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作用靶点,禁抗后将给养殖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近两年来,非洲猪瘟和饲料禁抗应是生猪养殖行业面临两大挑战!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养猪业应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非瘟是我们正在突破的难关,那么饲料禁抗就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新一轮的考验!
近些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养殖户,无抗养殖都备受大家的关注,一方面是关注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是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市场又该如何与之平衡呢?这一问题以“导向不同”来解释或许是最好不过了,两者关注的重点还是在自身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对于养殖户来说,大概不能仅仅局限于安全因素吧!考虑的更多是要怎样适应这个无抗养殖的环境,要在无抗的大环境下如何让猪健康成长,如何更好的减少损失的发生!
饲料禁抗在2019年7月9入农业部正式发出公告,于2020年7月1日起,饲料企业要停止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目前全面禁抗已进入倒计时,离7月1日只有10左右的时间,相信在这之前已有不少企业在做准备了。从部分企业的成效来看,说明国内无抗养殖是可实施的,可操作的,可发展的。
无抗养殖下饲料企业面临的三大挑战无抗养殖势在必行,饲料企业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从4月7日的“建明无抗倒计时”活动中,陈代文教授饲料企业要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饲料企业储备的技术方案,效果到底可不可行?在终端市场能不能奏效,市场买不买账,值得关注;
二、饲料成本增加,终端要涨价?对于无抗饲料,成本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被挤走的利润是企业资金消化还是终端来消化,这会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的地方;
三、短期投诉增加,部分终端养户养殖条件不好、管理水平差,无抗养殖产生的问题自然多,这时是考验饲料企业服务能力的时候了。这三大挑战无问题,饲料企业在无抗养殖大环境下就稳了。
无抗养殖面临的最大的难点饲料企业:就当下来看,抗生素替代品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因素,实现全面禁抗应是饲料的营养配比、养殖管理水平、卫生条件、环境设施等要素,这是企业所要考虑的因素。企业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饲料原料的管理。
其次就是对抗应激的问题,国内养猪过于集约化,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处理不当,或将破坏机体防御系统,或是生产性能低下,繁殖性能紊乱,对此或将造成经济损失。除了要加强管理,消除应激外,还需注意营养的调控,这就与饲料的营养相关了。
再则就是改善肠道健康,初生仔猪肠道形态结构还不完整,免疫调节系统也不够健全,对此若不加以注意可直接导致死亡。选用的何合适的益生菌、酵母等相关产品改善肠道健康添加剂,也是企业关注的一大重点问题。
养殖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无抗饲料的研发不直接参与,对于猪场的管理要到位。首先要保障的就是猪场的生物安全,猪的健康成长并不局限于饲料的喂养,还有所处的生长环境。饲料要预防霉变,变质、适口性等问题,所生存环境道理也是相同的。非瘟背景下,大家对生物安全这块已大有提升,批次管理、全进全出等等,在时间的不断推移过程中,仍不能放松警惕。
无抗养殖下养猪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无抗养殖是一个适应的阶段,不能一蹴而就。养猪企业要做好以下心理准备,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发病率的增加。当前国内在养殖过程,保育前前期会使用氢氧化锌控制腹泻,换仔猪料后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其死亡率也相对增加;其次就是养殖成本的增加;再则就是料肉比的增加,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出栏时间或将延长。除做好心理准备外,更要做有替抗措施。
禁抗倒计时!目前,已实现全面禁抗的国家有瑞典、丹麦、欧盟等国家,国内的禁抗也在亦步亦趋。总的来说,不管是饲料企业还是养猪企业所做的一切措施,都得由实践去检验,拭目以待吧!
目前最好的抗生素是什么?
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抗菌药物分为很多种,每种抗菌药物可以杀灭的细菌真菌种类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抗生素是一种珍贵资源,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资源。抗生素的滥用严重影响了全球对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因此在服用抗生素前要咨询医生。这不仅可以确保病人获得最佳治疗,还有助于减少耐药性威胁。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多是因为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逐渐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而引起。抗生素滥用,会使其效力降低,变得不再珍贵,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使用抗生素。
一、明确致病菌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血、尿常规和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或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正确解读微生物的检验报告,确定致病菌。
二、确定使用药物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药代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 特点不同,因此各自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三、确定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或软膏涂抹,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尽量避免直接鞘内给药,这样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四、确定给药剂量和次数
明确病原菌和给药途径后,应选择相应药物进行足量治疗。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给药次数,这样才能更好地消灭病原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红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1天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1天给药1次。
如果擅自滥用抗生素,不仅难有治疗效果,而且很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听力受损或致残致死等。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
今年医药股会有行情吗?
