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可以给他吃健胃消食片吗?
可以吃健胃消食片。
积食不是小问题,它不仅增加宝宝肠、胃、肾脏的负担,还可能给这些脏器带来疾病。因此,需要父母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哪些原因可引起食积呢?
宝积食的原因
宝贝出现积食多数是家长的喂养不当造成的,那么找出什么食物过多而造成积食就显得更重要。一般来说,宝贝出现积食往往是三大产能营养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容易引起积食,如肉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多,宝贝吃肉过多会出现对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不了而造成积食,主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宝贝某一顿主食吃多了也会造成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不了而出现积食,而饼干、糕点、冰激凌等食物中不光糖含量多也含有较多的油,也会给宝贝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出现积食现象。
积食都有什么表现呢?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5.口气臭臭的,情况严重的孩子还有呕吐的情况。
6.大便的频次会改变,会次数更多,但是每次粘腻不爽,味道很臭,甚至会腹泻。
那么孩子出现食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给大家推荐几种按摩方法
大家都知道现在小儿推拿非常火,小儿推拿治疗积食效果很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几种推拿方法。
1.捏积:从孩子脊椎两旁的二指处开始,用手指将孩子的皮捏起来,然后再慢慢的向前捏拿,
直到脊背最上方的大椎穴,以孩子脊椎皮肤潮红为效果,每天2次,每次5-10遍,可以治疗孩子积食、便秘。
2.顺摩腹:妈妈将手搓热,然后让孩子仰卧,放松,用手按住腹部,手心对准肚脐,顺时针方向让肚脐揉腹10分钟,30下左右。
3.健脾由外向内推,脾胃不好的孩子,你会感觉这个位置指下有滞涩感,推200到500下后会感到指下光滑感即可。在推时用点滑石粉或者爽身粉。
有内向外推,具有消积食的作用。这些都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
4.清大肠经(3分钟)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5.揉板门(5分钟)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6.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三 顺运内八卦(5分钟)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想象八卦那种柔和感
作用:形滞销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家长也应该从饮食上给宝宝进行调理,下面就介绍几种粥及其熬法
1.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做法:取红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
2. 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各位妈妈一定要让宝宝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才有有效杜绝积食问题。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带孩子出去走走,促进肠胃消化。
另外家长还应该注意的是
宝宝积食时,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积食时不吃羊肉、牛肉。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它也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这些都应该注意。
以上的方法都属于饮食保健类,积食首先你得分轻重,孩子积食了上面这几个方面你用几天了还是不减轻或者加重了,这个时候你得注意了,就得治疗了,我们都知道孩子吃药喂药是最痛苦的,每次喂药就是一场战争。消积食的药很多。这些药物是都具有健胃消食的,当然各有长处,我推荐保和丸,这个药是金元四大家名医朱丹溪的方子,记载在《丹溪心法》中,其组成有陈皮、半夏、茯苓这是健脾祛湿的,山楂、神曲、萝卜子这三个是消积食,而这三个山楂是善于消肉食,神曲、萝卜子善于消面食,有积食了就会有内热,这个时候配点连翘请内热。这个方子适用于一切积食,既有健脾胃又能消积食,临床上很多消积食的药都很寒凉,寒凉就会伤正气,保和丸是比较温和的一个消食药,也不需要辨证,积食通用,这是家庭药箱常备药。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比超市还多的药店?
药店大多是以连锁的形势开的。销售量大,进货量就大,进阶便宜。本身药品在医疗机构卖价就高。在药店便宜些,购买的人多。主要是老人购药的多,网上不会买,也不敢买。老人终身服药大多都去药店。
大便不成形真的是湿气在作怪吗?
大便不成形,是很多朋友比较苦恼的事,在表象上是属于湿气在作怪,但在根本上是由于脾虚或者脾肾阳虚惹的祸,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渊源:大便不成形在中医上属于泄泻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有“鹜溏”、“飨泄”、“注下”,等病名。
我们先看一下历代文献记载: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湿盛则濡泄”。
《素问·脏器法时论》中指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飨泄食不化”。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大便不成形,引起泄泻的病因与寒邪有关,也与湿邪(外湿或内湿)有关,同时也指出了,病位在脾,脾虚可以引起大便不成形。病机在于脾虚内生湿气,或者过食寒凉,湿邪内入,引起大便不成形,或发为泄泻。
二、常见病因病机:
1、感受寒湿暑热之邪:湿邪最容易导致大便不成形,湿邪易困脾,脾虚不能升清,则发为泄泻。寒邪与暑邪从皮毛而入,从表入里,或兼夹湿邪,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大便不成形,或为泄泻。
2、饮食所伤:饮食不洁食物;或嗜食辛辣,湿热内蕴;或吃寒凉,都可以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3、情志致病:忧郁或者暴怒,精神紧张,易肝气郁结,横犯脾胃,脾失运化,肝木乘土,大便不成形,或者泄泻。
4、久病体虚:久病虚衰,累及脾胃,日久脾虚,运化失职,湿滞内生,大便不成形,或泄泻。
5、先天不足:禀赋薄弱,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运化食物,易致大便不成形,或为泄泻。
三、大便不成形临床常见病证:
(一):脾虚湿盛:
主症:大便不成形,时溏时泄,反复发作,进油腻食物或辛辣、寒凉之品,大便次数增多,面黄无光,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祛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健脾丸、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启脾丸、健胃消食片、理中丸、补中益气丸。(二)、脾肾阳虚:脾虚日久,累计肾阳虚衰,出现脾肾两虚症状。
主症:大便不成形,时有完谷不化,五更(黎明前)泄泻,腰膝酸软,腰腹发凉,受凉后腹泻加重,形寒肢冷,舌淡苔白,尺脉沉弱。 治则: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 中成药:四神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健脾益肾颗粒、脾肾双补丸。四、大便不成形的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少吃生冷辛辣以及不洁食物,少饮酒,少吃肥甘油腻之品。
2、注意保暖:尽量腹部少受凉,特别是夏天到了,使用空调及电扇要盖住腹部,以免受凉发为泄泻。
3、多运动:运动升阳,温补脾阳,四肢强壮,脾阳旺盛,大便不成形会改善。春夏养阳,在不中暑的情况下,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补充阳气。
4、健脾祛湿粥:莲子、薏苡仁、山药、芡实、红豆等(任选几样)适量煲粥喝,健脾祛湿,改善脾虚引起的大便不成形。
以上对于大便不成形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以及治疗与养生,与大家作以浅谈,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 祝朋友们,脾胃杠杠好,吃嘛嘛嘛香!(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欢迎转发帮助更多的朋友!)
您有使用过中药的亲身经历吗?
1982年的夏秋季,当我下班时天公不作美,电闪雷鸣,大雨漂泼,我操心家里的老母亲,冒着大雨,穿着雨衣冒雨往家赶,当我刚进门,只见我上中学的小妹焦急的等着我,原来我母亲突然出现急中风症状,只见她面色青紫,牙关紧咬,两眼紧闭,高烧39度8。已不醒人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我断定为急惊风(当时已经自学中医三年)。当时雨下的太大,无法送至医院,情急之下,我果断用针灸法,取人中,十宣,等急救穴,针至十分钟后母亲啊的一声惊醒,随后邻居给安奈近服下转危为安。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深信中医神奇的魅力,更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信心。这些也只是我自学中医产生一些小插曲,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是勿容置疑的;我遵重国家医师资格证的方针规定,把学到的中医知识用于自身的晚年养生,对于亲人的健康维护也是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