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十二经络高清图,那么养生中提到的经络及穴位真的存在吗?
谢邀!
答案是:经络及穴位真的存在。批判性思维很重要,看不见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不要什么都讲究“眼见为实”。
换个角度说,如果经络及穴位不存在,那针灸早就该淘汰了,不会到现在还毫无衰亡迹象。
为何西医能够做到“眼见为实”?“中医治本,西医治表”的说法话糙理不糙,什么是“表”?看得见的东西是“表”。西医讲解剖,静脉动脉一根根展示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表”,我们看到表,就知道它是存在的。中医的经络及穴位看不见,我们很容易以为它不存在。
西方讲究实证主义,凡事写实,加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效快,因此广受信赖。“眼见为实”这观念与西方文化也有关系。
中医是忌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相互影响,治病讲究整体、讲经验、“意”(主观性)的成分也很大,这就是为什么老中医更让人信赖。
中西差别不管是西方的实证或是东方的“意”,这些都跟各自的文化有关系,这些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都极其宝贵,不存在哪种文化更劣等。随便举几个例子:
1.西方古代的人物画&中国古代的人物画
西方文化崇尚写实,一笔一划都在构建一个二维实体。
东方文化崇尚写“意”,寥寥数笔,神韵已跃然纸上。
2.西方古代诗歌&中国诗歌
西方的诗歌以“史诗”为开端,著名的《荷马史诗》就是史诗。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是记录事件的,带有客观性的。
中国诗歌是“抒情”传统。“诗缘情而绮靡”,不抒情的称不上是诗歌,因此中国的诗歌是“抒情”的,是充满主观性色彩的。
综合以上中西艺术,可以知道我们拥有两套不同的文化体系,我们写“意”传统,为什么要追求别人的实证呢?这不是丢了自己宝贵的特色吗?不必追求“眼见为实”,要追求“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便是好猫。”如果采用过中医治疗,并且有效,那就可以了。
经络和穴位存在吗那说到底,经络和穴位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我们看不见?
我们看不见是正常的,而且实情现代人也很难领悟,批判性思维很重要。
经络和穴位这是我国古人智慧成果,是古人通过“内观”察觉出来的。
都知道出家人讲“静”,要打坐。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悟道的。古人也是通过静坐,反观自身,看到的经络与穴位,像蛛网一样布满全身,由此才有了《黄帝内经》。如此重要的医学古书,传承千年,绝不可能空口无凭,否则几千年还检验不出真假?还是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便是好猫。”可以不懂,但是千万别随便否定。
现代人无法观测出经络,一来因为很浮躁,二来思维死板,不肯接受看不见的事物。
对万物心怀敬意,会更加快乐。
分享不易,欢迎点赞、分享。
左南右北怎样理解?
“太阴在前”太阴肺经是中医的十二条经脉之一. 中医所说“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就是手立整姿式,从前向后分别是: 内侧: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左南右北”表示站位方向,左手在南,右手在北,面向西方站立。
夫十二经脉者?
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 分布于躯体。
这句话只是谢了经脉的分布情况,一部分在内部,一部分在外部
人体的各个穴位有运行时间吗?
你好,人正常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时钟。而人体有12条经络,依顺序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等,气血会依时间游走各经络,而穴位在每条经络上,也有的是经外奇穴,这些经络如果出问题会导至气血循环不顺畅,引发身体各病症。希望帮到你。
中医的穴位经络阳气真实存在吗?
中医的经络是最基本的理论,我国早在2000多年的汉代就有了经脉图谱,但在解剖学说发达的现代,却一直找不到经络存在的实证。然而,随着医学专家对经络的深入研究,经络学说中的十二经脉逐渐在现代中找到了验证。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贯通上下,沟通表里,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中医学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调节体肉组织功能活动,另一方面把人体上下内外,五脏六腑等器官,组织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环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知识。它是针炙,推拿中所用的穴位治疗理论基础。
此外,古人认为阳气就相当于自然界中的太阳,太自然中没有太阳,则万物不能生长,人体也是如此。只有阳气充足,身体才有能力扺御病邪,从而获得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