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原因,脱肛该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一度脱肛是可以治愈的。
脱肛是什么?脱肛又称为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如小儿气血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气血亏埙,以及慢性拉肚子,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均易导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成。
主要表现为起病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早期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能自己回去。但是由于长期的脱出,导致直肠粘膜出血,水肿或者糜烂,常有血性粘液从肛门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
如果身体虚弱,长期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可以出现脱出的直肠更多,甚至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甚至咳嗽或者蹲下,行走的时候亦可脱出。这个时候就不容易自行回复。有时候得需要用手或者卧床休息才能回去。
常有大便不净或大便不畅,或下腹部坠痛,腰部、腹股沟及两侧下肢有酸胀或沉重的感觉。
怎么看我的脱肛严重不严重?直肠脱垂分为三度:
一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125px,柔软,没有弹性,不容易出血,便出后可以自己回复。
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长5-250px,脱出来的东西呈圆锥形,淡红色,触摸柔软,有弹性,便后需要用手送回。
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250px以上,呈圆柱状,摸上去很厚。肛门松弛无力。这种最严重。
脱肛该怎么治疗?分内、外药物治疗,针灸、注射还有是手术治疗。
内外药物治疗对于一度直肠脱垂还有儿童的直肠脱垂效果好,但是对于二三度的直肠脱垂就只能改善症状,很难彻底治愈。
注射与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注射或者结扎方法,使直肠与周围组织或直肠各层组织粘连固定,使直肠不再下脱。
治疗脱肛有啥好药?内服的:宜补气、升提、固摄为主,用补中益气汤;脱垂较重,不能回纳者,应重用升麻、柴胡、党参、黄芪、加金樱子、五倍子、诃子增强收涩作用;出血较 多用槐花,侧柏炭。此外,亦可以用人参芦,每日1个,研末温水送服用。
外洗的
(1) 熏洗:以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煎水熏洗,日2次。
(2) 外敷:五倍子或马勃散外敷。
(以上药物的使用仅供参考,具体请遵医嘱)
另外还可以针灸治疗
题外话:如果是由于中气不足还可以每天艾灸足三里以补中益气。这点很重要,长期坚持,效果显著,另外足三里也是身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健学,平常人如果觉得平时身体虚弱,爱感冒,可以灸足三里,10天1疗程,坚持3个疗程。孕妇慎用。
脱肛外治法有什么?另外:一度直肠脱垂还可以用粘膜下注射法,当然这得需要医生操作,将药物注入直肠粘膜下层,使分离的直肠粘膜与肌层固定。二三度直肠粘膜脱垂应用直肠周围注射法。更加严重的就得手术治疗了。
得了脱肛平时注意点什么?调护:直肠脱垂的人大多数都是由于身体虚弱中期不足导致的,这类人多属于气虚体质,平时不宜作剧烈运动,适合慢跑、散步等轻微出汗的运动或者嚏立劳动。平时饮食以清淡温补为主,五谷为养,可以多喝一些粥,里面放上黄芪、山药、西洋参以补气,不能是大鱼大肉,也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熬夜,11点之前入睡。另外可以按摩百会穴以升提阳气。
希望早日康复。
人为什么会脾虚?
一、何为脾
中医认为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 (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 (胃)为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同时,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系统包括:脾藏意,在志为思,在形体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中医认为脾的功能如下:
1、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了便于理解,分为运化谷食 (以固态食物为主)与运化水饮 (以液态水饮为主)两个方面。
2、脾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出于脉外的作用。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脾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则脾气充盛;而脾气健运,生气充足,则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强健,血液则能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失健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血液失去统摄则逸出脉外而为出血。
二、何为虚证和原因?
中医认为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以 “不足、松弛、衰退”为主要症状特征的证。其基本病理为正气亏虚、邪气不著。中医认为虚证的形成,虽然可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但主要是由后天失调和疾病耗损所产生。1、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2、思虑太过、悲哀猝恐、过度劳倦等,耗伤气血营阴;3、房室不节,耗损肾精元气;4、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5、大吐、大泻、大汗、出血、失精等,使阴液、气血耗损等,均可形成虚证。三、何为脾虚脾虚证属于虚证的范畴,其原因也不外乎以上几点。脾虚有什么更具体的表现呢?脾虚为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1、脾气虚脾气虚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损伤脾气所致。症状主要有腹胀,进食后明显,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等。2、脾阳虚脾阳虚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等原因,导致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等所致。症状表现有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3、中气下陷中气下陷主要是由于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下陷,降多升少,对脏腑维系升举之力减弱,从而造成内脏器官位置相对下移。常见的表现有脘腹重坠作胀,进食后症状更为明显,便意频繁,肛门重坠,久泄久痢。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乌龟脱肛是什么原因?
