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的判断标准?
病人不同一天的空腹血糖浓度的含量超过7.0个单位,吃完饭以后2个小时以后的血糖浓度超过11.1个单位,病人同时伴有多尿液,口干,身体消瘦等等临床表现症状的情况,是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的,平时注意根据身体的临床表现及时使用调节身体血糖浓度过高的药物进行改善症状。
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是提供人们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造成血液中的糖浓度异常升高及糖尿。患者早期无症状,逐渐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烦躁、肌肉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及神经病变,常并发脓性感染。
1、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因素也可以引起糖尿病,纵欲过度、性生活过度也会导致机能受损,而饮酒过度会损坏肝脏,工作过度疲劳、精神过度刺激等因素都会致使胰腺受伤而引起糖尿病。
2、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年轻时操劳过度,造成机能受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影响肾脏、肺脏、心脏、肝脏和血管功能从而导致胰腺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产生糖尿病。
3、肥胖因素
人们饮食过量或营养过度,而体力活动却大量减少,以致饮食产生的热量超过身体的需要,从而引起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这已成为目前公认的一般规律。据报告,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生率约比正常人高出4倍,极度肥胖者则高出约30倍。国内调查发现,超重组的糖尿病发生率是标准体重组的2.86倍。尽管至少50%的肥胖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保持正常的葡萄糖耐量,但目前肥胖与超重被公认为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或重要诱因之一。
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引起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如果夫妻都是糖尿病患者,则所生下的孩子有一半以上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为带因子者,所生孩子患糖尿病的机率比其他人大很多。
糖尿病通常分为两型: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型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两种糖尿病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1型糖尿病从发病开始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要终身使用。‖型糖尿病如血糖稍偏高,一般可通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方法使血糖控制住正常范围;扔未降低血糖者,可用药物治疗。患者应学会自测血糖,如血糖、尿糖增多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处理。当血糖下降至正常时,也要服用维持量,最后能否停药,要视病情而定。
怎么判断自己病情的轻重?
得了同一种病,但具体作用到每个人身上,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糖尿病也是如此。而且糖尿病发病时间的长短,和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糖尿病并发症不会因为得糖尿病时间长了就一定发生。
在日常门诊中,我们遇到很多的糖尿病朋友,有些人患糖尿病二三十年,因为控制良好,所以身体依然很好,没有并发症发生,或者说并发症很轻微。但是也有一些糖尿病朋友,日常不注重糖尿病管理,在几年时间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为此都丢了性命。
但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听到很多关于糖尿病的不良后果,而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都会对自己健康有所担心,这是人之常情,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这个时候就会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到底怎么来判断自己的糖尿病加重了呢?我们接着来看。糖尿病加重无非有两个明显的指标,第一个是血糖控制不再平稳,而且血糖不容易被控制或者波动明显。再一个就是并发症或者合并症发生了。
先来说第一个,血糖突然升高不宜控制或者血糖波动明显。如果糖尿病朋友血糖一直控制很平稳,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却突然升高,或者出现血糖明显波动,控制不理想。那么可能就提示糖尿病病情加重。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血糖高了对身体不利,但是同时血糖波动过大也对身体有不利影响。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血糖高,主要是由于身体内糖分代谢出现障碍,而血糖波动明显,显示出自我调节血糖能力的下降。
血糖近期控制差或者波动明显,常常见于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控制差,日常生活方式管理不到位,比如近期常常出现饮食过量、暴饮暴食情况,造成血糖不宜控制。另外没有积极锻炼,作息不规律等等原因,也是造成血糖不宜控制原因。
2、情绪波动明显,比如近期遭受剧烈精神刺激,如大喜、暴怒或悲伤等情绪波动,也可造成血糖升高。
3、身体遭受剧烈疼痛、严重外伤、寒冷刺激等等,也可使血糖升高。
4、调整药物或者用药不规律。近期调整了降糖药物或者应用药物不规律,造成血糖控制不住或者波动大。
5、糖尿病朋友出现并发症或者合并症,引起血糖不宜控制这个我们后面会说到。
而如果出现近期血糖增高或者血糖波动过大,主要表现在糖尿病“三多一少”等等症状的加重上,身体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食欲增加但体重不增加
血糖升高,但无法充分利用血糖,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但糖尿病失控的患者即使吃的过饱但体重可能并不增加,因为身体并不会充分吸收利用。
②排尿增多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加高,机体通过肾脏排除多余血糖时会导致尿量的增加。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增加喝水量的增加,这也是排尿增多的原因。
③经常口渴
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升高,有时会出现烦渴症状。高血糖会使糖尿患者极易脱水,进而引起口渴。
④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突然的血糖增高或者血糖波动大,有些患者会出现体重的下降。这是由于葡萄糖代谢降低造成。
⑤乏力明显
突然的血糖增高或者近期血糖波动大,糖分代谢的紊乱和体重过快的下降,会使糖尿病患者出现身体明显乏力症状。
⑥出现频繁感染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感染事件增多或感染持续时间延长则可能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结果。最常见感染包括: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容易长鹅口疮等。
⑦有时呼吸异味
当血糖高时,机体会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这就产生了一种叫丙酮的化学物质,该物质带有果味。而更严重会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所以说糖尿病病情加重,反应在血糖升高或者血糖波动明显,常常由于很多原因引起,而且会表现出很多的症状。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考虑糖尿病加重了,这时需要通过积极的查找分析原因,积极的改正不利因素,需要尽快把血糖控制平稳,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糖尿病对身体的损害。
糖尿病病情加重再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糖尿病并发症或者合并症出现了。我们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时间。
我们很遗憾的是,很多的时候,尽管糖尿病控制理想,也会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血糖控制越差,这些并发症出现得越早、也越严重。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合并症见于以下方面:
第一,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造成并发症更容易发生。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腹型肥胖等等。与单纯高血糖患者相比,这些危险因素越多,患者日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越高。
第二,糖尿病血管、神经方面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等而且这些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三,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等。 这些急性并发症如果反复发作,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但是无论哪一个并发症的发生,都在预示着糖尿病病情的加重,因为很多时候,糖尿病并发症不容易被逆转,一旦发生,常常会终生存在。
而一旦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仅专注于控制血糖,还必须要积极的治疗并发症,所以说,这个对于糖尿病朋友来说,病情加重就比较严重了。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终生都要认真管理的疾病,而一旦糖尿病出现血糖控制差或者出现并发症、合并症了,那么就提示糖尿病病情加重了,更需要积极的对待。我是@全科医聊 码字不易,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糖尿病会自愈吗?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合理导致的人体阴阳失调,通常表现为口干,口渴等阴虚症状,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有其病因,也只有纠正了错误的饮食生活习惯,心里等因素疾病才可能治愈。
所以治疗糖尿病:
饮食上应忌酒(《千金要方》记载)。忌食用辛、酸二味,甜点,过甜的水果不宜大量食用,能保证人体所需要的糖分即可,平时多喝白开水。3.适当运动,动静结合,促进体内气血运行。4.心理上避免不良情绪,心平气和,阴平阳秘。
糖尿病是不是一下子就得了啊?
