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地的功效与作用,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和作用?
地黄是一种著名的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地黄是未经加工的地黄。然而,酿造后的熟地黄被称为熟地黄。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两者的行为完全相反。地黄味苦,性冷淡。具有滋阴生津、润肠通便、清热凉血的功效。熟地黄性质温和甘甜。它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生地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是什么?
生地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是什么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脾胃气虚或脾阳不足,或脾胃有痰湿者要慎用。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实热证者,及气滞痰多,脾虚腹胀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熟地黄。
1.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用清热的方式来缓解血热),养阴生津的作用。
用于治疗热入营血(热邪侵入人体的程度深,症状较重)引起的身热夜甚,斑疹,吐血,烦躁,口渴,便秘等;或阴虚内热引起的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手足发热,口燥咽干等。
脾胃气虚或脾阳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满便溏(粪便稀不成形)等,或脾胃有痰湿者禁用生地黄。
2.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补充精气精液,促进骨髓发育)的作用。
用于治疗精血两亏引起的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头晕目眩,女子月经不调、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等;或肾阴不足引起的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的感觉),男子遗精等。
熟地黄性温,故外感温热、火热内炽等实热证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熟地黄腻滞碍胃,故气机郁滞痰多,脾虚腹胀,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生地熟地均需中医医师配伍应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生地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与熟地黄两者治疗作用不同,生地黄具有清热,滋阴补肾,经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咽喉干痛、痰血等。熟地黄的作用是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药物性质产生一定的变化,作用也随之改变,成为补血药,对血虚、萎蔫、头晕等症状具有补血养阴的作用。
药材生地有什么用?
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鲜用者称为“鲜地黄”;若将地黄缓缓炽焙至约八成干入药者,称为“生地黄”、“干地黄”。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尿血、咳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者不宜使用。
药理作用:1.对血液系统作用:地黄具有止血和促进血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同时可以通过影响白血球和血小板来抗炎。
2.对免疫系统作用:地黄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生地黄经蒸制后成为熟地黄,能改善学习记忆,具有一定的益智作用。
4.对肾脏的作用:地黄对肾脏有明显的缺血保护作用。
5.降血糖作用:地黄在中医药领域一直用于治疗消渴病,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6.抗衰老:地黄可以通过影响激素水平、影响酶活性和抗氧化来延缓衰老过程。
7.对内分泌的影响: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临床观察发现,地黄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引起的阴虚阳亢的副作用。
配伍应用:生地配伍鳖甲、地骨皮:有滋阴清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心热、夜间尤甚,口干而渴等属阴虚内热者。
生地配伍生侧柏叶、生荷叶、生艾叶: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一切出血症候。
生地配伍大黄:既清热凉血;又能通便泄热。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以及热结津枯之便秘等症。
生地配伍木通:有清热生津、泄热而不伤阴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经有热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疮;心热下移小肠而致之小便短赤。
生地配伍熟地:能补血凉血止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治疗津伤、阴亏、血虚之口渴、便秘、头痛头晕、烦躁、失眠、持续低热以及月经过多、崩漏等症。
生地配伍玄参: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治疗热入血分之神昏谵语、吐血、衄血;热盛伤津之心烦口渴、大便秘结以及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夜寐不宁等症。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丹参生地有什么功效?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活血化瘀,凉血宁心,调经止痛。特点去瘀生新,行而不破,故有“丹参一物,而与四物同功”之说。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症瘕肿块、胁痛、心胸痛;还可用于热入营分、心悸、失眠、乳痈、疮毒、瘀血诸痛等病证。近年又用于心脑血管包括冠心病、心绞痛,肝脾肿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宫外孕疾病。常用量9一15克,入汤剂。酒炒可增强活血之功。注意!丹参反藜芦,不宜同时配伍。
生地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生地有清热折火,滋液救阴,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常用于温热病、消渴证、吐血、衄血,可用于小便不通、月经过多等。生用清热生津,炒炭止血。常用量9一30克。注意!凡脾虚有湿,腹满便溏者,慎用或忌用。生地大寒阴柔之品,有凉脾败胃,导致泻泄,腹胀之弊,不宜长服。
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谢绝搬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