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油软胶囊说明书,治肺癌的中药?
一般情况下,治疗肺癌的中药分为中成药和中草药,常用的治疗肺癌的中草药有百应、龙葵、石香薷、天葵子、 蛇舌草、半枝莲等等,还有中成药包括一些常用的鸦胆子油软胶囊。中成药里面还有一类是治疗肺癌的辅助用药,能够机体的增强免疫力。
农村有什么草是肝病的克星吗?
农村并没有什么草是肝病的克星!相反,还有不少草药是肝脏的克星,容易造成急性肝功能损害,甚至急性肾衰竭!
记得我在消化内科实习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个病人,陈某,来自农村。陈某有一次身体不舒服到医院里检查出有小三阳,随后他就到老家的某些中药店捡了点中药自己熬着喝。据店家介绍,开的就是小柴胡,可以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只需要吃一个月的药。于是他就按"医嘱"吃了一个月,谁知道脸色越吃越黑,眼睛越来越黄,胃口越来越差,看见肥肉都害怕。还好赶上过年,儿女们从外地打工回家,看到老父亲这种情况赶紧送来我们医院。结果一查肝功能,血胆红素非常高,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也升高!同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只有30%!典型的急性肝衰!还好他子女回来了,送诊及时,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幻想什么什么草,什么茶,什么水是肝病的克星。其实,许多中草药真的非常伤肝!比如土三七,雷公藤,柴胡,黄药子等等。当然,西药也有许多会导致急性肝功能帅衰竭的,比如临床上常见的止痛药,头痛散:阿司匹林!还有扑热息痛,异烟肼,利福平等等。
农村并没有什么草是肝病的克星!肝病最常见的病因是乙肝病毒感染。其治疗的方法是遵医嘱进行规律的抗病毒治疗!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有什么病,千万记得不要道听途说,不要乱吃中草药,乱吃西药!
如何评价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对于单味中药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经大量研究证实对幽门螺杆菌有明显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中药单味药的范围逐步扩大。
目前对于单味中药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存在两大观点:一是主张清热解毒为主,一是主张扶正祛邪为主,而多数试验表明清热解毒中药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更具优势。
不同性味、不同作用的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38种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这些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中药多集中于清热燥湿解毒、温中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几大类中药。
1、清热燥湿解毒药主要有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土茯苓、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紫花地丁、白头翁、秦皮、鸦胆子等;
2、温中健脾益气药主要有桂枝、吴茱萸、高良姜、甘草;活血化瘀药主要有延胡索、丹参、三七、归尾、乳香、山楂;
3、行气解郁药主要有柴胡、厚朴、枳实、乌药、陈皮、玫瑰花等;补益药主要有白芍、黄芪、艾叶、豆蔻、远志、金樱子等。
研究结果还表明清热解毒、温中行气、补益类3类中药的抑菌作用呈递减趋势,其中黄连、黄芩具有高度抑菌作用,大黄、地榆、马鞭草具有中度抑菌作用。
鹿衔草、旋覆花、金银花、连翘、丹参、石榴皮、黄柏、干姜、北秦皮、墨旱莲、甘草、泽兰、白花蛇舌草、葛根、桑叶、仙鹤草、败酱草、当归、延胡索、赤芍、广木香具有轻度抑菌作用。国内许多学者进行的类似试验结果相近。
日本学者今村理佐经实验研究发现大黄、生姜、木香、苦参、石菖蒲根、儿茶、芦荟、白草果及芍药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特别是白草果和芍药对幽门螺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
已有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PPI标准三联结合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温胃舒、养胃舒等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少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增加临床症状缓解率。
注:根除幽门螺杆菌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中药的毒性副作用不良反应等等?
中药,有时候人们也喜欢叫中草药。生物体,特别是植物体是中药的主要成份。
是药都有三分毒,这是懂点医的人都有的经验意识。但中药的毒性总的来说要比西药小,副作用也要小得多。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中医治病的方式方法,几乎都是从生活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它们是用人体直接吃,用的方式,反复尝试过的。不是西医那种针对性极强,许多药物都来于实验室,发现于偶然,多使用提纯药剂的,带有很强主观臆断的理论推导的治疗。
二,中医的药物主要是中草药,在历史上许多时候都是人们长期用来当作食物反复尝试过的。
三,中药的药方一般都是几味,十几味药,每味药大部分都是包含有许多成份的混合体,单一化学成份的极少。这些中药都是千百年来,反复在临床中应用过的。对各种药物的毒性,毒性发挥影响的剂量,产生毒性作用的情况等,中医都比较了解,有大量的记录,著作。
四,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调理,多是以增强人的体质,排毒,去湿,躯寒的思路来用药。这些本身就是付合人生理特点。中药各种成份剂量使用都比较微和,一般不会在身体中形成积累。而西药的毒性主要是成份单一,剂量大,且是直接针对病症位置去的,而对其它器官组织的伤害一般没有顾及。
五,西药的新药很多,临床应用的时间短,在应用于人的不同类型,应用的时间都不充分。许多毒性都很不清楚。
六,对中药毒性尚不明确,是把中药按西药的方式来检验和证明的时间短。但不能否认几乎所有中药都已经历过几百,或几千年的应用了。在中医上各种中药的毒性,副作用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