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高有什么症状,黄疸168是什么情况?
您好!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症状有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常见病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⑤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黄疸的治疗原则是在明确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黄疸要看伴随哪些其他症状加辅助检查排除才能确诊。建议抓紧时间到政府办的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医师通过面对面的问诊、查体(视、触、扣、听、量)后,决定必要的化验检查,结合病史鉴别诊断排除。关键是明确诊断,排除用药等治疗禁忌,再确定治疗方案后,才会有明确的治疗疑问需要咨询。
黄疸高婴儿有什么反应?
黄疸高婴儿的皮肤可能会出现黄疸,有的会出现粘膜和巩膜的黄染。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后2天,半个月左右会自然消退。而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比较多,如果黄疸出现时间长,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会嗜睡吗?
生理性的黄疸一般不会出现嗜睡的现象,如果宝宝因为黄疸出现了嗜睡,可能宝宝属于病理性状态,而且考虑可能有入脑的表现,因为病理性的黄疸如果不能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可能会造成对大脑的损伤,所以家长在孩子出现黄疸偏高的情况,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新生儿血清超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黄疸的分类1、生理性黄疸
诊断:①一般宝宝情况良好②足月出生后2~3天后出现黄疸;4`5天后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至3-4周,③生理性黄疸值不会太高,总胆红素多小于15mg/dl,一般无需刻意治疗,会自然消退。
2、母乳性黄疸
诊断: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持续较久,一般需要1-2个月,有的可长达3个月,但是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不需要吃茵栀黄,也不需要喝葡萄糖水。出现母乳性黄疸,当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总胆红素小于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高于15mg/dl就要注意,及时去医院诊治,则需停母乳2-3天观察,同时进行光疗。
3、病理性黄疸
诊断: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的光疗干预标准,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④黄疸退而再现。
治疗:1、生理性黄疸与母乳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低于15mg/dl时,无需刻意治疗,也无需停母乳,及时复查即可。平时黄疸是由于体内的胆红素淤积导致的,而排出胆红素最好的办法就是排便,所以保证宝宝的规律的排便是降低黄疸值最好的办法 。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顺时针打圈按摩下小肚子,或者让宝宝多趴一趴,这些对于宝宝排便有帮助。平时家长可以带宝宝多晒晒太阳,对于退黄也有一定的效果。
2、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一般都处于临界值,病情较为严重,建议遵医嘱及时住院蓝光治疗。
黄疸高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黄疸高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发黄、巩膜发黄即白眼球、小便发黄等,除黄疸外,还有精神疲劳、流泪少、运动少、饮食少或体温不稳等异常情况。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家长可以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是否发黄。黄皮肤的程度一般是轻度黄疸。躯干皮肤呈黄色,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脚也有黄色染色,那就是严重的黄色染色。在自然光照下,观察新生儿皮肤发黄程度,黄疸有一定限度,颜色不会呈金黄色。然而,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和躯干,而不是小腿、前臂、手、脚和脚的心脏。