不能说今年吧,但是未来的几年里一些医药个股确实还是会有行情,并且行情还会不小!原因有几点:
第一点,医药板块的高价值,低风险性!从A股成立的29年里,医药板块就被市场认定为一个防御性极强,但是价值极高的板块,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
医药股依然是股市里的重点防御性板块,一旦出现大跌和回调,资金第一时间还是会涌入医药板块的个股!并且医药板块的个股往往都是牛股,价值股,慢牛行情发源的根据地,所以一旦行情好转,许多长线资金还是会涌入这些个股中布局!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投资价值较高。
第二点:时机未到!吃药行情只会迟到,不会缺席!A股目前的上涨其实是一个人气的积累,指数的修复,所以第一批上涨的个股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股,权重股,大蓝筹,大白马,以及部分概念炒作下的热点个股。不过涨幅也接近了第一阶段的尾声!
所谓“券商搭台,中小创唱戏”,股市里所有的行情都是会轮动的,周期也是,那么对于医药板块的个股来说,长线投资的价值那么高,只要静心守候即可,因为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当市场的交易热情集中在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身上的时候,往往也是许多底部区域价值股洗盘吸筹的时间!而目的就是错开周期,逆势震荡,赶走不坚定的投资者而已!
第三点:中国人口红利趋势,14亿人口里有绝大部分离不开看病和吃药!中国14亿的人口里有4亿是离不开药物治疗的,特别是我们常见的那些 疾病和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一些病症,所以这给与医疗治疗,医疗药品生产等众多医疗板块行业和个股带来了持续的盈利和增长!
要知道看病吃药乃人之常情,所以医疗板块的红利是持续增长的。要知道中国的人口红利带来的利润和效果是非常大的,就好比A股第一高价股市消费类的茅台,而创业板的第一市值为养猪的温氏股份,那么看病吃药其实也是人口红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行业,同样有着机会和价值!
最后整理一下医药板块里那些值得投资,甚至应该布局的个股品种和分类吧:目前的A股其实体量太大,所以造成了一定的分化走势,有些个股甚至受到资金的追捧已经水涨船高,有些个股参与的是权重指数的跳空,所以前期有一定的涨幅,而其他大部分的个股其实还是处于一个底部区域之中,因此还是有一定的投资布局价值的!
1.强征恒强的价值投资个股!这些个股是A股里少有的,但是已经走出强者恒强走势的价值股,他们的特征往往表现在底部不断提高,股价也是随着持有的时间水涨船高的局面。甚至还是行业里的一些龙头企业,投资布局的价值非常高!
2.破发的次新医药股!在股市里破发和破净往往代表的就是未来空间的打开,并且加上个股的业绩非常棒,题材也很好,所以会出现很高的投资价值!这种优秀的个股和投资的价值也只可能在熊市的末期,牛市的初期才会出现,而在牛市的中后期一定是大概率被价值修复,股价水涨船高的!
3.周期性非常强的个股!在医药股里也有周期性非常强的个股,他们会因为熊市的大跌而跌至历史的底部区域之中,也会因为牛市的行情涨到历史的高位!属于一个超跌的绩优股!只要是业绩保持持续的盈利,市盈率跌至22倍左右,甚至以下,个股的下跌幅度较大,跌至上一轮大熊市的底部区域附近,那么投资的价值就很高了!
最后要记住的是,股市里永远的守恒定力是“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所以长线投资人要做到的是:
1)买绩优股并不是无条件的去买,熊市的时候,绩优股照样下跌。因此投资者应该顺势而为,低价时买进好股票长抱不放,而不是高价时大肆采购。.
2)不要把精挑细选的股票在开始上涨时就卖了.这种被轻易洗掉的人是赚不到大钱的!
3)投资千万条,策略第一条,底部不布局,牛市两行泪!并且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目前许多医药股都在底部趴着没人要是因为机会还没到,时机还没到,主力还在利用声东击西的方式洗盘吸筹,一旦吸筹完毕开启主升浪,可能会让人来不及反应和追赶!所以竹子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而现在不就是4年3厘米的状态吗?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平时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发挥它的降血脂作用吗?
