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的作用与功效,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枳壳为常用的理气宽中类药。古有桔生南方为桔,生北方为枳。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枳壳为芸香科小乔木酸橙,香橼或枳实以及栽培变种的的未成熟果实。7月份果皮尚绿时釆收,自中部横切为两,晒干,用时用水洗净,闷一夜变软,去瓤切片,晒干生用或炒制入药。
性味苦、辛,微寒。归肺、胃、大肠经。与枳实相比作用较缓和。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常用量3一6克,入汤剂。
功效: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消胀的作用。中医多用于治疗以下疾患:
1、治五积六聚。
2、加补气之黄芪、党参治疗阴挺。
3、加入补中益气汤可治疗脱肛。
4、胃下垂。
5、胸胁气滞。
6、胃脘胀满疼痛。
7、食积不化。
8、痰饮内停。
《本草求真》评价枳壳:“苦酸,微寒。功耑下气、开胸、利肺、开胃。凡人或因风寒食滞,热积、湿停、气郁,而见咳嗽胸满、便闭、痰癖、癥结、呕逆、水肿、胁痛、泻痢、痔肿、肠风、湿痺等症治皆能除……专除胸膈以下滞气。”
枳壳主含挥发油、橙皮甙、新陈皮甙、柚甙、黄酮甙、苦橙酸、柠檬酸等物质。
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的咨询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赞评。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本图片来自网络,首先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刻删除。】
川芎一起吃能有什么功效?
这些中成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血液循环,化瘀,改善微循环。这几种药的联合作用主要是行气血镇痛,还有补益。问题分析:丹参、川芎均为活血化瘀药。黄芪还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和降低血压的作用。丹参和川芎都是活血化瘀的药物。黄芪具有降血压、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炒枳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炒枳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炒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对胸胁气滞、胀满疼痛、脏器下垂、痰饮内停、食积不化等有治疗作用,可缓解宿食停滞、呃逆嗳气、风疹瘙痒等。
现在研究表明,炒枳壳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心血管系统、子宫,抗溃疡,抗血栓,降脂,溶解胆石,镇静,镇痛,镇咳,祛痰,抗菌及中枢抑制等作用。
炒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炒制而得,呈不规则的薄片状,表面黄色或焦黄色,气香,味淡,保存时需要放入密闭容器,并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一般情况下,炒枳壳可煎汁内服,通常每日常规用量为3~10克;此外炒枳壳也可入丸剂或散剂服用。
不过,脾胃虚弱者需要慎用炒枳壳,气虚者、血虚者及孕妇,不可使用炒枳壳。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炒枳壳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可以治疗气滞、胸闷、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疼痛、噫气、因气虚下陷而引起的脱肛和子宫脱垂、肠风下血,风疹瘙痒以及妊娠腹痛等疾病。
因此,总的来说炒枳壳的功效作用是:理气宽胸,行气消积。
枳壳和枳核是一种药吗?
枳壳和枳核是一种药吗
药典中只记载了枳壳这味药物,没有枳核这味药,无法评价是否为一种药。枳壳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的功效。
枳壳性微寒,味苦辛酸,归于脾经和胃经。枳壳苦降下行,善宽胸利膈,行气消痞,为治气滞胸闷的要药;枳壳擅消积导滞,下气除胀,因此还可用于治疗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不化,脘腹(腹部)胀满疼痛,噫气(打嗝)呕逆及下痢后重等。
另外,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也可以服用枳壳。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枳壳有促进胃肠运动、调节血压、抗休克、兴奋子宫等药理作用。
孕妇禁用本品。建议患者身体不适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辨证论治后,谨遵医嘱对症用药。
本内容由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王燕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