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艾叶有什么好处,艾叶的用处是什么?
艾叶可以药用也可食用,艾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叶置于家中辟邪,杆枯后整体泡水熏蒸用以消毒止痒。艾叶是一种普遍的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艾叶预防瘟疫,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艾叶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此外还可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艾叶还是一种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叶辟邪保平安”以前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挂艾叶的习惯,据老一辈人说,这是为了辟邪,但更重要的是,为了驱蚊蝇蚁虫,净化空气。现在生活好了,大部分人家里都不在挂了,只有老一辈人留着这风俗习惯。端午节这一天,一大早天不亮,好多人就出去采摘艾叶了,据说只有乘着露水采摘到的艾叶,药效是最好的。
艾草的形状和功效?
【中药名】艾叶 aiye
【别名】蕲艾、祁艾、大艾叶、艾蒿、五月艾。
【英文名】Artemisiae Argyi Folium。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2米。茎直立,密被茸毛,上部分枝。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深绿色,有腺点和蛛丝状毛,下面被灰白色茸毛;茎顶部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长约3毫米,直径2~3毫米,排成复总状;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丝状毛;小花筒状,带红色,雌花长约1毫米,两性花长约2毫米,瘦果椭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花期7~10月。
【产地分布】艾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温经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供炙治或熏洗用。主要用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近年对其药理作用有不少研究,如水浸剂对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增进食欲等作用。艾叶油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镇静、抗休克等作用。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作用;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性休克;抑制心肌收缩,抗血凝和高强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尚具有利胆、兴奋子宫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2%~0.33%,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α-香树脂、β-香树脂、无羁萜、柑橘素、槲皮素与4个桉烷衍生物。另含2-甲基丁醇、艾醇、龙脑、顺式香苇醇、优葛缕酮、α-侧柏烯、甲基丁香油酚、魁蒿内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农村老人说艾草是个宝?
艾草就是一种野生草,它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北方几乎家家户户包粽子,还要在大门上自己身上背一个符字,最讲究的是符字下面就用艾草,以示吉利。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正是收艾草的黄金季节,如果出了农历五月,它的价值就不高了。
艾草它最主要的特点,用艾草加上温水洗脚,对于手脚经常发凉起到特别好的效果。其次把艾草晒干,碰上蚊子多的时候,把艾草点燃,它不会很快烧完,而是慢慢冒烟,就这样一会儿蚊子全部跑掉。最后在端午节这个早上,我们这里人大多数人特别是未结婚的年青人用艾草洗脸。说明有人爱他们。图个吉利。
女贞子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女贞子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但是要说人体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还是辨证来看吧。我们先说说女贞子有什么作用,用于什么情况,然后怎么搭配效果更好,这样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去看看是否适合,合适的话那对人体就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只是想知道它的药理作用的话,大家可自行在网站上搜,或者中国知网等进行文献查阅就知道了,但那样没有意义。好了,直接进入话题,女贞子有什么作用呢?