他汀类药物的发现及临床广泛应用可以说是药物研发史的一个传奇,围绕这类药物的发现及应用诞生了几个诺贝尔奖。他汀类药物的发现离不开胆固醇的发现及其合成过程的成就。早在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在对冠心病患者尸体解剖中发现了其主动脉壁斑块内含有大量胆固醇,高于正常人20倍,并分析出胆固醇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原因。20世纪中期,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完成了胆固醇生物合成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已经明确了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的关键酶,这一发现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也是后来他汀类药物的作用靶点。
20世纪60年代,由青霉素和链霉素开启的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掀起了科学家的研究热潮,被称为“他汀类药物之父”的日本科学家远藤章在1972年发现在一种名为桔青霉的菌种,该菌的培养液提取物可抑制胆固醇合成,1973年经提纯后,发现了第一种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但该药受到动物实验结果不佳及致癌等影响,这一药物最终终止了实验,1979年远藤章又在红曲霉菌中发现了另一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也就是在1987美国上市的第一个他汀类降脂药物—洛伐他汀,之后是第二个上市药物辛伐他汀,这两个第一代产品均来源于天然产物,第二代药物普伐他汀为天然药物,而氟伐他汀为人工合成,第三代产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为人工合成产品。在这些药物中,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为水溶性他汀,这两种药物对肝脏具有选择性,对其他部位影响小。而其他脂溶性他汀类容易透过全身各组织细胞脂质层,引起肌酶升高的几率稍高一些。但阿托伐他汀作为脂水双溶性他汀,经P450代谢后可生成邻/对位羟基活性代谢产物,可在血管壁和肝脏内直接抑制胆固醇合成,羟基活性代谢物还延长了其作用时间,增强了药物活性。
他汀类药物与我国中医药也有着重要联系,洛伐他汀从红曲霉菌中发现,而红曲米就是大米经红曲霉菌发酵而成,在我们国家已经有2000以上药食两用的历史,随着他汀类药物上市,我国对红曲米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推出了血脂康胶囊等药物,成为我国天然药物临床应用的实例。
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确切,大大降低了心血管患者死亡率,谈到食物降脂治疗,可以作为药物降脂治疗的辅助措施,不能完全代替降脂药物。这类食物包括燕麦、玉米、山药、土豆、玉米、苹果、山楂、红枣、芹菜、冬瓜、洋葱、胡萝卜、海带、牡蛎、葡萄等等,高血脂患者可用适当进食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但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应当注意这些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避免选用生糖指数高的食物。
参考文献: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他汀创造的史上第一畅销药物传奇,中草药,2018.12
他汀类药物的研发及其脂溶性与水溶性,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9
生活保健,湖南农机,2005. 4
为什么感觉病毒不像细菌那样容易被杀死?
我们这一代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病毒恨之入骨,因为新冠病毒,这三年多来,我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和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是万幸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上天入海,且对小小的病毒束手无策,全球花了大量的经费,来研制对抗新勉病毒的疫苗和治疗用药,但是其实效果是不令人满意的,当人们研究出来疫苗的时候,新冠病毒早就已经变异了,我们的速度跟不过它。
为什么所有的病毒都这么难对付呢?其实病毒内部的结构非常简单,他非常非常的小,比细菌要小很多,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生命体,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其自身并没有一些细胞器能够为自己提供生命活动,因此病毒只能靠寄生,而且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当病毒感染活细胞以后,病毒的遗传物质会利用被寄生的细胞的细胞器,为自己复制遗传物质,指挥宿主细胞内的细胞器为自己生产蛋白质外壳,重新组装成新的子代病毒,最后从细胞内释放出去,完成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1,病毒入侵细胞以后,让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消灭自己的细胞。病毒自身是没有办法完成繁殖的,他要依靠人体的活细胞,让人体的细胞成为它生长繁殖的场所,为其提供营养,最可恶的是,他就像混进细胞里面的一个特务,当他侵入人体细胞以后,让人体的细胞穿上它的“外衣”,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用来监视和消灭外来的有害的细菌和病毒的,因为人体的细胞穿上了病毒的外衣,免疫系统以为这个细胞是外来物种,就要发挥他的防御功能,把它消灭掉。
