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会有哪些疾病,哪些乳腺疾病会出现乳腺疼痛?
乳房疼痛,相信几乎是每一个常年女性经常遇到的问题。有的疼痛可能是偶尔发生,有的也可能是频发出现;有的与生理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有的则跟月经没什么联系。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女性乳房疼痛属于常见的情况,但是还得引起一定的重视和警惕。
那么,乳房疼痛究竟是怎么回事?哪些情况会引起乳房疼痛呢?
很多女性频发乳房疼痛后,到医院就诊,医生往往会判断为乳痛症。
其实,乳痛症即乳房疼痛症,它既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一种诊断。作为症状大家很好理解,作为诊断是为了突出其临床特异性,以症状命名的诊断,不涉及组织学、病理学等层面。
根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在生活中有过乳房疼痛,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认为生活中一半的时间有疼痛经历;有些人自觉乳房疼,或触到乳腺有些增厚,特别是经前明显,经期过后自行消退,这些都是生理性改变。
单纯乳房疼痛,经过检查没有发现明确异常的,可以诊断为乳痛症。
二、其它能引起乳房疼痛的乳腺疾病1、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为常见的乳腺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约占女性乳腺疾病的80%,也就是说几乎每个女性都有患乳腺增生病的可能。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良性病变,它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更不是乳腺癌。乳腺增生病的实质是乳腺间质和腺体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增生和复旧不全。它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没有任何医学证据证明乳腺增生病患者患乳腺癌的几乎就会增加。
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严重者可累及腋窝、肩背等,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退。
2、乳腺炎
包括急性乳腺炎和浆细胞乳腺炎,都可能表现为乳房疼痛。
急性乳腺炎多发于哺乳期女性,好发于初产妇。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局部皮肤发烫、红肿等,进一步发展,可触及较为明显的结块,触痛明显。
浆细胞乳腺炎发病率不高,但是比较顽固,也可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等。
3、乳腺癌
少数乳腺癌也可有乳痛情况。
三、乳房疼痛需要如何正确面对?首选,尽管乳房疼痛情况很普遍,但是如果出现乳房疼痛情况,尤其是频发、常发,或者疼痛明显,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其二,乳房疼痛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情况。所以即便是发现乳房疼痛情况,在心态上不要恐慌和害怕,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生活方式等调节即可。
再有,警惕乳房疼痛同时伴有乳头溢液、乳房外观、皮肤等改变,比如脓性溢液情况,乳房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的,尤其需要注意。
最后,不要轻信社会上一些不良商家的宣传和承诺,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而不是选择其它理疗等形式,以免耽误病情或导致病情恶化。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乳腺中心主任骆成玉,欢迎关注我!
欢迎与我一起共同关注女性健康,共同关注乳腺科普!
恶性肿瘤包括哪些癌症?
恶性肿瘤包括哪些
很多人虽然都知道恶性肿瘤这种疾病,但却有都不是那么清晰,只知道恶性肿瘤很危险,很难治疗,容易死亡,却对恶性肿瘤的范围不明白。那么,恶性肿瘤包括哪些呢?
1、食管癌: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诱发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化学物质感染、缺乏维生素、饮食不规律等。
2、肝癌: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肝癌发病较为隐蔽,发病的原因很大部分都是因为肝病,也有可能跟平常的不规律生活有关。
3、乳腺癌:乳腺癌患病的多为女性,因为其早期的症状,所以比较好察觉,但是其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明确。
4、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引起宫颈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早婚、性生活紊乱、HPV感染等等。
5、直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直肠癌很关键的诱发原因是饮食习惯。
6、口腔癌: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总称,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牙龈癌、舌癌等十种之多。
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任何病症在发病之前都会有某些特殊的症状出现,恶性肿瘤也一样,但是恶性肿瘤主要是身体正常细胞的改变,所以很难发现,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包括:
1、食道癌的早期症状:食道癌会出现咽喉不舒服,吃东西的时候会感到疼痛,经常会胸闷,并且吐粘液。
2、肝癌的早期症状:肝癌最早时期会突然出现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而且皮肤和眼球都会变得发黄。
3、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女性乳腺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乳房皮肤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等。
4、宫颈癌的早期症状:白带增多,而且白带的颜色也发生变化,变得更黄,或者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到后来可能会出现难闻的气味。
5、直肠癌早期症状:最早的直肠癌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血便、便秘、腹泻、无痛性血尿等。
6、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口腔癌刚出现的时候会在吃东西的时候感觉吞咽困难,出现口腔溃疡、口腔内部有肿块、口腔白斑、红斑等。
乳腺是什么?
