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偏瘫患者应该怎么治疗?
脑梗是怎样引起的?
脑梗最直接的原因是脑部动脉硬化,导致管腔越来越狭窄、血流量变少,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继而将血管彻底堵死,出现脑组织缺血的症状。
脑梗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总之所有对血管有害的因素都可能造成脑梗,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吸烟、突然低血压、动脉炎等。
1、被动锻炼
针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并让患者做一些被动的“关节屈伸运动”,弯曲身上的大小关节,避免关节僵硬。
待患者病情稳定,稍微能活动时可在搀扶下做踢腿、伸膝等活动,预防心血管机能减退。
2、主动锻炼
不要“着急”让患者走,可从原地的肢体活动开始,训练患者的肌肉和关节,循序渐进、逐渐开展。待患者下肢有了一定的力量,才能从站立到学习走路。
3、言语吞咽治疗
主要是针对失语和吞咽障碍的患者,一般练习气息和口部肌肉开始,比如吹气球、鼓腮等动作,还需要让患者看图片、复读等,这均需要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4、药物治疗
多服用活血通络、扩张脑血管和营养脑神经的药物。
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对血管的压力,防止血栓的生成与梗阻。
患者出现不能口服药物的情况,该怎么办?患者出现昏迷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时候,应当进行输液治疗,过了急性期的患者以口服用药为主。
由于中风偏瘫的患者大部分会存在吞咽困难、服药呛咳的情况,此时借助和药顺凝胶饮品送服药物,能保证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保证药物治疗。
虽然脑梗引起的偏瘫完全治愈的几率较小,但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介入科学康复治疗能使患者回归社会与家庭。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存疑的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可关注后邀请小编回答~
冠心病可逆吗?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逆转的,即使患者的治疗极其完美,症状消除心肌血供恢复,也算不上逆转,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
逆转冠心病=返老还童!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类疾病,所患人群较多,绝大多数人都对其有着一定的了解,其发病机理我就不讲了,主要说下不能逆转的原因。
冠心病诱因较多,其中有一个诱因就是高龄,我们以前总说冠心病是老年病,就是因为这一诱因,在其他诱因条件相同之时,年龄越高越容易患有冠心病,他们的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老化(硬化),更易出现斑块和高血压,前者是冠心病确诊加重的直接凶手,后者更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想要逆转冠心病,那么自然就得使血管重新充满弹性,但这可能吗,现在市面上宣称软化血管的食物、药品、秘方不少,但又有几个是真的呢?而且这种逆转真的能起到作用吗?自己想想这与返老还童是不是一个概念?
冠心病不能逆转,但可以治疗!说到冠心病的治疗,很容易让大家想到支架、搭桥手术,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不认同它们为治疗手段,因为它们无法从根源上影响病情,只能达到暂时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最多算作一种急救措施”。
冠心病的诊疗核心就是冠脉狭窄,它决定了患者病情的严重性,我们想要治疗必须对其有着一定的了解,就像我上面所说,冠心病的诱因极多,我们无法完全进行避免,只能根据其作用程度分清主次,对最为主要的诱因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治疗患者的当前情况,更可以避免二次加重。
导致冠脉狭窄堵塞的凶手——绝大多数冠脉斑块的形成,不是因为血脂高、代谢因素所致,而是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放电,引起其支配的动脉血管壁的平滑肌剧烈收缩,血管内外膜之间不同步收缩造成血管内膜与外层平滑肌之间撕裂、局部出血、血块液体成分吸收后,近期形成软斑块、远期钙化后形成硬斑块,而非血脂沉积造成。
因此我们在看待冠心病患者时,绝不能千篇一律的吃药支架,更应该积极探查主要致病因素,绝大多数冠心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他们完全可以远离终身吃药、免于心脏支架。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心脏颤抖的原因有哪些?
心脏发抖,让我想起两个内容,首先一个当然是房颤!其次就是一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就是前者是器质性的,后者为功能性的!
先说器质性的,房颤,这种心律失常现在并不少见,现在也变为公认的难题,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预防他的药没有,还有就是根治他的办法没有!
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的人有1%出现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成倍增加。 70岁以上发生率10%。 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占3%~11%。 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死亡率较无房颤者高1.5~1.9倍。
而这个疾病的特点是,得了可能就再也无法摆脱,也就是说一旦发作了房颤,那么就可能再发,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的房颤,甚至房颤都可能引发房颤,机制其实不明确,那么可能的病因呢?