根据《中国药典》记载,女贞子,性味甘、苦,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的作用。主要是滋补肝阴、肾阴,不具有补血作用,对于肝肾阴虚出现的虚热盗汗、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等比较合适,常搭配生地、地骨皮、旱莲草等一起配伍使用。
女贞子有几个经典的搭配,我们可以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1、女贞子配旱莲草,这两个算是绝对,一起配伍叫二至丸。那为什么叫二至丸呢?旱莲草是在夏至日采收,而女贞子是在冬至日采摘,所以管它们叫二至丸。当然并不是因为这个时间采收而放在一起搭配使用,而是两者的功效比较接近。女贞子具有补肝肾阴,乌须明目作用,旱莲草具有补肝肾阴,凉血止血作用;两者一起配伍能加强补肝肾阴的作用。对于平时经常熬夜,肝肾阴虚,腰酸,虚烦失眠的人群比较合适,比例的话可以按照1:1的配比就可以了,煮水代茶喝。
2、女贞子配枸杞子,这两个搭配主要能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对于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或者灼热的比较合适。平时用眼比较多,眼疲劳的人可以适当的多喝点。比例的话也可以1:1,如果要最求口味的话,枸杞可以多点,女贞子适当少点。
3、女贞子配黄芪,黄芪能补气升阳,女贞子补肝肾阴,一热一凉,正好可以相互佐制,一起搭配使用能够补气养阴,对于平时体力消耗过大出现气阴两虚,疲劳乏力,口干口渴的比较合适,如果口渴明显,黄芪少点,女贞子多一些。容易疲乏明显,上火不明显,那可以黄芪适当多点,女贞子少点。
4、女贞子配地骨皮、生地,地骨皮能清虚热,清热凉血;生地能够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所以三味一起搭配使用,能够加强清虚热,滋阴凉血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清热凉血呢,一般来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证型,所以如果出现了口干、口渴,心烦,盗汗,或者说那些平时容易上火,但不容易怕冷的人比较适合,比例的话可以按照1:1:1,如果虚热明显的话,地骨皮可以多一些;如果是阴虚明显的话,可以女贞子或生地多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的人,尤其是脾虚湿盛的人不合适,吃了容易拉肚子,或者导致湿气加重。
5、女贞子配桑叶,桑叶能够润肺清肝,和女贞子搭配能够清肝养肝,明目的作用。对于平时容易口干口苦,咽干喉痛,视物模糊,容易生气的,可以适当的多喝点。比例的话,同样先按1:1来配,觉得火明显一点的,桑叶多一些;阴虚明显的,女贞子多点。
6、女贞子配蛇床子,对于蛇床子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或者在一些治疗皮肤疾病的时候会看到,其实蛇床子还具有补肾助阳的作用。和女贞子搭配一起能双补阴阳。那一般什么样的人适合呢,比如上了一定年龄,开始出现骨钙丢失严重,有骨质疏松倾向于的,可以考虑喝它。主要是取自“肾主骨,生髓”,所以补肾有助于壮骨。
7、女贞子配淫羊藿,淫羊藿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应该很多人对它很熟悉,因为它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所以这两个搭配一起和上面的差不多,都是比较适合骨质疏松的人饮用。不过相对来说这个更适合更年期的女性饮用,有助于辅助改善更年期出现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的相关症状。
讲了这么多搭配,有一个前提还是需要了解的,如果脾虚,或者湿气比较重的话,都不太建议喝。尤其是本身就容易拉肚子的人,就别喝了。一般来说脾虚的人不适合吃相对滋腻的养阴药物,以免出现湿气加重。所以喝之前自己看看舌苔厚不厚吧。适合女贞子的舌头一般都是比较细小,或者比较红,或舌两边比较红,舌苔比较少。总之,什么药用对了都是好药,什么好药用错了都是“毒药”。
关注医路19秒,学习更多简单实用健康知识!
男人吃艾草有什么好处?
艾草即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艾草辛香行散,苦燥温通,炒炭兼涩敛,入肝、脾、肾经。既善温经脉、理气血而止血,为治虚寒性出血之要药,尤宜崩漏与胎漏,又善散寒湿、暖子宫而止痛,为治经寒痛经、寒湿带下宫冷不孕及脘腹冷痛所常用。用治湿疹瘙痒,可收燥湿止痒之功;用于温灸,可收温经止痛之效。
艾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用于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用于脘腹冷痛;用于湿疹瘙痒(外用)。此外,还可用于温灸。艾草配阿胶,艾草性温,功善散寒暖宫、温经止血,并能调经安胎;阿胶性平,功能养血止血。两药相合,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艾草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温灸,或煎汤熏洗。温经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艾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含挥发油,油中有萜品烯醇-4、β-石竹烯、蒿醇、芳樟醇、樟脑、龙脑(冰片)、桉油素及反式一葛缕醇(反式一香苇醇)、α-萜品烯醇等。又含多糖物质及鞣酸、侧柏酮、水芹烯等。艾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止血、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镇静、护肝利胆、抗菌、抗病毒、抗氧自由基、抗肿瘤、促消化等作用。
在临床上,艾草注射液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10%的艾草水提液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喘息症,艾草、鲜艾草、艾草油胶丸、艾草糖衣片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艾草注射液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艾草煎剂可用于治疗急性菌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