乳腺是皮肤的附属腺,为复管泡状腺。男性乳腺在一岁半左右逐渐退变,腺体有导管,但无腺泡且不分叶。女性乳腺在青春期增生,月经开始后,乳腺发育已近成熟。副乳腺是什么意思?副乳腺是指女性在胚胎形成使其多余的原始乳腺没有正常退化而在身体上形成了其他的乳房,但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部分患者的副乳上会有乳头,同时副乳内有正常的乳腺组织,但有些患者则不存在乳头和乳腺组织。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平时穿衣习惯问题而产生的副乳。
一、生理变化:
乳腺受神经和激素的作用,有明显的年龄和功能变化。20岁前后乳腺已发育到最高程度,40岁左右开始萎缩,经绝后显著萎缩。在月经周期中,乳腺的大小略有变化。妊娠和授乳期中。乳腺的结构和功能有显著变化。成年不妊娠时乳腺无分泌活动,称静止期乳腺。妊娠期乳腺增生,授乳期时分泌旺盛,称活动期乳腺。
(一)静止期乳腺:
乳腺有15~25个叶,每个叶是一个独立的腺,由输乳管开口于乳头顶端,在乳晕下输乳管扩大成窦,称为输乳窦。输乳窦以下的大导管分支为小导管,其末端与腺泡相连。乳腺的叶由致密结缔组织分隔,并由脂肪组织包围。结缔组织伸入叶内把叶分成许多小叶。静止期乳腺的腺组织稀少,叶和小叶区分不明显,可见成群的小管散在大量致密结缔组织中。脂肪细胞较丰富。小叶的腺泡极少,腺泡腔狭窄。
(二)活动期乳腺:
妊娠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的小导管和腺泡迅速增生,腺泡增大,上皮为单层柱状或立方细胞,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相应减少。至妊娠后期,在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的影响下,腺泡开始分泌。乳腺为顶浆分泌腺,分泌物中含有脂滴、乳蛋白、乳呼抗体等,称为初乳。初乳内还有吞噬脂肪的巨噬细胞,称初乳小体。
哺乳期乳腺结构与妊娠期乳腺相似,但腺体发育更好,腺泡腔增大。腺泡处于不同的分泌时期,有的腺泡呈分泌前期,腺细胞呈高柱状;有的腺泡处于分泌后期,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形,腺腔充满乳汁,腺细胞内富含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等,呈分泌状态的腺细胞内有许多分泌颗粒和脂滴。
断乳后,催乳激素水平下降,乳腺停止分泌,腺组织逐渐萎缩,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多,乳腺又转入静止期。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下降,乳腺组织萎缩退化,脂肪也减少。
二、功能调节:
乳腺的功能有赖于复杂的神经和内分泌因素。乳腺的生长和发育是几种激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青春期前,乳腺发育缓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雌激素的水平增加,乳腺发育加快,乳腺增大。在雌激素刺激下,乳腺导管分支增生。成年,随着月经周期卵巢内分泌的变动,乳腺有轻微的周期性变化。妊娠时,孕激素促使腺泡发育。胎盘合成的激素可代替或增强卵巢类固醇激素和垂体催乳激素的作用,使乳腺高度发育,腺泡明显增生而处于分泌前的状态。分娩后,催乳激素刺激乳汁分泌。吸吮乳头的刺激传到丘脑下部的室旁核,促使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细胞生成催产素,经垂体后叶释入血流。催产素刺激乳腺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汁从乳头喷射而出。由于神经激素的作用,腺泡腔内的乳汁得以排空。垂体能持续分泌催乳激素,使腺细胞不断分泌乳汁。断乳后,吸吮的刺激消失,催产素生成停止,腺腔内的乳汁不能排出,泌乳停止。乳腺逐渐恢复到静止期的状态。
什么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分为生理和病理性两个种类,一般情况下,出现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的多为生理性乳腺增生,患者在生理期受激素波动影响,可出现乳房疼痛、胀大等异常感觉,在触摸时仅仅能发现乳腺增厚,但却没有结节,随着经期结束症状又会消失。临床认为这属于生理性改变,不是病也不需要进行治疗。而乳腺增生症则不相同,这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它的出现和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复旧不全等因素有关,这包括了乳腺囊性增生、小叶增生等等,其属于病理性增生。临床认为它既不属于炎症、也不属于肿瘤!且该疾病容易找上30-50岁的女性,发病高峰在35-40岁之间。
根据临床研究来看,乳腺增生的出现通常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内分泌失调:女性受外界因素或疾病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特别是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多等,就可能会造成乳腺增生症的出现。比如卵巢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肝功能障碍等,都可对雌激素分泌造成影响,诱发乳腺增生。