咱们所能想到的就是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年龄大了,慢性肺病,所有引起心脏结果变化的疾病,还有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 其实也就是心房结构改变或者传导系统老化或损害。 那么危害又是什么呢?我总和病人说,其实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一:动脉栓塞:常见的是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房颤变成脑栓塞一个重要病因,通常不及时溶栓取栓治疗,则预后极差,致残致死率极高。
二:心力衰竭:房颤发作可使心脏排血量减少25%,也就是本身心脏功能欠佳的病人,可能因为房颤就加速了死亡;可能一个本身没有心衰的病人,多年房颤就成了心衰。
三:焦虑抑郁:反复房颤,很多病人对心律不齐极为敏感,长期发作便发生焦虑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反复因各种不适入院,形成双心疾病!
那么怎么办了,阵发性房颤要积极转复,可用药物转复,如果发作频繁那么长期口服药物预防,但是效果通常不佳。而永久性房颤,若保守治疗则就口服控制心率的药物+抗凝剂;如果积极一些,可以射频消融,目前房颤房颤射频消融术也是成功率逐渐升高;肺动脉消融、左心耳封堵术,也是去除房颤以及其并发症的较新的治疗法……
如果是功能性的,也就是病人自己觉得心脏抖或者别的临床征像,而心电图没有动态演变,那么我们还不先考虑心脏问题,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心血管医生去辨别症状的真伪!
总之,房颤是个机制极为复杂的疾病,至今没有完全攻克这个难题,但是随着科学发展,办法总会越来越多,让我们共同期待。希望下一次病人不要说我给他吃了老鼠药了!
经治疗各项指标达标?
老樊,51岁,去年也是因为50岁了,听孩子劝,才来查体,查空腹血糖12,确诊了糖尿病。
听说糖尿病很害人,会造成失明、脑梗死、心梗、肾衰、截肢等等问题,所以老樊非常重视,开始正规控制糖尿病。
这几天老樊胸闷憋气,到医院一做心电图严重的心肌缺血,做完造影发现三支病变,三个大的血管都有严重狭窄,已经不能支架,需要外科搭桥解决,因为有糖尿病,家属一直在犹豫做不做搭桥。
家属问,去年才发现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还可以,怎么心脏血管就堵了呢?到底咋回事?
其实糖尿病对人体血管损害常常是弥漫性的,也就是,整个血管可能都受到损伤,整个血管都有狭窄。那么为什么去年发现糖尿病,今年就血管就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第一、三高的损坏是长期形成的,比如糖尿病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不是说今天糖尿病,明天就会冠心病,糖尿病对身体血管的影响是长时间的损伤,逐渐血管内皮损伤心血管斑块形成,心血管狭窄形成,最终导致冠心病。
也就是说去年发现糖尿病,控制的挺好,只代表这一年糖尿病对你的损伤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之前到底糖尿病多少年了,没有人知道,因为之前老樊不愿查体,从来没查过血糖,极有可能老樊糖尿病多年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狭窄,只是最近表现出来了而已。
第二、引起冠心病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糖尿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控制不好,都会导致心血管斑块加重,引起心血管疾病。除了三高,遗传基因、肥胖、抽烟酗酒、久坐不运动、熬夜压力大、饮食不健康这些都会导致心血管斑块加重,狭窄加重,从而导致冠心病。
第三、糖尿病的人,血压、血脂要求更高。很多糖尿病的人,以为血压低于140/90,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4就行了,其实这只是对于没有糖尿病,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的要求。糖尿病的人血压要低于130/80,低密度脂蛋白要低于1.8才理想,对心血管造成的损坏才最小。
老樊的病例告诉我们,人过了中年,一定要查体,发现三高要积极控制;糖尿病的人不但要控制血糖,糖尿病人的血压血脂要求更严格;健康生活要伴随我们一生,不管有没有三高,我们的都需要终生健康生活方式!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冠心病心跳慢是什么原因?
冠心病为什么心率慢?那就应该从心脏起搏说起!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60~100次!
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则为心跳过缓。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常见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故可以使心跳减慢。
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心跳过缓,心律多数是整齐的,一般每分钟30~40次。这种情况以老年人为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不能很好地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会使心跳变慢,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跳有时每分钟只有50次以下。忽快忽慢,最后一般少于每分钟50次!
那我们说一下冠心病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由于冠心病分类太多,我们从其中一种的疾病举例说一下吧!
那我们说一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看到定义我们就知道了!临床表现有一个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而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也可以导致心率慢,也就是您说的心跳慢!
如果出现了心率慢,我们怎么应对?
冠心病患者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少摄入蛋白质、不宜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心率慢的少于55次/分,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