化会有压力,比如工作的变动,领导的期待会有压力。这些压力对于寻常人而言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从而会把他愈发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
4.过度关注自己,胡思乱想
抑郁症患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自己,他们敏感、多疑、爱钻牛角尖。不断地担心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不断地分析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考虑将会出现怎样的问题。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重他的悲观情绪。他甚至不允许自己因为积极的事物而受到影响,因为害怕那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带来不幸。
5.疲惫,生活懒散,不思进取
人们往往将“懒散”症状归结于自身懒惰或身体疲惫等,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但它很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外在表现之一,抑郁症是其中的一种。
他们或是上班经常迟到或早退,看见同事也不愿打招呼,或是平时懒得打扮自己,时常唉声叹气,“身上连动弹的劲都没有了”,或是学习成绩下滑,不关心学业。
6.孤独感
抑郁症患者往往很孤独,身边人通常无法理解他们现在正经历怎样的痛苦。他人的奚落和指责也会加重患者的自罪感和悲伤情绪。患者感觉茫茫人世,却仿佛只有自己孤身一人。
同时,尽管倍感孤独,但他们依然不想走出去,不想交朋友,不想说话。
7. 情绪低落,悲观厌世
在抑郁症患者眼中,世界是黑暗的、压抑的、痛苦的。
很多轻微抑郁的人,在寂静的深夜里痛哭一场,想着父母、爱人、子女,想着未尽的责任。痛苦过后,依然挺起肩膀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而严重者,可能会有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行动。
8.睡眠质量差
严重的抑郁者会出现长期失眠,继而出现头疼、眼球充血、肌肉疼痛,再后来则对大脑和精神状态产生严重影响,会出现心神不定、间歇性失忆、出现幻觉等精神疾病。更严重的是,这些症状往往不会因时间而消失,而是长期折磨人的身体和意志,直至彻底崩溃。
得了抑郁症,一定要看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培养顽强的意志,抑郁症不是魔鬼,你也一定可以走出来!愿每个抑郁症患者都可以被温柔对待。
他总是满肚子说别人的不是?
我是精神科医生,接触过很多抑郁症患者,看到你的问题,我忍不住想问你一句“你预见的是抑郁症患者吗?”
说一说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医生的眼中总是客观的,是实事求是的,因为医学是一门尤其较真的科学,需要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经验支撑。但工作了十多年,起码遇到数百个抑郁症患者,在我的印象里,抑郁症患者绝对不是你说的这样,起码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不会表现为你说的样子。
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三大核心症状是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她们往往会表现为对周围任何事物都缺少或者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且抑郁症患者有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叫做自我评价过低,遇事总喜欢认为是自己的不是,而不是想你说的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的去说别人的不适,更加不会认为自己总是对的,而会认为自己总是错的,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所以说单凭这一点,很难认可你所遇到的这样言行的人是抑郁症患者。
对于你所说情况的一点个人猜测。我觉得你说的情况起码不会是单纯的抑郁症,所以,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诊断,抑郁症的诊断是否真正出自精神专科医院,或是其它精神卫生从业机构?
如果已经明确抑郁症诊断,确实是出自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那么我们假设患者之前确实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一个抑郁症患者是否能够出现这样的怨天尤人、自以为是的情况呢?可能!
在一个既往诊断抑郁症的患者身上出现怨天尤人、自以为是,很有可能在提示患者有可能出现的躁狂或者混合发作的情况。
如果真是这样,那患者的诊断就不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药物选择也不应该再使用抗抑郁药物,而是转为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治疗。
其实很多临床上的抑郁症患者之所以被认为“难治性抑郁症”,真正的原因就是诊断应为双相情感障碍,而不是抑郁症。
说了一点工作中的经验和猜测,希望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手打不易,谢谢关注。抑郁的人怎么补充多巴胺?
多巴胺是什么?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愉悦,满足,所以有些人为了追求这种愉悦,满足的感觉要去持续接触一些精神活性物质。那么抑郁症的人就一定缺乏多巴胺吗?显然不一定,所以可能补充的不单单是多巴胺这么简单。
抑郁的人都缺少什么?这是一个纯医学问题,涉及到抑郁症患者的生物学因素。实际上目前公认的与抑郁症有关的神经递质中,最主要的是:多巴胺(DA)、去甲肾(NE)、5-羟色胺(5-HT)。所以,也许你的问题应该修改为抑郁症的人怎么补充多巴胺、去甲肾和5-羟色胺。
我们知道,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大多数人可能听过遗传因素,认可社会心理因素,但对生物因素应该是一头雾水。可说来说去,我们真正能够利用的到目前为止还是生物因素。
说到抑郁症,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而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就是通过人类对生物学因素的了解,才于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于世的。你说到补充多巴胺,但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都缺少多巴胺,单一补充多巴胺不见得会得到我们期待的疗效。
比如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物实际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它的作用不能说补充5-羟色胺,而是用减少5-羟色胺被重吸收的方式来增加5-羟色胺的浓度,用来改变抑郁症状。
所以,可能答案已经出现了,补充抑郁症患者可能缺少的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用的就是我们的抗抑郁药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会对应不同的神经递质,去补充和升高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表现突出的抑郁症状。
之前说过的SSRI药物主要作用5-羟色胺,
比较新的双通道SNRI药物同时作用5-羟色胺、去甲肾两个神经递质,
而更新的安非他酮则是主要与多巴胺,去甲肾两个神经递质有相互作用。
所以,想要找回抑郁症患者的快乐和幸福感,需要的不单单是多巴胺,而是补充患者真正需要的神经递质,可以是多巴胺,也可以是5-羟色胺,还可以是去甲肾。补充的途径最好就是抗抑郁药物。怎么才能知道抗抑郁药物起效了?