2、情绪:精神因素也是造成乳腺增生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长期精神紧张、情绪过于激动等等,就会对内分泌造成影响,增加患乳腺增生的几率。另外,长期有情绪异常还会加重乳腺增生症状,甚至会增加自身患乳腺癌的可能。
3、人为因素或不良习惯:这包括了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多此人工流产等等,都会导致乳腺不能有正常、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乳腺增生也可能会找上自己。
4、盲目服用雌激素: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抗衰老的护肤品等等,由于雌激素摄入过多,就会打乱内分泌平衡,致使乳腺增生的出现。
乳腺结节是什么?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本质上来说,其是乳腺组织在影像学仪器中的一种形态学改变,多见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肿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以及乳腺恶性肿瘤。有些乳腺结节是不需要处理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乳腺结节的类型。乳腺结节类型不同,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哪种乳腺结节需要处理呢?
乳腺结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乳腺增生引起的,呈多发性,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结节大小不规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感,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有一定的活动度,且多伴随乳房胀痛的症状表现。
结节的大小、质地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月经前期结节增大,质地较硬,月经来潮后结节则会缩小,质地变软,硬度变小。这类结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多加观察即可,不会对健康有危害。
另外一类乳腺结节,主要是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所引起的。良性肿瘤引起的乳腺结节,多呈现质韧、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的特征,而恶性肿瘤引起的乳腺结节,多呈质硬、边界模糊、活动度差的特点。
前者引起的乳腺结节,危害性较小,但仍需要定期进行彩超或钼靶检查,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活检,以有效预防肿瘤恶变。后者引起的乳腺结节,危害性大,需要及时治疗。治疗上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等。
总而言之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治疗与否,还需根据结节类型而定,乳腺增生引起的乳腺结节,一般可以不用处理,因此不必过度忧虑。但如果是肿瘤引起的乳腺结节,特别是恶性肿瘤导致的,则需及时予以相应的治疗。
哪些疾病会引起胸痛?
谢谢邀请!
胸痛指的是由于胸壁、肺、胸膜、心血管、食道、横隔以及肋间神经等发生病变引起的胸部疼痛。胸痛的特征是:痛的部位固定于病变处,局部有明显压痛,深呼吸、咳嗽、举臂等动作时胸痛加剧。有肌肉病变和肋骨病变。
㈠肋间神经病变引起的胸痛
由于病毒毒素等引起的神经炎、带状疱疹等,其疼痛范围多局限于病变肋间神经分布范围,呈刺痛、烧灼痛、甚至刀割样痛。
㈡肺及胸膜病变引起的胸痛
胸痛多伴咳嗽或咳痰,常因咳嗽、深呼吸而加重,其他胸壁活动并不引起疼痛。局部无压痛,除胸痛外常伴原发疾病的症状。
㈢心血管病变引起的胸痛
常见的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等。其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并多向左肩放射,胸痛常因体力活动诱发或加重,休息后可好转。
㈣食道及纵隔病变引起的胸痛
常见的有食道炎、食道癌、纵隔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等,其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续性隐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吞咽时疼痛加剧。
㈤横隔病变引起的胸痛
常见的有横隔胸膜炎、隔下脓肿、肝癌、肝脓疡等,胸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并伴有原发病的症状。
胸痛又可分为致命性疾病和非致命性疾病,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