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苓和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的中成药有哪些?
温中散寒类中成药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祛寒、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证,临床表现多见脘腹冷痛,手足不温,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吞酸吐涎,或腹痛下利,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细弱或沉迟。即现代医学的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胃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等。下面逸仙药师为大家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较经典的温中散寒中成药。
1、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脘腹冷痛,肢冷便溏。
2、理中片
成分:党参、白术(土炒)、炮姜、炙甘草。辅料为硬脂酸镁。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3、桂附理中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炮姜、炙甘草、肉桂、附片。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4、温胃舒颗粒
成分:党参、附子(制)、黄芪、肉桂、山药、肉苁蓉(制)、白术(炒)、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辅料为糊精、蔗糖。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5、小建中胶囊
成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嗳气吞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6、香砂养胃颗粒
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姜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甘草。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7、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成分:三七、延胡索、香附、吴茱萸、川楝子、瓦楞子、白芍、白及、甘草、枯矾、氧化镁、碳酸氢钠、颠茄流浸膏。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理气化痰,温中健脾,收敛止血。用于胃酸过多,胃脘痛,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胃炎。
8、茴香橘核丸
成分:小茴香(盐炒)、八角茴香、橘核(盐炒)、荔枝核、补骨脂(盐炒)、肉桂、川楝子、延胡索(醋制)、莪术(醋制)、木香、香附、青皮、昆布、槟榔、乳香(制)、桃仁、穿山甲。
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寒疝,症见睾丸坠胀疼痛。
温中散寒类中成药,其用药依据是“寒者热之”,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应用时需辩清寒热之真假,对真热假寒的热厥证禁用。用药量需要因人因时调整,夏季炎热,或素体火旺者,用量不宜太大,中病即止,以防伤阴。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以及难消化的食物。因为此类药物多含附子,干姜等温热药,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云苓跟茯苓有什么区别?
云苓也称为茯苓,道地产地在云南,所以也称为云苓
茯苓为多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属于栽培品种,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主产自安徽、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山西、福建、浙江亦产。
栽培品种以安徽大别山地区最佳,称为“安茯苓”
野生茯苓以云南产者最优,称为“云茯苓”
(自己画的,网上搜不到图了,对付着看吧,大体还是没错的)
根据加工部位不同,茯苓又分为:
1.整个茯苓通过“发汗”阴干后称“茯苓个”
2.将新鲜的茯苓去皮,切片称“茯苓皮”
3.茯苓去皮后切块称“茯苓块”,切成片称“茯苓片”
4.靠近外皮呈淡红色的部分称“赤茯苓”
5.切去“赤茯苓”后剩下白色的称“白茯苓”
6.切片中间抱有松木的部分称“茯神”
希望对你认识茯苓有所帮助
酸枣仁百合茯苓茶功效是什么?
酸枣仁百合茯苓茶功效是什么?
酸枣仁百合茯苓茶的功效:宁心安神、健脾润肺。
中医学认为,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百合甘,寒;归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阴虚证、心神不宁证。中医认为,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病症。
酸枣仁、百合、茯苓三药一起泡水喝,可以起到宁心安神、健脾润肺的功效。
本内容由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刘玉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土茯苓与茯苓的功效相同吗?
首先谢谢邀请。
先正面回答您的问题,虽然土茯苓与茯苓的名字十分的接近,但是确实完全不同的两味中药。茯苓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是大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除湿药,并且有着不错的疗效,但是土茯苓确实典型的清热解毒药。由于土茯苓性味较为平淡,且功效佳,我比较推荐大家在生活中去使用。那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土茯苓的功效及用量用法。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其主要功效为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为:用于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本品甘淡,解毒利湿,又能通利关节,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真,功效尤佳,为治疗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500克,水煎去渣,加入白糖30克,煎成浓煎液,每日2次,每次1-2汤勺;也可以本品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同用。
用于淋浊、带下、湿热疮毒。本品甘淡,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疮毒等症。用于治疗热淋,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阴痒带下,常与苍术、黄柏、苦参等药同用。又本品配生地、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同用,用于治疗牛皮癣湿热型有效。
此外,近年单用本品或与鱼腥草、夏枯草、海金沙、车前子、大青叶、贯众、青黛同用,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或以本品配甘草、青蒿、地榆、白茅根等,水煎服,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用量用法。煎服,15-60克。
爱中医,爱本草。大家在中药养生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并向我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茯苓和松香的区别?
1、来源区别
茯苓和松香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来源不同,虽然他们都来源于植物的树脂,但茯苓是植物枫香,这种植物是金缕梅科植物的一种,而松香则来源于松科植物,松树是这种植物的天然树脂。
2、味道区别
茯苓和松香在味道上也有明显区别,茯苓有自然的香味,它的香味是一种类似于花香的存在,而松香的香味则是独特的松香味,这也是两者之间最重要的不同。茯苓和松香不但味道不同,口感也有很大的区别,茯苓口感细滑爽脆,而松香的口感则韧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