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抑郁了有什么表现,有中度抑郁症狀的人可以上学和工作吗?
你好,这要看具体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是否有无精神病性症状才能具体分辨中度抑郁症状的人是否可以上学和工作。
中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是属于满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对社会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但辛苦一点也是完全可以坚持工作和学习的。所以,按理说,中度抑郁症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坚持完成学业和工作的。但最新的ICD-11诊断标准中更改了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分级,根据最新的严重程度分级,中度抑郁也是可以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的,所以,如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症,可能也可以坚持上学和工作,但一定会加重日常困难,及疾病负担,即使坚持学业和工作,也是一件相对更辛苦,更困难重重的事情。
临床上来就诊的中度抑郁症患者其实不多,因为中度抑郁可能仍可以坚持日常工作,所以很多人仍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苦苦坚持,而不是选择就医,但不代表他们就真的不需要就医,其实这个阶段抑郁症状非常明显,而且已经明确的对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再继续下去,只能加重患者抑郁症状,很有可能中度抑郁不经过系统治疗演变成完全无法坚持工作或者极其辛苦的坚持工作的,
所以说,中度抑郁的患者,同样需要尽快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科学的抗抑郁治疗。而且是最为重要的首次系统药物治疗,如果首次治疗,科学、系统,很有可能患者就可以达到不再复发的50%治愈率之内了。即使不能完全避免再次复发的可能,但起码可以快速缓解本次发作的病情。
个人意见该不该停止学习和工作是很多家属都同我探讨过的问题,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人认为,可以坚持工作对于抑郁症状是存在一定帮助,但其实很辛苦的坚持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负担。抑郁症患者本身就是精力减退,更容易疲乏,再背负巨大的精神负担,是会额外加重抑郁病情的。
所以,我的意见不论上学也好,工作也好,都应该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全心全意的去系统治疗抑郁症疾病本身。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需要可以私信说明你的问题,我会帮你解答的。平时却表现得正常这可能吗?
这个表现看你怎么看了,所以精神病院的人都会统一地穿上精神病人的衣服,这样才能区别医生患者和来看望的家属,以及工作人员路人甲乙丙丁这些,只有这样才能区分,所以只要精神病患者把衣服一脱,离开了这个精神病院的环境,到了人海中去,在没有发生巅狂状态时,一般是看不出来的。
有的人就这样正常的交流,还能通过他的逻辑折服一些人,以为遇到高人了,所以不但看不出来而且还可能会拜服,所以一般人不具备医生诊断的望诊的这个专业能力,也不具备鉴别人精神状态的能力,光是看表现。不同的人不同的关心程度,有的关心过度,有的关心不足,所以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所以关心正常的人发现有问题,过度的人觉得大病了,不在乎的人觉得很正常呀,和他交流多年没发现什么呀他就是这样的,所以通过别人对一个人的评价就知道他们的关系,以及他评估的价值,所以一些人一说就浅浅一句就是不关心的人这样的人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是正常的呀,平时看他挺好的怎么就,还有人就会添油加醋的说,你看早就发现有问题了你看是吧,只有家人和正常关心的人会说,他怎么样怎么样,有时会怎么样,所以三个状态三种情感。所以精神有问题的人能不能看出来问题很多,和看的人有关,以及关不关心有关,而不是一概而论的。一入人群就更看不出来了。
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这是我的专业,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初中生大概14,5岁,虽然看着很小,但实际上很多患者的发病年龄都在这个区间,只是抑郁症之间的分型不同。大部分双相抑郁的发病年纪在20岁以下,而单项抑郁的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所以如果发病年龄小,我们会高度怀疑患者有双相可能,或者以后会往双相发展。
这个年纪的抑郁症患者一般会出现晚上睡不着觉,对周围事务缺乏兴趣,总觉得很累,思维迟缓,学习成绩会有所下降,而且自己因此感到十分苦恼。很多孩子这个时期会出现不愿上学,因为自觉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即使坚持上学也会疏远同学和老师,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很多不稳定性,很容易产生冲动行为,所以,如果初中生发现抑郁表现更应该尽快就医。临床上遇到很多不到20得患者发病年龄都是在中学时代,而且一线看似很柔弱的小女生已经有很明显的自伤史了,特别是手臂上划痕,触目惊心,令人心生惋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患者一定要到精神专科医院医院系统治疗。抑郁症经过充足的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有需要可以私信我,我会一一回答的。
为什么抑郁的人很少表现出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有的时候明明自己的内心很痛苦很郁闷,但是在人前却是一副笑模样;有的时候,我们看一个人,觉得他很阳光,似乎没有一点点烦恼和悲伤,但实际上他已经是一名抑郁成疾的患者了。
