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功效与作用,黄芪党参当归川芎和丹参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合理利用药食同源之物,能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很多人平时喜欢自己抓点中药材,泡水或煲汤,美其名曰“养生”。
但食物药物都有其秉性,每个人的身体也有各自的偏性,当食、药之物正好能纠正身体的偏性时,就叫“养生”,若相反,说不定还能“杀生”呢。
所以,在选择食物时,不要盲目。像黄芪、党参、当归、川芎、丹参等,是大家比较喜欢使用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它们有什么好处?该怎样搭配?需要注意什么呢?
这5种材料的作用,主要分为两大类:
益气黄芪和党参都属于益气类,但作用不完全相同。
黄芪“黄芪”的黄,表示它的颜色是黄色的。而“芪”原始的写法为“耆”,即老者、长者之意。用这个字为它命名,就可以看出,黄芪在补气的中药材中属于“长辈”级别,资历老、经验丰富。
黄芪除了补气,还能固表。人体的气分有多种,有一种气,就像大气层一样,保护着地球,黄芪的作用类似于补充大气层,巩固人体的“保护罩”,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就不能轻易的侵犯人体了。
有人常问,黄芪是指北芪还是南芪?亦或南芪北芪都一样?
黄芪指的是北芪,因为黄芪主产在北方,尤其以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所产最佳。但古人认为,甘肃所产的黄芪,性温,更适合虚寒体质;而陕西所产的黄芪性凉,适合虚热体质。
而南芪指的是产于南方的“五指毛桃”,和北方产的黄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因为它的作用与黄芪相似,所以称为南芪,或土黄芪。南芪的益气之功虽比不上北芪,但它兼有行气利湿之效,更适合湿热的南方。
党参党参的地位虽不如人参,但党参更适合日常保健,因为它的性质更平和。
党参除了有人参一样的补气作用外,还兼具滋阴之效。
“气随津泻”,即气依附于津液之上,包括血、汗及身体各种液体。当身体大量丢失这些液体时,气也跟着丢失,所以,当我们出汗太多时会感觉到气虚;失血过多时会无力;上吐下泻时会瘫软……这些都是因为津液丢失而导致气也泻出去了,此时就不能光补气,也不能光滋阴,而要滋阴补气同时进行。
党参就是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角色,这是它与其它参类和益气类材料的不同之处。
养血当归、川芎和丹参都有养血的作用,但又各有不同。
当归当归的不同部位作用不同,当归头破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全当归组合起来用,称为“养血”。
有的人买当归,贪图好看,花更多钱买一大片一大片的当归身。但光补血是不够的,如果血不能顺利地运行,都是瘀血,补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买全当归,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全面的效果。
日常保健,还是用全当归更好。
川芎川芎,本名芎藭,产地不同名字也不同,如产自关中,叫京芎;产自四川叫川芎;出自江南,叫抚芎等。因为四川产的芎藭效果最好,川芎最有名、用量最多,川芎几乎成了芎藭的代名词。
川芎不如其它材料有名,但喝过四物汤的人对它不会陌生。四物汤是补血方之祖,川芎作为使药,活血行气,肩负着让当归、熟地补进来的血能顺利流动起来的重任,使得四物汤补而不滞。
丹参这是老年人最喜欢的一味药了,几乎人人能说出它的作用来,活血化瘀。
丹参的“丹”指它的颜色是红色。五参五色配五脏,人参色黄入脾;沙参色白入肺;玄参色黑入肾;牡蒙(也叫紫参)色紫入肝;丹参色赤入心。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说的是丹参的作用跟四物汤相似,即能破瘀血,又能补新血。