所以病毒进入人体的细胞以后,他一方面利用细胞进行繁殖和复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干扰到正常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细胞内的功能紊乱,还有可能会导致细胞的裂解死亡。另外一方面,让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被病毒所入侵的人体细胞进行消灭,在这样双重的打击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2,病毒直接侵入人体的免疫细胞这一招比上面一招更加恶毒,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当于人体的作战部队,病毒能打入人体的作战部队的司令部里面,这些病毒如:常见的有艾滋病病毒、EB病毒、麻疹病毒等。
3,病毒不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有时病毒侵入细胞的时候,像一阵风一样就钻了进去,不在细胞表面留下任何的可以让人体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发现不了病毒,它在人体的细胞里面耀武扬威,吃香的喝辣的。
4,有些病毒留下的抗原太复杂或者经常发生变异。别看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但有的病毒留下的抗原物质且很复杂,让人体的免疫细胞,根本就没有办法识别出来。有些病毒的变异速非常快,他的抗原也跟着变异,人体的免疫系统,压根儿就来不及跟上他的节奏和步伐。
病毒主要是通过寄生人体正常细胞的方式感染。如果要将体内的病毒彻底清除,就要同时杀死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体细胞,病毒所产生出来的后代继续在感染其他的正常细胞,也要一起消灭他们,那是难上加难。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想要把病毒杀死,那么人体里面正常的很多细胞,只要被她感染过了,也都被杀掉,那人体所受到的危害可能比不消灭病毒还要大!其实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医生对病毒能做的工作,最多是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和复制,所以,医生能做的工作真的非常有限,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来消灭病毒。
而细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它不会侵入到人体细胞的里面,他可以通过自身来完成生命的基本活动,这一点和病毒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所以是从人类发明了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抗生素的更新换代升级速度非常快,效果也很好。
在近代史上,我们经历过很多次大的病毒猖獗,曾经碰到过四次重大疫情,新冠病毒的症状和重度流感极其相似,人类已经和流感战斗过很多次,早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土地都陷入硝烟之中,有战争就有流血牺牲,战死的人就已经够多了,没想到战争结束后,一场更残酷的病毒战还等着他们,更让和病毒的发生和传播没有直接关系的西班牙背了黑锅。
1918年,正当战争进入尾声时,一场疾病却悄悄袭来。在这一年的夏天,美国某一农场里,一位农场主在杀完最后一头牲畜之后,他远渡重洋来到了法国的前线,他见证了战争最后的狂欢。但是,他的身上正携带着一种未知名的病毒,到达前线部队没多少天,他就病倒了,军医给他诊治后,以为是重流感,按照治疗流感的流程给他进行了诊治,没想到,这名战士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相反同一个营里的战友也很快发生了和这名战士类似的症状,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部队的迁移,这种病毒向越来越多的国家扩散,最终,在西班牙被公之于众。
其实,西班牙由于没有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自己国民感染上流感病毒之后,政府部门通过书面形式,向全世界详细阐述了这个病毒的发病过程。正因为西班牙这种科学的做法,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开始采取了必要的防范和隔离措施,最后这个病毒却被戏剧性的取名叫:西班牙流感。这个病毒起源于美国的农场,西班牙也没有参加战争,而最后将病毒冠名为西班牙流感。
这个病毒喜欢感染年轻人,不像这次的新冠病毒,喜欢感染60岁以上的朋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班牙流感的死亡人数已经高达上千万,并且20-30岁之间的成年人死亡率更高,然而,更为可怕的并不是欧美国家,在这场病毒战争中,死伤最为惨重的是印度。印度因为贫穷和落后,通过他们的母亲河——恒河,让病毒一直得以传播,当流感传播到印度之后,当地政府已经无力控制,也没有办法像欧洲国家那样迅速组成有效的医疗队伍,无法提供任何药物帮助,于是,病毒迅速蔓延开来。
2005年,根据人口学家的分析统计才能大约算出,当时在印度由于这种西班牙流感而死去的人,大概有2000万之多,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但是现在的印度和当时似乎有着极大的相似。但是印度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
还有三次比较大的传染是1957年3-4月的亚洲流感、猪流感和H1N1病毒,从这四次的传播来看,在病毒经历一段时间疯狂的蔓延之后,大部分都是随着温度的提升,慢慢消失了。包括2003年的非典,最后也是在众人的担心、疑虑中突然消失了。但是这次新冠疫情似乎传播的时间有点长,尽管我们是多么地希望他,能够像之前的病毒那样赶紧自主消亡,让我们的生活回归正常。
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手段来对付种类繁多的病毒,我们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来抵抗它,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只有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了,你就不太容易感染病毒,即使感染了,康复得也会比免疫力低的人好得快,而且,不容易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