有的人的确是看起来很阳光,因为他们的笑容都是对着镜子练出来的。有的人甚至会练习笑时面部肌肉卡在哪个角度上最合适,怎么笑显得自然,显得开心。至于为什么要假装?是因为人都是群居的,想要不被孤立、排斥、异化,就得看起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活着。
害怕被排斥,是抑郁的人不愿表现出来自己的情绪的原因之一。抑郁症患者对于痛苦的忍耐程度较高,一边笑一边内心痛苦的自虐,是抑郁症患者的日常。他们努力装作正常人不是为了融入,而是害怕自己绷不住了当场爆发,害怕抑郁症无法控制走向更为糟糕的一面。
有一项关于“为什么看起来越乐观的人,越容易得抑郁症”的调查显示,在微笑抑郁症患者中:
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
事业成功的人比普通人患病率更高;
幽默的人出现精神问题的几率更大;
服务行业工作者比普通行业工作者更容易患病……
是的,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竟然是“微笑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也许你不知道,那个陪你深夜聊天的朋友、什么问题都处理得很好的同事,或许此时正在受着抑郁症的折磨。
统计表明,在中国,已经有近1亿抑郁症患者,每年有20多万人因为抑郁症而自杀,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世界疾病。
表面上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的微笑抑郁症患者和一般抑郁症患者一样,会感受到焦虑、疲惫与绝望,丧失兴趣和性欲,甚至有自杀倾向。
但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却非常快乐、擅长社交,甚至是旁人眼中的“小太阳”、“开心果”,只有在独处的时候,这种乐观的假象才会消失。
因此,当他们出现异常行为或者自杀时,我们会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
这种现象在一些流行心理学传播中,被称为“微笑抑郁症”。也许是出于职业需要、身份认同或是羞于启齿自己的病症,他们选择用微笑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免受他人怀疑。
而微笑抑郁症真正的风险在于,很多时候,“微笑”成为了他们觉得自己理所应当要去做的事,因此他们可能也意识不到自己在用微笑来掩饰自己的抑郁。这也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越乐观越自信的人,却恰恰是“微笑抑郁症”受害者的原因。
在如今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其实很多人都在熟练运用着“微笑”这个面具,当我们感到焦虑、悲伤乃至愤怒时,微笑成为了最好的情感防御机制。如果负面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宣泄,就很容易进入情绪黑洞。抑郁情绪就会越来越严重。
不管哪一种形式的抑郁,我们都要建议他们积极就医、咨询、治疗、调理。平时注意开阔心胸、视野,全面地、积极地看问题,擅于发现事情的有利的一面。并且学会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于眼前小事,许多问题、情绪、烦恼,过一些时日,自然会消减的。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向他人倾诉,商量着解决问题。必要时,向心理医生倾吐不快。另外,平时注意作息规律,适当地户外活动、运动,多读一些积极、励志、有益的图书、杂志,确立正确的理想、目标、计划,适当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些对调节抑郁,都是很有帮助的。
精神分裂有什么症状?
你好,精神科医生来给你介绍一下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状,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们慢慢说。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很多很多,我们像临床做精神检查一样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说。
感知觉感知觉主要问题存在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比较特征的感知综合障碍。幻觉大家都能理解,感知综合障碍是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等属性的混乱,比方说一个人照镜子时候觉得镜子里自己的脸变了型。
思维思维联想散漫或破碎,有时候答非所问,有时候则是词与词的无关罗列。
思维内容主要是各种妄想,其中被害妄想最多见,其余还有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和非血统妄想等较为常见。
情感反应主要表现情感反应不协调或情感淡漠,一些急性期患者会表现为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此外,易激惹、焦虑、抑郁等反应也比较常见,内心体验往往不暴露。
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多数患者会表现为意志减退、或缺乏。孤僻懒散、不习惯接触外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一些患者甚至一年不洗脸、不洗头。还有些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出现一些冲动伤人毁物或外走等紊乱行为。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涵盖很大,仔细说就是一本书。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知情意不协调,和社会功能的严重不良。
精神分裂症虽然是慢性重性精神疾病,但确实有一些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能正常从事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一旦怀疑精神分裂症,要尽快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诊断和系统开展抗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