您好!抗抑郁药物是否起效,可以从心理精神测量量表数据结果来看,当然心理精神测量量表的结果需要从信度、效度、难度及区分度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可以从特定的临床检查结果来看;最后,最重要的还是患者的心身感受,是否还是有情绪低落?是否还是容易悲伤哭泣?是否还是有自杀的想法观念和行动?是否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是否还是容易有罪恶感?是否还是有自我批评等?
你觉得界定心理疾病的标准是什么?
你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我也希望你不要太害怕,也不要因此而过度不安。
一、老师询问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出建议,你万不可给自己消极心理暗示。(一)任何事情都有原因。你的老师肯定是发现你最近的心理异常。所谓心理异常,并不是绝对的有心理疾病。而是这个人无论从情绪还是行为上表现出了和过去不太一样的状态。
我推测你肯定最近在学业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压力。情绪也不稳定。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或者是个宿舍同学相处的时候,你表现出了郁闷、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亦或是你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出现过多好情绪的爆发,甚至是哭泣等等……
所以,你的老师才会担心你有心理问题。
我希望你能理解你的老师,你的辅导员可能暂时也不能确定你是否有抑郁症,正是因为辅导员关心你,才会有此一问。
(二)无论是师长或者是跟我们亲近的人,怀疑我们有心理疾病,我们在第一时间都不能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任何事情,若无确凿之根据,就切不可着急的给自己“盖棺定论”。
有种效应叫做“墨菲效应”。
从你的角度来解释,就是:怕什么就很有可能会来什么。你越害怕越担心自己有抑郁症,你就会越焦虑不安。
甚至会很快的把自己的一系列糟糕的状态和抑郁症对号入座。
那么,你对于抑郁症本身的疑病恐惧。会导致你的心态更加不好,反而会更不快乐。
二、界定心理疾病的标准有哪些?(一)你需要了解心理疾病的意义。心理疾病:是由于内外因素作用于人而造成脑功能障碍,破坏了人脑功能完整性和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所致。
也就是说,内外不协调,影响了人的整体功能,最后导致影响了一个人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使人很难融入环境。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通过人自己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依旧无法改善。
我们就会称之为心理疾病。
(二)抑郁症有哪些临床特征?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人有抑郁症的时候临床可见的反应有:
1、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2、严重者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3、身体可能会出现无力感,甚至会出现躯体木僵,患者会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情绪消极,不愿意社交。4、抑郁症有一个时间度量,如只是心情不畅过段时间就恢复,就只是一般情绪问题。抑郁症一般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持续时间长过半年大概率会加重。如果你出现了以上症状,那么你就需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所警惕,及早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走出抑郁症的阴霾。
三、面对可能罹患抑郁症我们该怎么做?根据你目前的情况,我想你的老师也不能确定你是否有心理疾病。只是出于她的主观推测。为了以备不虞。
小刘给你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万莫讳疾忌医,尽快进行心理测量评估。确定情况是否属于抑郁症范畴。当我们发觉自己不对劲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的评价,害怕抑郁症本身,就逃避检查。抑郁症的确诊是有一个科学的流程的。
你必须要确定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有效应对。无论你有没有抑郁症,去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和专业的老师沟通,并且进行全面的测评是有必要的。
如果你确诊为抑郁症。那么及时确诊是有很大概率能够在心理疗愈以后慢慢恢复的。
如果确定你没有心理疾病。也算是排查了风险,卸下了心头这块包袱。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对于我们的人生都同等重要,你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建议二:和你辅导员进行一次沟通。不要因为相互的一些信息不对称导致误解。你的老师之所以会问你是不是有抑郁症,肯定是出于对你的担忧。如果你避而不谈,反而会让教育者更加担心你。
假设你并没有心理问题。只是最近有心结不快乐,那么和辅导员沟通既能让辅导员对你安心,又可以通过和他人的倾诉交流,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假设你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问题。那么你和辅导员的沟通,通过双方的交流,能够帮助你更好的找到你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且辅导员是有义务对你的隐私进行保密的。
只有你的辅导员理解了你,在你未来心理疗愈上才会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
建议三:要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消极情绪的持续弥漫。认真的去生活。无论是抑郁症患者,还是有抑郁情绪的人。往往都会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消极状态。而要保证自己不被这种困顿所影响,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当重要的。
给自己一点时间,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琐事中解放出来,让自己能放松心情。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
按时吃三餐,保证正常的作息规律。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去运动。尽量不要一个人闷在宿舍里,多个朋友沟通交往。
减少孤独感,提升安全感。
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也难免会出现心理压力。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认真的生活,学会善待自己。
希望你能够变得更好,更快乐。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