如果说糖尿病得上时无任何征兆,这也非常对,尤其是对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往往是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当然 有的二型也明显的三多一少,但有一部分人是在身体其它方面不适才查出了糖尿病比如以下案例:
张阿姨,最近1个月总是外阴瘙痒,到了医院妇科,考虑患了阴道炎,用遍了各种洗液、栓剂,不仅瘙痒症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大夫建议张阿姨化验一下血糖,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空腹血糖竟然高达13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血糖得以控制后,瘙痒也消失了。血糖从什么时候开始高起来的呢?
很多人认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症状是糖尿病的标签。一提到糖尿病,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三多一少”,如果有“三多一少”症状,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和重视,可以促使其及早就医。实际上,尤其是2型糖尿病,很多人都没有典型症状,有的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而有的是以并发症就诊发现血糖升高的。 其实,不知在什么时候,“2型糖尿病”悄悄的就来到了,所以说,“三多一少”不是判断标准,如果用“三多一少”来判断有没有患糖尿病,很多时候延误了诊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出现下列的表现,我们就该引起重视,监测血糖,及早就医。1经常出现疲乏、无力、易感冒、抵抗力差、头晕者。2皮肤干燥、瘙痒,反复发生疔、痈,创面经久不愈者。3皮肤感觉异常者,如肢体麻木、有蚁行感、袜套感、针刺感、烧灼感,或感觉下降者。4不明原因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者。5牙齿松动,牙龈肿痛者。6视物模糊、视物不清、视力下降者。
还有值得关注的就是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体型肥胖、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吸烟、饮酒、年龄大于45岁、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长期精神紧张、久坐不动的人群,应该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早期有提示
五种症状不容忽视
2型糖尿病多在30~45岁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目前这种疾病病发有年轻化趋势。糖尿病症状我们都知道,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但是最近外国学者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早期也有些明显变化,如果你最近也出现了这些现象,可能就需要检查血糖是否有问题了:皮肤变化
通常血糖过高或糖尿病早期信号包括:脖子后面、肘部以及关节部位的皮肤骤然变暗沉、发皱,通常背面的脖子,肘部,或关节。虽然由于遗传或激素异常导致的疾病——黑棘皮症,也会引起皮肤变化。不过有经验的医生在了解到这种变化后,会让病人先做血糖测试。高胰岛素水平促进皮肤细胞的生长,和黑色素增多,这些增多的细胞色素使皮肤暗沉。一般通过检测可能是病人已经患有糖尿病,但更有可能的是,检测出病人血糖水平偏高但未到糖尿病阶段,此时可以建议病人如何预防,防止进一步发展。
视力改善如果以前是近视的你,近期视力突然变好,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视力变化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视力可以改变为更好或更糟。有些医生说,他们的病人在血糖升高时,视力明显变好了,尤其在开始治疗糖尿病以后,有些人甚至可以不需要带近视镜了。因为糖尿病会导致体内液体水平转变,导致视力不稳定。
皮肤发痒皮肤发痒干燥,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皮肤科医生问诊么?不仅仅是这样的。糖尿病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皮肤干燥、发痒。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手脚和小腿发痒。建议:如果遇到皮肤干燥发痒状况,经常使用皮肤保湿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重视起来,适时找内分泌科医生了解下你的血糖。
听力下降以前你的听力特别好,但是近期发现需要增大电视音量或是与别人通话时需要人们重复告诉你。你可能要联系医生做血糖测试。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听力损失可能是早期糖尿病症状:那些患者高于正常血糖不但是满足糖尿病的标准,有30%的几率导致听力损伤。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损害内耳的血管和神经,导致低听力。
打鼾大约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如果你夜晚睡觉打鼾声音过大,白天嗜睡,那么抽时间检测你的血糖水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最近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显示,23%的糖尿病患者诊断为轻度或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但两种疾病之间有一个重要的相关环节: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会在睡眠时释放压力激素,进而提高血液中血糖水平。
日常生活健康小细节,可能是大隐患的前兆,朋友们一定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