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季腹泻症状,一直有拉肚子的情况?
入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小孩子很有可能一下子没适应气候的变化,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根据我以往带小孩的经验,可能会是以下原因。
1小孩着凉了,入秋后气温下降小孩没注意保暖,冷到了也会拉肚子的。所以大人带小孩要时刻天注气温变化,根据气温适当给小孩增减衣物。
2有些小孩吃了油比较多的食物后,口渴了喝了冷饮或冷水,一下子胃受不了,也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因而不要让小孩吃太油腻的东西,喝水也要喝温热水。
3拉肚子在医学上有个“秋季腹泻”,就是秋天的时候小孩子拉肚子。
以前我带小孩的时候,我会观察小孩拉肚子的情况,如果轻微的,我会把胡萝卜切碎煮水给小孩喝,胡萝卜里面的元素能让大便成形,我试过多次,很管用的,所以家里都会常备胡萝卜。如果严重的,那当然要带去医院检查,一般要化验大便的,根据化验结果医生会诊断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带小孩大人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总结经验。祝宝宝健康!
孩子呕吐腹泻?
秋冬季节,是腹泻高发期。很多孩子因为肠胃炎不得不去医院。
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积食了,吃错东西吃坏肚子,水土不服,或者吃药引起腹泻,或者母乳性腹泻,更换奶粉品牌也可引起腹泻等等,原因有很多。不过有的腹泻不会伴随呕吐。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通常症状比较轻,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平时应该多注意孩子生活,饮食卫生情况。在家庭中,有效的洗手,不接触污染的水和食物。在幼儿园等聚集场所,更要注意手卫生,避免病从口入。为减少食物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爆发频率,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尤其是避免生食海鲜。饮用水和游泳池水的有效监测,也可减少诺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对于严重呕吐、腹泻,脱水明显的孩子,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宝宝秋季腹泻是什么原因?
宝宝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每年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其主要感染小肠,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病程一般6-7天,同时伴有发热,呕吐,腹泻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治疗上,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
父母要怎么预防小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在临床中很常见,导致腹泻的原因其实并不单一,面对腹泻,宝妈需要弄清楚5大问题:
什么是腹泻?
宝宝是何种腹泻,该注意什么?
腹泻的轻重缓急状态是什么?
宝妈们该怎么护理?
容易产生哪些误区?
认识腹泻,仔细观察、辨别宝宝是否腹泻
腹泻在中医里面即“泄泻”。《黄帝内经》所谓:湿多成五泄也。小儿致病之原,或内由生冷乳食所伤,或外因风寒暑湿所感,抑或饥饱失时,脾不能运,冷热相干,遂成泄泻。甚至久泻不止,元气渐衰,必成慢惊重症。
嗯.......一头雾水???
用现在的话来讲,腹泻即人体在遇到外界邪气侵袭,即过量刺激的自然排病反应。如温度过冷、过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侵袭,如病毒等;身体存在没有代谢的废水等。是身体机能的一场正邪大战。
为何在小儿多发?小儿脏腑娇嫩,抵御外邪的能力较弱,脾胃不足,消化功能还不健全,极其容易被外在邪气侵袭,特别是秋冬季节的寒湿,损伤了孩子脾胃,导致运化不足,水谷不分,就容易产生腹泻。
小儿腹泻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夏季及秋季时发病率相对较高,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而长期腹泻也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降低机体免疫力。
正确认识小儿腹泻,进行有效治疗,对预防腹泻后引发的生长发育障碍至关重要。
什么情况下宝宝是腹泻了?