益气养血的好处黄芪、党参、当归、川芎和丹参搭配在一起,主要作用即益气养血,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1、气为血之帅虽说有的人是血虚或血瘀,但有时也需要搭配一些益气的成分,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要想补血,气也得足;要想血行,气也得行。所以,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分割,益气和养血搭配在一起,补血活血的效果会更好。
2、气能摄血气有固摄的作用,可以这样理解,血之所以乖乖地在血管里流动,是因为有气的“管束”。如果失去气的“管束”,有些调皮的血可能就会跑到血管外面去了,导致出血。
所以,补血、活血的同时,也要注意气的补充。
3、活血化瘀血瘀可以产生瘀堵,“不通则痛”,有血瘀的地方常常会出现痛症。
血瘀也会产生斑块、肿物,如沉积在血管壁,就会导致血管变窄,血流困难;如果沉积在皮肤,可能会出现色斑;如果瘀在五脏六腑,可以产生结节、肿块等。
为了避免这些瘀堵问题,就要使血能顺畅地流动起来。
日常养生这样喝1、泡茶喝材料:黄芪5g,党参5g,当归6g,川芎3g,丹参3g,大枣2-3枚。
将上述材料放入养生壶中,用清水涮洗一遍,大枣撕开,加水500-800ml,选择“花茶”键即可。
因为丹参、川芎的味道不是非常可口,加入几枚大枣,既不影响原有的作用,又能改善茶水的味道。
2、煲汤喝材料:黄芪9g,党参9g,当归15g,川芎9g,丹参6g,桂圆5粒,大枣2个。鸡半只,胡萝卜1根,姜3片。
做法:1、鸡斩块,焯水,捞起,放入砂锅中。
2、胡萝卜去皮,切块,备用。
3、将黄芪、党参、当归、川芎、丹参装入纱布袋中,清洗干净,放入砂锅中。
4、砂锅中加适量水,倒入2勺料酒,并放入桂圆、大枣和姜片,大枣要撕开。
5、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煲1小时后,加入胡萝卜,再煲20-30分钟,关火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鸡肉和胡萝卜可以用其它食材代替。没有时间看火,可以将全部材料放入电饭煲或电炖锅,选择“煲汤”键即可。
结语黄芪、党参益气,当归、川芎、丹参养血,搭配起来可以起到益气养血的作用。
日常养生,可以泡茶喝,也可以煲汤喝,加入大枣、桂圆、鸡肉、胡萝卜等食材,可以使味道更加怡人。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怀庆地黄的根。主产河南、陕西、浙江等地。【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应用】1.清热滋阴:本品质润苦寒、其性平和,能清心热、滋阴液、泻腑热、滑大肠、通小便。用于:①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者。②小便不通:心火亢盛、小肠郁结不利者,用此上清下导,常与清热利尿之竹叶、木通、甘草梢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③消渴:肺胃蕴热所致口渴引饮,用此清热滋液、养阴除烦。2.凉血止血:本品气薄味厚,甘苦而寒,能泄阳明平火,凉血热而归经。用于:①吐血、衄血:肺胃炽热,迫血妄行所致吐衄者,用此清热凉血。②便血:湿热下注大肠,热伤血络便血者,用以凉血养血,与黄芩、槐花、地榆、乌梅合用。③月经过多:冲任气虚、经血虚损,月经绵绵不止者,用此益冲任、摄经止血。3.养阴生津:本品气轻质润,能清胃热、养胃阴、益胃气、生津液、补五脏、通血脉。用于:热邪渐解,胃阴受伤所致口干、口渴者,用之清热养阴。【用法、用量】生用清热生津,炒炭止血。内服:10~30克,大剂量可用至100克。【使用注意】1.凡脾虚有湿,腹满便溏者,慎用或忌用。2.大寒阴柔之品,有凉脾败胃,导致泻泄、腹胀之弊,不宜长服。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快块根,经过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加工而成。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临床应用于血虚诸证,肝肾阴虚证。此外,熟地黄炭能够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禁忌证: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盛甚,有碍消化,凡是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粘腻碍胃。
归芍地黄丸的用途有哪些?
