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丸的功效和作用,请问防风通圣丸和启脾丸可以一起吃吗?
防风通圣丸是属于表现同治的药物,用于外寒内伤性的病症,而启脾丸是属于健脾胃的药物,用于脾胃虚弱引起消化不良的病症的治疗,如果是有外感风寒、大便干燥的外寒内热症,是可以选择防风通圣丸口服治疗,如果伴消化不良,饮食不进的,则可以与启脾丸同时服用。
防风通圣丸能治什么病?
这个药物是可以治疗荨麻疹的。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祛风药里面有个很重要的药物:防风,从名字可以窥探一二,这个药有解表、祛风、祛湿、止痛等功效,一般用在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风湿关节酸痛、颈项强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治疗外感表证,防风以治疗风寒感冒为主,但风热感冒或者风寒夹有湿热邪气,也可应用防风治疗,此类的药方很多,比如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防风通圣散;治疗风寒夹湿,关节酸痛的羌活胜湿汤,都有运用防风。
防风性质偏发散,走皮肤,经常搭配荆芥治疗一些皮肤疾病,比如消风散,这是使风湿邪气从皮肤发散而解的治疗思路,也是发汗法的延伸,治疗血虚生风导致的皮肤瘙痒,用当归饮子,里面也是用到此类的思路。
另外治疗风痰阻络,风寒邪气阻滞皮肤经络,防风经常搭配白附子、白僵蚕、蜈蚣、全蝎等药物,以治疗口眼歪斜、经络不通、肌肉跳动等病症,用防风驱邪发散的特性,也能治疗很多头身疼痛的病症,比如川芎茶调散。
借助防风升发升阳的特性,也有宣发郁火的作用,比如泻黄散用到防风,配合石膏、栀子等药物,能够治疗脾胃郁火的症状,也能够治疗很多皮肤疮疡的症状。
如果脾肺之气不足,出现畏寒风、汗出自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用玉屏风散治疗,里面黄芪、白术以固表止汗为主,加入防风发散风邪而不留邪,相得益彰。
用风药发散之性,也有一定的疏肝理脾之功效,痛泻要方调理肝脾,很多调和脾胃之类的方子,运用防风就有此作用,升阳益胃汤等方子就有此意。
所以,防风这个药的应用广泛,诸多虚实寒热证,兼有风邪,皆可应用防风治疗,灵活搭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
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龙胆泻肝丸有什么治疗功能?
大家好,龙胆泻肝丸其实算是一个类似于“藿香正气水”一样的万精油药物,因为它治疗范围太过防范,所以在我们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属于常用方剂,最常用的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因为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最常见,只有辩证正确 ,基本水疱会在数天消退,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该药的强大之处,但是仅供大家了解,不做用药指导。
我们先从药物组成方面来了解它吧龙胆泻肝汤原方由龙胆草、桅子、黄芩、泽泻、木通等十味药物组成。
《医方集解》曰“胆泻厥阴热,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桅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肾经之湿,木通、车前泻小肠、膀胱之湿以佐之;然皆苦寒下泻之药,故用归地以养血而补肝,用甘草以缓中而不伤脾胃,为臣使也”。
从中医角度看:
它是一种苦寒的方剂,主要用于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牙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但是临床一般,只要有胁痛、目赤、耳聋、耳肿、口苦、溺赤、舌红、脉弦数这些属于肝经湿热的症状,我都可以考虑使用龙胆泻肝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易伤脾胃,证候缓解就要停止服用,药量不能随意加大。长期或超剂量使用,将损伤脾肾之阳气。如果是女性的话,还会因胃凉引起月经不调。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
之所以叫“泻肝丸”是因为它有很好的利胆片护肝作用,很多研究学者做实验后得知:
龙胆泻肝颗粒小鼠灌胃给药,结果显示:本品对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引起的实验性肝损伤,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以及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坏死有保护和改善作用。龙胆泻肝颗粒大鼠十二指肠给药,结果表明,本品有明显的利胆作用,给药30分钟已很显著,60分钟时作用更强。
药理研究证明,龙胆泻肝方在抗炎、抑菌、提高免疫功能、抗过敏、利尿、镇痛等药理活性方面:
1.抑菌:本方水提醇沉液对乙型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葡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抗炎:本方水提醇沉液对大白鼠蛋清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增强免疫功能:本方连续腹腔给药6天,能使小白鼠胸腺重量显著增加,但脾脏无明显影响;连续给药5天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率、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
4、抗过敏:水提醇沉液对大白鼠被动过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保护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
所以通过上述作用我们可以得知,龙胆泻肝丸作用又变大了不少:
1.肝病:肝炎、肝脓肿
2.外科病:急性膀胱炎、急性胆囊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
3.妇科病: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子宫脱垂、女阴白斑、慢性宫颈炎、习惯性流产、
4.五官病:中耳炎、角膜溃疡、角膜炎、结膜炎、药疹、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口腔扁平苔藓、小儿情感交叉症、
5.男科病:急性睾丸炎、阴茎异常勃起、功能性不射精等。
以下7类人群慎用龙胆泻肝丸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一个小知识:
现在的龙胆泻肝丸已经去除了“木通”,因为肾内科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会导致尿毒,其药中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导致肾病。 同年2003年2月26日国家药监局通告,将含关木通的药物禁止生产。
但是有毒的木通并不是完全被禁:因为像风湿病、类风湿、肿瘤等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就经常用一些有毒中药才能奏效。马兜铃酸在德国1953年曾试用于抗癌、抗炎,因为其能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力,直到1964年发现有肾毒性时才停止了使用。所以如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纯马兜铃酸的治疗成分,我相信龙胆泻肝丸有它疗效也更佳。
作者寄语:我是林医生,每天用通俗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支持我,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中药里的防风起什么作用?
防风是《中国药典》收载中药,具有有法定标准,说明防风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具有临床价值的一味中药。防风属伞形科植物,入药的为防风植物的干燥根。【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可见防风具有祛除风湿之功,同时止弊痛。
防风,顾名思义,是治风止痛的药物。它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它微温而不燥,药性较为缓和,故又可用于风热痈盛、目赤肿痛、咽喉不利等症,可与荆芥、薄荷、连翘、山栀、黄芩等同用。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称防风治周身之风,乃风药之统领也。可见古人对防风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我举几个例子:
1、《本草汇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2、《本草正》:防风,用此者用其气平散风,虽膀胱脾胃经药,然随诸经之药,各经皆至;3、《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4、《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等等,书中记载的防风的用途还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览。
防风在现代中药制剂也有广泛应用,比较经典的中成药制剂有:
防风通圣丸(颗粒)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组方十七味药,其中便用到了防风、荆芥穗、 薄荷、 栀子、 黄芩等,便是取防风辛散微温,甘缓不峻,善祛风解表胜湿只之功。
玉屏风丸(颗粒、胶囊、滴丸、软胶囊、口服液等)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组方:黄芪、防风、白术(炒),方中防风走肌表而散风邪,是为佐使药。有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
九味羌活丸(片、颗粒、口服液、软胶囊等)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组方: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与苍术同为臣药。
在回答涉及中药的问题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拓宽了我对每一味中药认识,同样一味药与不同的药材相组,却起到不同的功效,让我感受到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越发觉得现代我们对中医中药在运用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中医理论是影响中医中药疗效的关键。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认识,并去粗取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掘并发扬光大,让中药真正的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