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茶油的功效与作用,茶油可以当香油用吗?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榨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传统制作过程包括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是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该传统工艺榨制的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有益于人体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油酸80-83%,亚油酸7-13%,尤其是所含的亚油酸、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富含维生素E等。
在茶油的应用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菜品出锅前淋上一勺茶油,实际上就是把茶油当做提香油来使用,最能凸显茶油的优势特点。
但是,茶油价格太高,且传统有浓郁香味的茶油需要高温蒸炒获得,质量上很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其次,茶油风味在持久性上也比较差,很难有芝麻油或其他调味油所具有的持久浓郁风味,使用效果较差
带茶子油乘高铁行吗?
可以的。
野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四季之雨露,尽吸天然养份、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茶麸可以用来喂鸡吗?
不可以。
茶麸的别名是茶粕或者茶枯,外表为紫褐色颗粒状,茶麸是通过收集野山茶油果实榨油之后剩下的渣而得到的。茶麸中的茶皂素含量占比为12-18%。茶皂素作为一种溶血性的毒素,可以溶化鱼的红细胞,根据茶麸的这种特性,它常常被用来杀死鱼塘中的野杂鱼类、泥鳅、螺蛳、河蚌、蛙卵、蝌蚪等。山茶油的发展历史?
山茶油是从山茶科(Camellia)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等。经纬度及土质气候适宜营养成分高。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为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历史上,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茶油,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油茶,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就开始栽种油茶。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国大面积栽培。野山茶油,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历来为皇家指定进贡品,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国独有,野茶油是大自然赋予华夏大地的瑰宝。我国山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食用历史,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以治疗痔疮,退湿热”《农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相传元末年间,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追杀到建昌(今江西苑溪村)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见此状况急中生智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幸免一劫。朱元璋深切的称老农为救命“老表”。老表见朱元璋遍体是伤。用茶油帮他涂上。不几天朱元璋就觉得身上的伤口愈合、红肿渐消,于是他高兴地称此油茶果,是“上天赐给大地的人间奇果”。后来他在老表家休养一段时间,便秘又有好转,得知这是每天吃茶油的缘故。从此。朱元璋与茶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将江西茶油封为“御膳用油”。因明朝皇帝对茶油的喜好和重视。各大神医对茶油进行了深究。神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偏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 后来江西把苑溪村茶油当作上等贡品进献于朝廷,皇帝大悦,并赐封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以油茶为主料,由花生、芝麻、炒面经科学配方,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河南武陟县“武陟油茶”是传统上贡珍品,其味香美、浓而不腻、营养丰富,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唐代始称油茶,沿用至今。据史料记载: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受伤,行至武陟,食之伤愈体健,遂封为宫廷御膳。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后,曾为油茶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的诗句。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油茶由此盛名远扬。经现代科学证实,茶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而其平均组成则高于橄榄油。山茶油作为一种全新的油种,在茶油的主产区,比如福建、安徽大别山腹地、江西、河南、浙江、湖南等地,消费者的认知度比较高,而对于山茶油非主产区的深圳、北京、广州等市场,消费者在认知上存在较大的陌生感,但这些市场却是山茶油潜力消费区。茶油主要集中在我国安徽大别山、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一直被视为山珍贡品,素油王之美誉,在营养价值上和橄榄油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市场茶油的前景。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河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其中,种植面积大于10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在5万-10万亩的县(市、区)有97个,种植面积在1万-5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小于1万亩的县(市、区)有261个。油茶的生产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保护粮食耕地、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国务院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显示,2009年产茶油约26.65万吨,产值约110亿元。而从茶油系来看,则大致以江西、广西、湖南、河南、浙江五省为主。同时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14个主要油茶省区将建设油茶林基地3250万亩,到2020年我国油茶林基地有望达到7000万亩,年产茶油突破250万吨,人均可消费茶油2公斤。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其果实可提炼重要的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茶油。据《山海经》记载,我国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茶油却长期以来“藏在深闺人未识”,国人尤其是北方地区普遍对茶油缺乏足够的认知,由于亩产低、回报周期长等原因,油茶的产业化更是步伐缓慢甚至出现倒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茶油和橄榄油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茶油与橄榄油的成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上优于橄榄油,也优于其它任何油脂。橄榄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达75%-90%,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则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止甘油三脂的升高,对抑制癌细胞也有明显的功效。同时,茶油的分子结构比橄榄油还要细,所以食用时不用担心副作用、有油腻。国家粮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外资油脂企业已基本垄断了中国食用油市场,股权、定价权均被外方控制着。然而国际市场变幻莫测,只有自力更生,大力生产自己的油,方能确保我们国家粮油安全。茶油,是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食用油!
山茶油和茶油有什么区别?
山茶油别名有茶籽油、油茶籽油、茶树籽油、野山茶油。叶子不能制茶,籽专门榨油,所榨的油被称为“山茶油”。但在生活中消费者往往都将它们统称为“茶油”它与茶叶植物没有直接关系。 茶叶籽油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及茶叶特有的茶多酚、茶碱等成分,具有预防心脑血管、抗辐射、延缓衰老等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消除人体自由基,美容,抗氧化,抗衰老,防“三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茶叶籽油和山茶油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茶多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茶多酚含量在茶叶籽油中含量为2%,而在山茶油中是没有的。 茶叶籽油中的维E含量为356mg/L,山茶油中没有维E。 茶叶籽油中亚油酸含约22-28%,山茶油中亚油酸含约6-11%。 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2%以上,山茶油只有78%。 两者都是油中精华,但茶叶籽油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