用棉签助其纳回的成功率较低,最后往往以切除组织的结果收尾。实际遇到类似情况时,用手指帮助纳回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下面简单说明一下步骤。
首先,将脱出的组织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擦拭消炎 。接着将脱出的组织卷回泄殖孔内,第一次将组织纳回去之后,可能因龟紧张使劲使组织再次脱出。
接下来将龟架空保证患处周围无污染物,最后在泄殖孔周围及内部涂上眼膏即可 。
一周后重新建脱落组织翻出检查,可见患处表面结痂,需要辅以外用消炎药防止二次感染。期间喂食的量应该减少或者不喂食,防止粪便阻塞感染。大约2-3周左右结痂脱落,乌龟便可正常排便。
做完腹股沟疝气手术孩子大便脱肛是什么原因?
还是去医院看下吧,
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
我家彤宝现在2岁多,除了她奶奶偶尔把过尿,几乎没有被强制把过尿。
在怀她时,我看的育儿书中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千万不要给孩子把尿。
所以彤宝出生后,我坚决不给她把尿。
为什么不要给孩子把尿?一、把尿只是使孩子条件反射而已。
孩子年龄小,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孩子的尿道、肛门括约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发育完全。出生不久的孩子排便是无意识的,所谓“识把”,也只是产生了条件反射。
二、强制给孩子把尿有什么害处?
1、有可能损伤孩子脊椎、髋关节等。
有人和我说,从她家孩子满月开始就把尿了。孩子才多小,头都还抬不稳,对脊椎能没有伤害吗?
2、孩子长大后得痔疮的可能性增大。
有时候孩子不想尿,或者不想拉大便,家长要么增长把的时间,要么增加把的次数,这样容易得痔疮。
3、很可能使孩子脱肛。
过度地把屎把尿会引起腹压频繁增高,最后压迫肛门而导致孩子脱肛或肛裂。我见过脱肛的人,非常可能会成为习惯性脱肛。
4、孩子憋不住尿、尿频。
如果总给孩子把尿,形成条件反射后,只要一把就尿,膀胱就得不到憋尿的锻炼。
等孩子真的到了应该训练上厕所时,反而容易尿裤子,因为他憋不住尿。
为什么很多人虽然知道科学道理,却不能对把尿很坚定地拒绝?家里人的唠叨。彤宝她奶奶、姥姥都经常或正面或侧面地讲,要么说纸尿裤不透气,要么说谁谁家的孩子很小时一把就会尿。
为了减少家庭矛盾,老人愿意把我会让他把,毕竟是偶尔,影响不大,反正其它时候都是我说了算。
网上也有很多医生说,把尿并不是一无是处,越早培养大、小便意识对孩子越好。把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大概是2岁左右就可以根据自家孩子情况进行如厕练习了。
在正式开始培养彤宝如厕习惯时,我也试过让她练习,结局要么是不配合,要么是只尿裤子里不往马桶里尿。
在准备正式开始前,给她看绘本、看动画片、做示范等等,做了很多前期工作。
还买了小马桶、儿童坐便器圈等。
先培养她对如厕的兴趣。
经历一番波折后,她现在基本可以自己控制大小便了,而且晚上想尿尿也会喊我。
家长尽量用平和心态引导孩子。说实话,在孩子如厕训练的过程中,我发过脾气,也动手打过。
因为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把大便拉到裤子上后才会告诉我要拉大便。
那个情景真是无法想象,除了衣服上,手上、胳膊上、腿上、屁股上、地板上、小马桶上占满了大便……
但是事后我很后悔,所以提醒正准备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孩子的改变是一瞬间的,但是是用长时间的训练造就的。
今天她姥姥还和邻居说,以前她怕孩子总穿纸尿裤会影响学上厕所,但是最后证明并不会那样。
我个人是支持不把尿的,根据孩子情况在2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