一般当宝宝每天排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每日3-5次及以上稀便或水样大便,呈淡黄色,或色褐而臭,有的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就是腹泻了。
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排泄的成形大便,以及用母乳喂养的婴儿排泄的松散“糊状”大便,并不是腹泻。
辨别小儿腹泻的5类型
在中医看来,产生腹泻最常见有5类型,中医建议宝妈们能够冷静客观的观察自己宝宝的症状,在能够辨别的时候,进行正确的护理,在辨别不出时,需要及时就医。切不可盲目止泻。
中医中,小孩子腹泻常见有5类: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针对不同症状所推荐的方法都不是直接用于止泻,而是用于治疗背后的发病原因。
另外在秋季,由西医所说的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急性腹泻,其症状主要是先吐后泻,可能发烧(或不发烧),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起病急,发病快,传染性强。
其实在中医里面是与季节的特征有关,病毒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为什么在秋季易导致爆发腹泻?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暑热犹存,正是寒热交替的时期,在加上湿气的影响,因此体质较弱,且夏日饮食没有注意积有寒、湿的小朋友就易受邪气侵袭,导致腹泻,多为中医分类中的寒湿型与湿热型。
细察腹泻的轻重缓急
宝妈在护理出现腹泻的宝宝时,还要时刻注意宝宝的情况,以能够鉴别孩子的病情变化、轻重缓急,那么相应的表现是哪些呢?
1. 重症,需要尽快找医生处理
孩子表现:休克、意识减弱;尿少、体凉、眼窝凹陷;脉动微弱;低血压或检测不到血压、皮肤苍白。
2. 中度,选择性就医及家庭护理
孩子表现:口渴、烦躁不安、皮肤缺乏弹性、眼睛凹陷、前囟凹陷(津液缺失,可以喝点温热的淡糖盐水)
3. 正常,不用过度担心,细心护理
孩子表现:精神正常、无汗或者微汗、没有明显惊厥发热等症状、手脚温热。
5大合理护理须知
1)调整饮食。根据宝宝病情情况、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力进行合理喂养,逐渐调整饮食,食用易消化食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营养不良。
2)注意卫生情况,防止感染传播。食具、玩具、尿布等应定时煮沸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女宝宝腹泻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
3)补充液体,预防脱水,在津液流失的情况下,可以给宝宝备些淡糖盐水喝。
4)加强臀部护理。由于宝宝腹泻频繁,大便刺激肛周皮肤和黏膜,易造成皮肤损伤,家长要特别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宜用吸水性好、柔软的棉质尿布。清洗后可涂抹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
5)关怀宝宝。腹泻多日,宝宝通常比较难受、焦躁,尽量为宝宝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家长多陪伴和安抚宝宝。
4大误区要避免
在明确宝宝出现腹泻症状时,很多宝妈不清楚情况容易陷入一些应对误区,不仅不会对宝宝腹泻改善,甚至会带来其他不良后果。
1)不分青红皂白就进行止泻
在中医看来,这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腹泻是疾病的症状,其背后还有产生的原因,如果仅仅解决了病症,那么身体的邪气无法解决,后续积压在身体仍旧会出现一些问题。且发病初期,身体正在进行自我调节,排出有害物质以减少对身体的毒害作用。
2)滥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腹泻,不明原因就认为是细菌造成的,滥用抗生素,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原因来处理。
3) 一拉就吃高营养食品补补或禁食少水
拉肚子是正气与邪气在对抗,很多父母宝宝拉一点就想着赶紧补回来,但马上吃高营养食品会消耗正气,疾病会好的慢。
另一极端行为就是一拉就禁食少水,其实对于严重腹泻来说,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津液的大量流失,这时是应该补水的。另外孩子腹泻期间有食欲,是需要进食的,婴儿要照常喝奶,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吃一些流食。
4)拉肚子就会脱水的观念
很多家长出于恐惧,认为一拉肚子就会脱水,但仔细观察孩子发病的轻重缓急,就会发现不一定都会脱水,合理护理更有利于宝宝健康。
希望宝宝们都能安然度过秋季,健健康康!
小孩反复拉肚子怎么办?
婴幼儿腹泻应该引起重视,以免导致脱水,而出现消化系统性紊乱。应该及时调整,妥善处理好。婴幼儿,中医认为是纯阳纯阳之躯体,不可冒然用药,意思是孩子处于发育成长期,预防与治疗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用药了。腹泻的原因要认真杳清楚,可能导致腹泻的因素有受凉,喂养不当,消化不良,或者奶质的问题等,应该慎重的,全面的考虑。喂养婴幼儿的人,需要有耐心,有细心,认真观察每一天的进食与排泻与寒热。稍有大意,将有大错。
因为消化不良是常见的症状,注意添加助消化类药物,腹泻参考<补中益气丸>,小儿当用时要特别控制用量,诚望参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