归芍地黄丸是地黄丸家族的一员,主要用于肝血虚证,包括高血压、慢性肾炎、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等属于肝血虚的情况,表现为心烦多梦,容易惊恐,头晕目眩,耳鸣,口舌干燥,午后阵阵发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等,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加班的白领、产后女性群体。
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归和白芍,出自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包含中药有当归、酒白芍、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归芍地黄丸中成药,已隐去厂家品牌归芍地黄丸用途1、眩晕:常见头晕耳鸣,目眩口干,心悸心慌,腰膝酸软,午后低热。
2、内伤发热、阴虚发热:常见午后阵阵发热,或夜间发热,盗汗烦躁,手脚心热,失眠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
3、胁肋痛:常见两肋下疼痛,头晕耳鸣,手脚心热,虚汗疲累,口舌干燥。
4、女性崩漏:常见月经量多,手脚心热,腰膝酸软,劳累则腰痛。
眩晕归芍地黄丸新用1、高血压、慢性肾炎:现代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属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型,症状为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心慌,午后阵阵发热。
2、慢性肝炎:也常用于慢性肝炎属肝血虚证,症状为头晕口干,手足心热,虚汗身疲,口舌干燥,耳鸣及两肋骨下作痛。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子肝血虚,常见产后、病后身体虚弱,劳累则腰痛,手脚心热,腰膝酸软,月经量多。
高血压使用注意1、归芍地黄丸感冒时忌用,不宜与感冒药同服。
2、肾阳虚或脾虚湿盛者禁服。
车前子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你有过小便涩痛,眼睛肿痛或者昏花的情况吗?不妨认识车前子这味药,它在解决尿的问题的同时,对目疾也有帮助,此外,车前子还有祛痰之功,很多人从它身边经过,却不了解它的功用。
车前子在中药上属于子类中药材,具有质轻,体积小等特点,尽管看起来渺小,但是车前子的作用却很大,中药上以子明目的特点在它的身上得以体现。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车前子毕竟是和车前草属于“同一家人”,车前草能治小便不通,那车前子必然就能利尿了,它能用于哪些病症?老邪来告诉您。
想较为全面地了解车前子,这就得从车前子的典故说起了。
车前子的典故和欧阳修有关宋代的欧阳修虽然写出《醉翁亭记》这样的佳作,但是他毕竟也是人,同样遭受病痛,被泄泻给折磨了一番,医治过了几次以后没有很好的效果。
他的夫人跟他说,街上有治泄泻的药,而是很便宜,欧阳修不信,便宜有好货?夫人拿他没办法,私下去给他买了药,在大夫的指导下给他服用。
欧阳修吃过几次以后,泄泻就慢慢好了,后来夫人告诉他这件事,他决定前去询问大夫那是什么药,而后他登门拜访,大夫的回答就是车前子!
车前子的来源就是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种子。
车前子到底有什么用药价值车前子渗湿止泻,上面说到欧阳修的典故,其中就涉及到它的应用了,能治泄泻。车前子这种药材归小肠经,分清泌浊,从中医上说就是以利小便而实大便而奏止泻之功,所以它在治泄泻这方面效果显著,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腹泻”。
止泻也只是功用之一,车前子还能清热利尿通淋,明目和祛痰。
从药性上分析,甘寒滑利的药材通利水道之功显著,车前子就是有这样的功用,喝了之后会感觉有尿意,且排尿顺畅,这就是利尿了,在小便的时候,膀胱中的热邪随之而排出,很适给水肿患者使用,我们单位常用它配伍来治水湿停滞的病症。
车前子为寒性而入肝,这就是它明目,能治目疾的缘由了,肝的问题通过眼睛来体现,肝热就会伴有眼睛肿痛或昏花的情况,通过车前子来清肝泻热就解决问题了。
既然能清肝热,车前子也入肺经,肺热的毛病也一并解决了,这就是它的高明之处,因为肺热而导致的咳嗽,痰黄等等,那么,在选择药材时可以考虑用上车前子。
总的来说,车前子的药用价值很高,欧阳修泄泻的时候就用过它,除了能治泄泻,有部分目疾,水肿,肺热咳嗽以及淋证时都可以用,如需用药,请遵医嘱。没想到路边常见的一种子类药材,来头真是不小,你见过车前子吗?老邪分享到这里了,记得点赞,收藏以及关注老邪,了解更多药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